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電影資料館
影人    影展    專題   
663 2020-02-29
移民與女性政治面向的觀察
記2020年日舞影展
經歷長達四十餘年的「演化」,日舞影展的領銜地位依然不變,甚至比以往更具重要性。一項指標是越來越多在日舞影展曝光的作品進入獎季行列,成為奧斯卡的有力競逐者,今年入圍奧斯卡最佳國際電影與最佳紀錄片的北馬其頓紀錄片《大地蜜語》便是由日舞影展率先挖掘。今年筆者代表《放映週報》來到日舞影展,目的便是希望從中看見未來一年美國影壇的發展趨勢。
646 2019-05-31
讓「產業」被看見——打造台灣電影的主場
專訪台北電影節總監李亞梅
「我希望台北電影節的入圍名單可以鼓勵更多幕前幕後產業界的人,他們都為了一部電影的發生貢獻他們的才華跟精力,他們應該被看到。台北電影節不是變得商業化,而是變得產業化。」去年上任的台北電影節新任總監李亞梅,不只向我們解釋今年台北電影獎賽制調整的多方原委,也談到今年台北電影節種種呼應產業現狀的新活動,如入圍影帝后與經紀人的座談會、台灣電影行銷獎等。
644 2019-04-29
「家非家」:香港國際電影節華語新銳一窺
記《乘客》、《再見,南屏晚鐘》、《漫游》
比起約莫文化大革命(1966-1976)時期出生的賈樟柯、婁燁等第六代導演所背負的「家與國」、「在地化」的「叛逆與反思」,甚或指向被視為禁忌的政治敏感議題,去展現社會轉型中人們以及創作者自身的惶惑。這些年輕導演或許因不同的成長背景發展出新的趨勢,也或許順著電影審查制度的態勢而為,更將焦點縮聚在時代變遷之下以家庭為單位的內憂外患,家庭的可能性,新的希望和新的隱患,簡單來說,處理著「家不再是家」的問題。
642 2019-03-31
2019柏林影展華語電影觀察
名導與新銳的眾聲喧嘩,及巨大陰影般的「技術問題」
第69屆柏林影展公佈入圍名單後,備受眾人討論的焦點,無疑是數量與質量均可觀的華語電影大軍,綜覽全部展映單元,共入選多達十多部長短片,有大師名導新作,也有新銳生面孔初試啼聲。本文將帶讀者回顧今年柏林影展放映的多部華語電影。
638 2019-01-04
一種像滑臉書的看展模式
專訪「離線瀏覽:第六屆臺灣國際錄像藝術展」策展人許家維、許峰瑞
看這個展其實可以像平常在滑臉書的感覺,用這種狀態來看這個展就可以了,其實不只是電影的影迷,這種經驗是現在每個人都有的。這次展出作品都不長,在裡面真的可以只用「瀏覽」的方式,各取所需,抓你有興趣的方式,不用很認真做功課的狀態。而且不用買票,不用像觀看一部電影那樣,可以一個下午在這裡隨意走走、喝喝咖啡。雖然當中仍有很多嚴肅議題,但我們現在也很習慣在社群媒體上用輕鬆瀏覽的方式去看待嚴肅議題,不是嗎?
628 2018-08-03
後寧靜革命時代,從銀幕上尋找待解的歷史創傷
專訪2018臺灣國際人權影展總籌馮賢賢
「假設她的國家(哥倫比亞)已經變成一個正常的國家,她怎麼會不要公道正義?」馮賢賢接著義憤講道:「我覺得臺灣是類似的狀況。基於我們奇特的國家處境,連國家認同、定位在國內都要爭論不休的情況下,沒有對於威權統治、白色恐怖的共識,即便掌權者都恐懼於得罪加害者集團,難以全面除垢。加害者無須面對過去的罪刑,導致成為一個只有受害者、沒有加害者的轉型正義。」
625 2018-06-24
龐克與牢騷,兩道東南亞的幽默新聲
談台北電影節「東南亞新銳短片選」兩位焦點影人
卡洛本業是剪輯師,其作品無論情節發展或影音佈署皆生猛奔放,有如怒氣沖天又斷點犀利的龐克,一步步將鏡頭下的日常從現實過渡到荒誕的超現實。索拉育則是一位擬音/收音師,不同於卡洛精心雕塑的魔幻寫實時空,在貌似無奇瑣碎的生活片段捕捉裡,發出一個個直指泰國現狀的逗趣小牢騷,憤青譏諷之餘,也流露莫可奈何。這兩道東南亞新聲,興許尚未成曲,未及大鳴大放之時,卻可以視為東南亞電影另一波再起之勢的觀測前哨。
623 2018-05-20
台北電影節二十年,破框而出
專訪台北電影節總監沈可尚、策展人郭敏容
約莫在去年十月,沈可尚就開始思考台北電影節二十年,他將電影節想成一個角色,進一步去問這個「他」是個甚麼樣的人,這個「他」在過去二十年被賦予了甚麼任務與性格?在這個回顧二十年的當下,又將如何創造與定義下一個二十年。正如他所言,這個角色未來將長成甚麼樣,不只是回望他過去是甚麼,更在於現在的策展者如何塑造。沈可尚在回推與觀望當下的來回之中,提出:「『突破框架』就是我們的核心精神」。
619 2018-03-31
反轉紀錄片
專訪2018 TIDF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策展人林木材、活動統籌吳凡
今年是TIDF二十週年,也是影展2014年從台中搬回台北後,第三度以「再見.真實」為核心精神,強調「『紀錄片』本身就是主題」。TIDF此一定位,為他們累積出一批死忠粉絲,期待他們端出更一新耳目的節目。今年,TIDF要讓反轉的跨度更大一點。當然,片單內仍有一定比例的傳統紀錄片,但也納入不少前衛電影、錄像、聲音紀錄片等,東南亞單元亦放頗多一般定義下的劇情片,企圖拉大紀錄片的光譜,常設單元「時光台灣」也邀請13位導演以「檔案影像」再創作,以現代視野反轉舊資料。另外還把展映空間拉到當代藝術館與立方計劃空間。
617 2018-03-13
【鹿特丹】陪伴新銳探索「電影」的100種可能:
記 2018 IFFR 鹿特丹影展
這是我第一次參加 IFFR,但早在此前多年,我就聽聞他們在挖掘電影新銳上的積極,例如他們便是西方國際影展上第一個挖掘趙德胤作品的影展,直到《冰毒》之後,趙德胤才漸漸從鹿特丹進一步朝更大的「柏林影展」、「坎城影展」前進,也有人說,「如果你覺得柏林影展的『青年導演論壇』(Forum)放映的影片很有趣,那你就更應該來鹿特丹看看。」
第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十頁 最末頁   共13頁
Fa182上市
辛奇.很新.奇影展
2020溫哥華台灣電影節(線上影展9/11-20)
【臺北詩歌節】黃明川老師紀錄片《波濤最深處》電影首映及座談(10/11)
「視讀司法」放映講座-獨立書店巡迴(8/15-9/19)
「跟著鏡頭看臺灣」2020紀錄片行動列車(8/29-11/15)
觀光記—王博彥、吳梓安、林子桓 三人聯展|開幕放映與座談Journal of Visited Light(9/19)
第五屆當代敘事影展——詩的鏡像(10/2-11)
【光點台北】2020年9月上映電影資訊
【府中15】2020年9月主題「百工顯影」節目資訊
【桃園光影文化館】9-10月「好秋嘉年華」主題影展+「美食饗宴」館慶特別企劃(9/23-10/7)
桃園電影節(10/9-23)
「辛奇.很新.奇」影展,全臺巡迴中
2020神腦原鄉踏查紀錄片競賽(9/23 17:00止)
 
跟著鏡頭看臺灣2020紀錄片行動列車
府中15九月份節目1
台灣電影網_295x100
影像教育扎根計劃
Taiwan DOCS 紀錄片資料庫
TFI-logo
關於放映     徵稿啟事
版權宣告     刊登訊息
客服信箱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3 Taiwan Film and Audiovisual Institute |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