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電影資料館
468 2014-07-21 | 影展 |
2014 台北電影獎揭曉
紀錄片「百萬首獎」五連霸
文 / 洪健倫
2014年台北電影節的壓軸重頭戲「台北電影獎」在7月19日周六晚間的頒獎典禮揭曉評審結果。《郊遊》男主角李康生獲得最佳男主角獎,是繼去年在金馬獎、今年初亞太影展登上影帝寶座後,再度錦上添花。陳湘琪則在從影多年後,終於以錢翔執導的《迴光奏鳴曲》奪得影后獎座,本片也榮獲本次競賽的「最佳劇情長片」獎。本屆最佳導演則由《冰毒》導演趙德胤獲得。最後本屆的最大獎項「百萬首獎」則由評審團頒給紀錄片《不能戳的秘密2:國家機器》導演李惠仁。以下便是本次放映週報為各位讀者所做的本屆頒獎典禮的重點報導與評析。

本屆台北電影獎頒獎典禮,在主持人曾寶儀、郭書瑤兩人和《KANO》演員曹祐寧三人載歌載舞的組曲中揭開序幕。特別的是,今年是郭書瑤第一次擔任大型頒獎典禮的主持人,對她而言是一大挑戰,曾寶儀則鼓勵郭書瑤,表示她在廣告、歌唱、電影等領域中的每個第一次都有好成績,一定也能為今晚帶來很精彩的節目。典禮的前段首先揭曉了最佳男女配角、劇情類以外的各類最佳影片,以及各項技術獎等獎項的得獎者。

新人曹祐寧獲最佳男配角 戲裡戲外野球魂炙熱

本屆最佳男配角由長片《KANO》中飾演投手吳明捷的新人演員曹祐寧獲得。《KANO》旗開得勝,聽到頒獎人王柏傑、尹馨念出曹祐寧的名字,導演馬志翔興奮地從椅子上跳了起來。曹祐寧感謝監製魏德聖、導演馬志翔等人,表示馬導像是年輕演員們的大哥哥,感謝導演願意相信他們。他也謝謝家人和《KANO》中的兄弟們,表示這個獎項是屬於大家的。在接受媒體訪問時,棒球校隊出身的曹祐寧表示上台領獎比棒球比賽還要緊張,而他到了後台想扣上西裝鈕扣時,雙手也還不停顫抖。而他在參加《KANO》拍攝前,是位正規的大專棒球選手,為了拍戲,還休學一年專心投入拍片,今年才繼續回到校園和球場。被問到得獎之後是否會繼續投入演藝事業,他表示目前會以棒球為主,因為這是他從小的夢想,也受了多年訓練,還是希望能在棒球場上實踐自己的夢想,成為職棒選手。

膨風嫂林美秀「俗」出一片天 獲最佳女配角

今年的最佳女配角則由本土喜劇片《總舖師》中的「膨風嫂」林美秀獲得,聽到自己獲獎,林美秀一副不可置信,她在台上緊張的表示,由於大會沒有事先公布入圍名單,因此她今天只抱著來擔任頒獎人的心情參與盛會,完全沒有想過會上台領獎。很開心能得到最佳女配角,但心中也嚇了一大跳。這是金鐘影后林美秀第一次獲得台北電影獎肯定。



 
上圖:曹祐寧在《KANO》中飾演投手吳明捷,以新人之姿獲得最佳男配角;
下左:評審團肯定曹祐寧的表演「誠摯內斂,不著痕跡的展現角色魅力。雖是初次演出,與不同專業背景的演員對戲卻不顯生澀,成功帶領觀眾進入片中所呈現的美好年代。」;
下右:林美秀以《總舖師》膨風嫂一角獲得最佳女配角,評審肯定「節奏掌握精準,演技洗練不落俗套。在嘻鬧詼諧的情境下,依然紮實詮釋出屬於台灣女人獨特的韌性與厚度。林美秀在本劇中,將喜劇表演推向華麗的新境界。」 

張孝全「愛的抱抱」有保庇 
《神算》余佩真獲新人王

本屆的「最佳新演員」獎項,頒給了短片《神算》的主角余佩真。在此之前還有段有趣的小插曲。在揭曉最佳新演員得主之前,主持人郭書瑤和曾寶儀先前往觀眾席,訪問幾位呼聲最高的入圍者,郭書瑤非常大方地給了《暑假作業》的男主角楊亮俞一個「愛的抱抱」,而另一頭的曾寶儀也不讓瑤瑤搶去風頭,在訪問余佩真時,邀請坐在一旁的影帝張孝全也給這位年輕演員一個大力的擁抱,羨煞全場影迷。而在影帝的擁抱加持下,余佩真一舉從《行動代號:孫中山》詹懷雲、魏漢鼎、《共犯》鄭開元、等人之間脫穎而出,從頒獎人五月天「怪獸」溫尚毅、黃姵嘉手中接過獎座。

余佩真在台上感謝本片的靈感來源「索菲亞」,感謝她「實踐她相信的真善美」,也謝謝媽媽和她的朋友陪她練「起乩」、練劍。余佩真也有感而發的表示「很多人都說劇場工作很辛苦,只要認真生活、真誠生活的每一個人都很辛苦。」她希望大家可以尊重每一個人的選擇。

最佳編劇易智言喜極而泣 
真情告白「一直認為我是一個編劇」

今年的「最佳編劇獎」由《行動代號:孫中山》編導易智言獲得,易導在台上激動落淚,表示當年從美國學成歸國,開始從編劇做到導演,「至今我一直認為,我是一個編劇,更勝於一個導演。」易智言是第一次參加台北電影獎,這是他獲得的第一個正式電影競賽獎項,他感謝評審團頒給他這麼重要的獎。導演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今年對手包括《KANO》、《總舖師》等片的實力太強,完全沒料到自己會得獎,在台上緊張的手直發抖。得獎後他也會繼續寫作,寫下他所觀察到的社會,以及他所關心的人。

他表示最近《行動代號:孫中山》正積極地跑宣傳,在好萊塢暑假大片的夾擊下,戲院的上映也順利撐過第二周,宣傳的過程很辛苦,他也看到當下台灣電影生存的艱難。這個獎的肯定,讓他有力氣走下去。

上圖:余佩真(左一)飾演有通靈能力的高中學生,評審團表示她的角色一邊「必須履行天職的靈媒,同時又希望能像同學去經歷青春歲月的純真和愛情。她以不刻意、簡單自然地方式表現出角色內心的糾結及無奈,獲得到評審們一致的認可。」

下圖:易智言上台領獎激動落淚,評審肯定其「敘事手法大膽獨特,細膩描繪青少年的躁動與生命力,並將台灣國族與經濟的沉重議題,進行殘酷卻不失幽默的深度剖析,成功編寫出一則荒謬的青春寓言。」

最佳短片《神算》導演陳和榆盼退伍返影壇 
最佳動畫《荒城之月》完美詮釋文學作品

除了得到最佳新演員,短片《神算》更奪得「最佳短片獎」,導演陳和榆在致詞時表示很意外,也開心評審團鼓勵新導演的精神。他回憶《神算》是一段非常奇妙的機緣,當初在網路上看到靈媒索菲亞的訪談,給他故事靈感,也邀請她擔任顧問。他也感謝所有工作人員挖盡心思一同完成這部影片。陳在台上更有感而發的說,當初拍攝劇中靈堂一景時並沒有太多感覺,但近來家中祖父去世,自己站在靈堂裡才了解其中的滋味,感嘆生命無常。

「最佳短片」獎由《荒城之月》抱走,導演吳德淳感謝每個工作崗位的成員在各自藝術領域上的傑出才能,本片改編自甘耀明的同名小說,結合版畫、動畫、音樂等多種元素,評審團盛讚本片「本片體現了動畫全面的創造性,在文學、美術、音樂上皆相互輝映,結構完整且風格明確。」這是吳德淳第二次在台北電影節獲獎,吳曾於2010年以首支動畫作品《簡單作業》獲得同一獎項。

不分類特別貢獻獎

今年台北電影節首次不預先設立特定技術獎項,而是設立四項「不分類特別貢獻獎」,而最後則由紀錄片《餘生:賽德克‧巴萊》姚宏易(最佳攝影);紀錄片《刪海經》洪淳修(最佳剪輯);劇情長片《總舖師》黃美清(最佳美術);動畫片《搖滾搖籃曲》陳明和(最佳視覺效果)等人獲得。

評審團稱讚《餘》片攝影姚宏易以「飽含情感的影像之美,沉靜的凝視一段歷史、土地,與人的故事,使觀者透過鏡頭完成了感動的閱讀經歷。」《刪》片洪淳修身兼製片、導演、攝影、剪接,獨立完成紀錄片,評審團肯定其「藉由台灣本島罕見的海洋生物鱟來貫穿金馬在兩岸和平機制變遷下的滄海桑田,將許多日常生活瑣碎的漁民生活,剪接成一部生動有趣、引人入勝的影片。將金門的生態破壞,折射出近待兩岸政治變遷下,人民對於未來生活的不確定感。」

黃美清是資深電影美術,曾擔任《愛LOVE》、《艋舺》、《痞子英雄首部曲》等商業大片的製作,並曾以《一席之地》、《艋舺》等片兩度獲得台北電影獎,此次三度獲獎,評審團讚「利用豐富鮮豔的色彩與層次,將台灣庶民新舊文化的蓬勃生命展現得淋漓盡致。那幅位於台北車站底層的故事壁畫,尤見歷史與人性的幽光。」動畫《搖》片導演陳明合則獲評審肯定製片團隊「在視覺上的大膽運用各種元素,令觀影者感受到全新的搖滾狂放經驗。」

《冰毒》、《KANO》分獲媒體、觀眾肯定
趙德胤各環節誠意十足 
馬志翔盼更多學子看見KANO精神

本屆台北電影獎頒獎典禮在最佳女配角獎得主「澎風嫂」林美秀,與「全聯先生」邱彥翔兩人揭曉「媒體推薦獎」、「觀眾票選獎」起,開始進入當晚的節目高潮。本屆媒體推薦獎由《冰毒》獲選,由國內電影線的媒體工作者組成的評審團表示「影片具有獨特美學,在劇情虛構與記錄真實之間的風格表現成熟,展現獨立電影工作者在製片上的彈性與韌性。」《冰毒》在國內電影競賽得獎紀錄破蛋,趙德胤欣喜之情溢於言表,在台上感謝家人的支持時,還一度哽咽。他在接受媒體時表示,任何大獎小獎,對於獨立製片工作者都很重要,他當晚特地穿了姐姐送給他的西裝,也希望讓在緬甸的母親看到他風光的模樣,也強調製片團隊從拍片到上映行銷的每一個環節都誠意十足地做事,每天出席院線放映的映後座談。

而9月25日將重新上映的棒球電影《KANO》不負眾望,獲得「觀眾票選獎」成為本屆台灣電影的人氣王。馬志翔表示他最在意的就是觀眾的反應,得到觀眾票選獎對他是非常大的肯定。馬志翔在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本片重新上映是因為電影下檔後,他們仍持續的勤跑各地介紹KANO的故事,也發現有很多年輕學子聽過電影的好口碑,卻錯過上映檔期,只有約莫三成的學生看過電影,因而希望「再賭一把」,安排電影重新上映,讓更多學子也能看到「不要想著贏,要想不能輸」的KANO精神。不過他也懊惱剛剛在台上因為太緊張,忘記向觀眾宣布這個消息。

卓越貢獻獎肯定井迎瑞保存台灣電影記憶
盼老資料建立新價值

本屆的「卓越貢獻獎」頒給了電影學者井迎瑞教授,身為台南藝術大學音像紀錄與影像維護研究所所長、前任國家電影資料館館長,井迎瑞至今致力於各項台灣影音資料的保存與修復,從一開始任職國影館時期推動的搶救台語片,到建立與領導南藝大音像所師生團隊,並發現台灣電影史上第一部歌仔戲電影《王寶釧與薛平貴》珍貴拷貝,在在體現其做為影像維護者的強烈使命感與行動力。

井迎瑞感謝主辦單位「第一次將這個獎給了沒有市場價值的影像維護工作者」,他認為該獎項鼓勵的了影像維護工作的老前輩與新人,建立了「檔案人」的核心價值。他也盼望在眾人的努力保存與維護下,這些老資料可以在現在建立新價值。井迎瑞也有感而發的說,由於成長過程中不斷搬家、遷徙,這樣的經驗讓他更懂得珍惜的重要。他也強調,希望藉由得獎「讓大家看到修復老影像背後的意義」他認為社會變化太快,對過去世界的記憶快速流失,「修復影像保存記憶,讓大家溫故知新,鑑往知來,我們只有掌握過去,才能掌握未來。」

《不能戳的秘密2》獲最佳紀錄片
李惠仁透露將推續集

今年紀錄片競爭激烈,李惠仁導演的《不能戳的秘密2:國家機器》脫穎而出獲得「最佳紀錄片獎」。評審團肯定期秉持獨立媒體人精神,揭發官僚亂象。李惠仁發表感言時,感謝在《不》片第一、二集背後提供協助的學者,很多人曾質疑他的專業背景,但就因為有這些學者的協助,他才能戳破政府隱瞞疫情的謊言。他也肯定這些學者的學術風範,不像日前論文風暴主角喪失學術操守,導演也將這個獎項獻給台灣正在萌芽的公民意識。李惠仁透露,因為近年農委會在處理疫情上仍然持續有隱匿的情形,因而該系列紀錄片的第三集正在攝製中,明年可望發表。

李康生影帝光環錦上添花 
陳湘琪走出瓶頸登后座

在去年獲得金馬獎影帝、亞太影展影帝之後,李康生以其在《郊遊》之中灌注所有生命經驗的演出,再次征服評審團。當晚李康生的女友也陪同出席頒獎典禮,更在主持人曾寶儀的引介下,首次在鏡頭前亮相。李康生在台上致詞時開玩笑的表示,今年的評審團主席是「國父」(陳國富的諧音),讓他還以為影帝注定是《(行動代號:)孫中山》獲得,逗得全場哄堂大笑。李康生此次以《郊遊》獲獎無數,他希望還可以再下一城,在國外的國際影展再拿一個影帝講座。會後評審團主席陳國富接受媒體採訪時透露,此次影帝寶座的競爭並非一帆風順,李康生是在和《KANO》男主角永瀨正敏經過一番競爭之後才脫穎而出。

陳湘琪以《迴光奏鳴曲》中的玲子一角獲得評審團一致肯定,該角色在劇中同時面臨中年失業、更年期、空巢期、長輩住院等多個人生障礙,使得她不得不探詢人生的出口。頒獎前曾寶儀才開玩笑的表示,包括張家輝、李康生等歷屆影帝影后都在拍片過程中受傷,同在拍片中撞傷頸椎的陳湘琪一定也有好成績,沒想到獎項揭曉果真獲獎,陳湘琪在台上心情十分激動,她感謝《迴光奏鳴曲》導演錢翔、製片陳保英為她等到最後一秒,讓她沒有錯失這個角色,因為在過去兩年終她經歷雙親離世的創痛,而「我的父母是我最好的觀眾,失去雙親,使得身心狀況都無法面對表演工作,但也是因為走過傷痛,才能處理更深刻的角色心境。」


上左:陳湘琪獲得最佳女主角獎,評審肯定她所扮演的玲子「承受著生活裡的各種壓力;面對無法逃避的身體變化,陳湘琪將自己深陷到角色靈魂裡,細緻地演繹一位弱小、被忽略的中年女性對無法否定的欲望,複雜的內心掙扎。」;

上右:李康生再奪影帝,評審讚嘆「李康生由生命粹練出的情感力道,超越技法,達到真實又近乎儀式的境界;觀眾藉由他的表演得以逼視自我內心的掙扎和救贖。」

下圖:
趙德胤以低成本完成劇情長片的拍攝,評審團佩服他「在人力及經費均有限的嚴苛條件下,趙德胤仍能掌握全局,給觀眾完整且真實的緬甸社會,及個人在這個社會的相處之道。」
 

最佳導演獎高舉獨立新銳 
趙德胤:「我確信我是個導演了」

趙德胤在獲得「媒體推薦獎」後,更獲得最佳導演大獎,從新電影大將柯一正導演手中接過獎座,趙德胤的前兩部作品《歸來的人》、《窮人、榴槤、麻藥、偷渡客》皆曾入圍台北電影獎劇情長片類,但一直沒有獲得青睞,而《歸》片劇組總共三人,《窮》片劇組則為四人,直到《冰毒》擴增為七人,終於得獎,因而笑說他發現「得獎是需要專業分工的,劇組人要多一點。」

趙德胤感謝男女主角與所有劇組成員,稱他們為「我心目中的男女主角」,也感謝劇組家人的信任,讓他帶著所有人前進緬甸拍片。他也提及製片與電影發行的夥伴,讓他學到很多。而他特別感謝評審團給他的肯定,感性地表示:「一直以來都是這樣土法煉鋼、野馬脫韁一樣地拍片。因為你們這個獎,讓我更確認了,給我了自信,讓我知道了我是一個導演了。」

《迴光奏鳴曲》獲最佳劇情長片 
錢翔:「我是獨立製片,我只能感謝人」

本屆「最佳劇情長片」大獎競賽異常激烈,最後錢翔《迴光奏鳴曲》自國際影展強片、商業熱賣大片中脫穎而出,贏得最佳劇情長片殊榮。揭曉劇情長片獎得主時,《迴光奏鳴曲》女主角陳湘琪正在後台等待媒體訪問,看到電視上頒獎人張艾嘉、李烈念出得獎者的那一剎那,陳湘琪喜極而泣,久久不能自己。

錢翔導演上台時感性的表示:「我也想像李安一樣感謝電影之神。但是我是獨立製片,我只能感謝人。」由衷感謝所有參與拍攝工作的劇組成員,強調獨立製片非常不容易,有許多人都是幾乎已沒有報酬的方式在幫助這部電影。而身為資深電影工作者,他當晚也很高興看到恩師井迎瑞獲獎,並回憶自己當年曾加入搶救台語片的行列,也很高興看到當年參與《藍色大門》拍攝的人們,今天都站在台上頒獎、領獎。導演受訪時表示,這個獎對他是莫大的肯定,給了他繼續走下去的動力。

上圖:錢翔初次執導劇情長片便獲得最佳劇情長片大獎,評審團表示「影片細膩的描述與親人及社會隔離的一位寂寞中年婦女的人生,女主角演技精湛,導演全無初次執導的生澀感,將女性心理狀態發揮的淋漓盡致。」

下圖:李惠仁獲得「最佳紀錄片」、「百萬首獎」兩項大獎,評審團肯定其「秉持著獨立媒體人的精神,勇於揭發政府官僚組織亂像,影片在樂觀詼諧的調性之餘,也呈現台灣社會黑暗的一面。」。

百萬首獎鍾情《不能戳的秘密2》
李惠仁:「農委會,我來了」

頒獎典禮在最後由評審團主席陳國富、香港導演許鞍華揭曉壓軸大獎「百萬首獎」得主,陳國富導演引言時表示,原本以為一百萬的獎金對於拍一部電影的幫助不大,但今晚看到許多影人上台領獎時不斷的提到「活下去」,讓他明白這筆獎金可能沒辦法幫到一部電影,但卻能讓一個團隊撐下去。名單揭曉,《不能戳的秘密2:國家機器》再度獲得青睞,成為本屆最大贏家!李惠仁導演上台領獎時開心的表示,有了這筆獎金,《不能戳的秘密》第三集完成的日子,又可以往前提早許多了。導演更在台上宣告:「農委會,我來了。」李惠仁在臨走前更高喊「台灣加油!香港民主加油!」

李惠仁導演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調查式紀錄片拍攝費時,無法像一般的紀錄片拍攝方式一樣,不能在固定時間之內完成,必須持續蒐集證據拼湊線索,所以他都是一邊拍攝其他的案子,一邊持續進行《不能戳的秘密》系列紀錄片的調查工作。導演也表示,有朋友曾向他反應導演質問前任防檢局局長的過程令人不舒服,但是導演表示這是必須的過程,政府機關常仗著媒體不一定熟悉相關法規,往往抱著僥倖心態搪塞採訪人員,當他帶著證據請官員解釋,就是希望是讓社會大眾看到官員面對證據時否認、狡辯的頑劣態度。導演也強調這部紀錄片的調查工作需要對於相關法規非常了解,因而當時他訪問防檢局長時,有公民媒體朋友協同前往側拍,但等會面結束後,媒體朋友向他反應都聽不懂他和局長的對話,可見本片拍攝與調查的高難度。

陳國富大讚入圍影片部部精采
李烈接棒電影節主席

在頒獎典禮結束後,評審團由主席陳國富導演接受媒體採訪,陳國富表示今年台北電影獎的評審工作和以前參加過的評審作業非常不同,讓他感覺非常過癮。他讚嘆今年入圍影片非常精彩,讓他看到台灣電影的豐富多元,不論在商業題材獲是社會參與和實踐方面上,都展現了非常多樣的面貌,甚至讓他看到新的台灣電影黃金年代似乎正慢慢成形。

今年台北電影獎決選評審團由九位來自不同領域的電影相關人士組成,包括監製陳國富、導演陳以文、演員/導演楊采妮、紀錄片導演姜秀瓊、電影學者陳儒修、音樂人姚謙、編劇陳世杰、釜山影展「亞洲電影視窗」單元策展人金智奭(KIM Ji-Seok)等人。

隨著本屆台北電影節所有活動落幕,電影節主席張艾嘉的工作也告一段落,主辦單位在會後正式宣布,下屆台北電影節將由李烈接任影展主席。張艾嘉擔任四年電影節主席,為台北電影節找到自己的定位,在口碑、票房上也備受各界肯定,接任的李烈是台灣當下重要且活躍的製片,對於台灣電影的發展與觀察一直有明確的掌握,台北電影節期望透過李烈在產界的人脈與眼界,以及其活躍的執行力,為台北電影節在鼓勵「新銳」與「獨立」的方向之外,拓展更多的可能性。李烈則謙虛表示,台北電影節制度完善、組織完整,將先延續張艾嘉主席替電影節所找到的定位,希望未來能帶來更多活力。

得獎結果綜觀

鼓勵新銳 著重創作野心

綜觀本屆台北電影獎得獎名單,可以見到今年決選評審團在評審方向上,特別著重於提攜新銳,也鼓勵具有強烈創做企圖的獨立電影,而在創作題材上,勇於面對現實世界的變化或弊病的題材,則特別受到評審們的青睞。

今年的「最佳短片」與「最佳導演」都由年輕新銳獲得。本屆短片競賽作品部部精采,競爭非常激烈,其中業界好手陳芯宜《豬》、張榮吉《老張的新地址》,以及學生作品陳和榆《神算》、詹凱迪《泳漾》、廖克發《一起去看海》都是其中較為突出,令人十分喜愛的作品。陳芯宜在《豬》展現她一貫善於組合台灣庶民文化、神話神秘色彩的特色,以及極具人文關懷精神的視角,堪稱是所有入圍作品中最成熟、迷人的影片。而《泳漾》有著濃郁的色彩,以及捕捉到少男情竇初開的青澀氣氛,也十分討喜。《神算》則是入圍作品中故事起承轉合最流暢完整,也帶出最多社會、人性面向,引發觀眾最多想像可能的作品,陳和榆的得獎並不算令人意外,卻可從此看出評審提攜後進的企圖。

同為新銳,才拍攝第三部長片的趙德胤,此次從名導蔡明亮、陳玉勳、張作驥、易智言等人之間脫穎而出,得到最佳導演,同樣也可以見到評審獎勵後進的用意。同時,這也是他一直能在極為受限的資源、環境下從事創作,並且導演手法日趨成熟,各界皆有目共睹,這個大獎的肯定,來的正是時候。

《迴光奏鳴曲》回歸電影本質 用影像說故事

而《迴光奏鳴曲》獲得最佳劇情長片大獎,可能是比較出乎大家意料之外的選擇,但卻不得不佩服評審團的眼界與氣度。《迴光奏鳴曲》的劇情不若傳統的三幕劇有明顯的起承轉合,也大膽地以幾乎沒有台詞的方式拍攝,不再讓台詞來帶領故事的走向,而是讓這些任務回歸到電影最本質的影像、聲響、與表演上,以非言語的方式來描繪、敘說了一個中年婦女在人生困境中摸索、突圍的故事。而影片非但不沉悶,導演對於生活瑣事的微觀與拼貼,反而讓本片有著意想不到的靈巧趣味,而本片也能放能縮,在關鍵時刻收斂起活潑的節奏,營造出十分定靜專注的氛圍。而將最佳劇情長片大獎頒給《迴光奏鳴曲》,可以視為評審團對於其在追求電影本質與電影魅力上的最大肯定,同時,也是對其強韌的獨立製片精神致上的敬意。

衝撞現實生猛精神受青睞

而《不能戳的秘密2:國家機器》獲得百萬首獎,應該是本屆最令人又驚又喜的得獎結果。本屆競賽的紀錄片類是台北電影節近年數一數二競爭激烈的一屆,入圍作品中有如《行者》、《餘生》等成功處理浩大諸如藝術創作概念、種族創傷歷史等題材的史詩鉅作,也有如《公民不服從》、《刪海經》、《空襲警報》等關心環境議題、政府弊病題材的議題作品。除了《不能戳的秘密2》外,在媒體間最受關注的當屬《刪海經》、《公民不服從》、《行者》等片,而《刪海經》的呼聲還一度高過《不能戳的秘密2》,因為《刪》不慍不火的敘事方式,也有效地呈現了地方政府開發政策的草率和荒謬。而李惠仁身兼指控者與紀錄者的雙重身分,以攝影機為武器,正面衝撞官僚體系的做法,看來似乎稍顯激烈。

但是隨著百萬首獎得主揭曉,本屆的評審團為所有電影愛好者著著實實的上了一課。紀錄片學者艾瑞克巴諾(Erik Barnauw)曾將紀錄片工作者非為幾種不同的角色,其中之一便為「控訴者」(prosecutor),而該類的紀錄片的拍攝過程即是一種社會運動的進行,拍攝者將影像作為最直接有力的證據,揭發當事者的罪行,而李惠仁的拍攝方式便是以此為目的。而面對政府部門強辯和消極應對李惠仁的採訪,他鍥而不捨追根究柢的調查精神,更結合游擊戰術,有時便以一人劇組的規模,隻身帶著攝影機突擊政府高層官員,拍攝官員們對於採訪或搪塞、或尷尬的回應,更凸顯政府面對重要國安問題的消極與姑息態度。作為一介平民與獨立媒體工作者,李惠仁沒有媒體企業作為後盾,隻身面對龐大的國家機器,他不用犬儒的口吻佯裝客觀立場,而是以公民的身分直指當局缺失,並且以影像作為他社會實踐的利器,精神與勇氣著實令人敬佩。

而同樣的,《冰毒》雖是劇情長片,但其也面對了緬甸當下的社會轉變,毫無畏懼的帶觀眾看到農村社會面對現代化、資本主義、毒品等各式各樣的選擇與誘惑,誠懇的呈現緬甸平民面對未來的茫然。和李惠仁導演一樣呈現出一種面對兇猛現實問題時,生猛的創作態度。

還有一點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已經是紀錄片自 2010 年起,連續第五年在台北電影節奪得百萬首獎,而歷年的得獎影片題材各不相同,有關心人與環境的《沈沒的島》、《爸爸節的禮物─小林滅村事件首部曲》(2010年共同得獎),也有紀錄藝術創作者其人其心的《乘著光影旅行》(2011年得主)、《金城小子》(2012年得主),以及同時探索罕病患者家屬生活甘苦與影像美學的《築巢人》(2013年得主)等。不論是從今年的紀錄片入圍名單,或是歷年首獎得主名單看來,都可以看到台灣紀錄片極為豐富多元,且充滿活力與行動力的創作風景。

商業片守住得獎基本盤

相對的,當國片市場回溫,產業試圖重建在工業體制的當下,劇情長片目前仍在經歷漫長的調整磨合期。而幾部商業大片諸如《總舖師》、《KANO》、《共犯》、《行動代號:孫中山》等,雖然在今年入圍名單中來勢洶洶,但在本屆注重創作精神與企圖的評審團成員之中,卻沒能在最核心的幾項大獎中雀屏中選。這樣的結果雖可能讓這些影片的支持者失望,但和幾位大獎得主作品相比,這兩類影片確實是站在不同的基礎上互相較勁。

在國片市場輔見復甦的當下,市場品味與規模皆尚未成熟,作為要與好萊塢電影抗衡的商業電影,觀眾的喜好很難不被製片方、創作者剔除在考量範圍之外,因而敘事手法、創作題材切入角度難免會因而受到影響。同時,當台灣已經充滿過多熱血、勵志電影的當下,商業電影也正在開發新的類型,對於新的題材也都在摸索、嘗試的階段,因而我們可以看到《共犯》在融合青春校園與懸疑類型上的嘗試。幾部商業電影的入圍,是其努力成果最實質的肯定。而換個方向來看,《總舖師》獲得技術類的最佳美術獎,《KANO》獲得最佳男配角與觀眾票選獎,以及《行動代號:孫中山》獲得最佳編劇獎,都可以看作是商業電影穩固了其應得獎項的基本盤。藝術成就與商業市場間的黃金平衡點一向就難以拿捏,但以當下台灣電影旺盛的創作活力,假以時日,相信一定可以看到更精采的成績。
 

相關文章
2015年金馬奇幻影展
情/慾‧流動 專題影展
AND亞洲紀錄片巡迴影展
當南風吹起--証言、劇場 影像展
2015嘉義國際藝術紀錄片影展
電影工作坊(二)影評養成工作坊
如何撰寫電影企劃案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電影創作學系徵聘專案教師公告
2015信誼兒童動畫獎 即日起開始報名
2015青春影展全面徵件中
公視「第九屆觀點短片展」開始徵件
 
橘子成熟時
雪地迷蹤
「台灣電影數位修復計畫」
Taiwan Docs 紀錄片資料庫
紀錄片工會
關於放映     徵稿啟事
版權宣告     刊登訊息
客服信箱
觀看訪客統計報表
財團法人國家電影中心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3 TAIWAN FILM INSTITUTE |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