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電影資料館
460 2014-05-26 | 院線 |
為藝術、為生命省思—《反安保:藝術之戰》
導演  琳達賀倫
演員  會田誠、中村宏、橫尾忠則、濱谷浩等
出品  美國/2010
發行  天馬行空
文 / 王念英

《反安保:藝術之戰》記錄了二次世界大戰後,「日美安保條約」對日本社會造成的巨大衝擊。其中,又以日本藝術家起身抗議簽訂安保條約為主軸,回顧這段反安保運動的壯烈歷史。當時參與這場熱血起義的有畫家、平面設計、攝影師、與影像創作者等三十位藝術家。他們憑著共同的人文關注與反思,一起見證了這場日本史上最大規模的社會運動。在他們的創作中,藝術成了社會改革的方法、對民主的追求,與公民責任的實踐。可說是充分發揮了美學在現代社會的反抗功能,諷刺政治的醜惡、虛偽,揭露當時籠罩在冷戰陰影下的日美關係。

《日美安保條約》,在政治上來說,是兩國之間的相互合作與安全保障,但對社會大眾而言,是各種的侵犯與持續的創傷。美軍基地的駐紮、演習,以及各種軍事活動等等,在戰後仍然威脅著一般人民的生活,而戰爭所帶來的傷害,不斷地加深,永無痊癒之日。《反安保:藝術之戰》由日本史學家、紐約時報記者開始講述這段歷史,建立背景脈絡,讓觀眾理解當時藝術家是如何看待社會、感受無助的市井小民所承受精神上的痛苦,以及種種的壓抑與憤怒情緒,又是如何反映在他們的藝術創作中,形成一種獨特的美學風格。三十位藝術家的口述,以及影像資料的呈現,還原了當年安保鬥爭爆發的經過,以及他們作品中怵目驚心的視覺呈現,和強烈的政治表達。

其中,有日本普普藝術大師之稱的橫尾忠則,以最具體直接的方式,批判日美的不平等關係。橫尾以大膽豔麗色彩的美術手法著稱,並以天馬行空的平面廣告設計贏得大師美稱,他在訪問中提到,當時曾為時代雜誌封面設計主視覺,以被星條旗領帶緊緊勒住脖子的日本首相岸信介做為主題。而他拒絕雜誌社的修改建議,最後寧可不被採用,也要堅持原來的設計理念。另外一位令人印象深刻的訪談者是攝影師石內都。她在幾段訪談中感性訴說個人的創傷經驗,從小學就在設有美軍基地橫須賀生活的她,深深感受作為一名女性的人身自由隨時被掠奪的恐懼。因此她的作品細觀人體與創傷之間痕跡,現實具象的物質肌理中有著飄忽離世的抽象美感。在她拍攝的廣島一系列照片中,透過受難者留下的衣服,感受其中煙滅的生命,與剩餘的時間,將創傷與記憶轉化為貼近身體的藝術。輕撫著衣料上印染的一塊早已褪色的血跡,石內都說,「只要你細細的看,就會看得到。」其他與石內都有著相同的親身經驗,還有出身沖繩的攝影師石川真生、影像創作者山城千佳子,兩人談及戰爭留下的傷害與暴力時,令人動容。另外還有多位畫家,他們的創作主題流露出對樸實生命的關懷,個人生存環境的反思,轉化為藝術作品,得以長留人心,得以傳世。

《反安保:藝術之戰》導演琳達賀倫(Linda Hoaglund)在事件發生後的50年拍攝此紀錄片,再現當時藝術創作的精神,手法上並沒有顯著的作者主觀介入——所有訪談過程中不提問,也不與受訪者互動。雖然導演試圖保持這種客觀的態度與位置,但仍有著與被攝者情感交流的瞬間。有段影片是石川真生要求一名美國大兵讓她拍手臂上的刺青,接著那張照片浮現在鏡頭前,畫外音訴說著那是為了他的祖母而刺的,視覺暫留在有著陽光笑容的大男孩臉上。鏡頭回到石川真生,她忍不住潰堤,難過地說不明白為什麼一個年輕單純的孩子,要被迫上戰場打仗,但同時她又痛恨那些對沖繩女性與孩子施暴的美軍。隨著這段在現實中不經意捕捉到的戲劇氣氛,敘述走向漸明,蘊藏的矛盾情緒也變得清晰,誠實表達了記錄者的主觀感受。琳達賀倫是在日本出生的美國人,父母是傳教士,60年代將她送入公立學校就讀,是班上唯一的美國人。當老師在黑板寫下「美國」與「原子彈爆炸」,四十位同學全部轉頭盯著她的那一刻起,就決定了在五十多年後的她有能力拿起攝影機,進入講述者的精神世界,對照其愛恨交織的複雜情感。

本片於2010年在多倫多國際電影節首映,並在2011年紐約現代美術館紀錄片雙週影展放映。而在2014年的此刻,《反安保:藝術之戰》來到台灣,正是不久之前反服貿學生運動的回響。此次以《藝術之戰》影展為名,從5/23開始在光點華山電影館上映,影展包括其他三部片—《小可愛與拳擊手》、《玩轉普普藝術》,與《吞下世界的藝術家》。
 

相關文章
2015年金馬奇幻影展
情/慾‧流動 專題影展
AND亞洲紀錄片巡迴影展
當南風吹起--証言、劇場 影像展
2015嘉義國際藝術紀錄片影展
電影工作坊(二)影評養成工作坊
如何撰寫電影企劃案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電影創作學系徵聘專案教師公告
2015信誼兒童動畫獎 即日起開始報名
2015青春影展全面徵件中
公視「第九屆觀點短片展」開始徵件
 
橘子成熟時
雪地迷蹤
「台灣電影數位修復計畫」
Taiwan Docs 紀錄片資料庫
紀錄片工會
關於放映     徵稿啟事
版權宣告     刊登訊息
客服信箱
觀看訪客統計報表
財團法人國家電影中心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3 TAIWAN FILM INSTITUTE |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