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部分是導演所負責的,但我們一起討論了許多種可能性,而他也有非常多優秀的主角人選,最後彼得奧圖成了他心目中最佳的詮釋人選,而這時我也已經完成了劇本。彼得奧圖與劇中的莫里斯有非常多相似的地方,他們同為演員、年紀相仿,這點剛好也是我想要借重的方式。不論是演員的專業度、生活態度,彼得奧圖都發揮得很好,導演也希望能夠藉著他的能力和專業來表現出真實的一面。雖然劇中的莫里斯已經垂垂老矣,卻仍非常感性、風趣地表現出自己對於年輕的渴求。彼得奧圖在接到劇本後,便非常快速的找到了自己的方式去詮釋這個角色,而他也表現得令人印象深刻。
其實我想探討的是「人」的部分:這一對角色,他們之間的互動讓彼此更有「活著」的感覺。而主題並沒有放在批判年輕族群或者探討社會議題這部分之上。他們藉著相處,改變了對於彼此的想法,嵌入彼此的生活,這是我所感興趣的一點。
片中有些地方似乎也反映了現在的倫敦社會,比如潔茜失業、找不到工作……
關於潔茜,她屬於工人階級,她也反映了現在倫敦青年的狀態:她可能沒有特別專長,雖然想要走出自己的路,但或許她最關心的事情就是自己的美麗。
你在片中引用了委拉斯奎茲(Velazquez)的同名畫作《維納斯》;結尾時潔茜和畫中的角色重合了。這包含了什麼看與被看的權力關係嗎?或者這屬於潔茜的成長故事?
是的,因為潔茜在與莫里斯相處過後,她對自己充滿自信、相信自己的優點是可以被看到的、進而也了解到人們透過她所看到的,不僅止於「裸體」這件事,而是何謂「美麗」。而且這部片牽涉到文化、語言、性別差異……所以她的轉變其實是很多方面的
英國的女性觀眾怎麼看待潔茜這個角色呢?
英國女性認知到,潔茜這個角色是很多英國人生活中常見的一部分,教育程度不高、沒有正當工作、喜歡玩樂,她的角色基本上很鮮明地表現出英式的現代生活。
她們會覺得潔茜在片中被放在一個比較次要的位置嗎?
女性觀眾們並不會覺得這個角色是較次要的;但如果說是跟莫里斯相比的話,確實,不論是在力量、給予、付出上,她是屬較為次要的角色。
莫里斯對於潔茜的情感,結合了「慾望」和「審美」;你覺得他們二者的情感還包括了什麼性質呢?
除了情慾及唯美之外,還有「參與」。兩個人的關係發展,是靠著很多元素支撐起來的;融合了這些重要因素之後,才讓這段關係實現了。
假如莫里斯的職業不是一個演員,接下去的故事會有什麼不同嗎?
我並不認為假使莫里斯在劇中不是個演員,就會改變他對潔茜的影響。他也可以是個醫生,這並不會是個問題。
除了電影劇本之外,你也寫小說和舞台劇本。當你在創作時,你怎麼決定哪些故事可以改編成電影劇本呢?
其實這要看我當下是處於哪個階段。我完成小說之後才會去進行劇本,很少會二者同時間進行。坦白說這三樣我都非常喜歡,因為他們都十分具有挑戰性;而我喜歡能帶給我挑戰刺激的東西。
你有看過哪部台灣電影或是台灣的劇場表演嗎?
很抱歉,我對台灣的導演或戲劇目前還沒有什麼概念……不過我會盡快去找一部來瞧瞧的。
你最後可以推薦一下《維納斯》非看不可的理由嗎?
嗯,這部電影在幽默之餘更能讓人體會到動人的情緒,所以我想台灣的觀眾一定會非常喜歡它的,希望大家都能進電影院欣賞這部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