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89 |
|
2017-01-26 |
|
《顛父人生》──白癡之愛 |
拉斯馮提爾在《白癡》裡鋪陳了社會行動實驗之後,最終止於進入家庭;瑪倫艾德的《顛父人生》則持續不斷地挑戰家庭中看似理所當然的感情與關係,帶給觀眾的衝擊是一波接一波的,且有加乘效果,甚至連拉斯馮提爾的「逗馬95宣言」…… |
|
|
|
|
587 |
|
2016-12-27 |
|
《尼羅河女兒》──侯孝賢的台北故事 |
《尼羅河女兒》既是侯導的台北故事,亦是可與張作驥互補的侯版《醉‧生夢死》,而那樣一個繁華沉淪的巴比倫則幾乎已經永遠消失,再沒有任何修復的可能。 |
|
|
|
|
|
|
573 |
|
2016-09-13 |
|
與高速公路共進早餐——文‧溫德斯的《歧路》 |
《歧路》實際上是一部反公路電影的公路電影。用公路電影一向承襲的結構和元素,來顛覆公路電影這個類型。片子裡的人物,其實都只是導演的棋子。讓導演借來發聲,說他想說的事情,而不是所謂的,真實的角色。 |
|
|
|
|
570 |
|
2016-08-23 |
|
如果從雷奈、高達、與馬克電影打量《同流合烏》 |
雲翔這次在《同流合烏》玩文字遊戲,有點像高達的電影,「同流合污」換成同音字「同流合烏」,讓你我分神想到烏合之眾;烏的字形像鳥,鳥有男孩子陰莖的隱喻。高達1966年的法國瑞典合拍片《男性,女性》也在玩文字遊戲…… |
|
|
|
|
566 |
|
2016-07-25 |
|
不正經與正經互為表理,非現實與現實同時存在──關於北野武 |
在十七部執導電影中,北野武持續在正經劇情裡耍不正經。但每個不正經橋段的內裡,其實都有十足嚴謹正經的表演技藝與節奏計算。在北野武創造的「非現實的現實」裡頭,沉默是種精湛的表演,暴力與搞笑會結伴出現,而且,死亡出乎意料地經常出現…… |
|
|
|
|
563 |
|
2016-07-01 |
|
擁抱區域的多元,彰顯本土的文化格局:中國電影學者馬然談第十屆TIDF |
而正因為中國的獨立電影節所面臨的窘境,TIDF最有價值的部分也包括它能夠具包容性地通過「華語」的橋樑,開擴展映中國獨立作品的場域,使得後者能夠在一種更加民主的語境中,藉由一個國際性平台,得到以正常方式與其它華語作品一起進入社會話語(哪怕並不主流)的可能性。 |
|
|
|
|
562 |
|
2016-06-24 |
|
盡寫出人間的不平——海盜版錄影帶發展史:台灣、泰國對照閱讀 |
這種「必要的惡」雖然侵害歐、美、日本的智慧財產權,卻造就出第三世界的電影提早十多年往藝術水平邁進!蔡明亮2001年電影《你那邊幾點》騎樓下販賣/購買雷奈的《廣島之戀》與高達的《斷了氣》海盜版錄影帶的那場戲,不是擺明了向經營這種「必要之惡」的人士致意嗎?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