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2006-09-04 | 影人 |
『純愛』和風蔓延台北…
中日合作新片《關於愛》導演易智言專訪
文 / 艾爾
關於『愛』的說法,一年可以有366種;關於『愛』的故事,有些導演花了一輩子都還說不膩。得到愛,可以興奮地就像《萬花嬉春》裡的金凱利,傻傻在雨中漫舞也不怕流鼻水;沒有愛,只能惆悵地在大安森林公園裡狂哭三十分鐘( 可參考蔡明亮的《愛情萬歲》)。無論你看待愛情是明是暗、是歌頌是唾棄,你都得承認,愛情這捉摸不定又氾濫成災的小玩意兒,實在是浩瀚宇宙間最充滿戲劇性的電影題材了!



《關於愛》正是一部描寫『這玩意兒』的電影,來自中、日、台三地的導演各貢獻了一齣他們想講的浪漫片段。其中由《藍色大門》導演易智言創作的台北篇,無疑是三部當中最具神采的一段,沒有日本純愛系電影的夢幻催淚,易智言透過極度生活化的年輕語彙以及近乎即興的表演空間,不偏不倚地捕捉了新世代狂放間帶點無厘頭的戀愛文化。在近期臺灣影壇一片重口味潮流下,本期『放映雙週報』特別鎖定這部難得的清新愛情小品,請易導與讀者分享他最新作品的企劃緣起與拍攝經驗,以及他透過本片所傳達的愛情觀點。
《關於愛》是一部中日台三方合作的電影,可以談談這是一個怎樣的拍攝計畫,您會接觸到這個計畫的緣由為何?
易:這個拍片企劃是由日本的一家電影公司Movie Eye所發起,他們也就是兩年前負責在日本發行《藍色大門》的公司,由於《藍》片在日本的市場反應不錯,很快地他們就積極與我接觸下一部片子的合作,不過這段合作過程其實波折許多,一開始是我拖了一年多劇本寫不出來,於是日本方面提了一個三段式故事組成的構想,我只需負責其中一段…嗯,聽起來難度較低,所以我就開始著手進行這段故事的劇本創作。然而創作中途日方又打電話來,表示他們海外資金籌措過程未如想像順利,所以片子本身主要還是得以日本市場為考量,於是我的劇本需要加入一個日本主角,改談異國戀的主題。哪知寫著寫著日本又打來,說有香港資金進來,問我是否能再把主角身份更改為香港人,這次我可沒那麼容易妥協了,香港人跟臺灣人談戀愛叫什麼『異國戀』啊!?所以最後我還是維持了日本人到臺灣的那個版本。

所以《關於愛》的原始構想跟目前拍出的三段式成品幾乎是完全不同,過程中企劃想法一直隨著外在環境如資金、市場、創作者意願等不斷作調整,從開始創作到定案之間起碼與日方溝通交涉了四、五個月,他們處事態度很嚴謹,開拍前一定先安排好故事賣點、鎖定的市場等各個考量,雖然創作者需要花長時間與他們溝通並作出調整,不過雙方協議出來的結果往往更貼近觀眾,也能讓創作者更無後顧之憂地進行拍攝。
你認為跨國合作為積弱不振的國片發展找到新路了嗎?
易:很難。就這次日方投資的邏輯來看,他們不是來投資臺灣電影工業,他們來投資的是臺灣的人、臺灣的導演人才,侯孝賢也好、張作驥也好、還是我易智言,他們看中的都是單一人才,而不是整個環境。打個比方來說,假如日方遞出一個案子指名與侯導合作,但侯導不拍,他們不會因此就去找別的臺灣導演來拍,因為他們看重的是侯導這個人,而不是臺灣電影的產業環境,所以像《關於愛》這樣的投資都只能被視為個案,對臺灣電影整個工業環境的影響不大。
這次與跨國際的工作團隊合作,拍攝方式與工作習慣是否隨之帶來很大的變遷,溝通的過程中有出現什麼困難嗎?
易:台北篇主要的工作團隊還是《藍色大門》的原班人馬(包括美術、配樂和攝影師等),不過整個劇組的行政人員都是來自日本,包括高層的製片老闆們,所以我們劇本要翻成日文、演員也要經日方通過並與日方簽約等,程序上步驟的一樣都不能少。兩方溝通上的問題當然有,因為日本人是非常仔細小心,甚至有點強勢的民族,舉一個例子,過去我創作的劇本一向著作權都在自己手上,對我而言也是理所當然的,不過這次日方就要求我放棄著作權,好讓他們可以把劇本改編成電視劇、長篇電影或小說之類的,我不同意,還跟他們吵到一度罷拍,不過最後還是解決了!解決的方式就是我放棄 (無奈地笑),想想算了,反正我也不怕寫不出劇本,再寫就有了!(更無奈地笑)
您負責的是三個城市中的台北篇,其中反映了什麼樣的台北特色與愛情觀?
易:我的作品都有一個問題,就是雖然它們的故事背景都是台北,看過的人都覺得不像台北,從最早的《寂寞芳心俱樂部》、《藍色大門》到這次的《關於愛》都有這個特色。其實我對台北很有感情,但我不會去拍地標或建築物之類的東西,我企圖捕捉的是這個城市裡人們的情感。台北人就像生存在任何一個大城市下的居民,同樣地有著都市化、中產階級的城市居民面貌,我想呈現的是這些城市人內心共通的情感,一種放諸四海皆準的共鳴,而不是用地標去區隔各個城市,所以我的電影一向不那麼刻意強調發生在台北。

至於我在這部電影裡呈現的愛情關係,用個比喻,就是兩隻刺蝟相互取暖,想靠在一起卻又不能靠太近的關係…。
透過這段故事你最想傳遞給現代年輕觀眾的訊息是什麼 ?
易:我想是感謝吧!對於過去的愛人和現在給予關懷的對象統統說一聲謝謝!
女主角范曉萱據傳是個很有個性的女孩,拍攝或教戲的過程中會不會出現所謂『難搞』的情況,當初選擇她擔任此角的理由是?她這次的演出令您意外或滿意嗎?
易:萱萱真的是很有個性,據傳屬實(笑)。但過程中沒有所謂難搞的狀況,我認為導演與演員之間,最重要的是建立一層信任的關係,我和她從完全陌生到建立信任,確實花了一些時間,不過這就如同任何一段關係的建立,都是需要時間的。對萱萱而言,最大的挑戰應該是表演方式的轉換,從歌手到演員,是完全不同的表演方法,歌手隨時都在擺pose,知道自己哪個角度最美最帥,但演員絕對不能存在這種自覺,才能做到真正的自然與隨性!

選擇萱萱擔綱此角,是因為我在她身上看到了女主角的特質,很有個性、很有主見、處理男女關係上可以很霸道,會對男生頤指氣使的那種,所以雖然選擇演戲經驗不多的萱萱有一點冒險,但她後來確實展現了符合此角的演技潛力,我很滿意她的表現,也鼓勵她繼續朝戲劇界邁進。
《藍色大門》後很多片子試圖複製其成功模式,如《五月之戀》《夢遊夏威夷》等等,卻都沒有獲得預期的票房成功,對此您的看法為何?
易:臺灣的票房實在是個太難掌握的數字了!我也不知道為什麼,對我而言,《五月之戀》和《夢遊夏威夷》都是比《十七歲的天空》好上太多的片子,卻反而賣得不好,我也不太懂得問題在哪。我想最糟的是臺灣觀眾口碑庸俗化,有時片子不賣座倒不是影片本身的問題,而是觀眾的問題,我就直接罵觀眾好了…(笑)
最近的國片吹起了話題炒作與腥羶的熱潮,重口味確實引起了觀眾的迴響,這樣的趨勢是否對您的作品宣傳造成壓力,你們有規劃特殊的行銷策略推廣這部描寫純愛的清新作品嗎?
易:這方面我比較不內行,或許你待會兒可以請教一下負責發行的公司員工,我們走的還是傳統的宣傳路線,透過上廣播、雜誌、電視等媒體通告宣傳,沒想過要特地炒什麼話題來營造聲勢。其實《藍色大門》票房成功的一個關鍵因素是網路的傳播力量,透過網友在BBS的討論,後續的口碑與影響力才逐步擴散出去,有點可惜的是它散播的速率不一定夠快…(編按:指的應該是不一定趕得上院線下片換檔的速度)。
可以透露下一部作品的拍攝計畫嗎?
易:我五月份會開拍一部公視的八點檔連續劇,主題與『教改』有關,故事發生在一所國中校園裡,目前還在尋找合適的演員,假如貴報讀者有認識愛秀敢演的國高中生,歡迎請他們將個人簡歷附照片寄到[email protected]劉小姐收,說不定你就是下一個陳柏霖或桂綸鎂!

(特別聲明:以上報名信箱由導演親自提供,絕對屬實,無誠勿試!)
最後,關於愛,您自己是怎麼解讀或看待這個字
易:無法定義耶!正是因為無法定義,所以幾千年來大家不斷在寫愛情,正是因為它曖昧、複雜、活潑、變幻莫測,所以大家都在試圖掌握它、創作它,如果太容易定義的話,大概就沒有這麼多人談論它了…透過愛情,我們發現了自己原來是什麼樣的人,醜陋的一面、善良的一面、灑脫的一面、小氣的一面,都會在愛情面前原形畢露,無所遁形!
相關文章
即日起捐款贊助《放映週報》1500元以上,可獲《再見楊德昌:台灣電影人訪談紀事》作者親筆簽名書一本,或《梅丁衍─辛辣國族》導演親筆簽名版DVD一份。名額各30名,贈完為止。
6/8 紀工聚會台南場【寫實轉化:紀錄片的可能性】
第五屆兩岸電影展6/7-6/12
6/1-7/4 高雄電影館「永恆的幻城—電影x文學」影展
2014 歐洲獨立電影節開放報名
遠大前程5/17~5/30
聖誕玫瑰banner
Taiwan Docs 紀錄片資料庫
紀錄片工會
關於放映     徵稿啟事
版權宣告     刊登訊息
客服信箱
觀看訪客統計報表
國立中央大學 電影文化研究室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3 Film Studies Center, National Central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