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電影資料館
617 2018-02-14 | 影展 |
【鹿特丹】開幕片《Jimmie》——歐洲難民議題的換位思考?
導演  Jesper Ganslandt
演員  Jesper Ganslandt, Hunter Ganslandt, Christopher Wagelin, Anna Littorin, Marita Fjeldheim Wierdal, Ellen Sarri Littorin
出品  瑞典、奧地利、克羅埃西亞/2018
發行  2018 IFFR 鹿特丹影展
文 / 洪健倫

我們常說電影反映社會、反映真實,但比起越來越即時的新聞媒體,電影創作者要製作出一部確實貼合社會動態的原創故事要花上的時間,其實比我們想像的還要久的多。以歐洲2014年的中東難民議題為例,真的出現和中東難民議題相關的電影,大約已經是2017年的事情。在此之前,2016年獲得柏林影展金熊獎的紀錄片《海上焰火》(Fire at Sea)雖然講的也是難民,但該片拍攝的對象是來自非洲的難民,只是,非洲與中東難民在海上的命運其實相去不遠。

在世界三大影展上第一次看到與中東難民直接相關的原創電影,則是芬蘭導演阿基・郭利司馬基2017年與柏林影展金熊獎失之交臂的《在幸福的另一端》(On the Other Side of Hope),接著同年坎城金棕櫚得主丹麥電影《抓狂美術館》(The Square,魯本・奧斯隆執導)也在劇情中「略略地」觸及了中東難民/移民的議題(記得那個直接殺到主角家門要求他向他全家人道歉的小男孩嗎?)除此之外,與《抓狂美術館》同場較勁的匈牙利電影《木星之月》(Jupiter’s Moon,《忠犬追殺令》匈牙利導演康乃爾蒙德魯佐執導)則是目前為止最直接描寫中東難民求生經驗的電影。在這個群我之間隔閡越來越大的年代,要讓他人能夠同理弱勢者的處境,甚至出手相助,最好的辦法或許就是站在他們的角度,說出他們的故事,但或許這樣還不足以引起更多人的注意——大部分觀眾在觀影喜好上多半仍然保守,願意主動選擇欣賞一個膚色長相與自己不同的難民的故事的觀眾,多半可能都是資深影迷,或是原本就高度關注相關議題的人——或許,這就是為什麼2018年鹿特丹影展的開幕片瑞典電影《Jimmie》(Jesper Ganslandt執導)決定把難民的角色置換成自己國家的人民。

無標題

《Jimmie》以一位4歲瑞典男童Jimmie的視角描述他與父親為了遠離戰火,從滿目瘡痍的斯德哥爾摩出發向南尋找庇護之地,父親並且告訴他,突然不見的媽媽就在目的地等著我們。路上Jimmie一度與父親失散,所幸另一家人發現落單的Jimmie,並且好心的帶他繼續往下走,才沒讓Jimmie被遺落在荒野中自生自滅。「我認為電影的力量在於,它能讓你從別人的角度思考。」(I think the power of cinema is that it can put you in the shoes of others.)導演Jespery在接受鹿特丹影展官方訪問的時候如此說。或許就是這樣的精神讓他自編自導了這一部動人的電影。他直接讓瑞典首都陷入戰火,讓白人一樣也得翻山越嶺、飄洋過海,並且忍受其它歐洲國家民粹主義者捉弄,或是國境之地上永無寧日的驅趕、追捕與躲藏。這是在各種集權政體垮台後的西歐、北歐社會很久沒有經歷過的日子。

逃難生活與家鄉的戰事固然沉重,但是本片編導Jesper讓敘事從小孩的視角出發,讓一開始的旅程在小男孩的眼裡還有著一份冒險般的新鮮感,導演也不時穿插父親描述心聲的旁白,他對於Jimmie在他鄉的未來滿是美好的期待,也讓觀眾在這個沉重的背景之下看見希望的光芒。但當Jimmie與父親失散,本片讓我們看見戰火之下,兒童隨時可能面臨失落、與親人分隔的殘酷考驗。不只這樣,為了確保小主角的表演能夠自然流露真情,導演讓自己與他4歲的兒子Hunter在片中飾演父子,兩人的互動之間流露出的親密之情,以及Jimmie在與父親失散與重逢時的動人神情,果然是一般的演員搭配很難達到的。父子親暱的互動在大銀幕上的極為動人,彷彿四下的環境再不堪,只要擁有彼此就是天堂。父子兩人在大銀幕上的這種親暱,本片攝影指導Mans Mansson(也是2016年電影《迷失廣州》的導演)的掌鏡功不可沒。

無標題

從一部「難民電影」來看,《Jimmie》是一個大膽且聰明的嘗試,在這樣的設定下,創作者在編劇與場景設計的技術現實上免去了與故事主角之間文化上的隔閡,用能夠使用自己的語言,都讓本片的執行門檻降低許多。而將難民置換成歐洲人,或許能讓觀眾更有感地思考難民的處境,但轉念一想,這也可能成為一記道德上的險棋,許多問題也油然而生:為什麼要將難民換成歐洲人才可能有更好的效果呢?觀眾真的覺得只有白人遇到這樣的處境時,才比較可能關注嗎?我們對於銀幕上人物的同情,真的是因為他的處境,還是他的外貌也影響著我們的情緒反映呢?而我們又為什麼對銀幕上的白人演員更容易產生這樣的同理情感呢?(《綜藝報Variety》影評人Jay Weissberg《銀幕》影評人Wendy Ide對本片這般的身分設定有更強烈的不認同。但導演在訪談中曾表示,他原意想探討的其實是幼童在極端情形下面對失去親人的心境與狀態,如果讓觀眾能因此也思考難民議題,也是佳話。)

但不論如何,《Jimmie》還是會被我歸為在中東難民議題之後,隨之出現的「難民電影」下的一塊拼圖,而如果我們真能因為這部電影而更能體會中東難民在歐洲流離的艱辛,對於不熟悉這個議題的觀眾而言,本片還是值得一看的。

 

 2018 IFFR 鹿特丹影展相關報導
617期【放映頭條】
617期【焦點影評】
617期【焦點影評】
617期【電影特寫】
 
617期【電影特寫】
 

 

相關文章
Fa180上市
己亥年《國影本事》第十四期冬季號
「阿比查邦.韋拉斯塔古:狂中之靜」(至2020/3/15止)
【桃園光影文化館】2020年1-2月「音像搖擺」主題影展
【光點台北】2020年2月上映電影資訊
【府中15】2020年2月主題「雞蛋與高牆」節目資訊
第七屆台灣國際錄像藝術展-阿尼瑪 國際徵件開跑!(2020/4/30止)
台灣華文原創編劇駐市計畫徵件(至3/16止)
2020台北電影獎、國際新導演競賽報名開跑
 
第九屆「台灣華文原創編劇駐市計畫」徵件
府中15二月份節目1
台灣電影網_295x100
影像教育扎根計劃
Taiwan DOCS 紀錄片資料庫
TFI-logo
關於放映     徵稿啟事
版權宣告     刊登訊息
客服信箱
財團法人國家電影中心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3 TAIWAN FILM INSTITUTE |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