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電影資料館
308 2011-05-19 | 影人 |
築一座跨越語言的橋
電影字幕翻譯陳家倩專訪
文 / Gina Wang
「這部電影你看懂了沒?」這是個很簡單的問題。但一旦少了字幕,這樣基本的問題卻令人難以答覆。

享受一部電影除了看劇情與聲光特效,台灣觀眾還得特別仰賴中文字幕,藉此了解電影內容與笑點。字幕是訊息傳遞的橋樑,當翻譯通順時,它的自然不讓觀眾感受到它的存在,因它與電影融成一體,使觀影經驗也隨之提升。反之,誤譯或不順的字幕會讓好片變成偵探片,偵探片變爛片,大大增加觀眾的觀影痛苦感。如此不可或缺,又如此講求品質,這座跨越語言的橋由一群隱身幕後的譯者辛勤建造,大多數觀眾都曾享受過字幕帶來的便利,卻鮮少了解這群造橋者的辛酸血淚。

電影觀看形式很多,從院線大銀幕、DVD、有線電視甚至電腦下載……等,不同的形式都由不同譯者專司,因此會產生同電影不同頻道,翻譯也跟著不同的情況。此外,不同影片類型也會牽動譯者群,好萊塢院線、外語片、獨立製片、影展片、影集等等都各自有其譯者。由於台灣翻譯人手眾多,一般大眾對翻譯的印象多停留於兼差性質,導致翻譯品質參差不齊,事實上,專職翻譯者並不少,多負責主流觀影媒介,有一套翻譯流程,作品也有一定水準。只是不同譯者會根據片型而改變文字風格(本土化、口語化),挑戰觀眾的接受度,加上字幕一行有字數限制,在涵義呈現上偶爾美中不足,但仍是譯者們絞盡腦汁後的成果,其辛勞一言難盡。

打扮年輕、熱愛電影是Sara(陳家倩)給人的第一印象。當問及其歷練與作品時,不得不倒抽一口氣,原來,我們早已透過電影院、大銀幕下方的文字次次相會;甚至,還成為【電影英文】專欄中「別看字幕」單元的評論對象(若有觸犯,深表歉意)。Sara專翻美商好萊塢院線片,她的最新作品是即將上映的《醉後大丈夫2》,前陣子的院線作品則包括《啟動原始碼》、《藥命效應》、《少女殺手的奇幻旅程》……等知名影片。Sara笑稱自己超宅,但很喜愛如此自由的工作方式,也樂於將此視為終生職業。藉著本次訪問Sara,放映週報帶讀者幕後直擊字幕譯者一些不為人知的祕密。
請談談您的求學背景。當初如何踏入電影字幕翻譯這行?
Sara: 我從小就對英文及電影有興趣,不過研究所前並沒有接觸翻譯。我大學就讀於政大,畢業後去日本名古屋大學讀研究所二年,因興趣不合未拿學位,回國後取得輔大翻譯所文憑,又去英國一年攻讀電影研究(Film Studies),現在就讀輔大比較文學博士班。翻譯所研一時期因同學介紹開始中翻英一些公家招標案等;研二時,因喜歡電影,想嘗試影視翻譯,應徵上群輪(HBO, Cinemax, Star Movies)的小螢幕電影翻譯工作。從英國回來後想試試大螢幕,一來酬勞較優,二來較有成就感,於是向金馬影展聯繫,翻譯了幾部影展片,確立對電影翻譯的興趣,後來轉向美商自薦(博偉、福斯、華納、UIP),漸漸在外片翻譯市場有固定量的作品,在銀幕上至今已有五年的翻譯經驗。不過,跟其他入行一、二十年的前輩譯者比起來不算資深,我還一直在學習中,尤其有幾位電影公司的審稿者也教我許多。

既然字幕翻譯可以做到一、二十年,是否表示這其實是個穩定並且得以維持生活的不錯職業?

Sara: 目前美商的院線翻譯包括我可能主要有三位譯者,應該都是專職,沒有兼差。我當初入行比較幸運,卡位算是順利。加上片商發翻不只有本片,有時還會一併發包製作花絮(例如:開眼電影網上「關於導演/演員」那幾萬字的介紹)、電視上播映約半小時的新片介紹及預告片,並不時接翻獨立片商的電影……等,一旦建立信譽,工作便源源不絕。

台灣有許多院線片翻譯都出自您手,能否列舉幾部翻譯作品?有沒有特別喜歡的類型?
Sara: 近年作品有《醉後大丈夫1 & 2》、《舞孃俱樂部》、《美味關係》、《慾望城市2》、《2012》、《天使與魔鬼》、《天外奇蹟》、《鷹眼》……等。用導演來分的作品則有《醉》片導演陶德菲利普斯(Todd Phillips)的《臨門湊一腳》、喬萊特(Joe Wright)的《少女殺手的奇幻旅程》、《贖罪》、克林伊斯威特的《生死接觸》、《打不倒的勇者》和《經典老爺車》……等。只要有英文腳本,也可以翻外語片:《七日死亡遊戲》(日片)、《非常母親》(韓片)。以上列舉的導演系列我都很喜歡,像最近翻譯《醉後大丈夫2》及該導演其他的電影都讓我覺得很有樂趣,因為可以使用較活潑、較台的詞語(笑)。

中文片名是譯者翻譯的嗎?

Sara: 這是一般大眾常問的問題,也是誤解。就院線片而言,中文片名是電影公司決定的。美商有時也會先確定片中人物的譯名,像是《功夫熊貓》裡的所有角色名稱,發翻時再提供給譯者。影展片則會請譯者建議。

翻譯雖容易入手,但好的譯者卻不多見,就您的豐富經驗,想請教一位好的字幕譯者需具備的條件及其養成方式。
Sara: 專職的字幕譯者需實力強、速度快、極耐操。實力的部分,需中英兼佳,對文字敏感度高,中文表達能力好,若有任何疑慮,不吝惜查詢國語辭典。由於翻譯用語會隨著時代變化,因此也要樂於尋求新知,隨時注意周遭流行用語,以便在合適的電影類型與場景內使用,例如現在「小三」可以取代「第三者」一詞。這部分可看綜藝節目或年輕人寫的人氣部落格來加強。至於粗俗用語(靠、正點、超屌、超殺)或本土化/台式翻譯(訐譙、嗆聲、剉咧等、好膽嘜走),恰當的使用更可有畫龍點睛的效果,讓笑點、爆點加乘。不過使用這些用語時要注意幾點:先掌握電影類型再斟酌使用,觀眾取向年輕、電影內容活潑就很適合活潑的流行用語,但時代劇或宮廷劇則不適用,你總不會期待在《王者之聲》中看見「阿娘喂」之類的用語吧。流行用語退潮時則要避免使用。若片商有意將片子發行到台灣以外的地區,本土用語並不適用。我個人會將妙語、詞彙和專業術語做記錄,以供日後翻譯參考。

速度與時間管理也十分重要。美商的影片較趕的從看完影片到截稿有時只有兩三天,自己手上可能同時還有不同的翻譯案,所以必須好好控管時間以免開天窗,影響信譽。此外,字幕譯者因工作繁忙且不定時,有時會影響生活品質,也會為了跟經常合作的片商建立信任,往往不願意推諉邀案,如此一來,不得不犧牲家庭與朋友聚會,因此要有耐操的心理準備。

一般字幕翻譯流程大概為何?
Sara: 每位譯者有不同的流程,不過大致上不會差太多。流程主要分為兩種,依照有沒有試看帶(screener)來做區分。通常美商的影片沒有screener,畢竟像《2012》這樣的大片,不可能讓譯者拿DVD回家,因此會讓譯者去電影公司看35釐米的影片。譯者第一次看片要很專心,瞭解劇情和人物性格,觀察人物說對白時的表情及其它細節。回家後看腳本翻譯,譯完後潤稿,再與影片錄音檔對照,補上腳本遺漏的台詞,順便依人物的說話語氣與速度修正斷句。電影字幕為利觀眾閱讀,有十四個全形字的字數限制,要簡潔、精準又不失原意。最後在紙本腳本上編號。有screener可供譯者在家看的通常是獨立片商。我習慣在看片時順便將腳本斷句,剩下的流程則跟前者狀況相同。雖然電影公司大多都有審稿人,會將對白修得更完美,但校對的程序還是很重要,不能偷懶。

所以翻譯都有紙本或電子檔腳本,若發現字幕有誤譯的情況,應該不是誤聽的問題?

Sara: 不會,本片翻譯絕對有腳本,電影公司一定會提供,因此不需要聽譯,倒是電視訪談比較多聽譯的情況。黑人片、特定族群或區域的電影、或像肯洛區(Ken Loach)電影中的英式英文有時腔調很重,聽譯困難,一定要腳本來輔助。

翻譯過程中會遇見什麼困難?
Sara: 曾經在翻影展片時遇過全片都在吟唱詩歌的電影,翻譯時需費心思修飾用詞的優美,塑造詩歌的氛圍。另外,一些較嚴肅的特定類型,像法律、醫學或政治類因為有其專業術語,會比較困難。例如:急救場合時,醫護人員會在短時間內說出許多醫學術語,所以有必要翻出簡短又準確的用字,但畢竟本身並非相關專業,翻出來的不一定是台灣醫護人員急救時用的詞彙,可能會造成誤譯的情況。

愛情喜劇片雖對白很多,但與上述類型比起來口語許多,比較好翻,唯一要注意的是斷句。當男女主角互相嗆聲搶話時,對白快又多,涵義也很豐富,這時候便要花腦筋把台詞濃縮,取捨併句以免超出字數限制。

我剛走大螢幕時翻到《賭你愛上我》(Lucky You, 2007)這支片,片中一半以上都在打德州撲克,但我沒有打牌,第一次看片時心裡暗想完蛋了。把腳本拿回家後,先想辦法找出德州撲克術語的中英對照,還把《007皇家夜總會》打牌的橋段拿出來看,覺得頗有幫助,後來也順手把這些資料製成檔案以供日後查考。類似的情況還有以酒類、球類、運動為主題的影片。這些片子第一次翻譯時總是比較辛苦,但下次翻到同類型的片就較易上手了。

電影常會出現俚語、在國外出名但台灣卻不知名的人物名或梗,要如何處理因不同文化所造成的傳達問題?
Sara: 觀眾為年輕族群的片型及背景設在現代的影片轉換空間比較大,轉換的目的是希望觀眾一看就能了解其代表的涵義與感覺,因此當與片中人物的形象相符時,當紅名人蔡依林、小S都可以翻進去,在某金凱瑞的片中,譯者把台灣傳統糕餅店名取代影片中的外國糕餅店名也不至於太突兀。在口氣上,現代片也較能接受比較本土及新穎的語句。相較之下,古裝片和藝術片的發揮空間較小,最好還是照字面翻譯。句子埋梗或雙關語的部分,礙於字數限制,盡量避免用括號加註,只需視狀況翻出雙關影射的涵義,觀眾也許無法馬上聽出雙關,但端倪畫面中人物的表情可以看出蛛絲馬跡。

翻譯最高準則「信、達、雅」是否有其輕重?

Sara: 要看影片類型。對藝術片而言,「雅」很重要,譯者須斟酌文字,讓字幕看來如詩句般流暢、典雅。好萊塢影片的話,「達」比較重要,但「信」也不能少。例如不同人物性格,可在用字遣詞上多予琢磨:豪放的女孩可用「老娘」自稱,但乖巧靦腆的女孩則不會;年輕人可用「馬子」稱呼女朋友,而老一輩人物則須避免。譯者不能因過於重視笑點(達),使翻譯失去原意(信),這樣就不尊重原文編劇。

台灣投入翻譯的人手眾多,而盜版猖獗也使得字幕需求量大又快速,不知是否會因此提高翻譯競爭性或造成品質降低的情況?
Sara: 由於影視翻譯入行很難,對新手譯者而言,為了卡位會較為競爭,但對已經卡好位的譯者們則影響不大。譯者們各自領域不同,各司其職,美商的院線片由我們少數專職譯者負責,獨立製片也有其固定譯者,不太會彼此競爭。一部電影的字幕版權除了供院線播放,也包括DVD字幕,而有線電視的電影翻譯,大多由另一群譯者專門處理。

至於盜版翻譯多從對岸流出,對台灣的譯者並不會造成壓力,其速度雖快,品質卻不高。台灣品質控管較好,我們交出去的字幕已算是水準以上的作品。

翻譯了這麼多影片,也許可窺出觀眾口味的改變及片商的選片標準?
Sara: 以大眾來說,台灣人最近好像蠻偏好輕鬆好笑的愛情喜劇或喜劇片,以及特效強又有笑點的動作片,像是《鋼鐵人》及最近的《玩命關頭5》、《雷神索爾》,同時口碑也非常重要,口碑好會在網路上或族群間發燒,就會帶動票房效應。近年來觀眾的口味越變越重,加上電影票也挺貴的,觀眾們開始挑電影,電影公司也跟著精挑細選。以往電影只掛一位一線明星就可以衝票房,但現在電影即使有明星打頭陣,外加幾位實力派影星,有時仍難逃被拉片(不發)的命運。我也曾經開始著手翻譯後,臨時被片商通知影片不上了。雖說大眾口味偏重,但藝術片還是有自屬的觀眾群,就連某些美商電影公司老闆也是其中之一。

至於美商的選片標準則大致上仍以賺錢為目的。若某明星在台灣是票房毒藥,就算在美國上映時是票房冠軍,片商仍會決定不在台灣上映。我以前翻過《社群網戰》男主角傑西艾森柏格(Jesse Eisenberg)演的《屍樂園》(Zombieland, 2009),在美國上映時是首週票房冠軍,後來在台灣也沒有上院線,直接轉到「校園恐怖影展」播映。反倒是被美商刷掉的影片若是轉到獨立製片商的手上,各個被當成寶,好好包裝、好好宣傳。

對於也同樣想進入電影翻譯領域的年輕人,有什麼話想說?
Sara: 要喜歡電影,時間管理良好,要有耐操、隨call隨到的心理準備。從事這個行業雖然辛苦且較不受重視,但好處是時間自由,不必看老闆臉色,還有免費試片可看。我鼓勵對這領域有興趣的讀者可先向影展自薦,台北電影節及金馬影展都很願意給新人機會。或者,從小螢幕開始也是蠻不錯的出發點,用此累積作品量,待口碑建立,工作便會上門。

首張組圖來源:

〈醉後大丈夫2:醉加一等 中文版預告 The Hangover part2〉
http://www.youtube.com/watch?v=ttZ9_6TTvIo
相關文章
Fa179上市
己亥年《國影本事》第十三期秋季號
台北光點「美麗新世界」影展(12/13-26)
平冤影展(12/11-15)
【桃園光影文化館】2019年11/12月「我的電影遊樂園」主題影展
【光點台北】2019年12月上映電影資訊
【府中15】2019年12月主題「未來城市」節目資訊
 
府中15十二月份節目1
台灣電影網_295x100
影像教育扎根計劃
Taiwan DOCS 紀錄片資料庫
TFI-logo
關於放映     徵稿啟事
版權宣告     刊登訊息
客服信箱
財團法人國家電影中心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3 TAIWAN FILM INSTITUTE |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