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翰祥導演擅拍以女角色為敘事重心的題材,在影壇絕對是不爭的事實。
難能可貴的是他鏡下的女角色並不只是滿足「男性創作者」與「男性觀眾」所謂「凝視」、「想像」的焦點,她們更是集合人性裡愛恨貪嗔癡的種種常態,包括理想,包括美德,包括慾望,層層次次,點滴分明。李翰祥用他獨樹一幟的織錦技法,將整幅人事塵網密密織起,於是,她們以充滿人情趣味的鮮活姿態,立在歷史背景前,假如我們再細看那些歷史背景,更會發現它們不只是「歷史」,還有更多源自於民間傳說、戲曲、說唱演義的元素,構成整張完滿的「古典印象」,成為李翰祥獨步古今的「美人電影」最具特色的標記。
李翰祥「美人電影」企劃出現的時機與連帶的影響
李翰祥導演的古裝電影,一般而言我們可以粗分成三個脈絡,一個是飲食男女、風月情濃,其中以「金瓶」系列為代表,一個是才子佳人、民間傳奇系列,其中以【梁山伯與祝英台】為最代表;還有一個則是江山美人、傾國傾城系列,李翰祥從影60年,前後至少有四次重要的「美人電影」製片企劃,深深影響整個華語影壇。第一次是【貂蟬】、【江山美人】之後,他首度提出完成「傾國傾城」計劃,邵氏在1959年底向外界正式公開。
第二次是國聯公司草創之初,他與台製廠廠長龍芳共同拜會蔣經國先生,由拍攝【句踐復國】的政治使命連結到他想拍【西施】的心願。
第三次是他重回邵氏,在1970年代中期推出「慈禧片集」,第四次也是「慈禧」,就是他在1982年北返中國大陸,開拍【火燒圓明園】和【垂簾聽政】的合拍計劃。
這些亮相於不同時間點的「美人」電影,都扣準當時當刻,電影圈中明星勢力版塊分布,以致他個人對於歷史宮闈題材的興趣和偏好,能跟電影公司的商業算盤一拍即合,甚至與「國家」層級的電影政策兩相搭配,從而帶動整個影壇的滾動力量,或挑戰、或跟進、或另創新局。
尤其,李翰祥本身是票房大導、話題人物,他的「美人電影」製片計劃部部擲地有聲,卡司驚人,很多時候,不必等到成品上片,整個影壇早就為之地覆天翻。
舉例來說,投資甚巨的【西施】上下集,背後牽動的不止是台灣兩家官營片廠——中影及台製爭搶影壇龍頭地位的角力,在拍攝過程中,它也直接逼出台灣電影界廠棚不夠、設施不足的現狀。電影完成後,它的尺寸更遠遠大於台灣電影市場的胃納,影圈當時也還沒有真正的國際賣片經驗;要如何跑國際影展、市場展,怎樣推首輪版權、二輪版權,還有電視版權,怎麼跟當時內部經營問題已經很嚴重的國泰機構合作,一切的一切,都是一邊摸索,一邊學習。
再以李翰祥於邵氏第一次拍攝「慈禧片集」的成果來看,雖然續篇的【瀛台泣血】,在當時邵氏事事講求票房表現的前提下,未有亮眼的成績,做為前集的【傾國傾城】卻是叫好又叫座的重磅巨片。更有甚者,它直接影響的,是文化大革命結束之後、正邁開改革開放腳步的中國大陸。透過「內部放映」,【傾國傾城】震動高層,不久之後,李翰祥也被鎖定為「全力爭取」的對象,1979年他偷偷北返探親訪友,經過幾年的籌備、磨合,終於在1982年夏天開拍【火燒圓明園】和【垂簾聽政】,這一次的「慈禧片集」、「美人電影」,也和前面幾次一樣,在全球華語電影圈投下撼動各界的核彈。甚至不只華語電影圈,連日本的外語電影市場,也為之傾倒。
【西施】也好,「慈禧」也好,以後我們還有機會深談,這篇文章的後半段,我們就把焦點集中在李翰祥導演第一次的「傾國傾城」片集計劃。
計劃成為華語影壇四位女星集成之作
這裡要談的「傾國傾城」是1959年底,邵氏宣布將由李翰祥導演,集合華語影壇四大女星拍成的「四大美人」電影。
古典傳說中的「四大美人」依序是西施、昭君、貂蟬、貴妃。【貂蟬】已經拍過,並且續之以【江山美人】。此時的華語影壇,鋒頭最盛的就是【貂】、【江】的女主角林黛,邵氏為了穩住林黛的片約,以最卓越的製片計劃、最優秀的團隊、最隆重的宣傳,圍繞著林黛,讓林黛發揮所長。
李翰祥的「四大美人」計劃,在西施、昭君、貴妃之外的第四位,原本決定的是妲己,由林黛飾演;已加盟電懋公司但仍欠邵氏一部片約的尤敏飾西施,當時尚屬邵氏新人的樂蒂飾昭君,楊貴妃則鎖定李麗華。後來妲己獨立成篇,改配烽火台一笑傾國的褒姒,預備由當時剛剛拍完第一部彩色古裝片【倩女幽魂】的樂蒂主演,林黛改飾昭君,尤敏、李麗華的組合維持不變。
這組「四大美人」計劃總名為「傾國傾城」,邵氏彼時正研議與日本方面聯合製片的種種可能,不論是之前合作過的東寶和大映公司(邵氏與大映合作過溝口健二導演的【楊貴妃】,與東寶合作過李香蘭主演的【白夫人之妖戀】等重要作品)或者報端批露的松竹公司,李翰祥對於古典題材的野心,加上華語影壇女星當道時期的巨星氣勢,再加上邵氏兄弟對於自家銀色帝國版圖的規劃,使得「傾國傾城」片集在未拍之初,就備受各界重視、議論。
然而,各女星之間的排名問題卻結結實實是個大問題。
最開始,李翰祥開出的「盤」還不是「四大女星飾演四大美人」,而是【西廂記】:林黛的紅娘、尤敏的崔鶯鶯、李麗華反串張君瑞,因為尤敏合約的問題,又把腦筋動到樂蒂身上,再因為林黛、李麗華之間的陳年舊怨,讓整件事破局,成為以林黛為首,拉出紅娘主線的【紅娘】。
【紅娘】1959年未拍,等了幾年,1962年成為杜娟主演、王月汀導演的那部沒有拍完的【紅娘】,【妲己】則從李翰祥導、日本合拍,到後來變成岳楓導、韓國合拍,此為後話,暫且不表。
【紅娘】計劃停擺,「傾國傾城」趁熱上桌。同樣遇到排名問題,搞得大家焦頭爛額,最先開拍的「昭君」單元更傳出林黛希望增加戲份的消息。到後來,整個片集索幸「化零為整」,把原本各個「單元」直接改成完整長片。「傾國傾城」的「昭君」就成了林黛、趙雷主演的【王昭君】。
【王昭君】主戲拍畢,接著開拍的是【楊貴妃】,嚴俊、李麗華夫妻檔同意連袂參演,轟動各界。
正當此時,電懋公司也出手競爭,提議開拍女皇帝【武則天】迎戰邵氏的四大美人。然而,電懋旗下女星眾多,卻缺少能擔綱霸氣女帝、且具有票房號召力的巨星。一度他們將主意動到尤敏身上,構想拍攝「武媚娘少女時代」之類的故事,也想過邀請林黛主演(林黛當時和電懋仍有片約),正在左右為難時,邵氏聞訊,立刻發動全方位的籌備工作,現成的古裝片導演第一人李翰祥,現成飾演武則天的最佳人選李麗華,都在眼前。坊間謠傳,李麗華為穩固自己的影壇地位,幾乎以「買一送一」的價碼,爭取同時演出【楊貴妃】及【武則天】,果然為自己留下永垂不朽的代表作品。
【武則天】雖不在「傾國傾城」片集當中,我們仍可將之視為李翰祥打造金碧輝煌古典世界的巔峰力作。尤其他從【貂蟬】的暖身,到【江山美人】大展拳腳,從【王昭君】開始,【楊貴妃】、【武則天】,技法愈發精進、成熟。加上非宮闈系列的【倩女幽魂】、非古典系列的【後門】,兩部清雋小品的沉澱和鍛鍊,來到臨危受命的【梁山伯與祝英台】,李翰祥以及他率領的整個創作團隊,便幾乎以「如魚得水」的自在態度,瀟灑經營出永留影史的大觀之美。
李翰祥美人電影的歷史意識
【王昭君】從短篇改為長篇,故事邏輯明顯出現問題。尤其整部影片前三分之二,論史,鏗鏘有力,談心,婉約低迴,開場寫索賄畫師與冷宮美人,中段寫風流天子笑看愛妃扇舞蹁躚,再寫胡漢玉帛化干戈,逼使昭君別漢,灞橋煙柳,出塞和番,首尾完整,氣象萬千。可惜最後三分之一雖非狗尾續貂,卻實在畫蛇添足,甚至破壞了一部「美人電影」原本可望傳達出的歷史反省意識。
再者,最後三分之一有大量情節仰賴黃梅調插曲推動,王純的曲、李雋青的詞、靜婷的代唱,表現固然傑出,但【王昭君】電影畢竟不是女高音獨唱會,讓林黛站在色彩斑斕的帳棚裡指著洪波飾演的毛延壽狂罵四分半鐘,接著又在江畔祝酒三杯敬天地、拜父母、思君王,然後自許「心潔同江水,心清比塞霜,何能辱父母,豈可負君王」之後投水自盡……如此呈現,雖然有可能滿足當年觀眾的道德標準,卻無形中推翻整部電影試圖建立、王昭君之所以青史留名的微妙地位。
這樣的描寫,白廢了唱詞中「儀仗威嚴似出征,萬家空巷慶和親,可憐夾道陳香案,不送將軍送美人」的歷史控訴,到最後,兩國為了美女交戰,生靈塗炭,昭君千里迢迢來到匈奴國,只為斬殺叛漢的毛延壽,替自己出一口氣?
李翰祥拍「傾國傾城」,恐怕用意不僅如此而已;回頭尋找邵氏當時出版的【傾國傾城】插曲唱片,原本為「貴妃」段落設計的終曲唱詞極具份量:「紅粉成灰青史在,留與後世說恩仇」。
然而,或許是商業機制的考量,也或許是想像力的限制,【王昭君】的結尾比起【武則天】全方位的個性抒寫,的確少了太多藝術勇氣,以致未能把對「和親」的啼哭,昇華成對「青塚」的省思和懷想。
又或者,李翰祥拍【武則天】,有郭沫若的話劇做為參考原典,拍【西施】援用了姚克的【西施】和曹禺的【膽劍篇】,拍【楊貴妃】直接以【長恨歌】為創作靈感,【王昭君】就明顯缺少支撐結局的中心思想。
倒是【楊貴妃】——如果說【武則天】是巔峰,【楊貴妃】可能是最雋永的回甘。
由於目前傳世的版本是80分鐘的短版,我們比較難像剖析【王昭君】一樣,以冷靜、嚴肅的態度,評價一部沒有〈誰教你不姓楊〉、沒有〈一樣春宵今夜長〉這幾首插曲的【楊貴妃】。
但從現存短版來看,全片結構完整,開場的「一騎紅塵妃子笑」,緊隨在後的是「溫泉水滑洗凝脂」,再來點綴貴妃恃寵而驕,被逐出宮,一夜無眠兩地相思,重新迎回宮中,從「驚破霓裳羽衣舞」開始,整個後半部的【楊貴妃】,李翰祥展現他駕御史詩鉅片的功力,皇帝和愛妃在禁軍護衛之下西奔蜀地,馬嵬坡前六軍不發,貴妃自縊,明皇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淚相和流。
李翰祥這個時期以「美人」為題材的歷史鉅片,包括之後的【西施】,乃至【緹縈】,某種程度上就像迪士尼的公主卡通片一樣,有種「立成經典」的銘印效果。不管之前有多少人拍過「白雪公主」或「睡美人」,迪士尼的版本一出,彷彿全世界的觀眾,就會信服他們對於「白雪公主」和「睡美人」的定義。
李翰祥的美人電影也有這種威力,特別是邵氏前期及國聯時期的作品。經他妙手拍成之後,「貴妃出浴」、「西施浣紗」、「昭君出塞」、「緹縈救父」,還有「感業寺」、「響屧廊」、「館娃宮」、「馬嵬驛」,一個接著一個,一段接著一段,在電影史裡,永遠留下一枚獨特的印記。
那是一種經過許多高濃度的文化薰陶之後,留下的光影印象。
一種自成原典,禁得起後世再次創造的神奇魔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