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電影資料館
院線    DVD    影展   
212 2009-06-19
一本童年生活的攝影集──《追火車日記》
我們都難免偶爾引領期盼命運女神的眷顧,但各位有沒有想過,我們也可以「引誘」他上門呢?波蘭導演安卓賈柯墨斯基(Andrzej Jakimowski)自編自導的電影《追火車日記》(Sztuczki)便是如此的一部影片。在這部根據導演童年成長記憶所編的電影中,大學主修哲學的賈柯莫斯基透過史蒂芬與小愛這一對姐弟將他對於命運的人生哲理貫穿整部電影,並展現出與眾不同的人生觀,他既不陷於命定論的悲觀之中,也不鼓吹人們過度積極介入且干涉他人的生活。透過史蒂芬和他的行動,賈氏展現出的哲理既肯定命運之中人的主動性(human agency)和其影響力,但他也為命運之神留下許多運作的空間,也因此電影才有最後可愛又溫馨的結局。 在展現哲理與抒發人生經驗之外,《追火車日記》還間接探討了現代化、都市化潮流對波蘭鄉鎮的影響,也描寫了波蘭國家處境的現狀。在片中,小鎮的渺小在影片開始沒多久,就在一場月台戲中,因為史蒂芬和小愛身後一部過站不停的高速列車而表露無遺……
211 2009-06-12
在少年光影之下深刻的社會關懷──《我們的冒險青春》
尚恩米道斯(Shane Meadows)的作品《我們的冒險青春》(Somers Town)不是一部以戲劇張力與誇張口吻來歌詠手足情誼賺人熱淚的劇情片。其約莫七十分鐘的片長,步伐愜意的情節,加上配樂穿插在每一幕之間的清新英國民謠,使這部電影更像是一部紀錄青春光影的小品。米道斯則像是本片中的小馬,是個拿著相機在城市裡隨意拍照的漫遊者;他帶有逗馬風格的拍攝手法,不只賦予影像生命力,更使鏡頭由冷漠、客觀的「旁觀者」,變成一個熱切、好奇的「圍觀者」,而其鏡頭的有機特質,與凝視方式中透露出的導演直覺。而「Somers Town」不只是片名,更是倫敦市郊桑馬斯小鎮的名字,故事發生的舞台。根據導演的說法,拍攝本片便是希望紀念這個桑馬斯小鎮因歐洲之星列車開駛而產生的巨大轉變。就空間的呈現而言,桑馬斯小鎮的身影顯得純樸與滄桑,而這一切陳舊的樣貌呈現在黑白色調之下,更凸顯了其歷史感。然而新車站的工程為這裡帶來了一批新居民,片中小馬與父親是波蘭移民,父親在進行改建工程的火車站裡當建築工,在此地追求他的「英國夢」……
210 2009-06-04
華特迪士尼的異想世界──《歡樂滿人間》
《歡樂滿人間》改編自英國作家崔佛斯所寫的一系列同名童書Mary Poppins,敘述著一位撐著雨傘從天而降的神奇保母瑪麗波萍絲(Julie Andrews飾)到班克斯家照顧兩位兒童所發生的種種趣事。當然,瑪利波萍絲會如此的神奇靠的是華特迪士尼與電影的魔力。雖然本片的導演另有它人,但若沒有華特的堅持,電影可能不會像現在所看得這樣不可思議、充滿特效。也許,在2009年的現在,早就習慣各種特效技術的現代人看了《歡樂滿人間》會覺得假,但在1964年的觀眾可是各個嘖嘖稱奇,特別是小孩,就算在電影院坐了兩個多小時之久,在看完影片的那一霎那甚至想直接看個第二遍,這就是華特迪士尼所締造的奇蹟!
209 2009-05-28
從無明底端湧出的白色噴泉──《黑幕謎情》
大衛柯能堡為人所熟知的印象是擅長挖掘精神中難以探測的黑暗實體,比如《裸體午餐》 刀刀生剝活切,往往噁心得使人難以承受;又或是《童魘》 沿著蜘蛛網緩緩爬行,回到自己童年的原初創傷場景,而真相多麼致命。所以,說柯能堡的電影超現實並不自然,相反地,正是因為精神中黑暗物質現身、並將感官之門全數打開到最大,它真實到必須要以別種樣子出現。最近兩部同樣以維果莫天森 (Viggo Mortensen) 為主角的電影《暴力效應》和《黑幕謎情》倒是捨棄了場面調度上容易被稱為科幻或超現實的視覺元素,而改以最赤裸直接的方式刻劃各種恐怖處境……
208 2009-05-22
正常與失常的距離──《瑞秋要出嫁》
《瑞秋要出嫁》是金(安海瑟威飾演)的「英雄旅程」,金的任務是認清自己、學會負責不推脫責任。安海瑟薇完美地詮釋了這個角色,我想也不是說扮醜作怪才是演技,因為金的痛苦就真的像是安海瑟薇的痛苦,醜怪只是金痛苦的外顯。電影的拍攝也呼應著影片的主題,導演強納森德米採用了一些逗馬的技巧來拍《瑞秋要出嫁》,這些技巧使得電影看起來真實不已。本片連探討主題及敘事方式都與逗馬第一部影片《那一個晚上》(1998) 十分近似。《那一個晚上》揭露了這個家庭背後敗德瘋狂的祕密;而本片則是由開心歡樂的婚禮,描述「非常」的金如何在「正常」的家庭長成這一副扭曲的模樣……
207 2009-05-14
正義與謊言──《陌生的孩子》
克林伊斯威特(Clint Eastwood),從一名演員到一名導演,這個名字屹立影壇超過五十年,他也和黑澤明一樣,對電影有著澆不熄的熱情,到今日將近八十歲的高齡,仍在2008年中推出了兩部新作,如今,兩部新作之中自導自演的《經典老爺車》(Grand Torino)才在台下檔一段時間,去年在台上映的《陌生的孩子》(Changeling)剛好接著發行DVD。《陌生的孩子》的劇情大致可以分成兩段,前一段讓觀眾看到警局、醫生、公立醫院這些保護人民的機構,竟然可以搖身一變,成為一個以警局為首的龐大威權共犯機制。警局的在位者為了個人利益、形象,竟然可以為了不認錯,花費許多心力在自圓其說、排除異議上,而不願將這些時間、人力用來重新尋找柯太太的兒子……
206 2009-05-08
用愛當畫筆、困苦為顏料畫出的幸福──《折翼天使》
英國導演麥克李(Mike Leigh)一向見長於以鏡頭寫實地呈現英國升斗小民的生活。在他幾部主要的代表作,他以時而犀利、尖酸刻薄,時而幽默睿智的手法,切入各種社會議題的核心;並且同時以沉著平實的口吻,娓娓訴說著小市民的故事。麥克李2002年的《折翼天使》(All or Nothing)一如導演其他的作品,也是以英國社會底層市民的生活為題,訴說著倫敦一處國宅社區裡頭一群勞工階級市民的生活故事。《折翼天使》中的成就,不只在它以故事反映了英國社會裡勞工的生活,和愛情在這樣困苦人生中的重要。導演深厚的功力更展現在電影每一景勻稱、細膩的構圖中。從電影開場,瑞秋在安養院穿廊拖地一幕,其安定對稱的構圖、與演員精確的走位,讓這個乏味的人生好像變成了一幅掛在美術館中優雅的畫作。
205 2009-05-01
《老爸行不行》-在簡單故事中展現的大膽細心
《老爸行不行》(Dan in Real Life)是《非關男孩》原著Peter Hedges在2007年推出的自編自導作品。中文片名譯作「老爸行不行」,可想而知,史提夫卡爾一定是男主角的不二人選了;但是撇開中文片名翻譯命名時的商業考量不談,雖然它與英文片名「Dan in Real Life」(丹的真實生活)相去甚遠,但是它們都貼切地點出故事的概梗。而史提夫卡爾在這部愛情喜劇中的表現,的確讓他從之前《處男40》、《王牌天神續集》、與《特務行不行》的無厘頭、純搞笑的諧星形象中跳脫出來,呈現給觀眾他成熟、深情的一面。《老爸行不行》故事主軸架構再簡單也不過,甚至稍微處理不當,就會輕易的陷入過於單薄的窘境。因而在這部片子裡我們可以看見Peter Hedge身為編導,在面對這樣子單薄故事線時處理手法的大膽與細膩之處。
204 2009-04-23
好萊塢式《色戒》在荷蘭-《黑書》
儘管二戰結束也已逾60年,當人們想起戰爭期間「人類」的所作所為,總還是無法完全理解。於是直到今天,我們仍不斷書寫戰爭,以各種我們能夠想像的角度不斷書寫曾經發生的人性荒謬。2006年的《黑書》同樣關注二戰期間的納粹,它帶我們看到佔領者與反抗者之間也許沒有太多相異,不過同樣是為了一己生存的渺小人類罷了。《黑書》在台灣上映時也的確被片商稱作歐洲版的《色戒》(但製作時序上黑書可比《色戒》早得多)。荷蘭籍導演Paul Verhoeven在好萊塢打滾20幾年,拍出了《機器戰警》、《第六感追緝令》等重口味娛樂片,才回到家鄉荷蘭拍攝有關自身歷史的《黑書》。在好萊塢習來的嫻熟敘事技巧,讓這部題材沈重的二戰片峰迴路轉、緊張懸疑……
203 2009-04-17
在謊言與現實之間尋找氧氣──《窒息遊戲》
電影《窒息遊戲》(Choke)不是一部關於情趣閨房遊戲的電影,雖然它的確跟性、愛有關,但它更像是一部關於個人在現代社會道德之中如何尋找與定位自我的寓言。《窒息遊戲》是改編自《鬥陣俱樂部》(Fight Club)原著作者恰克帕拉尼克所寫的同名小說,而其故事也有著一貫的帕拉尼克風格──兩篇故事裡,觀眾都是透過主人翁的旁白來認識他跟他內心的想法,它們也都有出乎觀眾意料、急轉直下的情節。故事情節上,除了從《鬥陣俱樂部》跟《窒息遊戲》兩個故事都是從團體諮商開始這點上,可以看到這個心理治療方式、個人的精神失調、與創傷經驗都是恰克帕拉尼的作品重要元素之外,《窒息遊戲》也有他自己本身附帶的社會批判……
第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十頁 最末頁   共15頁
Fa185上市
庚子年《國影本事》第十九期冬季號
第12屆TIDF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4/30-5/9)
影視聽中心「電影裡的藝術史」系列講座:4/25傅培梅vs阿基師——台灣美食電影中的性別與認同(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史學系副教授黃猷欽主講)
2021國立臺灣藝術⼤學電影學系⽇夜間部畢業展《浮島曳影》(6月份)
【光點台北】2020年4月上映電影資訊
【府中15】4月主題「人性顯像室」節目資訊
【桃園光影文化館】3-4月「女力綻放」主題影展
高雄VR體感劇院「往家路上」VR特展
「in臺南‧無影藏」─2021年臺南市文化資產影像競賽(6/30止)
110年度「高雄拍」徵件(5/14止)
 
府中15四月份節目1
台灣電影網_295x100
影像教育扎根計劃
Taiwan DOCS 紀錄片資料庫
TFI-logo
關於放映     徵稿啟事
版權宣告     刊登訊息
客服信箱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3 Taiwan Film and Audiovisual Institute |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