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電影資料館
266 2013-07-05 | 台灣製造 |
《乘著光影旅行》原聲帶即將面世 收錄精彩導聆
文 / 王思涵
《乘著光影旅行》甫在台北電影節拿下百萬首獎等三項大獎。觀眾引頸期待的電影原聲帶,也將於7月22日推出。音樂專輯由獨立廠牌大大樹音樂製作,除了收錄融合影像詩意與充滿生命力民族音樂,更別出心裁的策劃了導演導聆與音樂選輯手記,邀請觀眾一同重溯影像剪接與音樂混搭的創作軌跡。

《乘著光影旅行》以攝影師李屏賓的人生故事為圓心,向外幅奏台灣新電影時代精神、追尋夢想又渴望歸家的共同母題。其中,生命能量豐厚的世界民族音樂,微妙的與電影主題相互激盪,產生細膩且緊密的連結。像是電影在蒙古歌手烏仁娜吟唱的〈在路上〉中,以重回李屏賓拍《戀戀風塵》的平溪鐵道線的影像開場,以及羅思容的〈孤毛頭〉,生動的帶出侯孝賢與李屏賓在巴黎街頭拍攝《紅氣球》時,天馬行空又不斷較勁的討論氣氛。

導演姜秀瓊表示,當初在設想配樂時,希望能以多種風格的音樂,呈現李屏賓長期遊走各國的多元性;導演關本良也堅持,影像剪接必須先有音樂,兩相編織,才能呈現李屏賓作為光影詩人的「詩」情。因緣際會下,關本良發現〈在路上〉,非常貼近李屏賓的人生底蘊,兩人便以大大樹音樂的專輯為基礎,開始了「無預算取得授權,音樂卻先行於剪接」的忐忑歷程。所幸成果受到大大樹音樂的支持。

大大樹音樂負責人鍾適芳有感於:「這些原有著固定文化與故事脈絡的歌謠,從一個更為開闊的藝術的、生命的角度詮釋,竟然如此貼切」,在原聲帶的設計上,特別從導演導聆的角度,重新詮釋每首音樂;透過影像,引導聆聽的方向。專輯並收錄關本良對於選輯音樂,優美達情的感性手記,以及音樂影像,讓影迷珍藏。7月22日開始,電影原聲帶將可見於誠品音樂、一般唱片行與網路銷售通路。

《乘著光影旅行》雖然缺乏資金與宣傳,卻靠著口碑,上映超過十週,表現亮眼。電影公司表示,《乘》片接下來除了積極參加影展、籌製高畫質藍光DVD,也可望到日本、香港與大陸上映,目前仍在積極進行接洽。不過,由於海外院線對DVD有所限制,詢問度極高的DVD可能稍後才會推出。



乘著光影旅行/ 音樂 封面(大大樹音樂圖像提供)






在路上:《乘著光影旅行》的心境歷程

報導/ 王思涵

拍電影的人,看電影的人,都在旅途上,一個回程,一個正要出發,當光束掠過頭頂,一明一滅的光,是無法停歇的旅行,人生遺失的一塊碎片。

姜秀瓊與關本良,一個是說故事能量豐沛且真摯的少女母親,一個是擅於觀照內心與沿途風景的謙毅旅者,兩人本著對電影的熱情,在製片資金等狀況都未明的狀況下,開始了為期三年多的拍攝旅程,以《乘著光影旅行》描繪台灣電影攝影師李屏賓的人生故事。

在進出光影、虛實、漂泊與回家之間,電影藉由饒富詩意的鏡頭剪接與多方人物的深度刻維,帶出台灣新浪潮以降的共同情感。而將創作比擬旅行,既是趣味冒險,亦是孤單漂泊,也凸顯出追夢與安居的兩難。使其不單是一部攝影師的紀錄片,更深深觸動所有「在路上」感到困惑的人們。

《乘著光影旅行》從2006年開始孕育,2009年金馬首度面世,到2010年上映與得獎,在路上,一直面臨資金窘迫的艱難,但仍不斷尋求突破,也獲得許多人的愛惜與支持。本期《放映週報》以電話訪問的方式,請姜秀瓊與關本良兩位導演,以及幕後推手羅綸有先生,分享得獎的心路歷程與未來規劃。

姜秀瓊:回到生活 汲取養分

我非常開心是從侯孝賢與張艾嘉兩位導演的手上接過首獎。得獎的喜悅,來自於今年台北電影節對這部片子的肯定,這意義是很宏觀的,意味著台灣電影世代的傳承,而不是個人的傳承。《乘著光影旅行》要獻給台灣新浪潮優秀的台灣電影工作者。

我至今最深刻的經驗,是訪問侯導那次。雖然我和侯導已經很熟識,但他是第一次這麼認真且專注的在思考他可以分享些什麼,完全不會在意攝影機,只是熱誠且睿智的直視著我,說出影片那段電影可以等同於真實的話語。當下,四週的景物彷彿褪去,只剩下侯導一人在黑暗中發亮,我有種說不出來的感動。我感到自己擁有莫大的福氣,在心裡默念:我一定要記得這一刻。

這一路走來,真的是很艱難,但有做就有收穫。觀眾會感動,是因為這部電影提供了貼近他們內心的場域,讓他們感受到台灣質樸且含蓄的情感,產生共鳴。非常感謝長期支持我們的觀眾,我一直希望能回饋他們,就試圖站在影迷的立場,我想,最直接能滿足他們的方式就是請李屏賓到現場,面對面交流。於是,我就寫信給賓哥,拜託他在台灣多留兩天,在7月2日台北電影節參加放映座談與影迷交流,賓哥當然願意呀。那時《乘著光影旅行》都要下檔了,我們不是為了宣傳才辦座談(編按:賓哥與秀瓊導演當日在座談會後,親切且耐心的幫所有排隊的影迷簽名與拍照,讓要請賓哥吃飯的導演鈕承澤在旁等了好久呀)。

未來怎麼運用百萬首獎的獎金?當然要先還債呀(笑)。接下來,我會回到生活帶小孩,從生活中汲取養分,繼續創作。

關本良:更有信心作夢

我因為有事無法到場,頒獎當晚陸續收到朋友恭喜的簡訊,才得知獲獎。我比較意外的是得到最佳剪輯,很感謝評審。《乘著光影旅行》因為有許多賓哥的影像作品,攝影較不需費力,但觀眾看到詩意美麗的畫面,是透過看不見的剪輯工作,而評審看到了。我在《乘著光影旅行》故事書的訪談曾提到,那是個很難的過程,我和許紘源(剪輯助理)兩人花了一年的時間,每天看能怎麼安排。雖然我現在每看一次,都會發現可以改進的地方;但《乘著光影旅行》就是那個時空的排列與組合,必須接納。

電影上映後,我們從座談與網路(Facebook)得到許多迴響。我感覺,電影像小孩,導演把他生出來,是觀眾把他養大。電影的片段和觀眾的成長經驗碰撞,產生出感覺。舉例來說,有觀眾朋友說他從頭哭到尾,但這不是我作的效果。對我來說,這部片應該是帶有些距離而非煽情。另一個例子是,母親節在信義華納威秀的座談,相較於西門町的年輕觀眾,現場多是家庭,他們希望帶媽媽去體驗這部電影裡家庭的主題。

三年來,發生太多事。最深刻的感覺就是,有一個夢想,或想做一件事情,即便很困難、經費不足,但執行了,就慢慢會有很多人加入與幫助。什麼事情只要「發願」,他自己就會形成一股力量完成,這也讓我更有信心作夢了。

羅綸有:再拍好看的電影

我踏入電影圈的機緣很特別,投資時完全沒有現實的考量,不是挑作品,而是從「人」開始。當然,人的特質與才華最為關鍵。導演必須有才華,具備說故事的特質,才能完成動人的作品。一路走來,我發現電影確實是很艱難的行業,環境真的很艱困,台灣市場小,投資回收很難。《乘著光影旅行》雖然是一部以紀錄片形式拍攝的電影,不過,經由無數次的映後座談與互助,我發現支持好電影的人其實非常多,很受鼓舞。

北影頒獎典禮結束後,我和導演侯孝賢與小野聊天。我們都感覺台灣電影未來十年充滿希望。侯導說,現在年輕人在技術品質和視野上,已有一定的格局,這批人為台灣電影未來五到十年打好基礎。小野也提到,今年國片說故事的能力大幅提升,更有說服力。未來,台灣電影產業會有更多資源進來,希望能開創一翻新的氣象。另外,像是ECFA開放,對台灣電影市場來說,也是個重要的出路,像《艋舺》那樣大眾而且精緻的商業片會越來越多。

有得電影公司除了繼續推動《乘著光影旅行》,也會朝劇情類的商業片邁進,再拍「好看」的電影。我希望,創意人在經濟上也能得到適當的回饋,未來會走得更長遠。




相關文章
TIDF巡迴
【放映週報.放映】新銳.非台灣製造影展 MADE in taiwan: Strangers on the Island
台北電影節聯手法國南特影展 「國際提案一對一工作坊」
「2015 臺北文學季-文學.閱影展」光點台北 5/15-5/28
【聽•視界電影院周年慶】鋼琴家黃裕翔邀視障朋友感受電影魔力
第37屆金穗獎入圍暨短片輔導金成果影展全台巡迴
2015台灣國際女性影展「台灣競賽獎」徵件開始
CCDF-6 開始徵案
高雄市政府文化局補助電影製作開始徵件
2015 南方獎─全球華人影片競賽 開始徵件
2015桃園城市紀錄片影展徵件辦法
<b>新銳.非台灣製造影展 MADE in taiwan: Strangers on the Island</b></br>4/17-4/26|國家電影中心電影教室
新銳.非台灣製造影展 MADE in taiwan: Strangers on the Island
4/17-4/26|國家電影中心電影教室
 
歡迎光臨國家畫廊
法蘭克
第四公民
2015 TIDF巡迴展
金穗獎
關於放映     徵稿啟事
版權宣告     刊登訊息
客服信箱
財團法人國家電影中心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3 TAIWAN FILM INSTITUTE |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