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電影資料館
360 2012-05-31 | 影展 |
從第65屆坎城影展看影壇風華
──綜覽得獎名單、世界電影趨勢
文 / 編輯室、特派記者陳柔一
坎城影展的重頭戲-競賽片頒獎典禮甫於臺灣時間5/28凌晨落幕,這個依山傍海的南法小城今年天候異常不佳,不少影星得撐傘走紅地毯,許多原訂戶外舉行的活動被迫取消或移往室內,整個典禮在濕漉漉的綿綿密雨中閉幕,《大藝術家》女主角貝芮妮絲貝喬(Berenice Bejo)擔任典禮主持人時玩笑道:「整個影展最愛耍大牌的女星其實就是這場雨」。



今年評審團由義大利名導南尼莫瑞提(Nanni Maretti)擔任主席,率領另外三位青壯輩導演、四位知名演員,外加時尚界不老頑童兼資深影迷尚保高堤耶(Jean-Paul Gautier),評審共22部作品。



除了正式競賽單元之外,放眼今年「一種注目」、「導演雙週」等各大單元中來自世界各地的電影,最有趣的現象,莫過於拉丁美洲電影勢力的大躍進,以及國際間電影創作者對於平凡小人物在動亂政治局面底下所受到的影響及掙扎。

2012坎城競賽片得獎結果總覽
報導/放映週報編輯室(綜合外電)

競賽常客回娘家,人人幾乎有獎拿
今年入圍名單格外閃熠,多半導演是坎城競賽常客、或曾在歐洲另兩大影展中有所斬獲,光是金棕櫚得主便有四位,陣容之堅強不僅令影迷引頸期待,最終得獎名單也同時反映今年坎城偏好肯定「自家人」的現象,2006至2009年的坎城大獎得主,均未空手而返。

2006年以《吹動大麥的風》摘下金棕櫚的英國名導肯洛區,今年推出《天使釀的酒》(The Angel’s Share),映後普遍獲得好評,儘管喜劇調性向來不受坎城青睞,但仍突圍獲得評審團特別獎。2007年以《四月三週又兩天》得獎的羅馬尼亞新星-克里斯汀穆基今年以《山丘上的靈與慾》(Beyond the Hills)贏得最佳編劇與雙料女主角獎項,本片號稱由前任BBC記者所撰寫的紀實小說所改編,以少女驅魔的題材為引,講述偏僻修道院中女同志修女面對情欲的掙扎,儘管其在Screen雜誌組成的會外評審團獲得最高分,但也有不少影評人表示中段過於沉滯、冗長,並未獲得一致好評;兩位年輕女演員的本色演出,無論是擊敗《鏽與骨》(Rust & Bone)中飾演半身不遂馴鯨師、以素顏示人的瑪莉詠柯蒂亞,或是《愛》(Amour)中演技精湛的艾曼紐麗娃,均未必足以服人。


最佳編劇、雙女主角得主《山丘上的靈與慾》劇照

2007年曾以《寂靜之光》(Silent Light)獲得評審團特別獎的墨西哥導演雷卡達斯(Carlos Reygadas),今年以《黑暗過後,曙光》(Post Tenebras Lux)獲得最佳導演,該片影像令人驚艷,導演利用大量廣角鏡頭扭曲戶外地景,製造漣漪般的視覺效果,並穿插不少超現實的畫面,然而晦澀而跳躍的情節、沉緩的節奏,令許多觀眾摸不著頭緒,映後引起一陣不小的噓聲;不過評審團中曾以《發現心節奏》(Fish Tank)在坎城獲獎的英國女導演安卓雅阿諾(Andrea Arnold),在典禮後記者會中盛讚此片「勇於失敗,更勇於表現生命」,從其本人《咆嘯山莊》中的實驗影像風格,似乎不難看出為何她如此鍾愛雷卡達斯。


最佳導演獎得主雷卡達斯的《黑暗過後,曙光》劇照

但最爭議的冷門得主應屬2008年曾以《蛾摩拉罪惡之城》獲評審團大獎的導演馬提歐賈洛尼(Matteo Garrone),今年他以《現實》(Reality)再度獲得相同獎項,該片以喜劇調性諷刺現下媒體與真實交互影響的詭譎效應,劇情描述一位義大利那布勒斯的小鎮魚販,巴望參加實境秀演出卻不得其門而入,進而開始心神錯亂,幻想電視入侵他的真實生活;《現實》整體評價毀譽參半,獲獎時會場雖有掌聲,但另一端的媒體室則噓聲連連,令人揣測這是主席莫瑞提私心偏好義大利老鄉的主導結果。


評審團大獎得主《現實》劇照

眾望所歸的大獎得主《愛》
金棕櫚最後獎落奧地利導演麥可漢內克(Michael Haneke)的新片《愛》,他曾六度入圍正式競賽,這是他繼2009《白色緞帶》後第二次奪得最大獎,不僅加入了今村昌平、柯波拉、庫斯杜力卡、達頓兄弟等人的行列成為金棕櫚二度得主,更打破了丹麥巨擘比利奧古斯特在四年內最快再度獲獎的紀錄;若加上他過去曾獲得評審團大獎、最佳導演的《鋼琴教師》、《隱藏攝影機》,儼然是近十多年來坎城最鍾愛的導演。

《愛》由兩位八十多歲的傳奇演員-《男歡女愛》坎城影帝尚路易特罕狄釀、《廣島之戀》女主角艾曼紐麗娃主演,影片以倒敘手法展開,凝視一對鶼鰈情深的退休音樂教師夫婦,描寫妻子中風、心智衰退後,不離不棄的丈夫獨自面其恐懼與不安的煎熬過程,影后伊莎貝雨蓓則飾演兩人女兒,在片中有驚鴻一瞥的稱職演出。

漢內克一改過去冷冽疏離、驚世駭俗的風格,這回出手沉穩內斂,聚焦人性情感,獲得影評人一致好評,在 Screen雜誌媒體評審團的分數表中,其與《山丘上的靈與慾》同獲最高分;評審高堤耶在訪談中並不遮掩對本片的喜愛,承認自己在觀影時「淚流不止」。


金棕櫚大獎得主,麥可漢內克《愛》劇照

評審團主席莫瑞提在典禮上同時表彰兩名主角爐火純青的演技,而他們也是先前媒體預測的演技獎項大熱門,莫瑞提在會後訪談表示,雖然有評審非常希望兩位得獎,但基於大會規定,獲金棕櫚之影片不可兼得其他獎項,兩人也因此成為影展遺珠。

漢內克與兩位演員同時上台領獎時,亦特別感謝他們對全片的貢獻,更提到了三十年來與他相守相惜的妻子,表示「這部電影體現了他們兩人之間的承諾:若他們不幸遭遇片中主角的處境,也會如同他們一樣守護彼此。」

在會後訪問中,漢內克表示自己家人曾經歷過片中主角的困境,促使他著手拍攝這部電影;此外,對於這回一反過去暴力風格,轉向溫情、細緻筆觸的媒體評價,他也有話要說:他認為媒體總愛替導演貼上特定標籤,但影片風格應該服務故事而非導演,自然會因著拍攝主題而改變,但無論是主題是暴力或是愛,他都會尋求最有效的方式加以表達。

地主國、好萊塢鎩羽而歸
本次競賽單元最大遺珠無非是深受影迷愛戴的法國導演李歐卡霍(Leos Carax)新作《神聖禮車》(Holy Motors),片中接連飾演11個不同角色的老搭擋丹尼斯拉馮(Denis Lavant)未獲肯定亦令人叫屈;卡霍自從1999年《寶拉X》後久無推出長片,今年的《神聖禮車》帶有實驗的後設色彩,頗具野心,甚至邀來歌手凱莉米洛、好萊塢女星伊娃曼德斯助陣;雖然此片深受不少影評人喜愛,但前衛狂放的風格也引發兩極評論,與莫瑞提所代表的評審團品味顯有差距,最終只能無功而返。

另一部法國片《鏽與骨》刻劃一對心靈與肉體殘缺的戀人之間的互動張力,角色情感飽滿,男女主角的表演爆發力也頗受好評。老當益壯的雷奈《好戲還在後頭》(You Ain't Seen Nothin' Yet)此次以知名劇作《Eurydice》的表演錄像作為背景,實驗敘事、影像景框內外的交疊和互動,比其劇情與人物的刻劃,形式的探索似乎才是雷奈晚年關注的焦點。


美國競賽片《殺戮行動》劇照

此次代表美國出賽的影片共有五部,若加上合製、背景發生於美國的英語發音電影則共有七部,也使得今年好萊塢的星光在坎城紅地毯上顯得格外璀璨,妮可基嫚、瑞絲薇絲朋、馬修麥康納、布萊德彼特……均紛紛出席觀影,但這些作品全部鎩羽而歸。值得注意的是七部當中有五部由小說改編,相較於歐洲電影的驚人原創性,似乎對照出好萊塢創意貧乏的編劇荒,以及雇用寫手大量改寫現成素材的保守策略。

美國電影中獲好評的有《刺殺傑西》導演安德魯多明尼克(Andrew Dominik)與彼特再度合作的黑幫暴力片《殺戮行動》(Killing Them Softly)、去年以《歷劫重生》獲影評人週大獎的傑夫尼可斯(Jeff Nichols)第二部導演作品《泥巴》(Mud);大衛柯能堡的新片《大都會》(Cosmopolis)亦獲得不差的評價,本片以青年企業家執意去城市另一端剪髮,坐著禮車穿梭抗議群眾人潮的情節,諷刺當代資本主義,但主角羅伯派汀森的演技在實力派群星環伺下,似乎顯得格外平板。

值得一提的是柯能堡後繼有人,其子布蘭登執導的處女作《Antiviral》入選今年「一種注目」單元。該片設定於反烏托邦式的未來時空,描寫崇拜明星的狂熱粉絲們,甘願感染曾寄居於偶像身上的病毒。本片頗有其父早年作品所熱中「身體恐怖」(body horror)類型的影子,難免被影評人拿來比較,雖然頗有初生之犢不畏虎的架勢,但整體成績在影評人眼中力有未逮。


大衛柯能堡、布蘭登柯能堡父子今年均推出新作


2012年世界電影趨勢
報導/坎城特派記者陳柔一

拉美電影的茁壯
中南美洲的電影一向以著有別歐洲電影的生猛美學而不容小覷,今年更感覺到這股勢力的強烈進攻世界影壇。正式競賽單元中的墨西哥影片《黑暗過後,曙光》得到正式競賽最佳導演獎,雖然因為大多媒體無法接受其難以閱讀的敘事風格而引起一片嘩然,但毫無妥協的強烈個人風格非常令人印象深刻。《黑暗過後,曙光》在跳躍的情節裡斷裂地捕捉一個家庭裡的親密、暴力及懊悔,影像神秘而情感誠摯,是今年競賽片中風格最獨特的影片之一。


「一種注目」單元大獎得主《After Lucia》劇照

而「一種注目」最大獎也由另一部墨西哥影片《After Lucia》所抱走,墨西哥導演Michel Franco的第二部劇情長片《After Lucia》是一部以高中校園霸凌為背景的異色成長電影,描寫懷著喪妻之痛的父親帶著女兒搬家到新墨西哥市,滿心期待能夠展開新生並得到認同的女兒,與新同學在狂歡派對中豁出去地在浴室裡被拍下了性愛畫面,卻瞬間傳遍校園並開始遭受同儕攻擊和羞辱,全片充滿逗瑪電影的嚴峻風格,有時幾乎到了令人不忍卒睹的地步。

甚至連墨西哥明星蓋爾賈西亞貝納(Gael Garcia Bernal)也在智利影片《No》中擔綱主演。《週末魘狂熱》(Tony Manero)導演帕布羅拉瑞恩(Pablo Larrain)繼《命運解剖師》(Post Mortem)後第三度捕捉皮諾契獨裁政權時期的智利,《No》描寫80年代末期軍事獨裁領袖皮諾契礙於國際政治壓力,而召開智利首度公民表決是否讓他繼續當政,但所有黨政軍及媒體資源皆為其壟斷,一名廣告新銳利用每天只有十五分鐘的邊緣媒體資源,在因為害怕改革而傾向投廢票的社會氛圍下,大膽運用打破常規的競選廣告策略,打贏了一場不可能的選戰。拉瑞恩以類影帶質感的扁平視覺風格,巧妙重現軍政時期隱晦的時代氛圍,並無痕地銜接入當時珍貴的真實廣告畫面,受到許多影評的喜愛,甚至認為此片應該進入正式競賽單元,此片最後也獲得了「導演雙週」單元的Art Cinema大獎。

《險愛勿近》(Carancho)阿根廷導演帕布洛查比羅(Pablo Trapero)則帶來新作《白象》(White Elephant),故事圍繞著兩個教士在布宜諾斯艾利斯貧民窟裡的社會工作及傷痕記憶作為發展,依舊是戲劇節奏緊湊、表演力道飽滿的作品。


「導演雙週」單元Art Cinema大獎得主《No》劇照

另一部阿根廷影片《藏匿的童年》(暫譯,Clandestine Childhood)則描述了在70年代阿根廷政治壓迫局面底下,一個無辜男孩和反叛份子的父母以假身份偷渡回國並秘密籌劃革命的童年及兩小無猜的初戀故事。

《哈瓦那七日》(暫譯,7 Days in Havana)則是一個集合了多位坎城常客的短篇集錦,包含羅宏康特(Laurent Cantet)、伊利亞蘇雷曼(Elia Suleiman)、胡力歐麥登(Julio Medem),及班尼西歐德特洛(Benicio Del Toro)的第一次執導作品,如同一串風格各異但繽紛有趣的古巴遊記,甚至連導演庫斯度力卡都在其中現身,演出他在哈瓦那影展接受榮譽獎時發生的故事。

「導演雙週」單元中另一部哥倫比亞影片《船纜旅館》(La Sirga),描述在戰爭中失去雙親的年輕女孩,來到罕無人煙的湖畔投靠唯一的親戚舅舅,幫他重新整修殘破的民宿,在這個將戰事邊陲的世界,這個會夜半夢遊的女孩,逐漸勾起所有老少男性的模糊慾望。劇情在沈靜而神秘的影像裡緩緩前進,卻始終背負著對於戰爭的恐懼和創傷。

關懷動盪世局的政治電影
中南美洲電影對於政治的高度敏感,為其電影裡的個人故事增添了豐富的背景及真實感,反應時事能力最快的莫過於埃及電影《戰役過後》(After the Battle),將故事背景設在去年二月埃及政變過後,在政變期間一群靠著騎馬載客遊金字塔的中下階層騎士,受到穆巴拉克政權利用去攻擊革命遊行份子,其中一名騎士被拍攝到攻擊畫面並被發佈在網路上,革命成功後原本已經勉強的生活變得更加困苦,此時一名廣告圈的菁英女性意外闖入他的生活,階級及智識都相距甚遠的兩人,卻談起了一場難關重重的禁忌之戀。


正式競賽片《戰役過後》劇照

得到「導演雙週」單元European Cinema大獎的阿爾及利亞電影《懺悔者》(暫譯,The Repentant),異曲同工的講到了在政治擺弄下的個人命運。飽受內戰所苦的阿爾及利亞政府,刻意以和平特赦條款來削弱伊斯蘭恐怖組織的勢力,對那些願意返鄉的「聖戰」成員在法律上除以罪名,其中一名返鄉的年輕「懺悔者」,努力要讓自己的人生重新步上軌道,但法律也無法消弭的罪惡感及一段戰時的秘密,卻牽引著他與另外一對女兒遭綁架撕票的夫妻命運。


「導演雙週」European Cinema大獎得主《懺悔者》劇照

波士尼亞《賽拉耶佛的孩子們》(Children of Sarajevo)則更是描寫一對在戰火中成為孤兒的姐弟,在道德羅盤大亂的戰後世界夾縫求生的故事,23歲的姊姊求得伊斯蘭派系的庇護,卻在一場街頭意外衝突裡,發現14歲的弟弟有著雙重身份,適者生存的物競天擇道理在《賽》片中成為最殘忍的法則。


《賽拉耶佛的孩子們》劇照

顯然在國際政治情勢普遍動盪的局面下,電影場域裡頭也不再僅止安於抒發私人情感,而有更多電影作品企圖以平凡人物在政治影響下的故事來向世界發聲,政治不再是事不關己的嚴肅新聞,而是有血有肉的動人故事背景。

圖片來源:坎城影展官網
相關文章
TIDF巡迴
【放映週報.放映】新銳.非台灣製造影展 MADE in taiwan: Strangers on the Island
台北電影節聯手法國南特影展 「國際提案一對一工作坊」
「2015 臺北文學季-文學.閱影展」光點台北 5/15-5/28
【聽•視界電影院周年慶】鋼琴家黃裕翔邀視障朋友感受電影魔力
第37屆金穗獎入圍暨短片輔導金成果影展全台巡迴
2015台灣國際女性影展「台灣競賽獎」徵件開始
CCDF-6 開始徵案
高雄市政府文化局補助電影製作開始徵件
2015 南方獎─全球華人影片競賽 開始徵件
2015桃園城市紀錄片影展徵件辦法
<b>新銳.非台灣製造影展 MADE in taiwan: Strangers on the Island</b></br>4/17-4/26|國家電影中心電影教室
新銳.非台灣製造影展 MADE in taiwan: Strangers on the Island
4/17-4/26|國家電影中心電影教室
 
歡迎光臨國家畫廊
法蘭克
第四公民
2015 TIDF巡迴展
金穗獎
關於放映     徵稿啟事
版權宣告     刊登訊息
客服信箱
財團法人國家電影中心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3 TAIWAN FILM INSTITUTE |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