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人    影展    專題   
170 2008-08-15
不只是兒童電影
兒童電影並不等同迪士尼式的溫情說教或淺薄公式。影史上諸多經典皆以純真的孩童之眼映照出更深沉的成人世界觀,記述了成長的幻滅歷程,並追憶童年中純粹的美好;《囧男孩》是近年國片難得一見、以兒童觀點出發的作品,其如水晶般的澄澈光澤,映照了人們心中溫暖的兒時記憶、與那一個還沒長大、向成人世界妥協的純真孩子,本期週報的導演專訪,將帶您一同穿越通往童年的異次元隧道,領略《囧男孩》中的童真神采與活力。
169 2008-08-08
不曾遺落的夢
網羅中日流行音樂界、台灣獨立音樂界、鄉土戲劇的出色人物,「海角七號」在如此龐大的歷史平行架構中,呈現出恆春多元複雜難免衝突的新舊價值對立,但無限廣闊包容的海洋與真誠樸實的溫暖人情讓一切不安、遺憾、與衝突暫時有了安歇的港口,雨後天邊的一道彩虹彷彿允諾著美好的將來。本期週報訪問了導演魏德聖,漫談了《海角七號》的跨國合作經驗與台灣電影市場的行銷策略,分享開創國片大製作場面的現實困境。
167 2008-07-24
跨國合製電影的浪漫與現實
《鬬茶》演繹出一段橫跨台、日的古今浪漫奇情,讓日常的大眾飲品-「茶」展演出兩地的文化魅力與觀光風情,片中縱橫台、日的明星卡司亦備受矚目,可謂近年台日合作影片的精緻商業範型。茶葉在片中是橫跨中日、甚俱影響力的文化產業,媒合了中日的互通交流,而片外電影產業的跨國合作趨勢,亦可謂另一種當代新型態的文化融合。本期週報訪問了導演王也民、曾參與《赤壁》的國內資深製片葉如芬,兩人漫談了《鬬茶》的跨國合作經驗,並從中剖析台灣電影發展的脈動。
166 2008-07-17
創「異」不息:雷驤、吳乙峰
創立於一九七八年的金穗獎,過往三十年不斷鼓勵新興創作者及其隨時變化、萌發的影像創意,縱觀歷年獲獎者作品及其創作媒材與意念,則可略窺台灣影業暨影視創作潮流如何遞嬗、演變。乘金穗獎三十週年紀念影展開跑、讀者可循主辦單位精選之歷年獲獎作品回看在地影像創作軌跡之時,《放映週報》專訪六位往昔獲獎者,談其創作背景與理念,其中包括雷驤、吳乙峰、蕭雅全、吳米森、沈可尚、程孝澤。但願透過呈現不同世代、六種觀點,為讀者簡略勾勒在地影像創意豐繁的脈絡與發展。
165 2008-07-11
專訪鄭文堂導演
金穗獎三十年一路走來,或許所留下的軌跡深度不若金馬獎與台北電影節如此光芒耀眼,受到媒體矚目。然而,從今年「金穗三十同學會」幾乎是人山人海的大合照裡,我們才驚覺這個歷史悠久的金穗獎可以說是台灣電影的搖籃!今年正逢金穗獎三十週年,放映週報將一連兩週為讀者提供深入的專訪與報導。本期首先為讀者專訪本屆金穗獎的評審團召集人鄭文堂導演,請他以金穗獎得主以及兩屆評審的身分來談談本屆入圍的影片,以及對於這個影展的觀察與未來發展的建議。
164 2008-07-03
台北電影節看見國片新勢力
今年台灣電影掀湧起一股「後新電影浪潮」的青春勁道,諸多新生代導演以不同於80年代新電影時期的美學觀點,訴說自身世代的故事,在題材與語法皆更加鮮活、貼近大眾;但也絕非全然媚俗,不忌諱地去實驗更大膽、創新的風格。本次台北電影獎中備受囑目的國片如「海角七號」、「花吃了那女孩」、「九降風」,在電影節票房和評價皆有不俗的成績、一位難求,而下半年將陸續上檔的國片更如雨後春筍,可謂替長期低迷的國片帶來一股嶄新氣象。在近來一片媒體捷報聲浪中,《放映週報》在台北電影節找到甚受影迷歡迎的《野球孩子》、《夏午》二片的新銳創作導演--沈可尚與何蔚庭,請他們談談自己的紀錄片與短片。
163 2008-06-26
尋找電影的靈魂
○八年,「第十屆台北電影節」擴大舉辦「台北電影獎」競賽,在百萬首獎、評審團特別獎、最佳劇情片等既有獎項之外,針對劇情長片入圍作品,增設最佳導演、最佳編劇、最佳演員及最佳技術等個人獎項,今年入圍劇情長片項目的十部影片都有機會角逐上述新設獎項。「台北電影獎」頒獎前夕,《放映週報》專訪楊雅喆、李啟源、魏德聖三位作品尚未正式映演的入圍編劇,及作品頗受市場肯定的《九降風》、《情非得已之生存之道》編劇蔡宗翰,談其編寫電影劇本的功課與思維。
160 2008-06-05
溫柔詮釋暴力的深度
導演張作驥在一九九○年代後期是國際影展常勝軍,作品《忠仔》、《黑暗之光》、《美麗時光》不僅迭獲大獎,其締造的票房成績,在低迷的國片院線市場更屬罕見,所以能順利發掘、培植現今影視明星李康宜與范植偉。二○○二年推出《美麗時光》之後,張作驥暌違影壇五年,終於○七年完成最新長片作品《蝴蝶》。該片延續張作驥過往對底層生活的關注,沿襲其獨特的暴力美學,○七年底於金馬影展首映後,○八年入圍台北電影節,期間並陸續受邀參與國際影展。《蝴蝶》正式上映前夕,《放映週報》專訪張作驥,談該片構思與創作歷程,以及後續的影片拍攝計劃。
159 2008-05-29
老靈魂,新面目
侯孝賢導演甫於五月下旬獲法國文化部頒發藝術及文學勳章,《紅氣球》是他拍攝的第一部法語電影。最初,侯導受奧塞美術館之邀拍攝短片,其後改為長片拍攝計劃,奧塞美術館不再提供資金,侯導轉在法國製片協助下,邀請法國女星茱麗葉.畢諾許(Juliette Binoche)參與演出。五月十七日,侯導以「巴黎.台北.紅氣球」為題,於台北光點講述其創作此片的所思所感;影評人聞天祥先生為該講座引言,於會場幾乎扮演採訪者角色,深入的提問引侯導對該片侃侃而談。本期《放映週報》擇選該講座精彩片段以文字形式刊出,以饗未及參與講座卻對侯導新作殷殷期盼的讀者。
157 2008-05-15
珍藏美好,與感傷--專訪
《九降風》導演林書宇二○○六年曾因短片作品《海巡尖兵》獲頒台北電影節最佳劇情片獎,《九降風》為其創作的第一部劇情長片。《九降風》故事以一九九○年代的新竹為背景,講述七個高中男孩與兩個高中女孩的成長故事;情節以林書宇的個人經驗為藍本,加以戲劇化佈置,編織九個青春個體各自穿梭友情與愛情的生命歷程。《九降風》稍早於香港電影節播映,獲得極大迴響,片中九位未屆雙十年華的年輕演員隨即成為媒體焦點;林書宇亦因此片再次入圍○八年台北電影節。該片於台正式上映之前,《放映週報》專訪導演林書宇與主要演員張捷,談電影創作、生活情感,與電影工作的寶貴記憶。
第一頁 上十頁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下十頁 最末頁   共28頁
即日起捐款贊助《放映週報》1500元以上,可獲《再見楊德昌:台灣電影人訪談紀事》作者親筆簽名書一本,或《梅丁衍─辛辣國族》導演親筆簽名版DVD一份。名額各30名,贈完為止。
6/8 紀工聚會台南場【寫實轉化:紀錄片的可能性】
第五屆兩岸電影展6/7-6/12
6/1-7/4 高雄電影館「永恆的幻城—電影x文學」影展
2014 歐洲獨立電影節開放報名
遠大前程5/17~5/30
聖誕玫瑰banner
Taiwan Docs 紀錄片資料庫
紀錄片工會
關於放映     徵稿啟事
版權宣告     刊登訊息
客服信箱
觀看訪客統計報表
國立中央大學 電影文化研究室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3 Film Studies Center, National Central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