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電影資料館
563 2016-06-30 | 影展 |
【北影】《NY單身日記》——紐約女孩的愛情人生大作戰
導演  蕾貝卡‧米勒
演員  崔維斯費米爾、茱莉安摩爾、比爾哈德爾、伊森霍克
出品  美國/2016
發行  采昌國際多媒體
文 / 王志欽(肥內)

片名原為「瑪姬的計畫」(Maggie's Plan)在台灣被譯為《NY單身日記》,坦白說有些失當。失當之一,片中沒有任何人撰寫日記——或許你會說《海街日記》(海街diary)中也有人撰寫日記,但它本片的情況畢竟不太相同,《海街》的主詞是地名,它以擬人的方式隱喻了一種空間的觀點,但在《NY單身日記》描述的不是一種空間下的日常,而是特指單一角色,所以用「NY」也好,用「日記」也好,都離影片原旨很遠;失當之二,是因為片中扮演關鍵角色的不是日記,而是「計畫」,劇作以三個不同的計畫作為劃分的依據,每一次的計畫都推進了結構,並且協助製造戲劇性。不過這也不能怪取中文片名的人,一如有影評同儕看完本片還一直以為是本片女主角瑪姬飾演者葛莉塔‧潔薇(Greta Gerwig)的男友諾亞‧包姆巴赫(Noah Baumbach,《紐約哈哈哈》導演)執導的作品,影展手冊上對潔薇的介紹,也提到她演出的《紐約哈哈哈》,罔顧了本片與包姆巴赫非常不同的影片風格,也容易讓人有錯誤聯想。簡單來說,這部片以極為不精準的方式被台灣觀眾所接觸,實在是個大誤會。 

本片導演是蕾貝卡‧米勒(Rebecca Miller),她是作家亞瑟‧米勒(Arthur Miller)的女兒、演員丹尼爾‧戴-路易斯(Daniel Day-Lewis)的太太。她的產量不高,儘管如此,在台灣似乎也才亮相過前一部《她的私密日記》(The Private Lives of Pippa Lee),台灣觀眾想必對她算是陌生的;即使《她的私密日記》大牌雲集,且拍得也非常清爽,但她的知名度應該還是沒有打開,而她的再上一部作品《不倫戀曲》就和台灣觀眾無緣了,其原片名是「傑克與蘿絲的芭樂歌」(The Ballad of Jack and Rose),我曾戲稱這是對《鐵達尼號》(Titanic)的嘲諷,所以刻意將這對被暗示有著父女戀的兩位角色取名為傑克和蘿絲;加上描述表面光鮮但內心陰暗的《她的私密日記》,我們大概可以掌握到蕾貝卡‧米勒在處理題材上的態度:以戲謔的方式呈現人物內外失調下的失序。 

這也是為何《NY單身日記》影片的開始與結束,都聚焦在瑪姬的頭部(開場是背對鏡頭,而收尾是面對鏡頭),是這個人的「計畫」帶動了身邊人的失序。這部故事上有點類似高達的《女人就是女人》(Une femme estune femme),都是女主角一心想要個孩子,但在高達(Jean-Luc Godard)的作品中,安琪拉主要因為男友愛彌爾不想要孩子,所以去找了男友的死黨阿弗烈德提議由他來「代勞」。在瑪姬的計畫裡,由於她清楚自己自始至終都無法擁有超過六個月的戀愛關係,因此想要孩子的她,也想著請別人代勞。女主角的動機是這兩部片的第一層關聯。另一個關聯在於,高達在《女人》中試著致敬劉別謙(Ernst Lubitsch),因此索性讓阿弗烈德姓「劉別謙」;其致敬的核心──「和平的三角關係」,正是劉別謙作品中反覆出現的主題。以此來看,《NY單身日記》中也存在這樣的人物關係;而片末,瑪姬的「第四次」計畫的暗示處理,也類似於劉別謙的經典作品《生死問題》(To Be or Not to Be,1942)的收尾。掌握上述的脈絡,大概可以感受到米勒這部作品的筆觸。

瑪姬單純的懷孕計畫又怎麼引致各種混亂呢?回到本文開始時提及的,作為劇作推進力的計畫,如何在劇作中佈局?在這三幕劇影片中,每一幕都有一個大計畫,每個計畫也都遭遇一個大衝突,這便是張力的所在。而這三個計畫帶出的是都會新女性對於人生、愛情、家庭、生子種種安排的辯證,透過瑪姬看似異想天開的計畫裡,最大的衝突莫過於:愛情、生活可以安排嗎?然而,從事情的發展方式與結果看來,或許這也是為何中文片名強調了「紐約」二字,導演(兼編劇)對劇情的安排,似乎也是她對紐約的詮釋,在這個傳奇舞台上,一切近乎超現實的情節都是可能的。有趣的是,伴隨這些計畫的,還有一個貫串三幕的道具:約翰那本始終寫不完、參考自身生活的魔幻小說,它是瑪姬與約翰緣分的起點,卻也是兩人生活的束縛,更象徵約翰與瑪姬之間的愛情終點。

無標題

工整但不乏幽默的劇作為《NY單身日記》帶來相當活潑的節奏,女主角潔薇在片中令人又愛又憐,展現我們從沒見過的一面;但是這部片的全部優點,究竟該歸功給劇作還是場面調度,我們始終很難說清楚;即使影片中有許多間歇的片刻,這些片刻既不是沒有主角出現的空景,但也沒有為了推進劇情功能而存在,這類可稱為「空場」的段落,往往正是創作者以細膩的影像堆疊,體現人物的性格,以及他們在無所為之時反映出來的生命力的時候。而這種空場手法也一直是米勒的拿手好戲。

除此之外,影片中也存在一些迷人的「輕觸」瞬間,比如瑪姬拿著健康檢查單去找那位願意捐精的大學同學,這位同學顯得受寵若驚而自作多情,此時老天似乎開了點玩笑,一陣風將檢查單吹亂,兩人不約而同伸手壓住單子,不經意碰到了一起,攝影機很快地給了這雙手一個特寫,我們甚至錯覺是一個凝鏡。誰知道,這一瞬間在影片後面居然還有令人意想不到的發展。儘管很容易被忽略,這類瞬間在影片中卻不在少,再加上一些關鍵場面的反複與變化,都可以看得到導演花費的心思,縝密地保留一些細微的層次。

綜觀本片可以肯定的是,表演極精采(這一般得歸功於導演),劇本極簡鍊(導演自己寫的),在在確保了影片品質與導演個人風格的置入。所以再次向讀者提醒這個值得被記住的名字:蕾貝卡‧米勒,可說是非常必要的。

相關文章
2016 DOC+紀錄片工作坊
近期徵件訊息
2016台北金馬影展徵件報名中
【清大 2016暑期月涵學堂】說故事工作坊:從李安電影學說故事
紀錄片工會年度活動【2016 紀工聚會】
2016台北電影節
思沙龍-全新「焦點中國」系列
【府中15|七月主題】 童年的小宇宙
【高雄市電影館】初綻戀習曲主題影展
【高雄市電影館】歡迎來到魏斯安德森的奇想國度
搶救電影典藏,保存國家記憶遺產
第二屆臺灣與亞洲電影史國際研討會徵稿
 
女人沈睡時
歡迎來到美國
關於放映     徵稿啟事
版權宣告     刊登訊息
客服信箱
財團法人國家電影中心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3 TAIWAN FILM INSTITUTE |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