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電影資料館
院線    DVD    影展   
648 2019-06-27
指針錯亂了的時鐘,張開電影眼的颱風──六◯年代經典修復《颱風》
近日修復、重新出土的潘壘導演作品《颱風》,應會帶來一場颱風。繼台語片六十週年修復辛奇《危險的青春》與林摶秋《六個嫌疑犯》之現代派電影後;繼二◯一六年TIDF重探《劇場》雜誌前衛性而意外發現的陳耀圻紀錄片《上山》、牟敦芾「成為禽獸導演之前」就令人咋舌稱奇的《跑道終點》與《不敢跟你講》、以及邱剛健實驗短片《疏離》後,潘壘的文藝片《颱風》適時現身,可說是一場滂沱及時雨,補足了「改寫/重寫六◯年代臺灣電影史」的計劃架構。電影學者有得忙了。
646 2019-05-31
為人性而藝術:評《麵包工廠》
本片上集努力找尋方法使不懂的人能體會人文價值與活動的意義,到了下集看到的卻是人文傳統的節節敗退。下集以超現實與表現主義的手法加入歌舞橋段這些歌舞演出充滿活力、饒富趣味,甚至令人感動,但毫無疑問都不能稱之為藝術,而是服膺於資本與利潤的藝術表象。倘若上集在闡述社會如何缺乏藝術,下集便以裹著藝術外皮的活動充斥市鎮,於是本片的中心衝突問的是:我們社會為何需要純藝術?
644 2019-05-01
邊緣位置的跨境憂慮:香港國際電影節華語新銳作品《第一次的離別》與《過春天》
成長電影的主軸往往繫於主角的狀態變化,從生命此一階段「跨」入下一階段,有時「跨」落實於實體空間的移動,他方被想像為彩虹的彼方,寄予遷移美好的嚮往或破滅的反撲,最終化作心靈提升的動能。故事均發生在中國邊陲的《第一次的離別》與《過春天》,藉由「無法且不想跨」與「跨而未跨又跨」,人物與空間的關係呼應了地域特質,達成人物情感與社會議題的輝映。而涉及敏感犯罪題材的《過春天》,片尾大轉折更宛如具中國特色的「機器神」(Deus ex machina),以一種全知全能的介入化解衝突,倏地立起一道電影內外皆跨不了的牆。
637 2018-12-19
一條水圳的公路電影:談台北雙年展《印樣白冷圳》
2018年台北雙年展以錄像投影方式選映這部既帶有公路敘事又以造形鏡頭組成的紀錄片,觀眾可以隨意進出展間,隨時加入這趟旅程,在當中不僅可以看見地窄的臺灣河川從湍急到平緩的水道樣貌,也因為高度落差相當大而使沿線的自然生態呈現多樣性。但在這些美好的影像之外,要提醒觀眾的無非是:這條被媒介化的水圳其實是所有臺灣河川的縮影記錄,而我們在觀賞後要進一步思考的是,我們對於所身處環境中的水文,是否過度陌生?
636 2018-12-02
【金馬】《誰殺了唐吉訶德》:瘋癲而警醒的當代寓言
瘋癲與文明、秩序與混亂間的二元對立,是科學理性所劃下的分界。17世紀科學革命使人們高度推崇理性,那是被稱作「啟蒙的」年代、民智擺脫迷信和權威操弄的開端,Javier卻拚了老命在理性統御了百年、卻漏洞百出的21世紀社會,重燃騎士魂,為世人上演一段理性與瘋狂內爆的大戲,在一切被量化、切割的資本社會,再造想像力的宇宙。Toby作為桑丘一般的旁觀者,逐漸同理這位瘋狂的騎士老爺,並一步步脫軌,飛出他渾渾噩噩的日常。因為自我的覺醒並非一味走向理性,回歸原始的瘋狂狀態才是正途。
634 2018-11-03
【南方】《噬魂之屋》:歷史軼事裡流動於空間與軀體的恐懼
本片兩位導演里昂和柯辛納作品展現出的是一種在陰暗空間中沈鬱的流動性,這樣的流動和不確定性通常在以沙或油彩做為媒材,在玻璃或其他透光的平面上作畫方式製作的動畫才能看到。陰鬱的內容也承襲捷克斯凡克梅耶和英國奎氏兄弟等停格動畫大師奇詭的影像風格脈絡,更體現了動畫學者保羅‧威爾斯提出的動畫敘事與風格中,強調材質或物質性的「製造」(Fabrication)特質,因為動畫的本質之一即是從無到有的創造,在本片一覽無遺。
634 2018-11-07
【南方】《淪落人》:Still Human, Still Have Dreams
《淪落人》不是橫向移植《逆轉人生》、也不是搭順風車消費Xyza Cruz Bacani其人其事,夢想在片中不是空虛不切實際的宣傳標語,而是千真萬確推動人生前進的巨大動能。自編自導的陳小娟初生之犢不畏虎,不只探討議題,更試圖深入角色,傳遞人情義理,她既要講兩個孤獨靈魂如何相濡以沫,亦不忘用一架輪椅和一個斜坡,去重新定義一個家的可能性。
634 2018-11-08
【金馬】從洞穴寓言到VR:《5x1》中的電影痕跡
今年金馬影展適逢電影學院十週年,與HTC宏達國際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聯合出品,特別挑選傑出校友以「電影才是主角」為命題,透過VR碰撞對話的《5x1》,則承襲著金馬影展致力於呈現華語電影多元面貌的目標。這次的五位華人導演來自不同文化背景,開展出跨地域、跨語言的影像世界,然而五部作品的共通點在於都有用VR這項科技對於「電影」進行指涉與致敬,留予影迷聯想與參照空間。
634 2018-11-11
【金馬】《那些我們想像的愛情》:那些我們為愛所做的事
見其在城市中來回漫走,帶著點消費戀物的姿態,閒暇時間總在選購衣服、相機,配戴惹人注目的項鍊、耳環,就可發現Aileen為「漫遊者」(flâneur)的化身,流動性正是其權力的展現,Aileen藉由漫遊於街道巷弄,為男人帶來迷醉,建構了男性慾望的圖像,也彰顯了女性特享的能動性。人們總是在批判使女性淪為慾望客體(object)的「男性凝視」,但眼見片中四位男性「隱忍之,誠極難耐」的苦情樣,就能曉悟男性對女性的強烈慾望與想像,也在反噬著凝視的主體(subject),其實男性深為愛慕的女性所折磨不已啊。
633 2018-10-16
【雄影】《遙遠的聲音,寂靜的生活》——家族的肖像,時間的漣漪
如果《芬妮與亞歷山大》(Fanny and Alexander,1982)跟《阿瑪柯德》(Amarcord,1973)或《鏡子》(Mirror,1975)是童年的夢、幻想與鬼魂的集合體,那麼《遙遠的聲音,寂靜的生活》是聲音拼貼起來的肖像與回憶,往事其實並不遙遠,當細雨落下,悶雷響起,時間便開始流動,那些擱淺在心底的愛與恨,泛起陣陣漣漪,久久不散去。
第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十頁 最末頁   共24頁
Fa188上市
庚子年《國影本事》第十九期冬季號
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TIDF)競賽徵件中,12/20止
「高雄劇」投資徵件(12/30止)
2021歐洲影展(12/10起,想映電影院線上放映)
2021無限影展線上放映(11/20-12/12)
【府中15】11-12月「無限」線上主題策展
【桃園光影文化館】11-12月「孤寂邊界」主題影展
南方影展「疫情一天」競賽即日起開跑(至政府宣布疫情警戒至二期解除截止)
 
台灣電影網_295x100
TFAI-logo
Taiwan DOCS 紀錄片資料庫
關於放映     徵稿啟事
版權宣告     刊登訊息
客服信箱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3 Taiwan Film and Audiovisual Institute |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