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電影資料館
164 2013-07-05 | 影展快遞 |
2008大學生影展:大學生影評人出爐! (下)
文 / 陳平浩

前言:

本週【影迷私房貨】單元,延續了上週「2008年大學生影展:世界電影嘉年華」所舉辦的「尋找大學生影評人」徵文活動,繼續刊登得獎影評的菁華片段。

由於這次徵文活動的參加者人數眾多,影展所沒有巡迴到的大學院校之中,也有不少同學參加了影評競賽,其中不乏佳作。為免遺珠之憾,主辦單位另外從中挑選了三篇同樣優異的精采影評,也就是此處【特別推薦獎】的三篇文章。

有興趣閱讀影評的完整版本、以及想要多接觸新生代潛力影評人的讀者,可以點擊「2008大學生影展」的專屬網頁:http://film.ncu.edu.tw/college/ 。


潛力佳作獎:《跟蹤大明星》 / 曾芷筠(中央大學英研所)

這部電影在鏡頭的運用上使用了幾個簡單的原則,細膩地捕捉到兩人之間的互動。用遠景拍攝兩人之間較沉穩的對話,使得我們可以來回移動視線觀察她們臉上的表情;在較激動的時刻竟頭則以特寫正反拍、並適時加上手持的運動方式,使我們看見卡亞哭吼的扭曲面孔時,竟有種偷窺的快感,晃動的鏡頭也呼應了情緒、劇情、兩人之間的關係多重意義的緊張滑動。

另外,十分有趣的地方則是室內場景的調度。由於整部電影大部分的時間都在這個室內,它不只是兩人互動的舞台,也代表了美國性感女明星的家這一「私密空間」。其寬闊、簡約、冷靜色調的室內佈置為我們提供了某種想像,為何不是貼滿照片海報的牆、也不是旋轉樓梯和巴洛克風格傢俱、床上也沒有女生喜歡的布娃娃?(唯獨一幢充滿偷情氛圍的亮面紗簾隔開了床與客廳),寬闊的空間不但是一種美式廣大土地的宣告、也是一種資本的宣告,連單人的烘焙機都非常巨大,但空曠簡約的桌椅沙發,卻象徵了女明星心中不為人知的寂寞與空虛,而客廳正中間的吊床,彷彿提供了想像野外的小小地點,躺在吊床上晃蕩而旁邊一無所有,在外面對媒體擺盡笑容之後,回家需要一個安靜空曠的空間來沉澱。

皮爾的進入使得卡亞在私人空間中繼續扮演,而且可能扮演的是皮爾想要窺見的模樣,女明星在私人空間中扮演螢幕下的自己,又隱然符合品味高傲的記者對膚淺女明星的想像。卡亞藉由這種異常的扮演試探皮爾的底線、也彷彿在開挖自己內心可能的世界,這似乎是表演的真諦:由外而內的重覆扮演動作來改變自己的內在認同。卡亞有沒有可能在一瞬間相信自己真的得了癌症?是真是假觀眾已分不清楚,只有在密閉的室內空間被兩人瞬間升高又急轉直下的話語拋來拋去,最後彷彿被丟出門外關上大門,滾了一圈之後,卻不明白究竟發生了什麼事。


潛力佳作獎:《跟蹤大明星》 / 陳泳曆(國立東華大學中文系)

要讓角色長時間對話,內容若太平常則容易瑣碎無奇;若太深奧則容易晦澀難懂,步調太快會使人勞累;太慢又流於沉悶,實不易拿捏。但本片卻能以對話建起引人入勝的情節,正是它出色之處。歸結其成功之因素,約有以下四點:1對話結構性強。片中對話雖一直持續,但亦可視為許多小片段,以談話→緊張→間斷→談話的模式不斷循環。談話為閒聊、述心事和零星的吵嘴;緊張大致起於雙方起衝突或深入敏感問題;間斷則是轉移話題、揭露驚人真相後雙方緩和或第三者介入。每階段長度不定,但節奏快慢交替而不會停滯於某種狀態。例如男女主角跳舞時關係和諧,互吐心事。接著男主角問及男友之事造成緊張。突被鈴聲打斷。而後女主角逐客,男方不肯,雙方爭吵(恢復交談)。後男主角拿出證據(日記)造成大衝突。又忽被手機打斷。後雙方變冷靜下來互道真相。此段為片中高潮的開始,故節奏偏快,但其中又安排兩次意外作緩和,使其產生起伏,整體錯落有致而不平板。2台詞與角色貼切,對話內容與演技精湛相輔相成。一來演員的神情動作可增加台詞的傳神度,二來角色個性得力於語言模式的生動與立體。例如女主角有時驕傲任性,有時善良認真,有時頹廢瘋狂。言語有時隨性入骨,有時溫柔甜蜜,罵起人來又不留情面。充分的顯示出一個角色的多面性,語言也隨之鮮活有趣。3談話中拓展劇情。本片雖無跟蹤模式,但仍是一部懸疑色彩很強的電影,一來電影形式新穎,讓人猜不透情節發展模式。二來人物關係若即若離,內心變化也多有伏筆。因此當對話隨著情節推進,一次次道出驚人真相時,也是令人過癮之處。例如男主角看到女人吸毒時大為動怒,是憤世妒俗?裝模作樣?還是不堪回首?令人好奇。懸疑一陣子後才揭發他女兒死於吸毒之事,讓觀眾與男女主角均更加貼近,以這種懸疑而深入的模式,讓人自然渴望臺詞能挖掘出真相,而不嫌它煩悶。4對話技巧的精湛。片中男女主角一直處於對立又友好的關係,交談也自然會有許多欲佔上風又不流於謾罵之語。例如「我不上名人」,「我不上小角色」。「傷痕使男人性感,因為女人多半也有一個」。「記者使我變得更好」,「你以前到底多糟啊」。等,或犀利尖銳,或充滿哲思,或幽默風趣,不僅提供了不少樂趣,亦增添了許多思考層面。


潛力佳作獎:《最遙遠的距離》 /吳典倫(輔仁大學義大利語文學系)

《最》片全片以三線式〈小湯、阿才、若雲〉的架構進行,在共同點〈尋找愛情救贖的道路〉上交會,簡單的推演型式以聲音為線串連,串出三人找尋情傷的出口,走向自己的旅程。雖然架構單純,但片中聲音的寓意的表現,讓此片顯得不同於一般公路電影。片中的《福爾摩沙之音》,是小湯與前女友的羈絆,卻也是支持著他踏上旅程的原動力;是若雲走出第三者關係、找尋自我的羅盤,如同患者和喜帖之於阿才。若雲聽著《福爾摩沙之音》為出走的指引,而阿才對於患者的聆聽與犀利的解析,透過角色轉換,反而更像是面對自己的獨白。

在劇情上,看似一部「以小湯的公路電影」為基調去推動的三線架構,阿才在荒誕的機緣後,和小湯共同走過一段,追尋著小湯足跡的若雲隨後出現,不知情的和小湯相遇在最南端的海岸。但我認為,全片有兩個亮點都是出現在阿才的身上,包括饒富趣味的角色轉換治療手法,和末段帶著超現實氛圍的意象式路上乾泳。如果有留意的觀眾會發現,《最》片片末伴隨著胡德夫《最最遙遠的路》貼合劇情的歌詞出現的一排字幕:「本片獻給陳明才」。其實阿才這個角色,就是以這位已逝世的陳明才先生〈礙於偏離劇情之嫌,在此不多加贅述〉為原型量身打造,甚至乾泳的表現方式,就是他和林靖傑導演討論的產物。由此可知,阿才這角色在片中的重要性,其實是相當特殊的。而上述兩個「量身打造」的亮點,賈孝國卻也能夠發揮到淋漓盡致,令人不得不折服。在替主管妻子問診一鏡中呈現的高張力,以及路上乾泳一鏡表現出那堅定而掙扎的深刻情緒,都令觀影者記憶猶新。

特別推薦獎:《最遙遠的距離》 / 黃胤毓(國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系)

假使以一種空間地誌學的系譜來解讀,則出色許多。一種敘事媒介再製與回憶再造在整部片裡傳遞流動,從桂綸鎂的踏上旅途這條敘事線解剖了這條回憶之路,毋寧說是一種放風箏式的拉扯結構:每一條敘事線與想像回憶敘事被非常浪漫而感傷的承載媒介來回拉扯,莫子儀隨時錄的音(美中不足是我們並不知道錄的音與回憶創傷有什麼巨大相連,倒似旅遊紀實)、加入的「他者」;桂綸鎂聽著錄音重新踏上一樣的路途,尋找那個永不碰觸而親密的「他者」,這一來一回往來推移互動,如同放風箏般一手拉著敘事線不讓它真正出走、一手看著它卻不在視野之內,這種曖昧而親密的拉扯關係在片尾不俗的畫面裡被並置,更出色的是他們並未交談、對看,望著海洋與茫茫盡頭結束。

所有的承載由空間而生,旅途與錄音、回憶與創傷,由寧靜旅程的「距離感」建構出回憶迷宮,再藉由層層放風箏的敘事結構串聯在一起,就像是賈孝國扮演的心理醫生,突然一個轉換與對象互換了「想像身分」,這個集體治療的功能反覆在敘事結構上、劇情內容上對換與相互治療,所謂集體治療或戲劇治療正實踐在這無論透過親自的踏上旅途、回憶與回憶衍生、真實錄音、陪伴、郵寄、「聽」,被全體迴圈式纏繞,餘音不絕。這個空間,允許所有人與記憶互換身分、交互治療,通過空間的明證性。一種拓蹼學(Topology)上的環形映射、自體衍生,映照個人生命史的各個「歷史性」索引,鋪排在大海之聲與旅程之上,小迴圈式的重製(重做、重錄、重走)與生命處境的映射,最後全部被歸結在那個「原不屬於我們的外部空間」:無盡盡頭、出走與回家。而片頭一片波濤海聲,對應片尾那無窮盡的「最南角」邊境之海,反反覆覆的迴圈──回家吧,或者在此消失。


特別推薦獎:《穿牆人》 / 鍾岳明 (成功大學藝術所)

請原諒我粗魯的作者論歸納,但是我們確實可以上溯其電影脈絡,找尋「作者電影」的根據。延續前作的部份實驗,《三橘之戀》有從身體到心理的流動、《人間喜劇》有超時空的「二十四孝」和前衛《白蛇傳》、《空中花園》有不著邊際的狂想,到了《穿牆人》那變體的導演簽名隱然成型。前作邀有導演父母親、妻子作自我演繹刻劃生命的經歷,這回《穿牆人》則請出影響他生命的諸多文人名家,除李烈(母親)、戴立忍(中年小鐵)等硬底子演員之外,還有詩人商禽(老師)、影評人林文淇(父親)、學者楊小濱等人的客串演出,足見文學、電影與劇場如何在他那裡跨出界線,交織纏繞成生命與記憶。

鴻鴻的詩像電影,電影則像詩,十足跨界的姿態。尚.黑諾 (Jean Renoir) 說:「每一位導演一生只拍一部電影。」從《三橘之戀》、《人間喜劇》、《空中花園》到《穿牆人》,生命的經驗不斷重複浮現在他的鏡頭前,每部電影都是導演對鄉愁的再次溫習,對返回青春的技藝的反覆練習,也是對跨越異質表現形式和生命各個階段的試煉。所以我們說,鴻鴻刻劃的只有一種電影,一種專屬於鴻鴻的電影。

若先對鴻鴻有這樣的認識,我們就不難進入他的異想世界。然而最讓我驚豔的還是《穿牆人》形式上的躍進,利用日趨完熟的詩化影像,致力營造出的科幻時空感,一方面陌生化熟悉的場景,另方面透過對未來的無垠想像揭開過往塵封的印象。前者在我們細心領會下,不難發現諸多著名台灣美景:七股鹽山、高雄紅毛港等,在詩化影像的處理中透出絕美而陌生的光暈。同樣的緬懷過去,那詩質語言也迥異於塔可夫斯基的「鄉愁」,而是一種脫開緩慢沉淪而更富於節奏的律動氣質。還有對復古的迷戀,小鐵家的場景有庫柏力克《發條橘子》的氣息,被遺棄的機器人玩具觸動著往日情懷,在故事裡的現實被丟棄的事物都會在另一個世界長出新生命,這也讓我們童年的想像力再活過一次。


特別推薦獎:《色戒》 / 陳建嘉 (東吳大學中文系)

回到演技層面,會發現湯唯是整部電影最為可觀的一處,她熾烈的愛戀始終躲藏於她的眸光,從初始對於鄺裕民的崇拜,進入了這個一去不回的悲慘世界,從今以後都無法回頭,選擇為了國家大義還是為了鄺裕民而加入這個團體呢?而事後鄺裕民的怯弱(拿刀殺人還會刺到自己的手,偷偷強吻王佳芝,不敢出面與王佳芝共行房事)是否又影響了湯唯的不回頭,是真的為了國家大義,還是已經無法離開老易。這點也果真跟藍祖蔚老師所提到的一樣,李安確確實實讀透了原著裡面的「有一陣子她以為她可能會喜歡鄺裕民,結果後來恨他,恨他跟那些人一樣。」

梁朝偉不僅演活了老易,更是表現了老易另外一個我們可能沒發現到的角度,這其實是一個孤獨到了極點的男子。他只能在性愛這麼純粹的生物本能裡面,才能徹底地表現出他的真實,他的痛苦,第二場床戲之中極力要將王佳芝與自己完整交纏在一起,卻始終知道那還是必須分開的。最後表現而出的崩潰情緒,則是電影中的一絕,我忍不住將最後的沉默與小說裡老易的獨白相連結,終於懂得了愛,那至少還不算沒活過了。

王佳芝為何不吃毒藥的解讀,我認為是否存在著一層愧疚,已經深陷於情愛流沙的她滿懷著虧欠,對於這個存在於她生命轉折點的話劇社團體,能不能再見到老易,王佳芝肯定心裡有底,即使老易不殺她,汪精衛政府也會殺她的,想死,也得與這群人一起死,最後的槍決場面可能灑狗血,但李安不會,他給了這群人幾個眼神,要賴秀金滿懷著悲憤看著王佳芝,鄺裕民無法痛下絕心恨王佳芝的無奈。但在王佳芝心裡浮現的卻是初次決定演戲暗殺老易的畫面,那聲呼喚,緊緊纏縛了他們,還真的是「我們回不去了。」這畫面則實在令人感到驚訝,〈斷背山〉裡面藉由一通電話,以及希斯萊傑的回憶小時候看到同性戀被打死的一幕,就讓悲情的畫面提升到最高,足見以李安原本就有善用隱喻畫面的功力。
 

相關文章
TIDF巡迴
【放映週報.放映】新銳.非台灣製造影展 MADE in taiwan: Strangers on the Island
台北電影節聯手法國南特影展 「國際提案一對一工作坊」
「2015 臺北文學季-文學.閱影展」光點台北 5/15-5/28
【聽•視界電影院周年慶】鋼琴家黃裕翔邀視障朋友感受電影魔力
第37屆金穗獎入圍暨短片輔導金成果影展全台巡迴
2015台灣國際女性影展「台灣競賽獎」徵件開始
CCDF-6 開始徵案
高雄市政府文化局補助電影製作開始徵件
2015 南方獎─全球華人影片競賽 開始徵件
2015桃園城市紀錄片影展徵件辦法
<b>新銳.非台灣製造影展 MADE in taiwan: Strangers on the Island</b></br>4/17-4/26|國家電影中心電影教室
新銳.非台灣製造影展 MADE in taiwan: Strangers on the Island
4/17-4/26|國家電影中心電影教室
 
歡迎光臨國家畫廊
法蘭克
第四公民
2015 TIDF巡迴展
金穗獎
關於放映     徵稿啟事
版權宣告     刊登訊息
客服信箱
財團法人國家電影中心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3 TAIWAN FILM INSTITUTE |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