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電影資料館
400 2013-03-22 | 院線 |
向主流靠攏的是與非:《心靈勇氣》
導演  葛斯范桑
演員  麥特戴蒙、約翰卡拉辛斯基、法蘭西絲麥多曼等
出品  美國/2012
發行  甲上
文 / 洪健倫

當你發現衷心信仰的翻身之道竟然背叛了你和你的家園,你是否有勇氣挺身捍衛?麥特戴蒙主演的《心靈勇氣》(Promised Land)便是一個關於這樣道德勇氣的故事。 

巴特勒(麥特戴蒙 飾)是能源企業的王牌業務,他沒有談不成的農場交易,因為他出身鄉村,知道什麼條件最能讓農民心動。他深信看天吃飯的農業生活無法改善農民的生活,只有工業的龐大利益才能帶他們脫離拮据困苦。但當他來到一處富含天然氣礦藏的小鎮洽談土地交易時,卻碰到了釘子,先是鎮長向他討油水,鎮上資深科學教師又在集會上提出諸多事證質疑天然氣開發對環境的影響,除此之外,還有環保人士聞訊前來組織鎮民展開抗戰。而在說服鎮民的過程,巴特勒資本至上的價值觀也不斷受到挑戰,究竟是金錢萬能,還是守護百年家園的使命重要?

《心靈勇氣》的故事乍看之下跟《永不妥協》(Erin Brockovich, 2000)、《全面反擊》(Michael Clayton, 2007)等小市民對抗企業巨獸的故事十分相似,但有別於前人作品以個人直接衝撞大企業,本片財團勢力崩解的關鍵來自於內部。麥特戴蒙飾演的巴特勒以財團忠僕的身分出現,衷心為財團企業辯護,他並非不知天然氣開發的毀滅性影響,而是他更相信資本主義社會所灌輸的價值觀──只有金錢能夠改善人民的處境。而巴特勒相信他推動的是一個雙贏的遊戲,企業得利,農民獲得回饋。但經過一次又一次的信念挑戰,巴特勒才開始重新思考孰是孰非,而經歷一個關鍵事件之後,他也看清企業的狡猾真面目,決定分道揚鑣。和前人的作品相較,《心靈勇氣》在劇情設計上其實頗有新意。

但是除此之外,本片在其他方面的表現並沒有太多令人驚豔之處。兩股勢力抗衡的呈現方式淺白,而劇情中置入的浪漫支線也是好萊塢喜愛的口味,大體上來講,就是一部符合大眾喜好的美式小品電影。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在本片飾演環保人士的約翰卡拉辛斯基(熱門影集《辦公室風雲》裡的那位俏皮男主角)也首次嘗試了腳本寫作,和麥特戴蒙並列本片的編劇。

《心靈勇氣》是麥特戴蒙和葛斯范桑第三度合作編導的電影,在此之前,他們最廣為人知的便是1998年首度合作的《心靈捕手》(Good Will Hunter)。麥特戴蒙和班艾佛列克編劇的《心靈捕手》將葛斯范桑送進奧斯卡,但這部電影大賣的同時,許多忠實影迷也感嘆葛斯范桑失去了他原有的個人風格。而就像《心靈捕手》一樣,范桑在《心靈勇氣》中也是以收起強烈的個人特色,以四平八穩的通俗敘事手法現這個故事。

但我同意影評人聞天祥先生在多年前提出的觀察,他認為范桑在以主流手法拍片的時候雖然少了個人的強烈影像風格和多元敘事觀點,主角的邊緣身分也已不再,但是他仍將影片的主人翁當作邊緣人來處理。我們也可以在本片的巴特勒身上看到這樣的趨勢。我們可以從巴特勒在影片中透漏的身世得知,他以前也一度隸屬邊緣族群,他出身於貧困的農村,在努力打拼下成為主流核心權力的代表,但在這次收購土地的過程中,兩股價值觀的衝突讓他再度被推往邊緣,而他後來也發現在這場遊戲裡他從來不是最核心的掌控者。

但透過葛斯范桑和麥特戴蒙合作的這兩部「心靈系列」,以及2008年導演重回好萊塢主流的作品《自由大道》,我們或許可以說葛斯范桑是可以為不同目的而在風格上妥協的導演──身為獨立電影導演的范桑可以恣意揮灑創意,讓忠實影迷拆解他的影像美學;但是當他進入主流體系時,他很清楚知道要用何種語言和他的對象溝通。畢竟,以通俗的方式拍攝,讓更多人能夠接受影片傳達的訊息,才是這類以議題為重的電影最重要的目的。

相關文章
2015年金馬奇幻影展
情/慾‧流動 專題影展
AND亞洲紀錄片巡迴影展
當南風吹起--証言、劇場 影像展
2015嘉義國際藝術紀錄片影展
電影工作坊(二)影評養成工作坊
如何撰寫電影企劃案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電影創作學系徵聘專案教師公告
2015信誼兒童動畫獎 即日起開始報名
2015青春影展全面徵件中
公視「第九屆觀點短片展」開始徵件
 
橘子成熟時
雪地迷蹤
「台灣電影數位修復計畫」
Taiwan Docs 紀錄片資料庫
紀錄片工會
關於放映     徵稿啟事
版權宣告     刊登訊息
客服信箱
觀看訪客統計報表
財團法人國家電影中心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3 TAIWAN FILM INSTITUTE |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