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 2009-08-13 | DVD |
家家酒實驗室:《家有家規》
導演  馬克梅爾
演員  山謬芬奇、妮娜況耶格等
出品  德國 / 2007
發行  飛行國際
文 / Moby
這就像個大型家家酒的實境遊戲,參加遊戲的人不只有老公、老婆,另外還加上了一個姐姐和兩個弟弟,連阿公阿嬤、甚至小狗都有了,一家三代同堂外加寵物一隻,何其美滿。而且既然是實境版,他們吃飯的時候當然不是拿樹葉當餐盤,把空氣當飯菜,餐廳裡有父親現煮的美食香味四溢地擺在餐桌上。但這遊戲跟我們熟悉的家家酒不一樣的地方在於參加遊戲的人彼此素未謀面,而且除了扮演爸爸的奧利佛(山謬芬奇飾演)之外,其餘的成員都不是自願的。原來,孤單寂寞的奧利佛想要成家,便「蒐集」了這些跟他一樣內心孤單的人,並且將他們和自己關在廢棄公寓中,這些人逃不出去,也只能硬著頭皮奉陪。此外,奧利佛還為這個家訂下了幾條規定,諸如家人間要相親相愛,應該對彼此誠實,不能有秘密等等。但是在每個人心中都想要逃走的情形下,主人翁奧利佛真的能押著這群人建立起他的「家庭」嗎──這就是德國導演馬克梅爾(Marc Meyer)的第一部喜劇長片《家有家規(Family Rules)》。

《家有家規》的劇本各環節緊緊相扣,為這部電影打下很好的基礎。馬克維爾用幽默的口吻與別出心裁的方式來討論「家」的概念,他透過主人翁奧利佛將「家」的概念解構,再按照成份表將諸如家人、住所、生活必需品、家規等構成家的客觀要素重新組合,如此一來,家庭最核心的元素──無法模擬並取代的「親情」──便得以透過遊戲開始到結束的過程愈發彰顯。除了探討家庭這個核心議題之外,這些「家人」心中南轅北轍的個性與想法也使得這個家庭儼然像是一個普世社會的縮影,導演刻意將不同想法的人配成了對,使得他們的想法相互衝擊,反而為他們的人生帶來難得的轉機。不同的世代在影片中也有不同的任務:希望回到東德時光的共產黨爺爺遇上畢生辛勤賺錢餬口的奶奶,回顧他們那個世代在柏林圍牆倒塌之後,兩德人民在想法上面臨的衝擊;而在凡事照規矩來的奧利佛和任性媽媽間的對峙上,我們似乎又看到當代性別平等的社會中複雜難解的兩性關係。同時,我們又可看到故事中每個成人角色又有自己個性上需要面對的問題,反到是影片中小朋友與青少年,不同於大人們忙於應付自己的難題,心思單純的他們扮演起指路明燈的角色,不只為主角指點迷津,更在許多關鍵時刻為情節的發展提供了出路,將「家」的中心要素一點一點描繪出來,由此幾點可見導演在角色的設計下了許多的功夫。

但在電影的拍攝手法上,本片的攝影風格感覺比較不統一,再加上大量使用手持攝影的方式,使得畫面的整體呈現讓人感覺有些雜亂。但是也就是這些不完美的構圖,還有不太補光,仰賴環境光源的燈光,再加上看起來有些手忙腳亂的剪接,和時而出現的單一場景內不統一的鏡頭敘事角度,使得這部電影多了幾分家庭錄影帶般樸實的味道,這或許也是因為馬克維爾的拍攝紀錄片的經歷造就出的風格,我說不上喜歡,但是有趣的故事對我來說使這一點瑕不掩瑜。

最後,遊戲結束,曲終人散,影片來到尾聲,奧利佛在離開的路上突然露出的微笑著實令人玩味,雖然在遊戲結束前,每個角色都有為奧利佛的這個遊戲下了一段結語,但是電影似乎是以這一笑當做故事的結論,但到底奧利佛是因為他因為這個遊戲被眾人拯救,或是因為自己用這個遊戲拯救了眾人而笑,這就讓各位看完電影之後再細細推敲了。
相關文章
即日起捐款贊助《放映週報》1500元以上,可獲《再見楊德昌:台灣電影人訪談紀事》作者親筆簽名書一本,或《梅丁衍─辛辣國族》導演親筆簽名版DVD一份。名額各30名,贈完為止。
6/8 紀工聚會台南場【寫實轉化:紀錄片的可能性】
第五屆兩岸電影展6/7-6/12
6/1-7/4 高雄電影館「永恆的幻城—電影x文學」影展
2014 歐洲獨立電影節開放報名
遠大前程5/17~5/30
聖誕玫瑰banner
Taiwan Docs 紀錄片資料庫
紀錄片工會
關於放映     徵稿啟事
版權宣告     刊登訊息
客服信箱
觀看訪客統計報表
國立中央大學 電影文化研究室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3 Film Studies Center, National Central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