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2/06584
「看淡了之後,也就更為清晰」
《八月》導演張大磊——專訪及其他
從雷奈、費里尼、奧黛麗·赫本的電影 看楊德昌《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的新驚喜(下)
文/ 李幼鸚鵡鵪鶉
當我跳脫男同性戀的關係看待Honey與小四,我看出了《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的野心是要拍攝一部1960年的台灣社會背景的《戰爭與和平》,因而更容易解釋Honey與小四身為情敵、彼此無恨,恰似《戰爭與和平》裡的兩男安德烈與皮耶惺惺相惜,都深愛純潔美麗的娜塔夏……
《漫長的藉口》,長伴喪失之痛的「非己」人生——專訪導演西川美和
文/ 游千慧
對西川美和而言,僅有一個人的孤島,難以長出所謂的人生,這也是《漫長的藉口》在電影中理出的頭緒:人生不只有「自己」,而是由許多「他人」集結的意念交織、聚合而成。帶著些許禪意與傷感,主角告別了亡妻,也接受他所失去的一切是自己重要的一部分。超過百日的告別,不只陳腔濫調地教人如何走出傷痛,更是省察繁複人心的細膩作品。
「電影,是拉緊人與人共鳴的媒介」——專訪金馬奈派克獎得主《徒刑》導演巫俊鋒
文/ 謝璇(2016金馬影展「亞洲電影觀察團」成員)
巫俊鋒在《徒刑》中以死刑犯兒子成為行刑官的路程,多角呈現「死刑」簡單二字的深厚影響,試圖讓觀眾隨著主角,透過一個人物的視角,以微見廣地一步步接近議題的核心,進而喚起討論。巫俊鋒認為,電影,是更能夠拉緊人與人之間共鳴的媒介。
鍛造現實的鍊金術——評愛德華多洛伊《無法人生》
文/ 張敦智
《無法人生》改編自菲律賓真實社會事件,是菲律賓導演愛德華多洛伊的第三部劇情長片,在此之前,1980出生的他已經在各影展拿下九項大獎、十四項提名,成為國際新一代影壇注目的創作者。而《無法人生》之所以難以抗拒,除了成熟的說故事能力,更是導演對現實全面感知、與收攝能力的展現。
【國影中心】編劇泰斗張永祥:珍本影展(12/1-12/9)
第九屆「攝區二三事」巡迴影展
【鳳甲美術館】2016 台灣國際錄像藝術展─負地平線
表演人權論壇-第十屆第六種官能表演藝術祭(11/17-12/24)
2016世界公視大展精選─擁抱恐懼(11/25-12/8)
【光點台北】12月上映電影資訊
【府中15】十二月主題影展:時光之旅
2017新北市紀錄片獎徵件起跑(即日起至2017/02/28)
 
財團法人國家電影中心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3 TAIWAN FILM INSTITUTE |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