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電影資料館
399 2013-03-16 | 專題 |
核你一起看電影
銀幕上的原子危機
文 / 放映週報編輯群
309反核大遊行在全台灣共有超過20萬人共襄盛舉,大聲告訴政府大家對於核四建設案的反對,以及大家對於核能發電的深層疑慮。稀有金屬鈾和鈽的原子發生核反應時產生的強大能量,不但是二次大戰的致命武器,也被視為20世紀發電廠的萬靈仙丹。專家大力讚揚核能是乾淨的能源,他們聲稱核能發電在反應的過程中只會產生水蒸氣,不會製造二氧化碳,因而不會加劇溫室效應和臭氧層的破裂──20世紀以降最大最頭痛的環保議題。

然而,核子反應在戰爭中展現的巨大毀滅力讓他成為現代文明潛藏的存亡威脅;史上幾次核電廠的核安事故──1979年美國三哩島輻射外洩事件、1986年的車諾比事故、和2011年的311福島核災──也一次又一次的讓世人看見核能發電潛在的巨大危機和龐大代價,也不斷證明核能依然是一個我們無法完全掌控和處裡的狂暴力量。

電影作為反映、反思社會現象的一種藝術媒介,早已對於此一議題有過諸多討論、批判。相關的題材從核武威脅、此威脅對於人性理智的影響、或是核能工業的安全問題,以至於對於核廢料處置的探討,都多有觸及。而1979年以記者揭發核電廠輻射外洩為題的好萊塢驚悚片《大特寫》(The China Syndrome)輔上映21天,美國便發生三哩島事件。雖然此次外洩和爐心熔毀的事故並沒有影響到核電廠阻體外的環境與人民健康,但時間點之巧合不但證明了相關人士的擔憂並非空穴來風,也頓時讓美國民眾對核能發電安全喪失信心。

本期放映週報的編輯群將為各位讀者介紹七部核能/核武議題的劇情片與紀錄片,帶大家回溯影史上的原子危機。


《死吻》Kiss Me Deadly

 Robert Aldrich/美國/1955

 

故事發生於1950年代的洛杉磯。某個夜晚,私家偵探麥克(Ralph Meeker 飾)開車途中,一位僅穿風衣的赤腳女孩慌張地攔住他的車,要求麥克儘快帶她離開此地。女孩怪異的行徑,她死亡的預言,以及隨之遭遇的莫名車禍,伴隨著女孩離奇失蹤,讓麥克對女孩的背景產生莫大好奇並展開追查。這短暫的相遇以及隨後的追查,逐漸讓麥可步入一場牽涉核子發展的角力。

兩顆原子彈,結束了二次大戰。戰後,世界兩大陣營的對壘,雙方科技與軍備的競逐,以及雙方外交的攻防,讓世界繼續籠罩於核戰的威脅之下。1950年代,美國於內華達州設置核子試爆中心,並加緊進行氫彈的研究。核子所造成大規模毀滅的危險與可能性,從此不將只存在於戰爭中,以及不再只關乎他者,於美國本土進行的核子試爆,將核子威脅,正式帶進美國人民的日常生活,並成為恐懼的終極象徵。核子的毀滅意象,也成為1950年代偵探懸疑小說與黑色電影(film noir)的素材來源。

目前辨識黑色電影(須注意,黑色電影的確切定義仍有爭議)的指標,主要依據的是美國電影自1910年代以來發展出的表現主義視覺風格(高反差、陰影的使用、黑白色彩、仰角攝影)、以城市作為故事主要舞台的偏好、難以定義善惡的角色、與致命的女性(femme fatale)等幾項特質。《死吻》延續了黑色電影的風格;然而,核子元素的加入,強化了黑色電影中營造的「不確定感」,以及致命女性的毀滅性形象。而不管在電影或現實世界中,美國政府對核子試爆以及氫彈研究的保密態度,都為本片神秘化核子聞世的毀滅力量。雖然觀眾到了電影尾聲,才得知麥克一路追查的神秘提箱中,裝的是放射性物質;然而,電影從開始即暗示麥克捲入的神秘事件攸關科學、國家機密、與重大利益。如此隱約卻又明確的線索鋪陳,引發了對神秘事件的無限想像,此無限想像也包括其所能影響的無限範圍。而黑色電影的視覺風格,更強化了科學那未知的黑暗能量,仰角攝影,強調了角色身後那大塊的黑的同時,更勾引出對未知的不安與恐懼。

最後,裝有放射性物質的皮箱落到一位女孩的手中。女孩只知道箱中的物品極為重要,也因而極為值錢,她不聽勸告,決意打開皮箱,並被放射性物質灼傷而死,女孩燃燒的身體,更引發一場爆炸,形成了一朵蕈狀雲。面對核子物質全面性的破壞力,致命女性帶來的毀滅性不僅僅如傳統黑色電影一般只危害到他人生命,這次連自身都無法倖免。而致命女人以往引發觀眾無限想像的神秘形象在此遭到掏空──本片致命女人致命(自己與他人)的原因,並非因其性格的難以捉摸,而是無知。無知卻狂妄,終將自我毀滅。(梁碧茹)

 

《奇愛博士或:我是如何停止擔憂並愛上炸彈》(Dr. Strangelove or: How I Learned to Stop Worrying and Love the Bomb

史丹利.庫柏力克/美國/1964

改編自彼得‧喬治(Peter Geroge)的小說《紅色警戒》,《奇愛博士》敘述精神失常的美國空軍將領瑞皮(史特林海登 飾)的瘋狂行徑。瑞皮深信共產主義的「氟化水」陰謀汙染了美國人的「體液」,因而擅自下令34架B-52轟炸機帶著核彈轟炸蘇聯軍事要地。瑞皮的英國籍副官曼德克(彼得謝勒 飾)得知瑞皮的動機與行為後,試圖說服將軍說出召回飛機的密碼,收到情報的蘇聯則要脅將啟動「世界末日機器」作為報復。為化解危機,美國總統的幕僚成員「奇愛博士」集結總統和各高層官員,並邀請蘇聯大使齊聚作戰室,上演了一場極為荒謬的討論與對話。

默劇之王卓別林曾說過一句名言:「人生近看是一場悲劇,而遠看則又是一場喜劇。」美蘇冷戰核武對峙作為歷史的切片放大來看,如彼得.喬治的原著小說,其氛圍是嚴肅警示的。但在史丹利庫柏力克為了這個核戰主題,全面性大量閱讀相關題材之後,發現核戰其實是極為荒謬的,並轉意成就了這部嘲諷性質的經典黑色喜劇。

《奇愛博士》電影全片大約只有三個場景:空軍基地,轟炸機機艙與五角大廈作戰室,電影除了開這樣黑色禁忌的題材一個玩笑,電影中也大量使用側邊打光(Side-Lighting)使整部電影色調顯得陰暗壓抑;再透過場景設計所製造的碎影:如透過窗戶射進光線的基地辦公室、作戰室上方與圓桌旁邊凌亂四射的燈光,或是機艙中閃爍的小燈,以零碎光影在構圖上營造凌亂的視覺效果,一如六零年代的社會──那個籠罩黑暗、壓抑、紛亂不安的核武對峙時代。

電影中對於核子武器的權力與核爆發生後的措施,有著一連串詭異荒唐的見解。核武的控制在電影中是屬於高層官員或是集中於個人身上的權力。無論是發神經的瑞皮將軍,或是喝醉酒的蘇聯總理,核武發射與否不需要多嚴肅深奧的理由,全憑個人一念之間。如同現今的核電廠,即便它是現今電力供應的重要裝置之一,卻也是潛藏可怕的危機,在沒有完善評估下一意孤行建造核電廠的掌權者,就如同電影中握有核武發射權力的瑞皮將軍,隨時都有可能毀滅地球。

影片名稱的奇愛博士雖然不常出現,但其特殊的講話腔調與老想高高舉起的右手(此影射投靠美國的德國納粹科學家),除了增添不少喜劇效果,其詭異的種族性別優越論述,與最後搭配浪漫樂曲的一幕幕核爆場景,把整個電影推向荒誕的最高點。回應電影名稱,看完這些荒腔走板的討論,搭配這首動聽的歌曲,如果你相信電影中的理論,則會暫且忘記了擔憂,並愛上了核彈爆炸的美麗。然而,只要是人,都不會相信的。(吳若綺)

 《犧牲》The Sacrifice

      塔可夫斯基/瑞典/1986

塔可夫斯基(Andrei Tarkovsky)一生的最後一部作品。退休的戲劇演員亞歷山大(Erland Josephson 飾)定居於鄉間從事藝術評論,與妻兒過著遁世的生活。亞歷山大生日的那天,兩位朋友來訪,準備一同用餐,席間,政府透過電視台,宣布國家進入緊急狀況。官員提到,有四枚導彈對準本國,而全歐洲沒有比本國更安全的地方,請國民待在原地,保持鎮定(整段演說意味著躲到哪都沒用)。認為宗教/上帝早已離文明而去(反之亦然)的亞歷山大跪坐在房間,以生澀的禱告,希望自己的理智與生命,與上帝交換妻小與朋友們的平安。

電影一開始,亞歷山大帶著他年幼的兒子,在湖邊種著一顆枯樹。年幼的兒子喉嚨開刀,包著紗布,無法說話,便聽著父親說故事。那天是亞歷山大的生日,他認為,人只要能持續性的做一件事情,終將改變這個世界。這是一個長達十多分鐘的長鏡頭,其中的談話從故事、人生,到上帝。父子關係的對話,與自然(The Nature)的延續和生生不息,在這長鏡頭連續而完整的時空中,共同建構出一個無邊卻自給自足的宇宙。血脈傳承,澆水灌溉,終將讓這株枯樹開出花朵,終將讓這個令人(父親)失望的文明發展不再泯滅良善。

當官員發佈緊急命令時,除了亞歷山大外,一家人與朋友圍坐在電視機前,無聲靜止的看著/聽著電視。塔可夫斯基再度使用緩慢推移的長鏡頭,創造出時空逐漸凝結,以及人類遭受重大打擊時,逐漸真空的過程。電視螢幕的閃光映在每個人的臉上,也照亮整間屋子,如同炸彈的閃光。報導結束,家仍舊未變,但靈魂已被恐懼炸成廢墟。面對毀滅性且無可抵擋的惡意,父親決定放棄一切,與上帝交換家人的生命。兩種瘋狂在此出現撞擊,首先是人類文明發展而產生的惡意,另外則是,為了抵禦惡意而先行自我毀滅的瘋狂。前者似乎暗示著文明發展的瘋狂狀態,而後者,則是為了抵禦前者所產生的回應機制。然而,相較於文明不受控的發展,瘋狂之人似乎更被視為不正常而該遭到規訓。

是否,應該回過頭來思考人存在的核心價值,再思考文明體系(及其所表示的意識形態)所指示的文明人之存在價值,及現今文明體系(及其所表示的意識形態)存在之必要。(梁碧茹)

 

《絲克伍事件》(Silkwood

麥克尼可斯/美國/1983

19741113號,凱倫絲克伍被發現陳屍在公路旁撞毀的轎車中。警方在她的車裡搜到幾片安眠酮和大麻,驗屍官也在遺體中驗出安眠酮的成分,判定絲克伍是在開車途中睡著導致這場「交通意外」。然而離奇的是,意外發生時,絲克伍才從工會集會離開,準備將一些關於她任職的Kerr-McGee核能工廠的機密紀錄交給紐約時報記者,以揭露公司苦心隱藏核廢料放射物質可致命的事實。十年後,電影《絲克伍事件》,將這個疑點重重,更可能暗藏企業陰謀的事件搬上大銀幕,再現一個人心惶惶、生命備受威脅的核子時代。梅莉史翠普飾演絲克伍一角,絲絲入扣的演技忠實呈現了這位反核鬥士勇敢、積極卻短暫的一生。

電影一開頭,輕快鄉村音樂與宜人鄉野景致歌詠著自然的美好,對比著之後冰冷調、科技化且充滿威脅感的核能工廠。凱倫與男友德魯(寇特羅素 飾)和朋友桃莉(雪兒 飾)每天在奧克拉荷馬州充滿化工原料、輻射物質的核燃料工廠打拼,渾然不知自己身處於險境,直到有一天工廠發生外洩意外,醫療人員將遭到汙染的員工帶進浴室,用刷子用力來回刷拭其全身以完成消毒程序。凱倫親身經歷這極其痛苦的程序後,才驚覺核能與其放射物質對人體所造成的威脅。

工廠中的醫療人員總會以冷靜的口吻告訴員工,她所受到的只是外部汙染,對體內並無大礙。但被輻射汙染的程度是無法用肉眼辨別的,當被汙染者發覺身體出現健康警訊時(如電影中凱倫的同事黛瑪有掉髮狀況),通常都為時已晚。因此,曾執導名片《畢業生》的導演麥克尼可斯以他極具風格的剪接手法,四度呈現遭受強力消毒的羞辱與身體痛楚,及清洗後發紅且遭刮傷的皮膚,以具體化放射汙染對人體的傷害。從第一次鈴聲大作時黛瑪被帶往消毒清洗和凱倫憂心的探視,到第四次警鈴響起便直接剪到凱倫全身赤裸地被強力水柱猛灌雙眼的畫面,由長至短的剪接處理,讓觀眾更能深刻體悟核子輻射的威脅,而這威脅來得是越來越快也愈發猛烈。

而後當凱倫參與工會決心揭發公司極力隱瞞的秘密(員工長期暴露在高輻射環境中可能導致癌症)後,她成為工廠的黑名單人物。同事孤立她,因為他們擔心會失去工作;公司不信任她,將她調職。而當凱倫第三次觸及警鈴並接受殘忍的消毒程序後,她被驗出體內的放射量已高出標準值太多。為了安全起見,Kerr-McGee公司便派人前往凱倫家銷毀所有可能被輻射感染的家具、用品,甚至是牆上的壁紙。而清除完畢後,只留下殘破不堪、如同歷經戰亂後的房屋空殼。凱倫因受到輻射污染,瞬間失去健康與家園。最後,核能工廠的大陰謀甚至讓勇敢站出來抗爭的她失去了寶貴的性命。

核能發展能對人類帶來多大的衝擊與傷害,讓凱倫絲克伍不惜賠上一切也要捍衛生存的權利。在近四十年後的今天,科技或許已然進步不少,但是否足夠讓我們應付難以控制的核子能量以避免發生如絲克伍般的悲劇事件,值得我們省思。(陳俐瑋)


《希望之國》

園子溫/日本/2012

作品向來不諱遊走於異色邊緣題材、風格乖張暴戾的園子溫,在311震災之後受到啟發,決心拍攝一部描寫核災對人們生活所帶來衝擊的電影,籌備期間他花了半年的時間與災民進行深度訪談,之後更冒險深入受到管制的災區進行拍攝。

全片仍屬獨立製片規格,僅用零星的核電廠氫爆新聞畫面、海嘯後滿目瘡痍的災區實景,側寫災難當下的情境,相較於南亞海嘯電影《浩劫奇蹟》中費心營造的龐大視覺奇觀,《希望之國》避開了災變發生的駭人瞬間,背景也刻意改為虛擬的「長島」核災,與真實拉開距離;全片著眼於災後小家庭的流離際遇,從三個不同世代的夫妻/伴侶觀點切入社會肌理的底層;有別於過往突出的風格,園子溫這回收斂張揚的利爪、四散的血漿,聚焦於真實的災民生活,細膩探討災難帶來的種種心理創傷與荒謬怪象。

核災的恐怖不是生命即刻的消殞,而是土地與家園的永久荒廢,小野家的老夫婦因為所日無多,在鄰人與兒媳紛紛被迫避走他鄉後,選擇用肉身固守家園;明明人在家中,卻又不時嚷嚷著要「回家」的失智症妻子角色,是編劇極為巧妙的安排,房子、樹木、花圃表面上看似安在,但賴以維生的農田和牲畜遭受污染,小鎮化為死寂空城,「家」的存在只剩軀殼,實質意義已永遠消亡,再也「回不去了」。

此外,妻子的記憶仍停留在核電廠尚未興建、災變尚未發生的時空,她的輕盈自在,也和沉重的現實形成反諷的對比。老年夫婦之間感人的真情摯愛,如根般深深依附土地的依戀(花與樹可說是兩人的象徵),與最後「燃燒」的殉身意象,可與近期麥可漢內克的《愛‧慕》作為對比,面對核災之後的心靈牢籠,或許唯有藉由死亡,才能企及真正的自由。

核災引發的另一個主題是「界線」,政府拉起的封鎖線與強制撤離令,是國家暴力的化身,昔日毗鄰而居的親友、鄰人,因為專家對安全距離的界定,荒謬地被迫分隔兩地,界線上那一根根木樁敲進的不只是土地,更是柔軟的人心,儘管親情的牽絆依舊濃烈,但青壯/老年人對生命的不同前景與態度,也使兩者的聯繫硬生生斷裂。除了實體的界線之外,社會的歧視、對輻射的非理性恐慌,也截斷了過往社會的信賴關係;有趣的是,妻子懷孕後對輻射小心翼翼的態度,在災變數個月後竟成了眾人訕笑的箭靶,輻射因缺乏立即而實體的威脅,「恐核」竟成了過時的短暫流行,甚至成了污名的標籤,園子溫對日本社會的集體主義與僥倖的逃避心理,再度有了犀利的批判。

在結局中,男女主角逃至遠離輻射威脅的遠方,陽光下海水波光瀲灩,一切看似回歸安逸,但園子溫並不樂觀地相信廉價的救贖,提示著這場看不見的戰火從未止息,向觀眾訴說:在這看似無望的荒涼大地上,復原之路迢遠無際,唯有「一步、一步」緩慢而堅定的步伐,才能真正邁向希望與重生。(楊皓鈞)

《核你到永遠》(Into Eternity

 麥可麥森/丹麥/2009 

 擁核者不斷強調:核能是乾淨、低成本的能源,是提供高科技社會所需電力的最佳解決方案;但是他們對於核能發電所產生的廢料的處置,則一再避而不談。但是,我們必須知道,核廢料的半衰期時間極長,每一批核廢料都需要10萬年的時間,它們散發出的輻射量才能衰退到對環境、人體無害的程度,在此之前,我們必須確保這些核廢料確確實實地與世隔絕。因而,不論核能發電的硬體設施再怎麼安全,怎麼無毒無害,我們終究要面對核廢料處置的問題──記住,這是個要花10萬年繃緊神經處理的問題。

《核你到永遠》就是一部探討核廢料處置問題的紀錄片。本片導演麥克‧麥迪遜(Michael Madsen)前往芬蘭,拍攝核廢料永久貯放廠安克羅(Onkalo)建置的過程,並走訪相關的學者官員,一探他們設計此處理場的概念和問題,拍攝的手法就像是一部警告後世的說明影片。

這部影片不只獻給現在的我們,也獻給未來10萬年間,有意無意來到這個貯放場入口的人們(或是其他擁有高度文明的生物?)。本片首先簡明扼要的介紹了何為輻射,以及暴露於輻射下對於人體產生的影響。接著說明了芬蘭建造安克羅的用意即考量:核能安全專家說,因為人類居住的地表並不是一個穩定的環境(想想那些風災、地震、戰爭),因而他們便想在有18億年歷史的古岩盤上開鑿一個深入地心的貯放場,在其中儲滿存核廢料後將地道永久密封,至少要確保這些廢料在10萬年間都可以安然待在地底深處。這個興建中的終極處置場預計需要超過100年的時間才能完工,於22世紀時啟用,儼然是個名符其實的世紀工程。

但是,10萬年,1000個世紀,是一個超過我們想像的數字。

到時世界會變成如何?若是人類──在萬幸之下──依然稱霸地球,他們又將擁有什麼樣的文明,說著什麼樣的語言,當他們發現這個被層層密封的密穴,他們又會做何反應呢?而在當下這個時空的專家,又應該用什麼方法避免後代打開這禁忌的墓穴?拍攝者開始將一個又一個疑慮丟向這些專家,考驗他們對於自己完美計畫的信心。

位於地底數百呎處的貯放場規模大如地底城市,這大概是現代社會最偉大的工程,但是在片尾,導演請專家們向遠久的未來來到洞口人們說幾句話時,他們的口中沒有驕傲,盡是歉意、勸戒、和警告。

而這部片也點明了,現在的人類雖然有能力控制核反應的程度,對於如何找到最完美的核廢料處理辦法,我們則是一點頭緒也沒有。然而,只要全世界的核電廠持續運轉,就會不斷產生具有放射性的核廢料,而芬蘭的安克羅處置場將貯放的只是芬蘭境內一部份的廢料而已,全世界超過20萬噸的核廢料到底還需要多少個地下墓穴?佈滿斷層、地震不斷的台灣又有那裡可以建造這樣的貯放場?我們是不是有能力面對未來更多的核廢料?這是我們要不斷思考的問題。(洪健倫)

相關文章
TIDF巡迴
【放映週報.放映】新銳.非台灣製造影展 MADE in taiwan: Strangers on the Island
台北電影節聯手法國南特影展 「國際提案一對一工作坊」
「2015 臺北文學季-文學.閱影展」光點台北 5/15-5/28
【聽•視界電影院周年慶】鋼琴家黃裕翔邀視障朋友感受電影魔力
第37屆金穗獎入圍暨短片輔導金成果影展全台巡迴
2015台灣國際女性影展「台灣競賽獎」徵件開始
CCDF-6 開始徵案
高雄市政府文化局補助電影製作開始徵件
2015 南方獎─全球華人影片競賽 開始徵件
2015桃園城市紀錄片影展徵件辦法
<b>新銳.非台灣製造影展 MADE in taiwan: Strangers on the Island</b></br>4/17-4/26|國家電影中心電影教室
新銳.非台灣製造影展 MADE in taiwan: Strangers on the Island
4/17-4/26|國家電影中心電影教室
 
歡迎光臨國家畫廊
法蘭克
第四公民
2015 TIDF巡迴展
金穗獎
關於放映     徵稿啟事
版權宣告     刊登訊息
客服信箱
財團法人國家電影中心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3 TAIWAN FILM INSTITUTE |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