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舞影展的前身叫做「猶他影展」,在1978年由史達林.范.瓦格倫(Sterling Van Wagenen)與約翰.厄爾(John Earle)共同創立,時任猶他州州長認為舉辦影展能活化本地的電影產業,因而大力支持。猶他州的明星居民勞勃.瑞福(Robert Redford)在草創期便接任主席,運用其好萊塢的人脈與影響力,成功奠定了影展的基礎。
1991年,為了表彰勞勃.瑞福的貢獻,影展取了他在《虎豹小霸王》(Butch Cassidy and the Sundance Kid ,1969)中的經典角色「日舞小子(Sundance Kid)」之名,改名為日舞影展。在此之時,日舞影展已經是全美獨立電影人的聖杯,尤其隨著器材愈趨便宜而輕便,拍攝門檻大幅降低,躍躍欲試的年輕人得以獲得展現才華的機會。就在這個歷史性的一年,初出茅廬的陶德.海恩斯(Todd Haynes)以他的首部長片《毒藥》(Poison, 1991)在日舞摘得首獎。
接續去年的《別告訴她》,今年又有一部亞裔血統的美國片獲得好評,即是榮獲本屆美國劇情片競賽評審團大獎與觀眾票選獎的《水芹(暫譯)》(Minari),該片以韓語為主要發音。導演李.艾薩克.鍾(Lee Isaac Chung)於1978年出生在科羅拉多州的丹佛市,雙親是南韓移民,他汲取了年少回憶,將父母含辛茹苦帶著他在美國開疆闢土的故事搬上了大銀幕。
而在「Next」單元榮獲首獎的《我會陪著你(暫譯)》(I Carry You With Me)則聚焦在人物遷徙的過程,故事改編自導演海蒂.艾溫(Heidi Ewing)友人的真實故事。故事背景設在墨西哥,主人翁伊凡表面上履行對妻子與兒子的家庭承諾,私下卻與同性愛人傑拉多定情。在性向被家人揭露之後,涉險穿越邊界前往美國找尋新生,成為他的唯一選擇。導演或許想要藉此表達唯有美國才可能幫助走投無路的墨西哥人實踐夢想、得到安穩的生活。但計劃在美墨邊境築牆的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恐怕對此不置可否。
如果說《遊樂場之戀》畢竟還是以喜劇為基調,那紀錄短片《教會與第四權(暫譯)》(Church and the Fourth Estate)便是正面迎擊。該片直接指控數十年來摩門教會高層試圖掩蓋上萬名童子軍成員遭受性侵的事實,基於摩門教與童子軍的長期合作關係,涉案的童子軍幹部也是以摩門教背景為主。如此足以動搖「教」本的作品,依然獲選放映,沒有遭遇政治阻力。
延續前面所談的,「女性政治」顯然也是今屆影展的另一項主軸,無論是女性執導之作抑或以女性為主角/被攝者,都有很高占比。好比由女性導演伊萊娜.希力克(Iryna Tsilyk)導演執導,榮獲世界紀錄片競賽單元最佳導演獎的烏克蘭作品《地球如同橘子般藍(暫譯)》(The Earth Is Blue as an Orange),描述一對互相扶持的母女,如何無視天空中呼嘯而過的飛彈,維繫生活的節奏,持續追逐夢想。
在世界劇情片競賽單元則彷彿可以看見下一位伊朗電影大師的身影。《雅爾達之夜(暫譯)》(Yalda, A Night for Forgiveness)描述一位名為瑪麗安的年輕女子被控殺害了自己的丈夫,依據伊朗現行的法律,她只要獲得了對方家屬的原諒,就能免除死刑。一個伊朗電視節目秀專門服務兩造,現場直播兩方的對峙,瑪麗安理應試圖在這一晚獲得丈夫與前妻所生的女兒蒙娜的原諒,但她卻始終堅持自己並非蓄意殺人,只求正義不求苟活,儼然破壞了這個節目的邏輯。女人難為女人的戰爭於焉展開。
導演馬紹.巴克什(Massoud Bakhshi)因美伊日趨緊張的局勢而無法出席影展,事實上他如同其他優秀的伊朗導演一樣,早已因為先前的作品而被伊朗當局列入黑名單。他在訪談中強調電影設定並非虛構,在伊朗完全是真實發生。對於長年關注伊朗電影的觀眾來說,也會想起阿斯哈.法哈蒂(Asghar Farhadi)的《死期預告》(Beautiful City ,2004),片中同樣觸及只要獲得寬恕就能免刑的情節。不過馬紹.巴克什格外著重女性的處境,倒像是繼承了賈法.潘納希(Jafar Panahi)的命題,本片在有限場景中繁複而精準的場面調度,也有潘納希之風。
今屆影展結束之後,總監約翰.庫柏將離開崗位,結束11年的任期。在他任內,除了培植新人的觸角繼續向外延伸,其力推的《南方野獸樂園》(Beasts of the Southern Wild ,2012)和《進擊的鼓手》(Whiplash ,2014)等作也成功入圍了奧斯卡並且進入國際市場,紀錄片單元得以繼續擴張,而在「新疆界」單元中則納入VR作品。新任總監將由原紀錄片單元總監泰碧莎.傑克森(Tabitha Jackson)接任,屆時日舞的策展方向會有何轉變並不明朗。
但無論如何,約翰.庫柏前陣子受訪時的霸氣宣言應該會繼續主導日舞影展的價值。
「這裡是日舞,我們無所不能。(This is Sundance. We can do anything.)」■
【美國紀錄片競賽】
評審團大獎:
《男孩國度(暫譯)》(Boys State)
最佳導演:
嘉瑞特.布拉德利(Garrett Bradley)
《時間(暫譯)》(Time)
Grand Jury Prize: “Boys State,” directed by Jesse Moss
新寫實主義獎:
《迪克強森已死(暫譯)》(Dick Johnson Is Dead)
剪輯獎:
《歡迎來到車臣(暫譯)》(Welcome to Chechnya)
衝擊社會獎:
《爭鬥(暫譯)》(The Fight)
新星獎:
亞瑟.瓊斯(Arthur Jones)
《感覺很爽喔(暫譯)》(Feels Good Man)
觀眾票選獎:
《身障營(暫譯)》(Crip Camp)
【世界劇情片競賽】
評審團大獎:
《雅爾達之夜(暫譯)》(Yalda, A Night for Forgiveness)(伊朗/法國/德國/瑞士/盧森堡)
最佳導演:
馬芒娜.杜哥尼(Maïmouna Doucouré)
《小可愛(暫譯)》(Cuties)(法國)
最佳劇本:
《識別特徵(暫譯)》(Identifying Features)(墨西哥/西班牙)
洞見製作獎:
《這不是葬禮,是復活(暫譯)》(This Is Not a Burial, It’s a Resurrection)(賴索托/南非/義大利)
最佳演技:
班.維蕭(Ben Whishaw)
《突波(暫譯)》(Surge)(英國)
觀眾票選獎:
《識別特徵(暫譯)》
【世界紀錄片競賽】
評審團大獎
《古巴寓言(暫譯)》(Epicentro)(奧地利/法國/美國)
最佳導演:
伊萊娜.希力克(Iryna Tsilyk)
《地球如同橘子般藍(暫譯)》(The Earth Is Blue as an Orange)(烏克蘭/立陶宛)
最有開創性敘事獎:
《畫家與小偷(暫譯)》(The Painter and the Thief)(挪威)
最佳攝影:
《阿卡莎,我的家(暫譯)》(Acasa, My Home)(羅馬尼亞/德國/芬蘭)
最佳剪輯:
《肯亞式民主(暫譯)》(Softie)(肯亞)
觀眾票選獎:
《我想飛進天空(暫譯)》(The Reason I Jump)(英國)
【「Next」單元】
創新獎
《我會陪著你(暫譯)》(I Carry You With Me)(美國/墨西哥)
觀眾票選獎:
《我會陪著你(暫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