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電影資料館
542 2016-01-22 | 專題 |
【年度專題】
2015電影研究與評論專書選讀
文 / 曾芷筠、陳韋臻、余淡如、洪健倫
繼上期大獲好評的頭條〈九本書告訴你電影文本之外的事〉,本期再為讀者回顧去年度於台灣出版的電影研究與評論專書,以下來看看編輯室為您選出的10本精彩好書!

《布洛斯基與夥伴們:中國早期電影的跨國歷史》

作者:廖金鳳
出版:麥田,2015年4月

 

布洛斯基是何許人也?從極少數的採訪記錄、飛機輪船乘客名單中拼湊出來的,他的全名是Benjamin Brodsky,是一位出生於俄國猶太小鎮、在美國經營戲院,又在1909年左右輾轉從香港進入上海與中國內地的西班牙人。清末民初,他開始了「亞細亞影片公司」,攝製電影並組織放映活動,1912年還擔任攝影師拍攝了紀實影像《經巡中國》。1917年,布洛斯基又乘坐輪船從美國舊金山跨越太平洋來到日本大港城市橫濱,拍了《美麗的日本》。

以布洛斯基作為切入點,宏觀來看,他正象徵著動態影像此一新興科技/藝術從第一世界擴張至亞洲的路徑;而放回個人,這樣的行為或許無異於從事跨國交易的單幫投機客,只是在美國電影市場無利可圖後,轉而向外開拓市場處女地。重探這條早期中國電影發展的路徑,不僅挪動了1910年代初始電影(primitive cinema)的形式與邊界,也反映著帝國對邊陲地區的觀看與凝視。《經巡中國》在香港、上海、北京、廣州等地拍攝,這部呈現各地風情的「旅遊片」也回到美國紐約上映發行,為概念與實踐、認識與跨國交流留下重要的一頁。

2009年廖金鳳以擔任製片拍攝了紀錄片《尋找布洛斯基》,在此書中,布洛斯基的形象已然轉變為「複數的布洛斯基們」,與他一樣來自西方包括英法義美等國的外籍攝影師、巡迴放映師,他們其實比較像個旅遊探險家,也從這些拼湊出來的大歷史中,看見更多模糊卻充滿想像與臆測的小歷史。

順道一提,廖金鳳老師在本書中的自序迷幻異常,想必拼湊布洛斯基的生平事蹟,需要非常出格的想像力!

《在場影像》

作者:劉永晧
出版:赤道出版,2015年9月

 

世新大學廣播電視電影學系教授劉永晧的電影與當代藝術專書《在場影像》,關注的是影像本身的當代變革與跨界。從里昂雙年展、巴黎影像雙年展、各個藝廊與美術館展覽,在親身體驗中開展求知與思索,並與身體、空間發生親密互動,因此,影像有了一種現場性、社會性,是而「在場」,而不同於網路與電子產品載具中過度氾濫的影像。

美術館與電影院之間的距離或許並沒有一般想像的遙遠,本書開頭便說:「假使盧米埃兄弟沒有發明電影,美術家們也會發明電影。」從繪畫到攝影,從電影到電腦,這不一定是線性進步式的淘汰與代謝,不同的元素互相挪用的結果,往往可將概念從單一的形式中解放出來。本書是十餘年累積的觀展觀察筆記、訪談精華整理、研究思考隨筆,當不同領域的訓練方法能互相參照,挑戰原本的思維,當是此悠游於不同場域的觀點最迷人之處。

同樣於2015年由田園城市出版,研究王家衛電影及短片(《我穿越9000公里為了把您點燃》與《跟蹤》)的《失衡的電影文本:王家衛電影分析》,著重於某些意義曖昧的特定片段,比如《花樣年華》中,慢動作來回於樓梯的張曼玉、《墮落天使》中晃動模糊的片段、《2046》中特殊的時間感。劉永晧認為,這些意義曖昧不明之處,正是王家衛電影中最值得以歐陸哲學與影像理論分析之處。這本細緻探討鏡頭、影像的電影專書,提供了研究者不同於區域研究與作者取向的參考路徑。

帶著邊陲的身分閱讀《葡萄牙電影》

編者:台北電影節統籌部(總編輯/郭敏容)
出版:台北市文化基金會,2015年

「葡萄牙電影是什麼?時至今日,我們還應該用『國家』作為視框去理解電影嗎?」《葡萄牙電影》一書中,由2015年台北電影節策展人郭敏容口述的〈飛往里斯本銀幕漫步〉一文,開頭即如是說。

這段話揭露了一種自相矛盾的視角──以國家為名的電影介紹或研究的不足與危機,另一方面卻是,當某個區域的歷史文化對部分觀眾而言如此陌生,「國家」便是最便宜的切入捷徑。這是個微妙的狀態。除非我們是在面對如中東地區的國界因征戰而移動不止或模糊不清的特殊情況,否則,我們極少會直接從歷史、宗教、種族乃至於國際介入各層面去嘗試理解一個地區。這意味著,通常要理解一個區域的「邊緣」時,我們才會調動最人性而多元的感知能力。

而此,《葡萄牙電影》書中的電影生產介紹,實際上是在同一個命題下。她(葡萄牙與葡籍電影人)是歷史裡的帝國霸權與全球化的經濟霸權中的邊陲之身,同時是薩拉查獨裁政權與主流戲劇電影(A Comédia à Portuguesa)縫隙中的針氈,在「新電影運動」(The Novo Cinema Movement)展露出一種絕對特殊的電影影像思維模式與敘事邏輯。如同書中邀請葡萄牙資深影評研究人Jorge Leitão Ramos的梳理,葡國電影在產業、學界(雷斯學派)與文化基金會的多方影響下,生成大量殊異的影像文化工業──從生產環節到產品,皆如此不同,也同樣在全球化之下面對電影工業市場化的困境與突破,如科斯塔如此專注以手工對抗流水線電影生產。

除了理解一個葡萄牙電影文化歷史之外,書中同時呈現了在面對如此陌生的電影文化,北影如何完成策展的繁瑣行程與反思,以及大量葡國重要電影人的小傳與作品,是為台灣電影研究出版極少碰觸的新視界。(文/陳韋臻)

《對話伍迪艾倫》

作者:艾瑞克・雷克斯 著/李昕彥 譯
出版:凱特文化,2015年12月

 

李察林克雷特花費12年拍出了《年少時代》,留下男主角艾拉・柯川從 6歲到18 歲形貌上的變化。本書的作者艾瑞克雷克斯1971因為採訪工作和伍迪艾倫開始了一段友誼,對艾瑞克的信任,讓伍迪艾倫對他敞開心房,知無不言,也讓他可以近距離觀察伍迪艾倫拍片、剪接的過程。這本《對話伍迪艾倫》就是記錄了她和導演橫跨37年(1971-2009年)的對談內容,以及伍迪艾倫拍攝與創作過程的側寫。看艾瑞克可以和導演這麼交心,你就能知道,這本對談錄一定不只是一本逐一回顧導演創作歷程的文集。

本書將37年龐大的訪談內容分為「構思」、「書寫」、「選角、演員與演繹」、「拍攝、佈景與場景」、「導演」、「剪輯」、「生涯」等七大主題,每一個主題中我們都可以看到伍迪艾倫從1970年代到2009年之間不同的想法。他們談他們喜歡的導演,也討論他們喜歡的演員。從這本書中你能看到伍迪艾倫的自我剖析,知道伍迪艾倫私底下是個嚴肅的人,但他的工作方式並不一定嚴謹。甚至,有的時候你可以看到他們討論一個成形中的劇本,或是導演腦袋中的模糊構想(數年之後他可能成為伍迪艾倫銀幕上與劇場中的新作品)。

如果你是一位伍迪艾倫忠實影迷,或是你自認對伍迪艾倫瞭解的極為透徹,這本書值得你搬回家(大開本、400頁的體積並不算小)細細咀嚼每一句話,或許你會對這個永遠在銀幕上喋喋不休(或由別人代替他喋喋不休)的小老頭有更深入的認識。

《青春依舊升起:林清介學生電影中的青少年世界》

作者:趙麗娜
出版:遠景,2015年6月

 

去年《我的少女時代》橫掃華語電影市場票房,證明青春校園電影依然魅力無窮,但我們可還記得台灣1980年代於三廳瓊瑤電影、政治宣傳電影夾縫中出現的青春校園電影、改編自吳祥輝小說《斷指小老么》的《一個問題學生》?前一年,在尚未解嚴的台灣,吳祥輝《拒絕聯考的小子》投下一枚震撼彈,校園中的躁動反叛氛圍已然快壓抑不住,電影、雜誌、音樂、文學、社會運動連成一氣,時代已然不同。

本書分別從台灣社會文化環境與林清介的作品兩個向度切入,描繪出青春校園電影在台灣初初萌芽之時的圖譜。在社會上,那些違反校規,逃學、群聚打架甚至犯罪的學生,是因應社會經濟結構轉變,以及結合了自由解放、恐懼、暴力的歷史結果,因而成為電影中常出現的故事題材;在產業裡,電影從政治宣傳中鬆動出來,更傾向時髦的娛樂消費對象,觀眾年齡層的年輕化使得電影製作亦必須做出相應改變。對於林清介作品的討論則跳脫作者論方法,而是將導演的電影視為具有社會關懷價值意義的作品,主要著重其作品中反映出的社會與家庭變遷樣貌、台灣社會中的父親形象、以及當時青少年可能面臨的危險與社會問題。

林清介的新作《奇幻同學會》即將在今年上映,這位被稱為「學生電影之父」又有著敏銳的社會嗅覺又帶點反叛性格的導演,會以什麼樣的電影對台灣當下社會做出回應,令人期待。

《電影與視覺文化:閱讀台灣經典電影》

作者:謝世宗
出版:五南,2015年2月

清華大學台文所教授謝世宗的電影教科書《電影與視覺文化:閱讀台灣經典電影》,同樣從攝影機運動、剪接、場面調度等形式說明,到類型、敘事、美學哲學探索,再到性/別、階級的社會政治實踐分析,不同的是,此教科書舉了許多台灣經典電影作為例子,包括楊德昌《一一》中的剪輯手法、以精神分析理論詮釋《陽陽》中的女性角色特寫,也有從階級觀點切入《流浪神狗人》,描述資本主義社會中的各種生產關係與階級矛盾。除了台灣電影之外,此書也穿插不少蘇聯、好萊塢古典電影,甚至是當代大眾電影、流行的電視劇影集,從多種視覺文本拆解這些文本中反映出的主流社會價值觀。此書可說是一本教科書,也可說是一本結合文化理論與電影的工具書,每個章節末附有延伸閱讀與討論議題,供讀者繼續追索。雖然篇幅不長,但多層次且有條理的文本引用,清楚地說明了理論概念,值得想要學習電影及文化研究基礎理論者一讀。

《與電影握手:藍祖蔚的藍色電影夢》

作者:藍祖蔚
出版:逗點、高雄市電影館,2015年10月

 

影評人藍祖蔚給人非常「用功」的印象,出身影劇線記者,他確實花了多年時間打底練劍。早期擔任《聯合報》影劇線記者時期,他開創了每天半版的電影版面,主打「世界影壇快訊」,引介國際電影動態,還補足歐洲觀點,開始介紹歐洲電影獎,而不只有好萊塢與奧斯卡。在那個沒有網路手機的年代,記者必須建立自己的資料庫、電話簿,透過外文雜誌、簡報、資料庫,一一熟習每部片名、每位影人到能夠對答如流、信手捻來的程度。1990年以來的網路媒體興起,藍祖蔚也沒有錯過,他開設個人部落格,盡情書寫各式影評,相較於日漸關心演藝圈花邊新聞的報紙來說,他另外開闢了嚴肅評論可棲息的空間,長期經營至今,他說:「這輩子的使命無非就是做個電影傳薪人。」而他的電影傳薪工作與記者身分密不可分。

此書是藍祖蔚回憶過去數十年的採訪工作時光,從解嚴前的手工印刷報業,到當時報社可派員採訪國際四大影展、遇見許多優秀導演與演員,以及1980年代末台灣電影開始受到國際影壇注意的黃金年代,讀者彷彿隨著他意識流般的散文筆法進入當時現場,字裡行間洋溢著他對電影的熱愛與尊敬,也可從中窺見記者採訪工作方法的改變、明星導演們霧裡看花的冷暖人情、以及政治國族性別對電影的微妙影響,既是一本個人職涯傳記,也是一本暗藏豐富史料的回憶錄。

《六個尋找電影的影評人》

作者:卓庭宇、黃柏翰
主編:鄭秉泓
出版:靜宜大學臺文系

靜宜大學台文系的卓庭宇、黃柏瀚兩位年輕學子獨立出版的這本書,可以作為本地影評文化發展的參照。本書訪問了黃建業、李幼鸚鵡鵪鶉、聞天祥、但唐謨、塗翔文、香功堂主六位可以簡單劃分為80年代、90年代、2000年三個世代的代表性影評人,他們對這些前輩提出大綱相近的問題,每個人的回答各不相同,但我們又能從中發現許多不變的核心,從訪問之中,我們也可以看到台灣的影評文化如何在紙媒式微、網路興起、以及影展興盛的年代之下慢慢產生變化,非常值得有志嘗試影評寫作的朋友參考。對了!別試著從線上書店下單了,台北、台中、高雄的圖書館也找不到(是的,連靜宜大學圖書館也沒有),這本書只能在全台獨立書店(請點此)裡找得到喔!

《那些電影教我的事》、《大人的戀愛》

 
作者:膝關節
出版:逗點,2015年4月

 
作者:水ㄤ 、水某
出版:商周,2015年10月

近年療癒系電影部落格當道,也發展出以人生種種課題為主的非傳統型評論,旨在藉由故事或角色啟發人生不同觀點思考。比如《那些電影教我的事》部落格格主「水尢、水某」溫暖到位的短影評,還有知名影評人「膝關節」對於愛情的百種觀察,以詼諧的筆觸點出電影中對戀愛的不同解讀。

《那些電影教我的事》以獨特的勵志名言為主菜,佐以生活、愛情、以及際遇為出發點的電影短評,成功吸引六十九萬粉絲 。雖然標題為《那些電影教我的事》,但是內文不但沒有影評人的咬文嚼字,反倒像是閨蜜好友在電影放映後、戲院熄燈時,以溫柔的口吻,勵志的筆觸,誠摯地撫慰讀者在日常生活中的小受傷。雙作者「水尢、水某」從《戀夏500》看分手的人生課題、在《派特的幸福劇本》中領悟到不完美中卻超乎完美想像的自我、更由《當幸福來敲門》重新定義人生勝利組。如同書中引言「人生就像一部電影,精不精彩取決與你怎麼看、和怎麼感受」一般,《那些電影教我的事》提供了另一種電影觀看的可能性,在字裡行間得到滿心溫暖。

膝關節則從電影中看戀愛百態,在讀者對人生迷惘時適時給予一盞明燈。膝關節本業為影城公關,業餘時撰寫影評,至今已出版第二本影評愛情人生觀。《大人的戀愛》一書中討論電影中的愛情,從經典名片《愛在黎明破曉時》的怦然心動到新興女同志愛情片《藍色是最溫暖的顏色》中的迷惘無奈,再到跨越國界、年齡的《愛情,不用翻譯》中那股淡然的遺憾。本書不但觀看電影中的愛情,也從作者自身的人生經歷中,殷切地尋找愛情正解。在愛情的過程當中,是該積極出動,或是緊守戰場?大人的戀愛到底是什麼?相較於《那些電影教我的事》的溫暖筆觸,《大人的戀愛》對愛情有更多哲學思考,在愛情的主題下提供對兩性平權、性別意識、普世價值的省思。

部落格出書似乎已成主流,電影影評也不再是菁英主義式的藝術評論,更可以從讀者出發,回來反芻電影敘事結構、影像美學以外,那一瞬間的感動。(文/余淡如)

 

相關文章
柯俊雄懷念影展
近期徵件訊息
《給親愛的孩子》特映會
【高雄市電影館】跳房子影展
2016年第11屆金甘蔗展系列活動
半城影展
情味時代:小津安二郎的昭和魅力
再見.阿郎:一代影帝柯俊雄懷念影展
肥貓南方編劇工坊2016年春季課程招生中
【高雄市電影館】星光璀璨-奧斯卡名片精選影展
【府中15】二月主題影展「愛與幸福的旅程」
親子電影故事森林
【光點台北】2月上映電影資訊
【南門書院】1月份放映節目
羅馬尼亞新浪潮影展
臺南藝術大學動畫藝術與影像美學碩士班招生
 
年輕氣盛
索爾之子
1月府中15
關於放映     徵稿啟事
版權宣告     刊登訊息
客服信箱
財團法人國家電影中心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3 TAIWAN FILM INSTITUTE |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