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9 2008-10-16 | DVD |
《月宮寶盒》(The Thief of Bagdad)
導演  Ludwig Berger, Michael Powell and others
演員  Conrad Veidt、Sabu
出品  英國 / 1940
發行  Criterion
文 / 林蕙君
我想大多數人會同意好的電影特效絕絕對對是掏錢買票進電影院的一大誘因。遠在劇情片壟斷電影市場之前,甚至遠在劇情片尚未發展成固定的類型之前,作為別於盧米埃兄弟紀實影片的另一條傳統,梅里葉(George Melies)早在二十世紀初的《月球之旅》(Le Voyage dans la lune, 1902)就實驗了現行許多電影特效的基本原型。電影特效原是為了讓現實中不可能發生的事情,在電影裡完成。但是何謂好的電影特效,卻有令人難以捉摸的標準。『擬真』是電影特效的目的,要讓看來不可能發生的事情像真的一樣,照理說隨著科技的發展,電影特效應該會愈來愈『真』才對。然而事情卻不是這麼一回事。電腦繪圖(CGI, computer generated imagery)可以創造出像《魔戒》(The Lord of the Rings)中的咕嚕(Gollum)那樣栩栩如生的幻想生物,但《蜘蛛人3》(Spider-Man 3, 2007)當中已經接近液化的柔軟人體和被速度感模糊了邊界的城市形體,幻想失去了與之相對的具體現實作為著力點,讓整部電影失去了現實與奇幻並置才能達到的『真實感』。

The Criterion Collection於2008年製作發行的《月宮寶盒》(The Thief of Bagdad,中文片名非常神奇地和劇情完全沒關係)便是影史上公認的電影特效經典。 於1940年完成的《月宮寶盒》不但以設計精巧的特效驚豔當時的觀眾,勇奪奧斯卡特效獎,在今日看來也不會因為技巧原始而喪失了好的特效電影應有的『幻想感』與『真實感』。匈牙利裔的電影製作人Alexander Korda掌控了這部歷經六個導演的奇幻歷險片,將片子的風格戲劇化地從浪漫愛情片轉化為史詩格局的冒險片。(1939年的《亂世佳人》也同樣地擁有一個掌控大局的製作人以及屢換導演的命運)《月宮寶盒》鬆散地改編自阿拉伯民間神話《一千零一夜》,更精確的說其實是改編自1924年由默片時代的巨星范朋克(Douglas Fairbanks Sr.)所主演的同名電影。Korda的版本與前作有兩個決定性的不同,一是特藝彩色(Technicolor),另外一個則是由印度童星Sabu飾演的Abu。

無聲到有聲、黑白到彩色是電影史上兩個重要的轉捩點,但是彩色卻不像聲音一樣幾乎毫無阻礙的馬上被廣為接受以及應用。在技術上來說,1930年代的特藝彩色電影呈現出來的色彩都異常地飽和與鮮艷,對比於在觀眾的認知當中累積了幾十年的黑白電影經驗,彩色非但不是電影邁向寫實的助力,反倒帶領電影闖向另外一個古老的電影傳統—奇幻。於是我們有了巧妙配置彩色與黑白來隱喻奇幻與現實的《綠野仙蹤》(The Wizard of the Oz, 1939),於是我們有了《月宮寶盒》中的魔法東方。因為彩色本身就是一種魔法。

劇情我就不贅述了,任何一個看過迪士尼卡通《阿拉丁》(Aladdin, 1992)的人,都會覺得故事十分眼熟。然而若將此片放在當時的時空背景下來看,則很多看來無心的設計,竟有了複雜的政治意涵。Korda將原本由范朋克飾演的小偷一分為二,讓落難王子Ahmad專心和公主談情說愛,冒險犯難的工作則交給少年小偷Abu。這個分裂讓Abu有如小飛俠彼得潘一樣,永遠充滿活力、熱愛冒險、不會長大,特別是與『性』無關,提供了籠罩於世界大戰中徬徨受苦的人們最好的精神寄託。演員的種族和角色之間的巧妙連結也一樣充滿政治性。根據隨片附贈的小手冊的文章,印度裔的Sabu其實背負了英國殖民印度的歷史,而小偷角色的兒童化,以及隨之而來的除罪化,都在想像層面解決了神秘東方的威脅感。而飾演神燈巨人的黑人演員更具有象徵意義:美國的黑奴歷史在影片中象徵性的展演了從禁錮到解放的過程。想像層次的表演固然有其力量,但是若我們對照Sabu在現實中的演員生涯,我們會瞭解社會中,乃至電影產業中的種族隔閡與歧視實在巨大地難以被跨越。

正片除了一般的對白和配樂之外,尚有多種音軌選擇可供資深影迷欣賞。電影配樂迷可以選擇除去對白的純配樂音效音軌來欣賞由Miklos Rozsa製作的電影配樂名盤。隨片評論分為兩種,一個是由同是本片資深影迷的導演Francis Ford Coppola和Martin Scorsese聊天式的談小時候觀看本片的回憶等等,另外還有電影學者Bruce Eder比較專業的評論,從宏觀的電影工業到Korda個人的電影生涯和許多電影的細節,資深影迷絕不能錯過。隨片附贈的花絮也極為精彩珍貴:一段關於電影特效的紀錄片,詳細地說明了本片的各種魔法實際上是怎麼運作的,還附上了淺顯易懂的藍幕特效示意動畫,讓一般觀眾也可以輕鬆理解;導演之一的Michael Powell和配樂家Miklos Rozsa的珍貴錄音;珍貴的電影劇照和現場照片,包括一些被刪減的鏡頭。另外,還附上由Korda製作的戰時宣傳電影《The Lion Has Wings》完整片段。
相關文章
即日起捐款贊助《放映週報》1500元以上,可獲《再見楊德昌:台灣電影人訪談紀事》作者親筆簽名書一本,或《梅丁衍─辛辣國族》導演親筆簽名版DVD一份。名額各30名,贈完為止。
6/8 紀工聚會台南場【寫實轉化:紀錄片的可能性】
第五屆兩岸電影展6/7-6/12
6/1-7/4 高雄電影館「永恆的幻城—電影x文學」影展
2014 歐洲獨立電影節開放報名
遠大前程5/17~5/30
聖誕玫瑰banner
Taiwan Docs 紀錄片資料庫
紀錄片工會
關於放映     徵稿啟事
版權宣告     刊登訊息
客服信箱
觀看訪客統計報表
國立中央大學 電影文化研究室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3 Film Studies Center, National Central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