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0 2010-06-04 | 專題 |
聽見台灣電影的聲音
2000-2009十大台灣電影名單揭曉
文 / 放映週報編輯室
從《海角七號》和《艋舺》相繼開出上億票房,台灣電影在近兩年已然重新發光。回顧前一個十年,台灣電影曾經在2002年只有個位數的年產量,市場佔有率不到百分之一。自2005年起台灣電影在《生命》、《無米樂》與《翻滾吧男孩》多部紀錄片的帶動下,從谷底開始摸索爬升,終於在《海角七號》爆出台灣電影驚人的能量。2005年創刊的《放映週報》電子報,見證這幾年台灣電影向上衝升的浪潮,每週以專訪與頭條報導的形式,記錄了台灣電影過去五年侯孝賢、蔡明亮、魏德聖、戴立忍等數十位電影人,在艱難的電影環境下,仍持續從事電影工作的心路歷程。







今年,《放映週報》精選26篇精彩的電影人專訪文章,在國家文藝基金會的補助下,由書林出版社出版《台灣電影的聲音:放映週報VS台灣影人》一書。全書以彩色印刷,是台灣電影回顧過去五年來時路最真實的聲音。《台灣電影的聲音》書中分為三個篇章,「劇情片」有15部電影導演蔡明亮、侯孝賢、張作驥、魏德聖、鍾孟宏、鈕承澤…的專訪、「紀錄片」有4部電影導演莊益增、顏蘭權、林育賢…等人的訪問、「電影人」則詳載攝影師李屏賓、錄音師兼導演湯湘竹、音樂人林強、原子映象劉蔚然、電影學者葉月瑜、電影學者洪國鈞、攝影師包軒鳴,投入電影文化工業的心路歷程。




6月3日假光點台北舉辦之記者會現場 台灣影人同推《台灣電影的聲音》出版

《台灣電影的聲音》出版之際,《放映週報》正如火如荼籌劃、進行台灣影史上另一項別具意義的活動——「2000-2009十大台灣電影票選」,在今年5月7日-27日廣邀200位導演、影評人、學者及其他電影工作者,從200餘部過去十年曾在台灣正式上映的國片中,票選2000-2009台灣最重要的十部影片。並於六月三日假台北光點戲院二樓舉辦新書發表與十大電影票選結果揭曉的記者會,邀請電影處陳志寬處長、書林出版社蘇正隆董事長、蔡明亮、李康生、卓立、鍾孟宏、莊益增與林育賢導演等貴賓與會,公告專業影人的十大影片票選結果︰楊德昌《一一》、李安《臥虎藏龍》、李安《色‧戒》、蔡明亮《你那邊幾點?》、侯孝賢《珈琲時光》、侯孝賢《最好的時光》、戴立忍《不能沒有你》、易智言《藍色大門》、蔡明亮《不散》、魏德聖《海角七號》。







本期週報頭條報導除提供十大影片票選結果與流程的詳細說明外,放映週報編輯群也要老王賣瓜,摘錄了《台灣電影的聲音》的「前言」、三篇「推薦序」和華麗內頁,向週報讀者用力推薦這本記錄台灣26位電影工作者心聲的精彩好書。







「2000-2009十大台灣電影票選」活動緣起與票選流程說明
今年正值2010年,美國專門發行中國獨立影片的dGenerate Films公司年初邀請了四十七位華語電影的導演、學者與影評人等票選出2000-2009十大華語電影,其中台灣電影只有《一一》入選第四名,《臥虎藏龍》第九名。中國導演賈樟柯一人就有三部影片入選(《站台》、《三峽好人》與《世界》)。這雖然只是一家電影公司發起的票選,但是在國際華語電影學界與網路間流傳甚廣。《放映週報》並不否認上榜的影片皆有其過人之處,但認為低比例台灣電影的名單反映出台灣好的電影國際知名度不足。

為此,放映週報特別舉辦「2000-2009十大台灣電影票選」,廣邀200餘位導演、影評人、學者及其他電影工作者,共同圈選各人心目中過去十年十大最佳台灣電影。票選活動的舉辦一方面是為國人與國際華語電影愛好者提供過去十年台灣電影的精華總覽,另一放面也作為一次十年台灣電影的總回顧與致敬,以促使國際華語電影圈更重視台灣電影。

放映週報的編輯群參考新聞局「台灣電影網」的歷年國片名單,整理出過去十年200餘部曾在國內影展或院線正式上映的片單,在5月7日至27日間開放邀請的專業影人在線上投票。為求慎重,本次票選每位投票者除了必須圈選15部影片外,還須將所選的影片加以排序,第一名影片可獲得15分,第二名14分,依此類推。沒有加以排序的投票結果不列入計算。經過統計,期間共有六十八位影評人、學者與電影工作者完成投票。

參與票選之專業影人名單
I、學者/影評人

686、Tzara、王君琦、王長安、毛雅芬、白睿文(Michael Berry)、何瑞珠、吳佳琪、吳孟樵、吳怡芬、吳俞萱、李光爵、李振亞、周星星、林文淇、林木材、洪國鈞、胡思明、張泠、張士達、張亦順(Mike)、許綺玲、陳儒修、麥若愚、彭怡平、馮品佳、黃以曦、塗翔文、楊元鈴、葉月瑜、蔡秀粧、鄭至皓(牛頭犬)、鄭治桂、鄭秉泓、藍祖蔚、魏玓

II、導演/其他電影工作者

王師、王耿瑜、王傳宗、安哲毅、朱卿鋒、李志薔、沈可尚、卓立、林正盛、林育賢、林書宇、侯季然、姚經玉、胡幼鳳、張榮吉、張靚蓓、陳文彬、陳芯宜、陳德齡、游惠貞、黃玉珊、葉如芬、鄒念祖、廖本榕、劉信利、劉蔚然、樓一安、蔡坤洲、蔡宗翰、蔡崇隆、鍾孟宏、鴻鴻

2000-2009十大台灣電影票選結果
本次票選活動所選出的「2000-2009十大台灣電影」前二十名影片如下︰(數字為依排列順序計算的積分;括弧內為被選入次數)

 1. 一一(楊德昌)765 (55)
 2. 臥虎藏龍 (李安)487 (41)
 3. 色‧戒 (李安)424 (43)
 4. 你那邊幾點? (蔡明亮)384 (39)
            5. 珈琲時光 (侯孝賢)365 (34)
            6. 最好的時光(侯孝賢)302 (31)
            7. 不能沒有你(戴立忍)295 (37)
            8. 藍色大門(易智言)291 (38)
            9. 不散(蔡明亮)266 (28)
            10. 海角七號(魏德聖)259 (29)
            11. 囧男孩(楊雅喆)241 (36)
            12. 九降風(林書宇)238 (34)
            13. 美麗時光(張作驥)235 (29)
            14. 黑眼圈(蔡明亮)228 (24)
            15. 紅氣球(侯孝賢)225 (22)
            16. 天邊一朵雲(蔡明亮)205 (25)
            17. 千禧曼波(侯孝賢)183 (19)
            18. 停車(鍾孟宏)182 (27)
            19. 臉(蔡明亮)176 (20)
            20. 乘著光影旅行(姜秀瓊、關本良)166 (23)

誠如本報總編輯林文淇在六月三日的記者會上一再強調,這次票選並非是要為過去十年的國片論排名,而是希望藉由票選活動來回顧台灣過去十年曾經令影迷感動的好電影。廖本榕攝影師在參與本次票選活動時也特別留言︰「強勢好萊塢商業電影有如卡翠那颶風,一波波侵襲文化意識搖擺、根基不穩的台灣市場。台灣電影從業人員,在資金籌措窮困、票房內憂外患下,仍不氣餒,不斷創作,屢有清新、溫暖、感人肺腑產品出現,多元而又充滿區域特色的精緻影片,不僅國際側目,國片觀眾也同時給予適時掌聲。我們給所有熱誠貢獻心血於電影工作的所有從業人員,衷心的支持與鼓勵。」

美國華語電影學者白睿文也留言說︰「在票房不佳、片數不夠、電影投資不足的情況之下,90年代的台灣電影產業曾走過一條非常坎坷的路。但在2000-2009年間,從《臥虎藏龍》的國際票房奇蹟到《海角七號》引起的國片熱,台灣電影已經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老手侯孝賢、蔡明亮、李安不斷地創新,而新手如鄭文堂、陳芯宜、樓一安不斷地給觀眾新的驚喜。敬祝台灣電影在往後的十年繼續創造新的電影記憶和光影輝煌!」

恭喜在本次票選活動中獲選入前二十名各影片的導演、製作公司與參與影片製作的工作人員。下期頭條報導將帶領讀者再次回顧獲選前十大影片的精彩內容。《放映週報》與眾多參與投票的電影工作者影評人與學者一樣,期許能夠在下一個十年看到更多精彩的台灣電影。

線上閱讀《台灣電影的聲音》兩位編者情感至深的話語、三位名人的真摯推薦序言


《台灣電影的聲音》書影


《台灣電影的聲音》內頁

〈編者序:因為對電影的熱愛〉

 文/林文淇
這本書記錄著兩份對於台灣電影的熱愛。一是自2005年以來儘管國片產業環境艱難,卻依舊努力拍片、發片的電影人。他們在影片上映前接受《放映週報》專訪,對自己的影片即將面對觀眾既充滿期待又忐忑不安的心情,清晰夾雜在細說影片內容的字裡行間。二是不計酬勞為《放映週報》辛苦採訪、撰稿的編輯們。每份專訪從連絡、訪問、逐字稿整理、前言撰寫到刊出,工作十分繁瑣,沒有懷抱著對電影無限熱情,週報恐怕早就在經費嚴重缺乏的現實下關門大吉。

90年代中期台灣電影的票房開始一路滑落,到了2002年國片市場佔有率只有0.5%,片量只有十部左右。隨著消失的是曾經十分興盛的影評文化。《影響》雜誌停刊、復刊、又停刊。國家電影資料館的《電影欣賞》從月刊改為季刊,已不再是雜誌,而像是學術刊物。幾家報紙上原來週末還有的影評專欄陸續也收掉,取代的是愈來愈腥羶色的影劇版面。所幸1999年《小電影主義》電子週報創立,提供非主流電影迷一個可以汲取養分的園地。只是單靠楊元鈴與幾位影癡朋友業餘經營,幾年下來逐漸顯露心有餘而力不足的困境。

《放映週報》在2005年由中央大學育成中心輔導設立的中映電影公司發行,原希望能夠將週報能夠藉由廣告營收自給自足,藉此提升台灣電影與各國獨立電影在國內的能見度。但由於獨立片商廣告經費有限,無法從廣告收益來維持發行,因此一年半後改由中央大學主持的電影文化研究室接手作為公益發行。週報雖然每年只從新聞局獲得十萬元補助,但是對國內導演等電影人的頭條專訪儘量提供暢所欲言的空間,因此六年下來,為台灣電影留下了寶貴的聲音,也詳實記錄了台灣電影發展的歷史軌跡。

兩年前週報即有了出版專訪合集的念頭,只是礙於經費難尋,加上自己工作忙碌,因此一直沒有積極進行。今年,有幸獲得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部分份經費補助,加上《海角七號》與《艋舺》連年票房紅盤為低迷已久的台灣電影產業撥雲見日,正是再次聆聽這些聲音,回顧台灣電影人過去這一段奮鬥時期的最好時機。由於書的篇幅有限,因此只能從歷年眾多導演以及其他電影人與學者的專訪中,選出二十六篇,將前言和與內容經過適度刪節與順稿後,收錄在這本合集中。希望日後還有機會能夠陸續將沒有收錄的專訪內容予以出版。

本書得以順利出版,除要感謝國立中央大學文學院與英文系對電影文化研究室的支持外,還要特別感謝協同主編王玉燕,以及週報歷年的工作夥伴們:編輯陳德齡、黃孝儀(艾爾)、陳虹吟、張幼芳、賴育瑩、游婷敬、毛雅芬、黃怡玫、陳平浩、陳思慧、林譽如、林蕙君、曾芷筠、楊皓鈞、洪健倫、王鈺婷(Gina Wang)、曾炫淳、總務顏虹玉、系統工程師林清欽與美術設計張至涵。也感謝書林出版公司周佩蓉主編在出版過程中的協力與提供寶貴意見,以及各受訪者與電影公司提供圖片授權。

最後,也要利用這個機會感謝長年為《放映週報》無酬撰寫影評文章的眾多朋友們。沒有這麼多人的付出,《放映週報》不可能可以維持發行至今。期待《放映週報》在這麼多的熱心與愛心加持下,能夠持續為台灣電影與國內優質電影文化盡一份心力。

〈編者序:創作的追尋〉
 文 / 王玉燕
還記得2009年年初,和林文淇老師約在咖啡店碰面,一推門而入,便見他坐在醒目位置,上前招呼。他問,何以認得?我笑著說,因為看過《穿牆人》。他在片中飾演男孩小鐵那寡言的父親,事實上,他為人溫暖大方,處處流露對人及電影的關切。電影是一種傳達的媒介,就像我透過《穿牆人》,知悉林文淇的樣貌,但電影同時也扭轉了他的本質和形象,因著角色性格的塑造、演員的表現,我們對此人建構了另一種印象。這正是電影迷人之處,因其蘊藏了無窮變異的可能。

其實見面詳談之前,好似就已決定將我納入《放映週報》的編制了。從此,我成了週報的執行編輯,並且每月負責兩期「放映頭條」採訪撰稿。每週五的發報日主宰了我的生活週期,日子循著這樣的規律快速推進。直至該年九月,將發報任務交出,始回歸純然的採訪作業。

加入週報的編輯團隊前,我雖愛電影,但多半時候傾向不去拆解它,情願讓那些綿密的感受混沌地存在於心底,令其任意滋生,和我一道成長。

在漆黑的電影院裡,我確實是完全將自己交付給了影像,任其帶我流向每一片情感的濕地。我是那麼沒有設防地,讓變幻的光影、情感的浪潮以及流動的意念不斷沖刷著。所以我時常在電影院裡哭,老覺得自己直直走進了角色心窩裡的密林,與其一同承受生命的豐滿與殘缺。

為了扮演好一名記者的角色,我開始演練如何對電影創作者及其產出的作品發問,意外揭開了動人的幕後時光。

去年夏天,差點就要離開這個圈子。到底是命運的指引,讓我留了下來。那些左右著你的念頭就像跳動的樂符,隱藏在一首機遇之歌當中,致使你做出生命裡某些重大決定。日前看《乘著光影旅行》,黑暗裡,淚眼迷濛。我的內心不能自已地激動了。李屏賓走過世界太多地方,面龐遂摻雜了異地風景,寫滿旅人獨有的滄桑以及隨遇而安的適切感。成了舉世知名攝影師,他說,這是宿命。他承接了這個宿命,且以雄厚的熱切與堅持去成全這個宿命。

這一年多來之所以接受經濟上的貧瘠,全是為了換取精神上的自由,渴望看見一點點理想的光。我是如此,《放映週報》的營運更是如此。

本書編輯作業長達半年多。將「放映頭條」精選集結成冊一直是林文淇老師的想望,這件事輾轉傳承到了我手裡,才真正貫徹到底。書中收錄的文稿皆經過適宜的剪裁和潤飾,內容更顯精鍊。這些稿子我前前後後看了數次,每次讀,都有新鮮體會,都覺得感染力十足。

愈來愈理解電影的創造與構成之後,也愈來愈愛電影了。謝謝所有曾經受訪的電影工作者,謝謝你們一再提醒——創作是值得追尋的。

〈推薦序:收割與共鳴〉
 文/聞天祥(台北金馬影展執行長)
隨著報業版圖的變化,與網路時代的來臨,傳統的電影書寫有了極大的改變。前者帶來圖重於文,而文字又以八卦爆料為先的風氣,一些無關痛癢的資訊與消費指南,驅逐了理性說服和分析性觀點的文字;網路本來是個可期待的改變,場域的轉換,鬆綁了有限的平面篇幅,也解除了少數權威壟斷版面的光景,但網路影評和部落格興起後,肆意輕蔑或放了火就跑的譁眾取寵,很多時候還是掩蓋了誠懇與平實的批評。

當輕巧、淺薄成為流行,誠懇和嚴謹就不合時宜了嗎?

以網路為基地的《放映週報》,也許是個有意思的回答。

這裡沒有風花雪月的明星八卦,取而代之的是真正的電影活動訊息,以及涵蓋院線、經典、上架DVD的影評,還旁觸到電影對白的翻譯。但最特別的,還是「放映頭條」總是一篇又一篇長長的訪談:談影人、談影片、談影展、談現象。這本書就是這些訪談的精華,從大師到新銳,從劇情片到紀錄片,從導演到其他幕後技術人員,一方面聚沙成塔地凸顯了《放映週報》這些年經營下來的部分成果,另方面也為近年台灣影壇的衰興沈浮,作了第一手的見證。因為這些訪談內容,不是茶餘飯後的閒話或照本宣科的公關言詞,一問一答間,除了訪問者下過功夫,更能從受訪者的開誠布公中,領會不同的創作觀,以及有志一同地,對這塊土地所能播生的電影種子的期待。

我有點訝異一年多前和侯導在台北光點的座談(其實我只不過丟幾個自己好奇的問題,引誘他傳道而已),也被記錄成當中的一篇。否則我一定會推卻這個寫序的重責大任,以免被譏「老王賣瓜」!但就如前面所講,我更傾向把這本書視為《放映週報》幾年耕耘下來的一次收割。至於為何選在這個時節收成?我則故作樂觀地期待這代表有更多的觀眾願意關心台灣電影,並嘗試從裡邊找到收穫與共鳴。

〈推薦序:台灣電影的文藝復興〉
 文/葉月瑜(香港浸會大學電影電視學系教授兼傳理學院媒介與傳播研究中心主任)
作為《放映週報》的忠實讀者,我最期待每一期的頭條專訪。採訪小組總是能在及時性與深度報導兩者之間,就受訪者、影片或事件的不同,作適當的調整,找到最好的切入點。從2006年開始,我都會找時間仔細讀畢專訪,讓自己不至於和台灣電影的現場有著太遙遠的距離。而「放映頭條」的線上投遞方式,也讓我很容易地檢索個別影片的資料。易言之,「放映頭條」的專訪已累積了台灣電影目前最好的口述歷史資料庫。

口述歷史簡單的說,是以訪談的方式,記錄、整理並保存歷史資料。國家電影資料館在1990年代時成立了口述電影史研究計畫,對國語和台語片的影人進行系列的訪談與記錄,這些記錄後來變成《台語片時代》(一)(1994)和《電影歲月縱橫談》(上、下冊,1994)等口述歷史集。鑑於影史一手資料的匱乏,資料館的口述歷史叢書,對台灣電影史料的重建,有莫大的貢獻。「放映頭條」的專訪雖然以當代電影為主,但是在採訪出版後,就轉變成了一手的影史材料。時間拉長十年,幾十年,甚至是幾百年之後,這些訪談就是台灣電影的珍貴史料。

問題是,非《放映週報》的訂閱者就很難發現、或使用這個保(寶)藏。於是乎(我猜想)有了專訪的第一本選集:《台灣電影的聲音:放映週報vs台灣影人》。本書主編林文淇和王玉燕以影片和導演,配上相關的人物(攝影師、錄音師、音樂人、發行人和學者)呈現了專訪的代表面貌。這個面貌雖然還是和作者論相關,但和過去出版的單一導演訪談錄不同的是,《台灣電影的聲音》更想突出的是台灣電影新樣態的總體性和一種無可言狀的流動力。所以我們看到,選集不以導演的資歷或是影片的商業或國際聲譽為排序邏輯。這兩年台灣電影意興風發,有點「文藝復興」的跡象;但整體看,和個別人物、公司團體、風潮、政策等並無直接的關連,很難用一本《台灣電影千禧後浪潮》這樣的書,從一種大一統的觀點論盡。台灣電影的再生看似有形,但不知其名;充滿憧憬但又害怕泡沫。編輯選擇以訪談時間的先後排列選文,好像要說,是時間的沈澱,是歷史的魔力,更是影人的奉獻和努力,才有台灣電影的「文藝復興」。簡單說,如果沒有足夠的「練習」——從《練習曲》、《九降風》, 歷經《海角七號》、《停車》,再到《聽說》——如何有「臉」面對熱情的支持觀眾和佈滿神主牌的羅浮宮殿?

期望《台灣電影的聲音:放映週報vs台灣影人》不僅打動台灣的讀者,更能讓大陸、香港和新馬的華文讀者,認識台灣、感受台灣的影像與聲音。

〈推薦序:一切都要從幾個瘋狂影迷的熱血談起……〉
 文/艾爾(前《放映週報》主編、現任CatchPlay發行企劃)
籌辦一個不以利益賺取為導向的刊物,似乎不能算是特別輝煌的事業紀錄,也很有可能被外界視為年少輕狂的眾多衝動產物之一。《放映週報》這個國內第一個以國片和獨立製片訪談、報導、與評論為內容基幹的網路刊物,固然曾是一個充滿著高度理想性的衝勁創舉,也或許在將近六年前創刊號發行前,《放映週報》的確是我、文淇老師、和幾位學弟妹同好齊力打造出的「熱血」結晶,但一路從無間歇地發行到現在,它不僅已是國內獨立製片與台灣本土電影近期發展的代表性紀錄文獻,也從原來的學生與影迷讀者,拓展到現在電影業界最不能忽視的聲音之一,我想這已經不是單純的文藝青年狂熱就能夠解釋的成績。

尤其在卸下週報主編重任並投身業界電影發行多年後,再來看這個始終未曾妥協、迄今仍屹立不搖的獨立電影之聲,即使熱情與熱血始終未曾在週報的文字貢獻者身上消逝過,但《放映週報》象徵的其實正如國片從谷底走向破曉曙光的關鍵元素,那就是永不停止突破的創作靈感、永不向現實服輸的傲骨、以及永遠聆聽和反映觀眾(讀者)的聲音,這是這份刊物之所以被創立和能夠堅持迄今的元素,卻也代表著電影作者、電影工業、或任何一部電影作品,之所以成功或締造奇蹟的永恆定律。

得知《放映週報》中許多具代表性的頭條訪談報導,如今已將集結成冊上市,心中的興奮之情難以抑制,而在獲知有幸為本書作序的為文過程中,更彷彿掉進時光隧道般,湧現草創週報期間經歷的挑戰、成就、和其他甘苦回憶,其中也包括許多與國片重量級影人或後起之秀的採訪與相處花絮,均可謂歷歷在目……。不過為了不把這篇序文寫成我這創刊主編兼業界小卒的落落長回憶錄,而減損這本絕對堪稱國片產業大作的可讀性,只好又暫且將這些細節點滴,省略進我心中的角落持續珍藏,但無論這些精采訪談背後的故事與心血能否被讀者看見或感受,至少這些經歷數代週報編輯與記者所完成的影人訪談代表作,終於得以經由付梓而立下跨越網路讀者平台的里程碑,讓這些精選中的精選作品,接觸到更多更廣的專精讀者。

透過這些訪談作品我看到了台灣電影創作者的活力、野心、與成長或改變歷程,無論結果是否造就了影史留名的傑作,我相信讀者都能更清楚見證台灣近代本土電影發展的脈络,甚至從中發掘出電影得以在各面向成功的條件。而《放映週報》中的精華報導能夠出版上市,是當初在各種克難情況下創刊時完全始料未及的,除了夢想成真似的驕傲外,更慶幸地是看到我和文淇老師、以及眾多曾經為週報灑熱血的編輯們,共同的創刊初衷與永不放棄的堅持毅力,終於發揮出愈來愈具體的影響力並得到跨媒體的回饋肯定。雖然我實在很難想像或描述本書將替台灣電影與市場觀念帶來的影響將是多麼具指標意義,但套進近期發燒國片帶動的流行語,我會說:

意義是三小?
我只知道愛看電影和想拍電影的人,都要先看過本書和每期《放映週報》!
看!就了我在說什麼了!


感謝名單
行政院新聞局
國立中央大學英美語文學系
國立中央大學電影文化研究室
國科會人文學研究中心
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

七霞電影有限公司
山水國際娛樂股份有限公司
三映電影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三視多媒體網路股份有限公司
中映電影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中環國際娛樂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有得電影有限公司
汯呄霖電影有限公司
果子電影有限公司
奇霏影視製作有限公司
紅豆製作股份有限公司
前景娛樂有限公司
威像電影有限公司
後場音像紀錄工作室有限公司
原子映象有限公司
張作驥電影工作室有限公司
甜蜜生活製作有限公司
崗華影視傳播有限公司
鼎立娛樂有限公司
雷公電影有限公司
影一製作所股份有限公司
影市堂股份有限公司
齊石傳播有限公司
翻滾吧男孩電影有限公司


相關文章
即日起捐款贊助《放映週報》1500元以上,可獲《再見楊德昌:台灣電影人訪談紀事》作者親筆簽名書一本,或《梅丁衍─辛辣國族》導演親筆簽名版DVD一份。名額各30名,贈完為止。
6/8 紀工聚會台南場【寫實轉化:紀錄片的可能性】
第五屆兩岸電影展6/7-6/12
6/1-7/4 高雄電影館「永恆的幻城—電影x文學」影展
2014 歐洲獨立電影節開放報名
遠大前程5/17~5/30
聖誕玫瑰banner
Taiwan Docs 紀錄片資料庫
紀錄片工會
關於放映     徵稿啟事
版權宣告     刊登訊息
客服信箱
觀看訪客統計報表
國立中央大學 電影文化研究室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3 Film Studies Center, National Central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