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6 2013-05-06 | 影展 |
來自亞洲的私密細語
「cutlog NY」藝博會亞洲影展策展人張雅倫專訪
文 / 洪健倫
近年世界各先進國家出現許多新興的藝術博覽會,相較於歷史悠久的大型藝博會,這些年輕藝博規模可能較小,但是相較卻也提供各方新興藝術與藝術家新銳更多的舞台和交流機會,而這些年輕藝博會也在展覽形式上展現出傳統藝博所沒有的靈巧與活力,例如舉辦至今五年的台北國際當代藝術博覽會(Young Art Taipei)素來便和飯店業者合作,將飯店房間打造成各家藝廊的展覽空間,給予觀展觀眾一個新奇的體驗,現今已成該藝博會的最大特色。

起源於法國的新興藝博會「cutlog」至今也將屆滿五年,此一藝博會關注歐陸各類藝術形式的新銳作品,並在歷史閒置空間之中舉辦展覽,展出作品形式除了繪畫與裝置藝術之外,也包還了於現場執行的行為藝術,更為當代錄像藝術工作者規劃影展單元。今年cutlog首度跨過大西洋在紐約展開海外展「cutlog NY」,展覽方向研襲了「cutlog Paris」的多元形式,焦點則從歐陸移往當代美洲。而藝博會的影展則背負了更大的使命,除了放眼美洲當代錄像樣貌之外,更將目光望向全球,推出了亞洲單元,由旅美策展人張雅倫聯合中華民國視覺藝術協會、台北數位藝術中心、北京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以及港日韓等地的藝廊協力引介當代傑出亞洲錄像作品。本屆展覽中參展的台灣藝術家包括曾御欽、陳依純、陳萬仁、崔廣宇、牛俊強、許家維、吳其育、葉怡利、蘇匯宇、余政達、蒲帥成、廖祈羽、張徐展、王鼎曄、馮勝宣、丁昶文、吳梓寧、鄭詩雋、何欣怡、張雅萍等人。

本期放映週報訪問亞洲影展單元策展人張雅倫,請他為我們介紹這個年輕的藝術博覽會,以及他在本屆參展的亞洲錄像作品中所觀察到的亞洲影像光景。

cutlog對台灣的藝文愛好者可能還是一個陌生的名字,可否請您簡單介紹這個藝博會的歷史?

其實 cutlog 對紐約來說也是個新鮮的名字。

cutlog 是個發源於法國巴黎的藝術博覽會。首屆的cutlog藝博會舉辦於2009年,今年10月將於巴黎邁入第五屆。同時,我們也在紐約推出首發cutlog NY藝博會及錄像展。

cutlog 的 logo 用一條斜線把 cutlog 一字切斷,基本上說明了整個藝博會的精神。cutlog 的創辦人暨執行長Bruno Hadjadj 當初借用「cut log」的原意──劈柴,以及由砍劈的動作所衍伸出的「重新定義、塑形」的意涵──作為cutlog藝博會的精神:用具體的劈砍改變形體外觀,超越形體變化,以期在抽象意義上重新定義與定位。

cutlog 在藝博界的定位也同樣存在有劈柴的意義。我們希望打破傳統藝博會展出知名藝術家作品的規則,挖掘有潛力的藝術家,在藝博會中並置新銳作品與大家已經熟悉的藝術家作品,透過雙方並置激發的對話、衝擊等等,發展出有別於傳統藝博的辦展/參展/觀展的氛圍與經驗。

此次cutlog的展演空間也十分特別,你們選用了紐約下東區的舊建築再利用,可否介紹你們對於展演空間的規劃。

cutlog的策展精神也能在我們的場地選擇上看見,巴黎的展場the Bourse de Commerce過去是座證券交易所,紐約的展場 the Clemente則是紐約公立學校舊址,透過舊建築再利用而成為新稅藝術家展出的空間,同樣製造出新銳與傳統的對話、反差與衝擊。cutlog NY 將使用 the Clemente中具有歷史感、佔據兩個樓層的大場地做為裝置作品展出處,而全新整修的劇場空間則做為表演、電影與座談之用;此外,還有吧台和室外廣場可以展出大型雕塑,並在溫暖五月天成為露天電影院。這個具有 night club 性質的露天電影院將在影展期間的晚間9點到凌晨2點間放映參展作品。

cutlog NY 邀請大約40個藝廊、空間與策展人,展出各式新銳藝術家的作品和創作提案。為了激發更多的創意以及提供藝術體驗的環境,cutlog紐約也搭配舉辦各式展演計畫、座談,以及錄像藝術主題影展。此次的錄像藝術影展以「urbanity」為主題,影展期間總共會有包含一大一小共兩個放映銀幕的露天電影院,以及一個48座的室內放映廳。

較特別且有趣的是,在這次的cutlog NY中,cutlog的宗旨透過錄像影展以及各種穿插於藝廊展覽間的表演藝術及裝置又得到另一種詮釋。除了固定的藝廊展覽外,cutlog NY這次邀請了近20位的表演以及裝置藝術家,特別針對展場The Clemente創作一系列的表演及裝置,這些藝術作品和行為將於藝博期間穿梭於整棟建築當中,透過沒有固定時間、場地的呈現方式模糊藝術創作與藝術觀看,以及觀展與參展之間的界限。

cutlog NY露天影展則是延伸自cutlog Paris於2012年放映的「urbanity」主題影展。 延續cutlog Paris「urbanity」的主題,這次在紐約的錄像影展除了在巴黎展出的作品外,還將展出一系列與美洲及亞洲錄像作品,讓它們和巴黎「urbanity」收錄的歐洲作品展開對話。

除了主題上的對話,放映形式也同樣繼承cutlog的精神,紐約的錄像影展將於廢棄停車場舉行放映,其中包含以「Free Parking」為主題的「Hold On」, 「Keep Moving」和「Stay Here」三篇美洲系列,以及以「空虛的幸福」(Empty Happiness)為主題與由文化合作單位(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中華民國視覺藝術協會、台北數位藝術中心+數位藝術基金會等)推出的亞洲系列作品。現場會有兩個露天放映布幕同時播放不同的作品,並且提供觀眾耳機,讓大家自由選擇頻道。企圖透過自由選擇頻道以及任意搭配音頻和視頻的方式,激發出個人獨立的觀影經驗,讓觀影也成為一種創作介入的經驗。

在紐約舉辦的cutlog NY將只會是個海外版的cutlog藝博會嗎?他將怎麼和法國的cutlog之間建立起連結,又如何作出區隔?

以「海外版」來定義cutlog NY和cutlog Paris之間的關係可能有點太冷血,也許更適合的說法是像「孿生」的關係。

同樣的辦展精神讓cutlog NY和cutlog Paris之間有種血緣關係的連結,但是因為地點的不同,讓兩地的參展與觀展形式和經驗產生了不同樣貌,這關係就像雙胞胎各有性格一樣。紐約的展出計畫起源於cutlog NY執行長Guy Reziciner,他在2009年參與cutlog Paris的展出並認識了創辦人Bruno Hadjadj,加上Reziciner所經營的Fragmental Museum(一間以錄像裝置作品為主體的博物館)一直也以類似於cutlog的精神推出不定點藝術展覽,這樣的結合便在今年催生了首屆的cutlog NY。首屆的cutlog NY藝博和cutlog Paris藝博之間最明顯的連結應該就是錄像影展。透過來自巴黎的「urbanity」系列作品與紐約「Free Parking」系列作品的對話,建立起兩個城市藝博的連結。

請您向台灣讀者介紹本屆主題「Urbanity」的意涵,和想其所探討的核心概念。

「urbanity」(都市風格)其實是從法文 「urbanité」(都市品味)翻譯到英文過程中產生的一個小插曲。如果透過原本歐洲作品傳達的訊息來詮釋「urbanité」的意義,除了都市風格這樣的字面上意義外,更明顯的可能是生活態度的呈現。但這個主題因為翻譯而在字義上產生了轉變,當「urbanité」搬到紐約成為「urbanity」的時候,原本巴黎雅緻的生活風格到了紐約就成了一個爭搶免費停車位的「Hold On」、「Keep Moving」與「Stay Here」生活景象。但是這樣的插曲卻也意外地再次實現了cutlog「重新定義」的思想。也因為這樣的意外,讓原本「urbanité」單元中錄像作品的形象被紐約團隊重新詮釋理解,進而產生「Free Parking」和「Empty Happiness」的主題聯想。

您此次負責策畫其中錄像藝術影展的亞洲單元,可否和國內觀眾介紹本次參展的亞洲藝術家。他們所關注的題材又和本屆主題「Urbanity」展開什麼樣的對話風景?

為了能延伸 cutlog 藝博目前較以西方為主導的性質,另一方面也期許能在紐約國際能見度高的優勢下,讓歐美以及亞洲的新銳藝術家及作品有好的交流,這次的cutlog NY露天影展很難得地集合大篇幅的亞洲作品,甚至推出了亞洲單元,希望能以更多不同方式、手法以及角度切入「urbanity」相關的議題。

這次參與亞洲單元放映的作品來自台灣、日本、韓國、香港、和中國。其中非常高興能與胡朝聖(中華民國視覺藝術協會理事長)、謝萌(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策展人),以及王柏偉(數位藝術中心策展人)合作,推出總共長達10小時的錄像藝術系列作品,其中參展的台灣藝術家包括曾御欽、陳依純、陳萬仁、崔廣宇、牛俊強、許家維、吳其育、葉怡利、蘇匯宇、余政達、蒲帥成、廖祈羽、張徐展、王鼎曄、馮勝宣、丁昶文、吳梓寧、鄭詩雋、何欣怡、張雅萍等。


許家維,《花東新村》,五頻道錄像裝置;台灣,2009

而在我策劃的亞洲單元「Empty Happiness」中,包含一系列藝術作品以及文化合作單位系列,又呈現出另一種有別於巴黎與紐約的「都市風景」。這些作品包含了中華民國視覺藝術協會理事長胡朝聖策劃的「城市幻象」(Urban Illusions)、數位藝術中心策展人王柏偉策劃的「台灣當代錄像藝術新浪潮」(The New Wave of Contemporary Video Art in Taiwan)、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策展人謝萌策劃的「華人青年藝術家動態影像展」(Moving Image Works from Young Chinese Artists)以及由我策劃的「空虛的幸福」(Empty Happiness)都傳遞著各種有別於歐美、因亞洲獨有生活經驗而產生的都市面貌和藝術風格。相較於歐美作品,亞洲藝術家的錄像作品多傳遞一種極度個人,自我內心世界對於都市生活的情緒。


張徐展,《陰極射線管的神祕儀式》,五頻道錄像裝置;台灣,2012

本次參展的亞洲和台灣作品之中,最讓您印象深刻的作品為何?

所有參展的亞洲作品,不管是獨立參展的藝術作品或是與文化合作單位合作的作品,都是經過雙方長時間的溝通討論後所作出的選擇。每件作品都非常優秀且令人印象深刻。除了上述提到的由文化合作單位推出的錄像系列作品外,這次的藝博會還有展出三位台灣藝術家的獨立迷你單元:曾御卿、陳萬仁以及鄭詩雋。

曾御欽和陳萬仁的作品就像是情緒上的兩個極端表現,而鄭詩雋的作品就如同在兩個極端之間的平衡點。觀看曾御欽的作品( “Shivering Wall” 、“Manic Summer”、“Din Asthma”)時,呼吸和心跳似乎會不自覺地追隨著他的影像節奏與張力而起伏,整個觀影過程簡直是一場持續一小時的戰鬥!相反的,陳萬仁的作品(〈第二月台〉、〈你是我的例外〉、〈魔力小馬〉、〈白色的影子〉等)帶來的完全是另一種觀影經驗。從曾御欽的作品中感受得的壓抑、掙扎、顫動,到了陳萬仁的作品好像雨過天晴一般,畫面變明亮了,慢慢離開個人與生活中城市的元素互動,開始可以走動,或乘坐交通工具移動,但是在這鬆了一口氣當中,似乎又是一種無止境的漫遊,飄盪,以及等待。介於其中的平衡點,鄭詩雋的作品( "Raining Truth"、"What For")沒有情緒沒有無奈,傳遞著一個穩定的頻率,悠悠的,慢慢的,就這樣平靜地像秒針一般,一格一格的點滴著。

您從這些新銳藝術家的作品之中,您觀察到年輕藝術家關注的創作題材有著什麼樣的趨勢?台灣的參展藝術家和亞洲其它地區藝術家的視野觀點有何共通之處,又在何處不同?

這次參展歐美作品都可以明顯觀察到藝術家創作過程中有意識地讓觀者介入創作歷程,相較於歐美藝術家的敞開胸懷,亞洲作品顯得非常自我,是一種直搗藝術家內心世界的創作歷程。簡單的說,歐美藝術家常有意識地規劃觀眾的觀影經驗,也因為如此,當歐美藝術作品多能引導觀者達到特定的觀影經驗時,亞洲藝術作品通常比較傾向藝術家個人的抒發,觀影經驗完全取決於觀者自我生活經驗與藝術家內心情緒反應的連結。整個經驗是非常私密的。 另外,相較於歐洲作品中常見的一種超現實、奇幻的、輕飄飄的風格,以及美洲作品明確以地域(紐約等美國大城)為作品主角支配作品風格以及自信的美式風格,亞洲的作品,無論是議題、風格上多呈現一種「跨界」、「挑戰」、「焦慮」的元素和企圖,但是因為生活經驗的複雜,亞洲各個區域對於呈現上述企圖的手法,又相當多元而且鮮明。

舉例來說,日本藝術家Hiroshi Sunairi的紀錄片The Tree Project Film跟著植物醫生的腳步,以一種浪漫、思念、寧靜的手法追尋因著倖存于廣島原子彈事件的樹木種子而存留的記憶。尤倫斯當代藝數中心除了以紀錄片訪問及觀察的方式探討著這代生於文化大革命之後的年輕藝術家的自我定位、創作背景,另外也帶來紀錄片中受訪藝術家的錄像作品,讓觀眾透過藝術家的創作,從一個私密且直接的角度認識這批新銳藝術家,進而跨入整個中國當代的樣貌。比起日本和中國的作品,台灣的作品顯得更加私密而且複雜。在我的觀影經驗中,常常覺得自己在觀看台灣新銳藝術作品時,其實更像是在跟藝術家進行一場精神上或情緒上「搏鬥」,整個過程相當「intense」。


陳軸,《早!》;中國,2011

像這些亞洲獨有的藝術創作以及生活經驗的元素,因為cutlog NY錄像藝術展的展出方式而得到加成的效果。同一個空間裡,透過雙螢幕的放映方式,並置播放不同的作品,再加上個人耳機隨意選出聲道的觀影方式,戴上耳機的同時,觀眾即刻進入一個私人的觀影空間,和畫面上的錄像作品進行一對一的對話。

最後,我覺得視盟的理事長胡朝聖對於他策劃的「都市幻象」所做的主題詮釋很適合總結這次台灣參展的所有錄像藝術作品:

「都市幻象:台灣在二十世紀的八零年代以後,與其他亞洲開發中的國家在城市的發展上同時進入了劇烈的集中、擴張以及變形,城市以前所未有的巨大形象不斷的呈現在我們面前,創造出大量的工作機會、外來資金以及更多可能的美好願景,人們從四方湧入這美好的新世界,城市在被歌頌與賦予新意的同時,也成為這個時代裡的希望綠洲;但伴隨著城市發展所帶來的問題卻也不斷的困擾或是形塑著台灣本島目前的狀態,藝術家以其敏銳的觀察與提問,從環境、經濟、族群、認同、人我關係、精神狀態、媒體現象,甚至只是一種想像與介入,藉由影像的創作形式使城市在這些錄像作品下開展出更多的路徑與面貌,而這些由影像所揭露表達的內涵卻可能直指另一種真實­──現代城市其實只不過是海市蜃樓,橫亙在我們面前的幻象而已!」

相關文章
即日起捐款贊助《放映週報》1500元以上,可獲《再見楊德昌:台灣電影人訪談紀事》作者親筆簽名書一本,或《梅丁衍─辛辣國族》導演親筆簽名版DVD一份。名額各30名,贈完為止。
「數位時代下的修復任務」工作坊
第七屆台灣國際民族誌影展開始徵件
2013巴黎電影節 巴黎創投徵件
第26屆東京影展競賽片徵件
【特映贈票】一生必須掌握的6小時!《歡聚時光》 午夜特映贈票 (4/25-4/30)
【特映贈票】一生必須掌握的6小時!《歡聚時光》 午夜特映贈票 (4/25-4/30)
歡聚時光
尋找甜秘客 4/22-5/5
Taiwan Docs 紀錄片資料庫
紀錄片工會
關於放映     徵稿啟事
版權宣告     刊登訊息
客服信箱
觀看訪客統計報表
國立中央大學 電影文化研究室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3 Film Studies Center, National Central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