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電影資料館
611 2017-11-06 | 影展 |
【BIFF】聚焦釜山影展「新潮流」單元中的華語電影
導演  周全 / 曾英庭 / 張經緯 / 韓東
演員  張頌文、顧寶明 / 傅孟柏、温貞菱 / 鄧麗欣、梁雍婷 / 李夢
出品  中國、台灣、香港 / 2017
發行  釜山影展
文 / 張婉兒

第22屆釜山國際影展在一週前(10/21)落幕,其中「新潮流」(New Currents)競賽單元一直以來致力於挖掘新銳導演,在今年的十部影片中,華語電影便躋身四部。去年由兩部華語電影《清水里的刀子》(Knife in the Clear Water, 2016)和《捐獻者》(The Donor, 2016)共同摘得新潮流獎,今年華語電影雖未能擒回大獎,最終由韓國電影《After My Death》和伊朗電影《Blockage》獲得,但也已激起了不小水花。其中,中國電影《西小河的夏天》獲得KNN觀眾票選獎肯定。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攤開這些影片背後的製作團隊背景,可以發現它們絕非異軍突起的小流,其背後站著的,是一眾具發聲權、擁一席之地的華語電影人。如中國電影《西小河的夏天》(End of Summer)的監製之一是剪接廖慶松,《在碼頭》(One Night on the Wharf)的監製之一是導演賈樟柯,香港電影《藍天白雲》(Somewhere Beyond the Mist)的監製是導演爾冬陞,藝術顧問是導演許鞍華,此外,台灣電視電影《最後的詩句》(The Last Verse),則是由公視推出的全新品牌「公視新創電影PTS Originals」的開山之作。這樣的製作背景也讓這些影片縱然未臻完美,卻足以被視為華語影壇的某種風向和趨勢,值得進一步探討。而幾部影片所散發的氣息,也確實帶有中國大陸、台灣、香港三地電影的典型特徵。

《西小河的夏天》

《西小河的夏天》是又一部立基於導演家鄉,取材自個人情感記憶與生命經驗的成長電影,一如前幾年的《路邊野餐》(Kaili Blues, 2015)、《枝繁葉茂》(Life After Life, 2016)等中國獨立電影。乍看片名,即令人想起去年獲金馬獎最佳影片的《八月》(The Summer Is Gone, 2016)。

兩部影片不約而同地都將目光投注回上個世紀90年代。在《八月》裡,小學生小雷崇拜李小龍,在國企改革的社會大潮中浮沉;在《西小河的夏天》裡,10歲的顧曉陽視足球明星皮耶羅為偶像,在對1998年世紀盃的希冀中翻滾,這是央視首次轉播足球賽事。兩部片同樣藉助孩童的眼光夢回當年,緊扣社會關鍵期和家庭劇變。只是,如果說《八月》為人稱道的是黑白影像下的詩意氛圍營造,那麼《西小河的夏天》則專注於勾勒人物關係,帶有非常強烈的戲劇設計感,也碰撞出頻頻引人發笑的幽默。這也讓《西小河的夏天》拉出了一條迥異於其他極度寫實、並帶有強烈藝術性格的獨立成長電影的路徑。

無標題

比起寫實重塑當年,《西小河的夏天》顯然更聚焦在有趣關係的組合和搬演,渴望踢足球的曉陽與古板嚴厲、反對踢球的教務主任父親顧建華,熱愛足球的曉陽與難放下喪孫之傷、同是足球迷的空巢老人鄭吉安,強烈或曰刻意的對比,在在都為顯影導演周全的創作意圖——成長的主題並不只屬於小朋友,這是三代人的成長。

在編劇上如此用力鑿刻,也讓此片總能精準打中觀眾的反應點。一如飾演片中父親的演員張頌文所說,「成長是純真的喪失」,對於父親「外遇」的窺見與揭發,也牽動著曉陽的整條成長線。如當父親帶回「外遇對象」實習英語老師沈秀娟送給曉陽的英文單字積木時,曉陽撇撇嘴一伸手,便把積木推翻上樓,即實實在在撥動了觀眾的笑穴。從映後觀眾的熱烈迴響,或許早能窺見該片最終將擒得觀眾票選獎。

只是在處心積慮的敘事鋪排下,也讓故事喪失了一點最原初質樸的成長電影氣味與獨特性。略顯生硬的部分演員念白,可見痕跡的關係設計,也讓影片始終帶有一種搬演的話劇感。唯有片中曉陽放學回家的彎彎小橋河岸、紹興老台門等景觀,才讓人找回一絲生活氣味的真實。直至影片終映,笑聲猶存,卻終究少了那麼點觀影後的雋永餘韻。

《最後的詩句》

在電視電影的製作前提下,以過分嚴苛的影像標準審視《最後的詩句》或許並不公允,但那份影像的躁動與粗糙感卻是鮮明的,甚至可被認為是刻意為之的,倒也恰如其分地捕捉了台灣社會的當下氛圍。在這樣的情況下,究竟該將這樣的影像面孔視為台灣電影的一種獨特面貌,又或是影像創作本身的缺失和不足,也令人猶疑。

無標題

拋開電影的影像語言不論,曾英庭導演的《最後的詩句》無疑是個完整的故事。此作曾於去年獲得優良電影劇本特優劇本獎,不出意外,影片確實帶有非常強烈的戲劇設計感。攤開故事的情節線,幾乎都是最重的設定與情節拍,單親家庭,黑道討債,典型保險業房仲業,困頓貧窮,爭吵強暴,大陸事業失敗偷渡入獄,割腕自殺,尋仇,舉槍自盡等等。以時間為斷點,故事層層堆疊出戲劇動能,在中前段則以黑道討債的壓迫催出情節張力。

然而在情節精準度上,似乎相較《西小河的夏天》,仍略遜一籌。如故事開篇,《最後的詩句》以操場一見鍾情、加油站邀約、溪邊戲水唸詩,企圖建立起男女主角的情感第一步,以為此後延展十六年的故事基礎,卻未見得是充分有效的。除此之外,故事賴以電視上的政治新聞串起時代變遷,也將主角際遇與社會脈動緊密扣連。然而箇中政黨輪替、政治運動的時代意義,恐怕唯有台灣人能敏感察覺和捕捉。對外國人而言,印象或許大體是模糊的,僅能依稀感受其中的社會氛圍,究竟是否能形成有效互動,同樣令人存疑。

最終,影片最為可惜處或許仍在主題。故事觸及生死,在主題上卻未深至人性、生命、人生,那份對青春驟逝、情感丕變、身不由己的感懷與惆悵,依舊太過戲劇設計感般的讓人可以料想,卻未能提出深邃新論。《最後的詩句》在戲劇性上的工整,擊碎了其以心碎戀人殘章,來折射台灣社會的企圖。

無標題

《藍天白雲》

《藍天白雲》可被視為《踏血尋梅》(Port of Call, 2015)類的典型港片,故事取材自真實社會事件,片中同樣存在對犯罪過程的回溯演繹。一如《最後的詩句》對台灣社會的「躁動」投影,《藍天白雲》同樣恰如其分地揭示了香港社會的「暴戾」。此最鮮明地體現在故事中數場激烈的、歇斯底里的情感戲,如中學生Connie眼看暴力父親揮動皮帶對社工動怒後的失聲尖叫,又如極度壓抑的女警Angela與生活失能的父親在車上的情緒爆發。只不過片名取意雲霧後的光明所在,導演張經緯在映後也自承,對香港社會仍抱有希望。

導演在敘事鋪排上作出了頗具野心的嘗試,全片以Angela的問案查案回溯探尋Connie謀殺雙親的企圖,言至何人,劇情旋即轉切至該人物的支線敘事,倒也構成剪接上的妙趣。只是故事中出現的多組人物,不論是與Connie同被霸凌的同學,還是Connie的哥哥等,都僅短暫出場,卻未串成敘事上的明確因果,雖某種程度上仿擬了真實社會事件的撲朔迷離、緣由未清,但同時也為觀眾的情感進入留下了太多空白。

影片中的配樂格外搶眼,由導演妻子擔任作曲。導演於映後也提及,其中一首莫札特原曲傾訴13、4歲男童戀上中年女伯爵夫人的心聲,即呼應側寫出Connie與同班同學Eric的扭曲關係。只是過分引人注目的配樂是否反會喧賓奪主,顛倒了影像本質,同樣引人存疑。

無標題

整體而言,《藍天白雲》最讓人深刻印象處或許在於對兩個女性角色的並置對照,一如飾演Angela的女演員鄧麗欣所說,事實上,「Connie一直住在Angela心裡。」這也讓故事在犯罪類型之餘,又開出了人性寫實的另一面。除此之外,Eric一角的同志形象,也為影片多投注了一層性別符號。只不過一切都還落於中規中矩,終究未令人耳目一新。

《在碼頭》

如果說《西小河的夏天》是延續了近幾年中國獨立成長電影的脈絡,那麼很顯然,《在碼頭》則是屬於另一流。或許有一點《輕鬆+愉快》(Free and Easy)式,作者風格強烈,自成一派世界觀,自擁獨特的黑色幽默。而這部由賈樟柯監製的影片,也確實帶了那麼點賈樟柯式的江湖味。《在碼頭》由作家、詩人韓東編劇導演,改編自其1998年創作的同名中篇小說。這樣的創作前提,或許足以讓人理解影片在敘事上的恣意任性和不按牌理出牌。只不過,相較前幾部片的精工細琢,《在碼頭》此番跳脫設計的漫遊,倒也顯得逍遙自在。

影片序場虛焦,人流緩緩走過,一直走到鏡頭前才找到焦點。待旁白悠悠念完一首詩,才進入故事。倒是令人聯想起蔡明亮導演的短片《西遊》(Journey to the West,2014),地鐵站入口人流經過,李康生飾演的僧人緩慢下樓。

無標題

然而除此之外,尤令人意外的或許是,在這幾部華語電影中,《在碼頭》卻展露出了最強烈的導演企圖。當一行年輕詩人來到碼頭,片中有一場極為漂亮的鏡頭運動。攝影機在碼頭櫃台前梭巡,輕盈流暢,既帶出碼頭環境,更捕捉暗潮湧動,詩人丁子對櫃台姑娘的一見鍾情。而片中一本神秘的金色書,或能解為象徵著視而不見的真理,又或為詩集,又或為禁書。其意義不明的結果對影片到底是加分還是負分或可商榷,但它卻著實點出了電影藝術最迷人,但又被經常忽略的一點,即意義的開放性,影像的多義性。可見,僅將《在碼頭》視為一部詩人電影是遠遠不夠的,它就像是一面橫衝直撞闖入的鏡子,照出的卻是對電影藝術最原初的鄉愁。

《在碼頭》只說了一夜發生的事,一群浪漫詩人遭遇無賴地痞與現世官僚,在與之牽扯中陷入一種韓東所說的「現實,其實特別非現實」的荒誕窘況。若以電影這一媒介的特性檢視,此番韓東跨界操刀,影片仍留有不少瑕疵。然而最可貴的或許是韓東對「何謂荒誕」的一番詮釋。他在映後提出的荒誕悖論是,「人終要死,但我們卻興高采烈地活著。」他拒絕將《在碼頭》視為一部喜劇,直言「荒誕」並非是為了笑而笑的搞笑。此番註解尤其令人想起近幾年的台灣電影,不少作品被冠以「荒誕」的標籤,然而究竟真是荒誕,又或是僅止步於為搞笑而設計的層次,或許尤值得重新省思。

本年度入圍釜山影展「新潮流」單元的四部華語片,齊聚了來自中國的獨立成長電影、作者電影,來自台灣的時代愛情電影,來自香港的寫實犯罪電影,各擁典型,互為參照,倒也意外折射出當下華語圈的創作光譜。

無標題

 延伸閱讀
 
 611期【放映特寫】
 

相關文章
【桃園市政府文化局】2017年度桃園城市紀錄片觀摩講座
【新北市國際華人紀錄片月】 11.15首度開跑
【府中15】十一月主題──給電影的藝術靈光
【光點台北】雕刻時光影展
【臺南藝術大學】動美所碩士班「影像美學組」招生中!
【TIDF】第11屆TIDF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即日開放徵件!
 
林摶秋導演《丈夫的秘密》數位修復版大公開
乒乓少女大逆襲
我為愛做過的傻事
巴哈旺大飯店
Taiwan DOCS 紀錄片資料庫
TFI-logo
關於放映     徵稿啟事
版權宣告     刊登訊息
客服信箱
財團法人國家電影中心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3 TAIWAN FILM INSTITUTE |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