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nabel: Hey, wait. The suit was a giveaway. You’re not supposed to wear black to these things anymore.
Enoch: Why not?
Annabel: ‘Cause it’s a bummer. Yeah, people like to wear bright colors these days.
Enoch: I don’t have any bright colors.
Annabel: I’m not going to tell, or whatever, about crashing the memorial.
Enoch: Good. Sorry for your loss.
---
Enoch: Come on. Try it. Enoch Brae, nice to meet you.
Hiroshi: White people. You have to grab everything.
Enoch: Okay. You stick with the bow.
---
Enoch: Dose it hurt when they…Sorry.
Annabel: It’s okay. They always tell me how brave I am. After every needle and MRI and test. Makes me wonder how the non-brave kids act.
Enoch: I could take some of them for you.
Annabel: My test?
Enoch: Yeah, I’m great at tests. Used to help all the other kids at school cheat.
安娜貝爾:等等,你的西裝露餡了。出席喪禮不該再穿黑衣。
伊諾:為什麼不行?
安娜貝爾:因為很觸霉頭啊,現在大家都穿顏色鮮豔的衣服。
伊諾:我沒有那種衣服。
安娜貝爾:我不會告訴別人,你擅自闖入喪禮。
伊諾:那就好,請節哀順變。
---
伊諾:來吧,試試看。我是伊諾布萊,很高興認你。
博史:唉,白人,你得面面俱到。
伊諾:算了,你繼續鞠躬吧。
---
伊諾:輸血會痛嗎?抱歉。
安娜貝爾:沒關係,他們常說我很勇敢。不管是打針、核磁共振或是檢查,不曉得膽小的小孩反應會是怎樣。
伊諾:我能替你分擔一點。
安娜貝爾:我的檢查嗎?
伊諾:對啊,我很會考試,以前還常常幫同學作弊呢。
願他安息(Rest in Peace.),人們在喪禮或是追悼會上如是說。弔念死者的儀式,不論在東方以佛教、道教信仰為基底的喪葬禮儀,亦或西方社會以天主教和基督教信仰為核心的弔念場合,總以往生者為追思、關心的焦點。透過新作《最後一次初戀》(Restless),葛斯范桑(Gus Van Sant)以迴異的敘事觀點,側寫、描摹死亡的樣貌,並詰問:「失去摯愛,活著的人又該如何自處?」。
這也是一個當男孩遇見女孩的故事,伊諾和安娜貝爾相識於一場喪禮。她一眼識破他絕非前來弔謁的親屬、賓客,安娜貝爾說道:「你的西裝露餡了。」(The suit was a giveaway.)。“Giveaway”一詞可作名詞和形容詞用,分別為「洩漏」和「洩漏真相的」之意。此外,它也是片語“give away”構成的合併字,同樣的句子若用片語改寫,則可寫成:「你的西裝讓你漏餡了。」(“The suit gave you away”)。兩句作比較,後者有將主詞擬人化的含意,意欲表達更為生動的情境時可使用。
深怕伊諾誤解她上前搭話的意圖,安娜貝爾連忙表明:「我不會告訴別人,你擅自闖入喪禮。」(I’m not going to tell, or whatever, about crashing the memorial.)。“crash”動詞用時,多為「墜毀」、「撞壞」之意,與電腦相關的詞彙則引伸出「當機」的意思(例:My computer just crashed.)。“crash”在英文口語對話中,若在後頭加上婚禮(wedding)、派對(party)等婚喪喜慶儀式,表「擅闖」、「闖入」,甚至有「破壞」之負面含意。“crasher”一詞則直接指涉來者為不速之客,並非受邀、受歡迎的客人。由歐文威爾森(Owen Wilson)和文斯范恩(Vince Vaughn)所主演的《婚禮終結者》即以“Wedding Crashers”為原文片名。
電影以三種類型的死亡情境(scenario)為敘事主軸。腦癌末期、將不久於人世的安娜貝爾;曾瀕臨死亡、失去雙親的伊諾;和伊諾的幻想朋友(imaginary friend)—二戰的日本神風特攻隊員、已死的博史(Hiroshi),分別象徵死亡的階段性歷程,以及面對死亡全然不同的理解與處事態度。雖是聚焦「死亡」議題,全篇僅一次呈現「大體」──「死者/死亡」具體的樣貌。葛斯范桑慧黠地運用隱喻的意像(image),例如人形記號、死亡預演(death scene)、喪禮和墓園等場景建構可視的「死亡」。他援引符碼又扭曲原意,刻劃人形記號反成男女主角的浪漫約會,它不再是生命終結的符號,而是戀人擁抱的形狀。更以墓園場景的烏鴉鳴叫聲,和安娜貝爾介紹美國埋葬甲蟲(the American Burying Beetle)於百哩外即能嗅到腐屍氣味的特性,以視覺之外的感官經驗──聽覺與嗅覺側寫「死亡」。這並非浪漫化其嚴肅、深沉的本質,而是開啟解讀其意的另類視角。
伊諾和博史在鐵軌邊爭辯東西方(嚴格來說是美國和日本)禮節一景,帶出兩者文化背景的差異和更為深層的歷史情結(complex)。博史一派嚴謹地彎腰示範鞠躬大禮,伊諾則試圖說服他西方文化中的握手禮也能表達同等的禮貌和敬意。博史嘲弄地說:「唉,白人,你得面面俱到。」(White people. You have to grab everything.),此話除了表示博史不認同鞠躬和握手意涵同等的尊重,“grab” 一字的「抓取」之意更具象地表現西方握手禮的「觸碰」,別於博史認同的日本文化中的鞠躬禮,因應東方文化脈絡、謹守肢體分際盡量避免直接身體接觸的社交禮儀模式。此外,“grab”也有「奪取」、「霸占」的意思,從博史的出生背景、觀點來解讀這句話,即引出美國新帝國主義於二戰時,以武力和文化侵略、殖民亞洲的歷史,“grab”遂象徵美帝當時「巧取豪奪」的行徑。
博史所代表的「愛國情操」、「慷慨赴義」對比、折射出伊諾和安娜貝爾理解的生命與死亡所乘載的意義,博史的「義正詞嚴」與兩人的「嬉笑怒罵」並列,給予觀者看似截然不同,實則相互補述的參考點。伊諾在醫院陪伴安娜貝爾輸血時,半開玩笑的說道:「我能替你分擔一點(I could take some of them for you.)。」,她不解地反問:「我的檢查嗎?」(My test?),伊諾回答:「對啊,我很會考試,以前還常常幫同學作弊呢(Yeah, I’m great at tests. Used to help all the other kids at school cheat.)。」伊諾利用“test”一詞多解兜成雙關語的笑話,將「檢查」轉成「考試」,其實是想表達願意為心愛的女孩分擔痛苦的心意,言簡意賅,情意真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