國家電影資料館
院線    DVD    影展   
660 2019-12-17
歷史的幽靈,在東南亞徘徊
實難以釐清究竟是因為東南亞的萬靈信仰(spiritualism)盛行,讓鬼魂、幽靈等各種鬼怪傳說在電影中時有耳聞,還是因為唯有訴諸「不理性」,才能「合理」地讓那些過去的、現在的、甚至未來的瘋狂現形。正是因為一直以來無法好好地正視歷史,所以歷史的幽靈才鬼影幢幢、魑魅魍魎、百鬼夜行,一而再地在電影這媒介中顯影、附身、現形,以此作為某種聲張正義的策略。
657 2019-11-01
【金馬】《裂愛》:戰爭中被抹去的女性
本片時空雖設在1945年的列寧格勒,卻沒有提及史達林,那些蘇聯的象徵也沒有出現,鏡頭對準人們的生活,試圖尋找創傷後互相扶持、理解與愛的可能,得到的卻是糾纏與不和諧的緊張關係,然而即便不和諧,卻可能也是那個時代僅能完整於此的殘缺。導演和製片曾考慮過是否將故事的時間轉換到現在,但隨著越來越多的討論,他們認為這個故事被限縮在特定時間反而越能彰顯它的藝術價值,再者二戰是婦女參加人數最多的一次。
657 2019-11-05
【金馬】戰爭過後破碎的你:《末日荒蕪詩篇》
本片時空設定於2025年──戰事結束的一年後,距今仍有至少五年的時間,從這裡也透露出了對於戰事仍會持續幾年的悲觀。人們以為戰爭結束會改變什麼,卻只面臨了殘缺的空白。從前線回來的士兵塞吉受創傷症候群所苦,平日閒來無事便拿著槍對著人形鐵牌射擊,每次的槍響都透著尋找目標的渴望,他們已經過了太久前方只有敵人的生活,那段日子的唯一目標就是勝仗,而這其中必須聚積太多人的死亡,血、殘骸與絕望建構出了本片灰白的蒼涼。
655 2019-10-02
女性的剝削還是女性的覺醒:重看《瘋狂女煞星》
在如《瘋狂女煞星》的強暴復仇結構下,觀眾不只同理並認同銀幕上的(女性)受害者,在受害者轉身化為復仇者的同時,也隨之進入了復仇的角色走上浴血的復仇之路,在她虐殺惡人的同時得到重掌權力、獲得力量的快感。如此觀影經驗是許多主流影評人、對強暴復仇片投以輕蔑目光的觀眾無法理解的,也是在電影歷史中一直被噤聲的邊緣聲音:相較於女性受虐的部分,他們得以從電影中感受到的復仇快感幾乎不被提及。
655 2019-10-08
【雄影】狂戀世代中的電影人生:從《美國舞孃》到《從前有個美國舞孃》
我可以體會《美國舞孃》的樂趣,卻無法體會當初美國觀眾覺得爛到可以成為經典的惡趣味那一面。高雄電影節今年搭配《美國舞孃》放映的紀錄片《從前有個美國舞孃》,告訴我們此片上映之初在觀眾與影評間受到的惡評和恥笑,他們覺得演技過火,角色誇大,情節乏味,獲得專門頒給爛片的金酸莓獎13項提名、6項獲獎。為此我試著用這可能是爛片的心態重溫了第二次,還是感受不到爛到值得嘲笑的地方,反而在其中發現更多美麗的調度、火力全開的彩色光線設計。
652 2019-08-28
【2019臺灣國際人權影展】從酷兒認同到酷兒角度的尤里西斯之旅
可以將《無偶之家,往事之城》看作《我就要這樣的我》另一種意義上的續篇。《無》是陳俊志「同志三部曲」的第三部——《美麗少年》記錄青少年同志的性向探索和認同、《幸福備忘錄》關照中年同志的婚姻現實處境,至於《無偶之家,往事之城》則是探討中老年同志喪偶後的生活。所謂的「同志三部曲」,是三個不同世代的生命歷程,亦象徵著同志的過去、現在和未來。不如就把第三部曲當成「美麗老年」罷!畢竟這可不是只有異性戀才會碰到的事,更何況台灣立法院已三讀通過「司法院釋字第748號解釋施行法」,同志伴侶如今遭遇得更理直氣壯。
652 2019-08-28
【2019臺灣國際人權影展】青春巴黎不羈夜:在伏爾泰與盧梭的國度
雖然被歸類為紀錄片,該片卻堅守著更為中立與客觀的Cinéma-Réel(真實電影)拍攝風格,導演與攝影師隱身於幕後,透過不同種族與社會階級大相逕庭的年輕男女的對話交叉比對,企圖顯現出法國社會裡一直存在,卻難以克服與解決的種族歧視、階級對立、勞資衝突、國家機器用來對抗民意、社會經濟型態的失衡造成貧富差距越來越大等問題,而面對這些問題感受最深刻、衝擊最嚴重的,首推年輕族群。
650 2019-07-16
不曾離開、尚未沉沒的《蚵豐村》
片中,一個夜晚的遠景鏡頭,遠眺位於雲林麥寮的六輕廠區,一座座矗立著、閃爍刺眼紅光的煙囪,令人非常在意,但是鏡頭僅繼續在沙洲上盛吉與昆男關於觀光膠筏生意的對話,未曾再回顧。我在映後座談時未來得及詢問導演,關於這個鏡頭的安排意義,我也懷疑網寮村與其外圍沙洲的位置,是無法清楚拍到北方的六輕廠區的。這樣一個盛吉與昆男不可能看到的六輕場景,一閃而過,好像與他們的生活處境無關,事實上,六輕的設廠深刻地影響了臺灣西南沿海地區。
650 2019-07-24
《義大利之旅》的終點
隨著時代推進,新寫實主義的鋒芒漸弱,取而代之的是後新寫實主義的內省風格,故事也漸漸地從中下階層小人物蛻變為工業轉型中無所去從的中產階級──新一代導演安東尼奧尼和費里尼也漸漸崛起,帶領他們的人物從鄉村小路走上從城市中開展出來的高速公路,讓都市的地景成為了內心虛無的風景;許多學者將這樣的發展歸諸於現代化的進程,把戰後這一段輝煌的二十年稱之為「經濟奇蹟的電影」。《義大利之旅》的諸般曖昧掙扎,正是透過這新與舊之間的交界而形構出來。
650 2019-07-24
《白船》——法西斯的電影與新寫實主義的某種先聲
在描繪戰火的殘酷與不堪的「戰爭三部曲」之前,羅塞里尼先是於戰時拍攝了所謂的「法西斯三部曲」,其中頭兩部片更是由軍方出資拍攝,其政宣目的不言而喻,導演本人也甚少談論。但迄今我們仍然可以欣賞萊芬斯坦的《意志的勝利》與《奧林匹亞》,羅塞里尼的處女作《白船》這部巴贊曾提及為「先行者」之一的影片,也確有其值得關注之處,甚至能夠來重新梳理新寫實主義的脈絡,反觀其特性與意義。
第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十頁 最末頁   共24頁
Fa188上市
庚子年《國影本事》第十九期冬季號
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TIDF)競賽徵件中,12/20止
「高雄劇」投資徵件(12/30止)
2021歐洲影展(12/10起,想映電影院線上放映)
2021無限影展線上放映(11/20-12/12)
【府中15】11-12月「無限」線上主題策展
【桃園光影文化館】11-12月「孤寂邊界」主題影展
南方影展「疫情一天」競賽即日起開跑(至政府宣布疫情警戒至二期解除截止)
 
台灣電影網_295x100
TFAI-logo
Taiwan DOCS 紀錄片資料庫
關於放映     徵稿啟事
版權宣告     刊登訊息
客服信箱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3 Taiwan Film and Audiovisual Institute |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