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7 2011-05-12 | 對白解析 |
美女不怕出身低:《窈窕淑女》
導演  喬治‧庫克 George Cukor
出品  美 / 1964
延伸閱讀  http://www.imdb.com/title/tt0058385/
文 / 余淡如
Prof. Higgins: A woman who utters such disgusting, depressing noises has no right to be anywhere, no right to live. Remember, you're a human with a soul and the divine gift of articulate speech. Your native language is the language of Shakespeare and Milton and the Bible. Don't sit there crooning like a bilious pigeon. …Look at her, a prisoner of the gutters. Condemned by every syllable she utters. By right she should be taken out and hung for the cold-blooded murder of the English tongue.

───



Eliza: The rine in Spine stais minely in the pline.

Prof. Higgins: The rain in Spain stays mainly in the plain.

Eliza: Didn't I saiy that?

Prof. Higgins: No, Eliza, you didn't "saiy” that. You didn't even “say” that.



───



Eliza: You see, Mrs. Higgins, apart from the things one can pick up, the difference between a lady and a flower girl isn't how she behaves but how she is treated. I'll always be a flower girl to Professor Higgins because he always treats me as a flower girl and always will.
席根斯教授:發出這麼討厭聲音的女人沒有資格到處走,到處生活。記住,妳是個有靈魂的人,具有口齒清晰的天賦。妳的母語是莎士比亞,彌爾頓,和聖經的語言。別像個暴躁鴿子坐在那兒咆哮……看看她,說著 下層人士的話語,她說的每個音節都不適當。她應該被吊死,因為她無情地謀殺了英語。











───



伊萊莎:斯般牙的魚大多數自在貧員上。



席根斯教授:西班牙的雨大多數落在平原上。

伊萊莎:我不是這樣唆的嗎?

席根斯教授:不,伊萊莎,妳沒「唆」,妳根本連「說」都不會。



───



伊萊莎:席根斯夫人,有許多事情讓人們可以學到,淑女和賣花女的差別並非在言行,而是人們對她的態度。在教授眼中我永遠是個賣花女,因為她待我像賣花女,而在上校眼中,我永遠是個淑女因為她帶待我像淑女。


來自上流階級、學識淵博的語言學教授,和成長於倫敦貧民區的賣花女,究竟哪一個比較「高尚」呢?讓氣質女星奧黛莉赫本來告訴你。

由赫本不惜形象,擔綱演出的《窈窕淑女》(My Fair Lady)一片,在1964年風光上映,一口氣囊括了八座奧斯卡金像獎,備受好評。本片取材自愛爾蘭作家蕭伯納 (George Bernard Shaw)於1916年以《賣花女》(Pygmalion) 為名出版的劇本。Pygmalion一詞源於希臘神話,是個對女人不感興趣的雕刻家,卻對自己一手打造、世間上最完美的雕像情有獨鍾。他甚至對愛神許願,讓死氣沉沉的雕像成為活生生的女人,最後在愛神魔力下與自己雕塑的完美女人成婚。如此充滿著愛戀迷幻氣息的神話,在重視社會改革的蕭伯納手下,成了搞笑諷刺的一齣現代劇。

出身於倫敦的貧民區(gutters),帶著濃重倫敦東區、工人階級口音(Cockney)的賣花女伊萊莎,請求有學術教養的語音學教授教導她講話,讓她成為一個真正的淑女(a lady)。伊萊莎在穿著舉止上都相當低俗:她父親酗酒後對她暴力相向以要錢,而她謀生的方式是在倫敦街頭巷尾賣花,因此伊萊莎從小就學會用粗魯的語言和暴力的舉止來捍衛自己賺到的每分錢。然而,席根斯教授不但沒有同情她,反而在一旁偷偷記錄她的說話方式,取笑她說話有如「暴躁鴿子在咆哮」(crooning like a bilious pigeon),讓她在眾目睽睽下成為笑柄。

席根斯教授可以藉由每個人不同的發音方式,分辨出居住相差僅僅兩哩的人,而身為語音學專家的他也相信,發音標準才值得尊重。在平克林上校的挑戰下,席根斯教授答應在六個月內改變伊萊沙的發音還有氣質。這當然不是一項簡單的工程。伊萊沙的東區工人口音省略所有“h”音,母音 “a, e, i, o, u” 也傻傻分不清楚。例如「西班牙的雨大多數平原上」,這句話裡面,「雨」(rain)、「西班牙」(Spain) 、「大多數」(mainly)、「落在」(stay)、「平原」(plain) ,這些由字母“ai”發出的母音“[e]”在伊萊莎口中都成了像“eye”發音的“[a I]”。

當席克斯教授好不容易矯正伊萊莎恐怖的發音時,她卻又在一場賽馬會上破了功,露出馬腳。在上流社會的社交場合上,伊萊莎居然當著穿著時尚的各家淑女的面前,大剌剌地用地方方言談論自己的私事,還說她相信因感冒去世的姑姑,其實是「被人做掉了」。這番話一說完,所有的女士當下臉色煞白。希根斯發現自己不但得矯正伊萊沙的發音,也得矯正她的談吐修養。

好家在,歷經一番挫折之後,伊萊莎不僅有最完美的發音,甚至也有最優雅的氣質,在宴會場合上不但被當成名媛淑女,還被誤認為是某國的公主。但真正的問題現在才開始。被當做白老鼠做實驗的伊萊莎再也不可能回到街頭維生:菜市場的朋友們不認得伊萊莎,連旁邊的阿桑都跟她說,像她這種貴婦應該要趕快離開骯髒的市場區。她優雅的氣質反倒讓她走投無路。伊萊莎發現自己從低下階層的工人,變成了上流社會的少女,但沒想到當一位上流社會的女性反而比當下層階級的工人更難。她現在不但沒有謀生能力,她的未來還只剩下一條出路,那就是把自己嫁掉。

《窈窕淑女》的有趣之處在於它巧妙地點出階級、性別等等傳統價值的矛盾之處。席根斯的文人性格把伊萊莎的生活需求當成是一項學術「實驗」,而實驗的最終目的是告訴人們,階級的高低是可以改變的。諷刺的是,席根斯弟子的賺錢方式,正是以觀察人們的發音談吐來揭穿他們的真實身分。說穿了,口音優良與否只是中產階級拿來驗明正身的工具,而社會階級根深蒂固的藩籬,更深深地造就了不同口音的階級性。也許伊萊莎的口音真的是「令人噁心討厭的噪音」(such disgusting, depressing noises),但藉著伊萊莎的口音而合理化對她的歧視、狗眼看人低的,卻是席根斯教授自己。這種瞧不起人的驕傲,才是真正的罪魁禍首。這也道出中產階級虛偽、矯情的一面。

其實英文跟中文一樣,由於地域、國家、種族等等而有所謂的方言或是口音。例如,《哈利波特》中有很明顯的英國腔,通常捲舌音r之後若接子音的話都改發“[ə]”,例如 “bird” 或是“Potter” 。但是在英國境內也因為地區而分不同的腔調,像是本片當中伊萊莎就是來自於倫敦東區的工人階級,發不出“ai”發出的母音“[e]”,而改發“[a I]”,也以常常使用押韻的俚語聞名。另外美國境內也分成很多口音,好萊塢電影或是影集常常聽見的有典型的伍迪艾倫式紐約腔,通常因為說話急促而省略尾音,例如 “going” 改念 “goin”。接下來最常聽到的大概就是加州口音,例如《金髮尤物》(Legally Blonde) 當中女主角的口音就是典型的加州女生(Valley girl)腔調,每一個音高高低低像唱歌一樣起伏,而且連音很多。Valley girl 其實指的是一種典型金髮碧眼的南加州女孩,就像《金髮尤物》中的辣妹艾兒一樣,家裡有錢所以被慣壞了,然後還是個金髮笨妞。這樣看來,與其說是口音的不同,倒不如說是一種刻板印象,譬如金髮妹一定胸大無腦,紐約客一定冷淡傲慢,或是工人階級一定低俗等等。

不過,就像是伊萊莎說的,「淑女和賣花女的差別並非在言行,而是人們對她的態度」(the difference between a lady and a flower girl isn't how she behaves but how she is treated)。口音再怎麼優雅也不一定能換來別人對你的敬意,唯有待人如己,才能夠得到同樣的尊重。誰說路邊的賣花女不比教授高尚呢?
相關文章
即日起捐款贊助《放映週報》1500元以上,可獲《再見楊德昌:台灣電影人訪談紀事》作者親筆簽名書一本,或《梅丁衍─辛辣國族》導演親筆簽名版DVD一份。名額各30名,贈完為止。
6/8 紀工聚會台南場【寫實轉化:紀錄片的可能性】
第五屆兩岸電影展6/7-6/12
6/1-7/4 高雄電影館「永恆的幻城—電影x文學」影展
2014 歐洲獨立電影節開放報名
遠大前程5/17~5/30
聖誕玫瑰banner
Taiwan Docs 紀錄片資料庫
紀錄片工會
關於放映     徵稿啟事
版權宣告     刊登訊息
客服信箱
觀看訪客統計報表
國立中央大學 電影文化研究室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3 Film Studies Center, National Central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