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6 2012-02-24 | 院線 |
梅莉史翠普又一次幾近完美的演技範本
導演  菲莉妲洛伊德
演員  梅莉史翠普、吉姆布洛本特、奧莉薇亞柯曼、雅莉珊卓拉洛契、李察E.葛蘭特、安東尼海德
出品  英國、法國
發行  CatchPlay
文 / 黃柏鈞
政治戲劇始終都是英國影視界取材的最愛之一,在劇作家兼影視編劇彼得摩根(Peter Morgan)的「布萊爾三部曲」──《暗中交易》(The Deal, 2003)、《黛妃與女皇》(The Queen, 2006)、和《特殊關係》(The Special Relationship, 2010)──和重現美國前總統尼克森(Richard Nixon)與英國記者大衛弗洛斯特(David Frost)交鋒對談的《請問總統先生》(Frost/Nixon, 2008)後,英國史上最重要的政治人物柴契爾夫人(Margaret Thatcher),當然也是個絕不可或缺的標的人物。

瑪格麗特柴契爾是英國史上第一位、亦是至今唯一的女首相,但即使身為女性,她卻有著比起男性同僚更堅定而有魄力的原則和膽識。原名瑪格麗特羅勃茲(Margaret Roberts)的她,出身自一個小康的中產階級家庭,受到積極從政並勇於發言的父親的深遠影響和鼓勵,亦因企圖改變如母親般終生屈居於家庭主婦的女性弱勢,她立志要成就一番與眾不同、也能影響並造福所有人的人生。

《鐵娘子:堅固柔情》(The Iron Lady)是一部標準政治人物傳記電影,影片從卸任多年後的柴契爾夫人開始,隨著她的回憶,一一重返她精采人生中的重要片段。導演菲莉妲洛伊德(Phyllida Lloyd)和編劇艾碧摩根(Abi Morgan)都是女性,使本片更充滿了以女性觀點來闡述歷史上重要女性的切身感和準確度。回憶式的敘事,則令人想到另一部亦取材於真實著名女性人物的傳記電影《玫瑰人生》(La Vie en Rose, 2007)──或許瑪莉詠柯帝亞Marion Cotillard的獲獎可作為預告本屆結果的比照。

從開拍到上映、戲內到戲外,飾演柴契爾的影后梅莉史翠普(Meryl Streep)都是本片吸引目光的焦點,而她也不負眾望地再度一展出神入化的高深功力,一同入圍奧斯卡的出色化妝當然是輔助她的最大功臣,而她除了將本尊模仿得維妙維肖,也層次分明地表現柴契爾氣燄旺盛的強勢,以及人後不經意流露的脆弱,史翠普的第二座奧斯卡影后絕對勢在必得。

或許是和史翠普在《媽媽咪呀!》(Mamma Mia!, 2008)合作時一見如故,洛伊德很有可能是從中替她和此片牽線的「貴人」,在女性導演漸出頭天的現今世界,早是首席舞台劇導演的洛伊德以首部電影長片《媽》成為電影票房導演,如今又將可能冠上將史翠普二次推上奧斯卡后座的頭銜,但平心而論,這兩部作品的成績其實都只能說中規中矩,與其說是洛伊德將才華延伸到銀幕上,不如視她為沾了討喜類型和重要題材的光。

同樣來自舞台界的編劇艾碧摩根,以電視電影《性愛交易》(Sex Traffic, 2004),和目前相當受到推崇與歡迎的新影集《危情時刻》(The Hour, 2011)所聞名,由她編劇的電影《金石街》(Brick Lane, 2007)亦獲不俗評價。2011年可說是她真正出頭天的一年,除了影集成功、由她編劇的本片令他入圍英國影藝學院電影獎,另一部由新銳導演史蒂夫麥昆執導並與她聯合編劇的《性愛成癮的男人》(Shame)更是譽滿全球。

這組看來十分堅強的女性「鐵三角」陣容,很遺憾並沒有造就出一部不同凡響的政治作品,雖然以老年輕微失智的柴契爾的片段記憶來倒敘拼湊的作法沒有問題,但整部片仍稍嫌流於只蜻蜓點水般呈現重要事件的流水帳,只有人物本身,而沒有再多對週遭人事物對其影響作應更深入的著墨,讓史翠普又一次幾近完美的演技範本在《鐵娘子》中更顯得一支獨秀,卻也和柴契爾依舊堅守原則的晚年一樣,令人深深感到敬佩,又徒留些許遺憾。
相關文章
即日起捐款贊助《放映週報》1500元以上,可獲《再見楊德昌:台灣電影人訪談紀事》作者親筆簽名書一本,或《梅丁衍─辛辣國族》導演親筆簽名版DVD一份。名額各30名,贈完為止。
6/8 紀工聚會台南場【寫實轉化:紀錄片的可能性】
第五屆兩岸電影展6/7-6/12
6/1-7/4 高雄電影館「永恆的幻城—電影x文學」影展
2014 歐洲獨立電影節開放報名
遠大前程5/17~5/30
聖誕玫瑰banner
Taiwan Docs 紀錄片資料庫
紀錄片工會
關於放映     徵稿啟事
版權宣告     刊登訊息
客服信箱
觀看訪客統計報表
國立中央大學 電影文化研究室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3 Film Studies Center, National Central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