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電影資料館
院線    DVD    影展   
639 2019-01-22
《真寵》:你要來點兔子和宮鬥劇嗎
先前作品如《非普通教慾》、《聖鹿之死》在室內劇的家庭(或同樣高度內聚的社群如《單身動物園》、《非普通服務》)動力關係,搬演一套儀式般的理論架構,在封閉如實驗室(in vitro)的世界添加變數,讓原本無所置疑的權力和制度被威脅挑戰,進而遞嬗轉移,實驗結果即指出權力本身如何可議。到了《真寵》,宮廷劇的王權、君臣制衡、愛慾關係優勢(或是關係中相對的虐待者〔sadist〕角色)的競逐,卻變得更有人味(in vivo)。
639 2019-01-26
《老人與槍》的常與反常
事實上,這部片的敘事節奏有點像是後搖滾的結構,特別讓我想起的是Godspeed You! Black Emperor的音樂。也就是說,音樂的高潮並不意味著樂曲的結束,往往後頭還跟著一個收尾。所以《老人與槍》的高潮也不是這場追逐,它只是一次重要的、具體回應到影片第一主題的片刻。那麼這個第一主題是什麼呢?它來自前述的「禮貌」,也是它讓這部片的罪行有別於常。因為反常,所以弗瑞斯特一行人如此不容易落網。反常,恰是這部類型片看起來如此不同的原因。 比如與弗瑞斯特相對的主角約翰,是一位消極的刑警。而影片的主戲全落在搶匪弗瑞斯特,也就是我們習見的反派;這位反派在很多時候更加討喜。
638 2019-01-08
怪胎與邊境:《邊境奇譚》中的自我歸屬問題
導演在談及本片時,將電影的主軸落在「一個愛情故事的敘事上」,然而與其說《邊境奇譚》是一部愛情羅曼史,本片的重心更放在蒂娜如何重新認識自己、接納自我的課題上。沃爾曾經對蒂娜表示,你不屬於人類的群體,因此也不該用人類的道德判斷標準。
638 2019-01-12
《窒息》:女巫學校的邀請函
前作或其他鉛黃電影的厭女核心--攝影機視姦的美艷肉體、兇手主觀鏡頭下掙扎無助的對象、精神分析式的童年陰影--讓女性時常落在妓女與壞母親二擇一的想像。《窒息》對聲音與痛的癖好仍是戀物的,卻也是為戀女的,蘇西敞開身體的線條與肌理,白夫人和蘇西之間的對視、觸碰、(透過附身的)共舞,紅色繩縛裝飾底下、近乎裸身的群舞的力與美,盪漾著性感又恐怖的邀請--彷彿,認同這部電影,就得到了成為女巫的入場券一樣。
638 2019-01-12
《羅馬》:記憶重建、封存、上架,一部生於當代的黑白電影
面對《羅馬》中如此貼近私人回憶的母親情結,電影試著接近卻沒有真正展開角色的內心,似乎拒絕把時代回憶轉化成更繁複具體的脈絡,或是更開放的時代回望。或許是導演對自身白人階級視角的自覺與謹慎,也可能是種近鄉情怯,但讓我感受最深的,其實是艾方索柯朗將個人記憶凝結的企圖,黑白洗去了一切色彩,所有人事微縮封存於電影之中,不需再延展與變化。
637 2018-12-23
《大象席地而坐》:半途停靠的憂傷
作為一部拒絕落入電影批評、電影美學、電影製片等學術體系規範框架,指向從直覺出發的亞洲電影新方向,保有絕對行動力的新興作品,有缺點又何妨?或許,偏執的說教讓你痛恨至極,讓你難堪地無路可走,恰恰是同一種固執,是其他亞洲新銳作者電影幾乎不見的一種勇氣:真誠地,用自己的方式講故事。胡波的真誠在於,他完成了自己的命題,貫徹決絕的精神。
636 2018-12-07
《傑克蓋的房子》:所以我說那個房子呢
電影裡的房子,是傑克謀殺藝術的比喻,傑克的謀殺又是拉斯馮提爾電影創作的比喻,房子作為由實入虛的切口,恰好製造遞進的二階觀察的層級,讓拉斯馮提爾用影像書寫一種自我觀察、自我展演的自我民族誌(autoethnography)。卻因他無法掌握「傑克真的(literally)蓋出一個房子」、「『傑克的謀殺』同時也是拉斯馮提爾的創作」,比喻和對象不同層級間的混淆 ⋯⋯在預設的結論終點之前,拉斯馮提爾始終無法下手瓦解自我指涉循環,產出簡單對立之外的論調。
635 2018-11-29
單城記:評《寡婦》
搶案電影的重點通常就是搶案:誰被搶、搶多少、搶匪有什麼技能、過程中那裡出差錯,以及搶匪最後如何逃脫?史提夫.麥昆(Steven McQueen)導演的《寡婦》(Widows)卻拿這些元素反向操作,不情願的搶匪什麼技能也沒有,為他人而搶,且目標不明。說穿了,搶案本身不複雜,真正困難的是搶案以外的一切,而這「一切」不外乎芝加哥的城市想像。
633 2018-10-25
《疾風魅影─黑貓中隊》:無人能見的風景,只得缺失的時間
讓人印象更深的,反而是電影模擬出飛行員的少年時代:在防空洞躲避空襲的時候,小男孩對於飛行的憧憬,化作穴壁上火光映出的、雙手展開比擬作飛機的影子。彷彿從那時候開始,他們為了尋找「無人可見的風景」付出代價,從洞穴走出去,尋找真物,卻看到世界的眾多不可得知,不可解,和不可說。
632 2018-10-07
《人肉搜索》:一部超驗的科技電影
作為一種替換(再一次:符合影片形式的整體構想),很公平地,這一家人也始終存在擬像之中。而擬像原本就具有模擬、模仿、再現,但終究不是本質的特性。因此,這種表面性是由形式決定,反過來加深了題材的內涵:父親唯有在女兒(自擬像中、現實中)的缺席開始,尋找她的實體。父親不在場式的在場成為前提。
第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十頁 最末頁   共77頁
Fa185上市
庚子年《國影本事》第十九期冬季號
第12屆TIDF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4/30-5/9)
影視聽中心「電影裡的藝術史」系列講座:4/25傅培梅vs阿基師——台灣美食電影中的性別與認同(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史學系副教授黃猷欽主講)
2021國立臺灣藝術⼤學電影學系⽇夜間部畢業展《浮島曳影》(6月份)
【光點台北】2020年4月上映電影資訊
【府中15】4月主題「人性顯像室」節目資訊
【桃園光影文化館】3-4月「女力綻放」主題影展
高雄VR體感劇院「往家路上」VR特展
「in臺南‧無影藏」─2021年臺南市文化資產影像競賽(6/30止)
110年度「高雄拍」徵件(5/14止)
 
府中15四月份節目1
台灣電影網_295x100
影像教育扎根計劃
Taiwan DOCS 紀錄片資料庫
TFI-logo
關於放映     徵稿啟事
版權宣告     刊登訊息
客服信箱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3 Taiwan Film and Audiovisual Institute |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