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電影資料館
453 2014-04-07 | 專題 |
光影化成的都會戀曲
伍迪艾倫和他的繆思們
文 / 放映週報編輯群
伍迪艾倫,這位總是要在自己的電影中軋上一角,總是焦慮碎嘴的小老頭,他是現代都會人在銀幕上的化身。他的睿智讓他看透都會百態,看透自己的軟弱,他因世間的荒謬而無奈,因自己人在江湖無能為力而焦慮,因自己對於感情的渴求而糊塗,但他也赤裸裸地將自己的這種種面向,以絮絮叨叨的口吻,在銀幕上搬演。而他對都會生活赤裸的觀察與嘲諷,也讓許許多多像他一樣的都會男女,在電影院中找到自己的身影,讓他成為今日最受歡迎的大師之一,都會知識青年的最佳代言人。在年初他的《藍色茉莉》上映大受好評之後,今年2014金馬奇幻影展接力推出了伍迪艾倫的早期作品專題。

今年推出的片單之中囊括了伍迪艾倫早期的六部代表作,而領銜主演的女星諸如黛安基頓、米亞法羅等,都是伍迪艾倫在不同時期的御用女主角。而出演伍迪艾倫電影作品的女演員,大致可以分為兩種類型。一是平易近人型,白話一點形容(無任何不敬意味),就是她如果在你家附近出沒,你有一定機率會以為她是附近鄰居,然而在大螢幕上出現竟魅力無窮,像是黛安基頓(Diane Keaton)、米亞法羅(Mia Farrow)與黛安魏斯特(Dianne Wiest)等。另一種則屬於性感亮麗型,再以白話形容,就是她如果出現在你周遭,你就會被某種女神般的光芒籠罩,如夏綠蒂蘭普琳(Charlotte Rampling)、史嘉蕾約翰森(Scarlett Johansson)還有潘妮洛普克魯茲(Penélope Cruz)等。

特別要提的一點是,在伍迪艾倫的電影裡,那些女神的光環幾乎都會被他褪去。從《安妮霍爾》開始,伍迪艾倫的曼哈頓三部曲就以刻劃女性觀點的敘事風格為人所稱道。黛安基頓接演《安妮霍爾》榮獲奧斯卡后座之前,在《教父1、2 The Godfather 1, 2》裡的演技只被影評評論成花瓶;影響伍迪艾倫人生甚鉅的米亞法羅,在演出他80到92年期間黃金十年的作品時,屢次獲得獎項提名;褪去女神光環的潘妮洛普克魯茲,才初次與之合作,就以《情遇巴塞隆納》的歇斯底里前妻拿下了奧斯卡最佳女配角;更不用說本以優雅形象深植人心的凱特布蘭琪(Cate Blanchett),最近才以《藍色茉莉》(Blue Jasmine)的落魄憂鬱名媛成為新出爐的奧斯卡影后。根據這幾個案例就能夠看出來,伍迪艾倫對導演女性角色有其過人之處,既可以發掘女演員們不同以往形象的面貌,更可以再深掘其所埋藏的可塑性。

本期放映頭條特別挑選四位在伍迪艾倫不同事業、人生階段,扮演重要角色的女演員,帶各位讀者一探伍迪艾倫的創作繆思。

(前言撰文/鄭宥嘉;責任編輯/洪健倫)

永遠的安妮:黛安基頓(Diane Keaton)

對黛安基頓和伍迪艾倫來說,他們兩人都在彼此的生命與事業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伍迪艾倫以他和黛安的戀情寫出了《安妮霍爾》的劇本,這部作品成為伍迪艾倫創作生涯中最受歡迎的作品,並讓黛安基頓以安妮這個角色拿下人生的第一座奧斯卡影后,也為伍迪艾倫拿下了奧斯卡最佳導演。

在結束兩段婚姻之後,伍迪艾倫在1971年的舞台劇《呆頭鵝》(Play It Again, Sam)排戲的過程中陷入愛河,並在舞台劇的演出期間,開始一段同居時光。這是紐約客伍迪艾倫首次愛上來自其他都市的女孩,伍迪艾倫深深被戴安總喜歡拿自己開玩笑的幽默感所吸引,而黛安則崇拜著伍迪艾倫的瑞智與風趣,除此之外,或許讓他們彼此吸引的原因,是因為他們都在彼此身上看到自己焦慮、不安的影子。伍迪艾倫的不安來自於這世界有太多荒謬之處讓他難以接受,而黛安的不安可能有一部分來自於伍迪艾倫,他太聰明、太有才華,以致於黛安害怕自己配不上這位才子。兩人的戀情維持了五年,但在戀情結束至今,兩人仍是十分要好的摯友。甚至,在伍迪艾倫獲得2014年金球獎的終身貢獻獎時,也時由黛安娜基頓代他出席領獎。

從1972年開始,到他們結束戀情之後,伍迪艾倫和黛安這對情人在大銀幕上展開了一連串的合作。除了一同在大銀幕版的《呆頭鵝》(1972)中演出,黛安還在伍迪艾倫導演的多部電影中領銜主演,包括了《傻瓜大鬧科學城》(Sleeper,1973)、《愛與死》(Love and Death,1975)、《安妮霍爾》(Annie Hall,1977)、《我心深處》(Interior,1978)、《曼哈頓》(1979)等片,兩人的合作一直延續到1993年的《曼哈頓謀殺疑案》(Manhattan Murder Mystery)為止。

有人說黛安和伍迪艾倫兩人的戀情,最後是因為黛安以《安妮霍爾》登上影后寶座後,使伍迪感到太大的壓力而告終,但是黛安基頓在2011年出版的回憶錄中卻透露,她是因為和伍迪艾倫交往過程中壓力過大,引發暴食症,使得「暴食的誘惑蓋過了她對伍迪的慾望,很可悲,但一點也不假。」但不論如何,我們在伍迪艾倫的多部電影中都可以發現,黛安基頓是伍迪艾倫不少角色的靈感泉源,這個僑居紐約的外地人,總是有著影片中那些紐約客沒有的樂觀與樸質,但是她敏感的情感卻又是現代都會男女的生活縮影。

《安妮霍爾》(Annie Hall,1977)

伍迪曾表示,《安妮霍爾》是根據他和黛安基頓的戀情所改寫。而且,「安妮」(Annie)就是黛安(Diane)的暱稱,「霍爾」(Hall)則是她原本的姓氏,安妮霍爾就是她的銀幕化身--來自外地的女孩,有著陽光的笑容,害羞、不安的個性,纖細敏感的情感。她和男主角艾維雖然相愛,她卻也一直活在艾維的羽翼下,因而決定分開探索新的可能,反觀艾維,儘管聰明如他,在和安妮分分合合的過程中,卻始終搖擺不定,一會看似理性接受分手,一會卻又因不安而乞求復合,在艾維的身上,我們看到都會人在感情上的不安與焦慮。 

圖:《安妮霍爾》劇照。

《我心深處》(Interior,1978)

《我心深處》是伍迪艾倫向大師柏格曼致敬的作品,影片描述一個紐約中產階級家庭在表面的和平下,感情逐漸分崩離析的過程。在《安妮霍爾》中,黛安基頓飾演一位活在愛人光環下的女子。在《我心深處》之中,黛安基頓扮演相反的角色,她所飾的Renata是一位在文壇嶄露頭角的詩人,她的丈夫則是一位不得志的作家,在妻子的光環之下生活倍感壓力,Renata一面要安撫丈夫,一邊也要和姊妹們一起處理失和父母的感情。可以感覺到,在妻子的角色裡,黛安基頓似乎放進了一些伍迪艾倫的影子。

圖:《我心深處》劇照。

 《曼哈頓》(Manhattan,1979)

《曼哈頓》也是伍迪艾倫的代表作之一,本片敘述一位作家在紐約的生活種種與感情世界,可是為伍迪艾倫用光與影所寫給紐約的一封情書,據傳本片的故事是改編自伍迪艾倫從未公開的一段老少戀情。除了老少戀以外,伍迪艾倫和黛安基頓在本片之中也在銀幕上短暫的再續前緣。黛安在本片之中扮演的角色和安妮霍爾有些類似,同樣也是一位來自外地、感情纖細的女子,但是感情生活卻一團混亂。而伍迪艾倫則在銀幕上化名為艾薩克,但不變的,他依然是一位絕頂聰明,卻在感情世界中衝得暈頭轉向的都會男子。

圖:《曼哈頓》劇照。

(撰文/洪健倫)

情人與仇人:米亞法羅(Mia Farrow)

相較於平和分手,愛過之後還能當朋友的黛安基頓,伍迪艾倫和前伴侶米亞法羅之間的愛恨情仇就沒那麼簡單收場了。三十年過去了,兩人依舊上演著怨偶相殘,剪不斷理還亂的戲碼,戲劇張力與灑狗血的程度勝過伍迪艾倫執導的任何一部電影。

出身於電影世家的米亞法羅從電視連續劇《冷暖人間》(Peyton Place)發跡。1966 年,年僅二十一歲的她,嫁給了五十歲的知名歌手法蘭克.辛納屈,但這段婚姻只維持短短兩年。1968 年,米亞法羅主演羅曼波蘭斯基的恐怖經典《失嬰記》(Rosemary’s baby),入木三分的演技不僅獲得獎項肯定,她更躍身成為電影圈的一線女星,開始參與多部知名電影的演出,如與勞勃瑞福合演的《大亨小傳》(The Great Gatsby,1974)。

1979 年,米亞法羅開始與伍迪艾倫交往。此外,從 1982 年的《仲夏夜性喜劇》(A Midsummer Night’s Sex Comedy)兩人初次合作開始,他在1980 到 90 年代初期的數部電影作品,幾乎都由米亞法羅主演。而在現實生活中,他們倆人在未婚與分居的交往模式下,共同扶養了兩個領養的孩子與一個親生兒子羅南。1992 年,伍迪艾倫自導自演的《賢伉儷》(Husbands and Wives)成了兩人交往十年的最後紀念,片中他們飾演一對受困在不美滿婚姻裡的怨偶,反映了兩人現實戀情已達盡頭的無奈。而也就在這部電影推出之際,爆發了伍迪艾倫與米亞法羅養女順宜(Soon-Yi)間不單純的曖昧關係。

在兩人分手後,「父女戀」逐漸浮上檯面,兩人更於1997 年步入禮堂,夫妻關係維持至今。養女成了前男友的新歡,舊愛米亞法羅多年後似乎仍無法接受這樣的轉折與打擊,除了在去(2013)年透露兩人的兒子羅南可能是前夫法蘭克.辛納屈的骨肉之外,米亞法羅更讓伍迪艾倫在新片《藍色茉莉》上映之際,蒙上了一層性侵疑雲。1993年,伍迪艾倫與米亞法羅打監護權官司時,他就曾遭指控性侵當時年僅七歲的養女迪倫法羅,但案件之後卻不了了之。二十年後,迪倫再度重提這件性侵醜聞,並對伍迪艾倫提出法律訴訟,雖然最後因證據不足未遭起訴,但事件背後,舊情人秋後算帳的陰謀論卻始終未停息。伍迪艾倫還曾為此事投書《紐約時報》,一方面力圖證明自己的清白,一方面反指控這一切都是米亞法羅為了報復與抹黑他的手段。最親密的愛人反目成了最可恨的仇人,伍迪艾倫和米亞法羅間的衝突從戲裡演到戲外,卻似乎還未到下戲的時候。

圖:伍迪艾倫、米亞法羅與養女和兒子合影。

《仲夏夜性喜劇》(A Midsummer Night’s Sex Comedy)

這部以莎士比亞劇本《仲夏夜之夢》為藍本的喜劇,以六位男女複雜的情感與情慾糾葛為主線,探討人對性與愛情的各種詮釋與幻想。片中伍迪艾倫飾演的安德魯,對婚姻生活慾求不滿,為了逃避現況,他把精力都發洩在創意發明上。某日老婆的親戚利奧波德帶著未婚妻艾莉兒(米亞法羅飾演)前往他們的鄉村小屋,並準備在那舉行婚禮。同時,安德魯的醫生好友麥斯威爾也帶著護士新歡黛西前去拜訪。安德魯和艾莉兒在婚前曾有過一段情,再度見面後,天雷勾動地火的兩人開始醞釀未完待續的情愫。然而,他們不僅要顧忌利奧波德,更發現花花公子麥斯威爾對艾莉兒也是一見傾心。

米亞法羅在本片中飾演艾莉兒,他的角色不僅談吐溫柔、舉止大方,開放的女性形象還帶著強烈的性吸引力,讓每個男人都不由得對她魂牽夢縈。伍迪艾倫讓當時愛的正濃烈的女友出演這樣的角色,除了以此讚美米亞法羅的美麗與魅力外,更在銀幕上大膽表示對她的愛和慾望。

圖:《仲夏夜性喜劇》劇照。

《開羅紫玫瑰》(The Purple Rose of Cairo)

三年後,兩人合作的《開羅紫玫瑰》也受到各界好評。伍迪艾倫在這部電影中退居幕後,讓年輕演員傑夫丹尼爾與女友米亞法羅在銀幕上談情說愛。電影聚焦在美國經濟大蕭條時代,逃避主義大行其道,許多人為了逃離現實壓迫,紛紛躲進電影院的想像世界尋求溫暖與慰藉。米亞法羅飾演的西西莉雅,是個在夾縫中求生存的女服務生,生活清苦之外,成天花天酒地的丈夫不務正業,甚至不時對她拳打腳踢,更讓她感到心寒。每當她遭逢挫折後,總喜歡走進幽暗的電影院,看著銀幕上華麗的布景、貴氣的衣著與上流社會生活的美好,藉此忘卻現實的苦悶。

某日,被餐廳老闆開除後,她失魂落魄的走進電影院,看著已經觀賞多遍的《開羅紫玫瑰》,一邊悄悄拭淚,突然銀幕上的角色湯姆(傑夫丹尼爾 飾)不但開始與她對話,更走出銀幕下至觀眾席,帶著她飛奔出場,並一邊對她訴說情意。如此浪漫詩意卻又天馬行空的轉折,讓西西莉雅受寵若驚。然而另一頭,飾演湯姆的好萊塢演員吉爾,為了找回從電影中逃脫的自己,開始接近西西莉雅,並且也無可自拔地深受西西莉雅的吸引。

米亞法羅在這部片中的形象清新脫俗,同時嬌嫩脆弱,搭配空靈的無辜大眼,讓人不由得想放在手心保護著。她用輕柔又真摯的口吻讚美湯姆的勇敢和吉爾的才華,讓兩人都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雖然與《仲夏夜性喜劇》中新女性的樣貌有所不同,但她在這部片中延續了可人兒的銀幕形象,教人不愛也難。

圖:《開羅紫玫瑰》劇照。

《賢伉儷》(Husbands and Wives)

然而,到了 1992 年的《賢伉儷》,米亞法羅在伍迪艾倫電影中的形象,有了非常劇烈的變化,其實,在另一部代表作《漢娜姊妹》(Hannah’s Sisters,1986)中,就已可看出端倪。米亞法羅在《漢》片中已經不再是那麼的溫柔脆弱,她完美無瑕的形象不但突顯了旁人的劣質性,更被劇中的丈夫指控有暗中操控別人的能力。而在《賢伉儷》裡,她與伍迪艾倫飾演感情失和的夫妻蓋博與茱蒂,多個近距離特寫她素顏的鏡頭,或不修邊幅的妝髮衣著,都暗示著她與過去那迷人優雅的形象已相去甚遠。

片中兩人的好友傑克(薛尼波拉克 飾)與莎莉(茱蒂戴維絲 飾)伉儷的分開,促使他們省視自己婚姻的種種問題。伍迪艾倫運用他偽紀錄片的手法,半真實地呈現婚姻的崩壞與感情的退場,以幾近消極的態度,表達對婚姻這類長期關係的失望與不信任。蓋博與茱蒂在片中獨處的時刻多半以爭執收場,手持鏡頭的不穩定反映了兩人感情的混亂狀態。因為一場好友離婚的頓悟,茱蒂決定正視她對同事麥克(連恩尼遜 飾)的好感,而蓋博也不再壓抑對年輕女學生(茱莉葉路易絲 飾)的幻想。最後,儘管傑克與莎莉決定復合,但蓋博和茱蒂卻再也回不去了。如同現實中的伍迪艾倫和米亞法羅,走到了無法回首的盡頭。

圖:《賢伉儷》劇照。

(撰文/陳俐瑋)

得力工作夥伴:黛安魏斯特(Dianne Wiest)

黛安魏斯特尤其是以伍迪艾倫的作品發光發熱的經典案例。黛安魏斯特出生在美國密蘇里州的堪薩斯市。於馬里蘭大學戲劇系才就讀到第三個學期,黛安魏斯特便毅然決然地休學,加入了莎士比亞劇團,開始以舞台劇演員的身分走跳,進而進入了百老匯的世界裡。1980年,她被頒授了舞台劇的重要獎項——奧比獎(Obie Award)。在這之後,雖然也出演了電影,但真正確立她電影演員身分的,就是從伍迪艾倫的作品開始。

《漢娜姊妹》(Hannah And Her Sisters,1986)

本片是黛安魏斯特與伍迪艾倫合作的第二部電影,她同時也因此一嘗小金人的滋味——以二姐荷莉的角色贏得奧斯卡最佳女配角。在片中,荷莉是個二流演員,她勇於嘗試各種挑戰,卻總是遠離成功,也因為星途怡路不順,她曾染上毒癮,並且依賴大姊漢娜在經濟上的接濟。富有親切感的外貌,讓黛安魏斯特飾演沒有安全感且柔弱的荷莉,能夠說服觀眾,並透過她對目標追求的努力,觀眾也能夠同情荷莉的處境。於是乎到了影片的結尾,荷莉脫離了自身難保的漢娜,轉而從一直獨身的米奇得到了依靠,兩人成為情侶。

圖:《漢娜姐妹》劇照,黛安魏斯特(左一)飾演二姐荷莉。

 《那個年代》(Radio Days,1987)

在這部影片當中,黛安魏斯特飾演了小男主角一心想嫁人的比雅阿姨。生性浪漫的比雅,延續了《漢娜姊妹》中荷莉所具有的勇敢,不斷地嘗試與不同的男士交往,盼望覓得理想對象,卻一直不著良緣。而其姊姊雖然有勸說她別太過要求完美,並且拿己身舉例,表示自己也是經過了妥協,才下嫁了現任的丈夫。但比雅仍舊堅持己見,直到劇終,她還是孤家寡人。在伍迪艾倫所描述的「那個年代」,比雅對追求愛情的所作所為,是屬於新時代的思維,跟傳統為了生計而結婚的行為大相逕庭。

圖:《那個年代》劇照。

 《百老匯上空子彈》(Bullets Over Broadway,1994)

黛安魏斯特在本片中飾演的海倫辛克萊和前述兩部作品中的角色相比,則呈現了完全的反差,海倫是一個早已過氣,遲遲接不到新戲卻不肯放下身段的女明星。黛安魏斯特其深厚的戲劇底子,幫助她能深刻地詮釋年華即將老去的名伶。儘管身為女配角,但只要有她出現的鏡頭,海倫辛克萊就是眾人注目的焦點,沒有之一。除了強勢的表現之外,與約翰庫薩克(John Cusack)飾演的新導演戴維間的感情戲裡,經典的「Don’t Speak!」台詞除了達到誘惑戴維的目的之外,也在兩人的互動中產生了生動的趣味。能剛能柔的精湛演技,更讓黛安魏斯特在事隔八年之後,再度拿下了奧斯卡最佳女配角獎。

圖:《百老匯上空子彈》劇照。

因為一直合作愉快,從《開羅紫玫瑰》(The Purple Rose of Cairo)以來,黛安魏斯特成為與伍迪艾倫工作關係上第二密切的女演員(排名第一的自然是當時的伴侶米亞法蘿了)。也不知道是否因密切合作的緣故,傳出過一件小道消息,米亞法蘿曾經指控伍迪艾倫,在拍攝《漢娜姊妹》的時候,出軌與黛安魏斯特有染。有可能的假設是,兩人在片尾成為了情侶,因而有假戲真作的嫌疑,所以遭到米亞法蘿的誤解。但這也僅僅是假設罷了,畢竟,事後當事人們也都沒有承認過這項八卦。

(撰文/鄭宥嘉)

仰慕的女神:史嘉蕾喬韓森(Scarlett Johanson)

一頭金髮,嬌嫩雙唇,雙眼炯亮有神,身材凹凸有致,她是好萊塢新生代性感女神史嘉蕾.喬韓森,更是諸多導演心中的謬思,連伍迪艾倫也不例外地拜倒石榴裙下。史嘉蕾不但天生風情萬種,從小接觸戲劇訓練的她,更有厚底子演技,與她合作三部電影的伍迪艾倫就曾公開稱讚她:「有著令人無法抗拒的性感(sexually overwhelming),她的演技不是畫報女郎般的扁平僵硬,而是一位真正富有才華深度的女演員。」

伍迪艾倫從不掩飾他對於紐約這個城市的執著與熱愛。叨叨絮絮的神經質,犀利探討這個城市所發生的種種。直到 2000 年之後,伍迪艾倫才終於走出紐約,前進至歐洲國家,開始以英國倫敦為背景創作《愛情決勝點》(Match Point,2005)、《遇上塔羅牌情人》(Scoop,2006)以及《命運決勝點》(Cassandra's Dream,2007),合稱為「英倫三部曲」。《愛情決勝點》本屬意凱特溫斯蕾(Kate Winslet)擔任女主角,但由於凱特剛結束一部作品並想稍作休息而婉拒,伍迪艾倫只好重新尋覓合適人選,也開始考慮由美國演員擔任主角,因而在人選名單上看見了史嘉蕾.喬韓森的名字。看過史嘉蕾.喬韓森主演的《愛情.不用翻譯》(Lost in Translation)與《幽靈世界》(Ghost World)後,他便決定把劇本寄給當時才 21 歲的史嘉蕾。

不試則已,一試成愛將,「英倫三部曲」中,史嘉蕾喬韓森就主演了《愛情決勝點》(Match Point)、《塔羅牌情人》(Scoop)兩部作品,之後,她又隨著伍迪艾倫取景於西班牙巴塞隆納,拍攝《情遇巴塞隆納》(Vicky Cristina Barcelona,2008)。史嘉蕾喬韓森在伍迪艾倫中的幾部電影中,形象雖各自不同,但本質上,她的角色都總能讓男主角一見傾心。或許,這也是伍迪艾倫透過他的電影,對這位極具魅力的女性的銀幕告白。

《愛情決勝點》 (Match Point,2005)

史嘉蕾喬韓森在本片飾演一位美麗失意的女演員諾拉。男主角克里斯(強納森萊斯梅爾 飾)從職網退下擔任網球教練,因故結識富家子弟湯姆的妹妹克莉,並與之步上紅毯。但同時,他卻也瘋狂迷戀諾拉,諾拉本是湯姆的未婚妻,與湯姆分手後離開了倫敦一陣子,再次回到倫敦後與克里斯相遇,一時天雷勾動地火,諾拉變為第三者,意外懷孕之後,更要求克里斯與克莉離婚。

史嘉蕾喬韓森在本片一開始形象性感神秘,沙啞嗓音更增添幾分慵懶美感,無論是富家子弟還是窮小子無不被其美貌擄獲,但在亮麗外貌之下,她其實也只不過是個平凡沒有自信的傻女孩。失敗的演藝事業,過於天真的愛情觀,最終帶她走向落魄的結局。然而,一如伍迪艾倫在開場對於「幸運」之於人生所表示的一番見解,《愛情決勝點》中,最倒楣的人大概就是諾拉了,雖擁有美麗的外貌作為利器,但無論是在哪一方面,幸運之神似乎從未站在諾拉一方,最後的畫面,依舊有著伍迪‧艾倫對於人生/愛情的諷刺見解。

圖:《愛情決勝點》劇照。

《遇上塔羅牌情人》(Scoop,2006)

有別於她在《愛情決勝點》中的性感形象,史嘉蕾喬韓森在本片中帶起眼鏡還有牙齒矯正器,變身成一個神經大條的新聞系學生桑卓拉。故事描述桑卓拉在一趟英國訪友之旅中遇見記者的鬼魂,牽連進一件連續謀殺懸案的調查。各種跡象顯示,多金英俊的貴族之後萊曼先生(休傑克曼飾演)嫌疑重大,為了這則獨家頭條,她與魔術師史班(伍迪艾倫飾)聯手,決定從色誘萊曼開始。

儘管拿掉了她的性感美貌,史嘉蕾喬韓森純真迷人的特質仍舊吸引了萊曼先生。一點點愛情、懸疑、與幽默,脫線的史嘉蕾與伍迪艾倫聯手查案的化學作用,成就了這部有趣可愛的小品。

圖:《遇上塔羅牌情人》劇照。

《情遇巴塞隆納》(Vicky Cristina Barcelona,2008)

史嘉蕾喬韓森在本片中重回性感大膽的本色,飾演主角克莉絲汀娜。她與好友維琪(麗貝卡豪爾 飾)來到巴塞隆那旅遊,愛情觀與價值觀截然不同的兩人在此遇上了風度翩翩的藝術家 Juan Antonio(哈維爾巴登飾),兩人不約而同與他展開曖昧關係,然而,Antonio 的前妻(潘娜諾普克普茲飾)忽然出現,三個女人在截然不同的愛情觀相互衝撞下,試著尋找出口。

史嘉蕾喬韓森這次演譯一個性格熱情隨性,喜歡享受人生刺激的女子,但美麗的外貌之下,其實卻也只是個不停自我懷疑,在愛中載浮載沉,尋尋覓覓的女子。《情》片之中,透過不同角色,提出的也許不只是對於愛的質疑,更是對於自身追尋終點的徬徨。

圖:《情遇巴塞隆納》劇照。

透過這三部作品,不難看出伍迪艾倫對於這位年輕後輩的喜愛與肯定,史嘉蕾喬韓森更因為這些合作與伍迪艾倫成為了忘年之交,伍迪艾倫曾經表示如果有新的作品,史嘉蕾喬韓森將總是他第一個考慮人選。看來,我們仍舊可以引頸盼望,小老頭兒與性感女神再次聯手出擊,擦出更精彩的銀幕火花。

(撰文/吳若綺)

相關文章
2015年金馬奇幻影展
情/慾‧流動 專題影展
AND亞洲紀錄片巡迴影展
當南風吹起--証言、劇場 影像展
2015嘉義國際藝術紀錄片影展
電影工作坊(二)影評養成工作坊
如何撰寫電影企劃案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電影創作學系徵聘專案教師公告
2015信誼兒童動畫獎 即日起開始報名
2015青春影展全面徵件中
公視「第九屆觀點短片展」開始徵件
 
橘子成熟時
雪地迷蹤
「台灣電影數位修復計畫」
Taiwan Docs 紀錄片資料庫
紀錄片工會
關於放映     徵稿啟事
版權宣告     刊登訊息
客服信箱
觀看訪客統計報表
財團法人國家電影中心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3 TAIWAN FILM INSTITUTE |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