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電影資料館
台灣製造    國際瞭望    影展快遞    電影名人堂    紀錄之眼   
233 2013-07-05
與好萊塢背道而馳的獨立騎士──約翰‧卡薩維蒂 (一)
約翰‧卡薩維蒂被視為美國獨立製片的先聲,相較於好萊塢的工業慣性,他背離商業票房和類型公式,拓展出獨立影像的嶄新疆域。其鮮少啟用班底外的票房明星,劇本乍似散漫、缺乏線性邏輯和事件導向,無明確的高潮起伏與起迄,而以人物為中心,直探角色荒謬言行中令人玩味的幽微處、及其背後崩解的失序心靈;視覺上,他好用靈巧、晃動的手持攝影,以長鏡頭牢牢緊抓特寫,捕捉演員顰眉間的微妙變化、即興的瞬閃靈光,迥異於當時好萊塢片廠在各環節嚴密控制的作風,打造出耳目一新的全新風格,同輩中史柯西斯的《殘酷大街》(Mean Streets),後世的賈木許、史派克李,乃至台灣導演林書宇、鄭有傑、美籍攝影師包軒鳴等人,都深受其影像風格與製片方式影響。1960年,高達的《斷了氣》(À bout de souffle)在法國寫下新浪潮的里程碑,揚威國際影壇,而幾乎在同年,卡薩維蒂的首部作品《影子》則標示了美國獨立電影的新紀元……
222 2013-07-05
彼德.布魯克的戲劇思維與電影人生
高齡84歲的戲劇大師彼德.布魯克(Peter Brook),擁有共超過六十年的創作資歷,製作了近百部的戲劇,執導過十四部影視作品,並用英、法文寫了近十本的劇場專著,身處台灣的我們面對其洋洋灑灑的驚人資歷,卻礙於時空限制而難以觀賞其作品,只能透過間接的文字、影像紀錄,才能略微窺知其浩瀚而又精煉的藝術觀,而光點最新一檔「身體與空間」的回顧影展、與即將在北藝大表演廳搬演的《何以如是》,則是一睹大師吉光片羽的絕佳機會。 非戲劇科班出身的布魯克,並未師承於任何學派或表演體系,少年的得志證明了其才氣縱橫,但並未使其落入自我重覆的窠臼,他一邊密集導戲、一邊用功地吸納各方理論、並四處旅行考證各地戲劇文化,透過身體力行的實踐與知性思維的辯證,逐漸發展出一套專屬的戲劇理論,這套理論並不若60年代前衛劇場響亮「品牌」的百家爭鳴,標榜著專屬的獨特美學與訓練方法(意象劇場、環境劇場、貧窮劇場……)...
165 2013-07-05
機遇與命運──奇士勞斯基 ( Kieslowski ) 對生命的探問
還記得小的時候常常愛玩的一種紙上遊戲叫「大富翁」,最令人屏息以待的時候,總是走到「機會」或是「命運」的那一步,因為永遠不知道翻開「機會」或「命運」的卡片時,背面會是什麼。小小的一個遊戲,卻突顯了「機會」與「命運」的共通點—不可預知性,這卻是如此令人著迷。這一個小遊戲也許可以視為生命的隱喻。我們都無法確切地得知明天會發生怎樣的事,但是否都曾自問:是什麼使得我們人生緩緩地演變?到底該把握機會乍現的瞬間,還是歸咎於命運的作弄?若是奇士勞斯基曾經如此自問,那麼他的答案會是什麼呢? 別人的回答可能只是單純地做一道選擇題,而他的回答卻是「迴轉」那些已流逝的時刻,細細演繹、再三玩味答案,重覆述說著那些故事,就好似他總相信機會能夠再現,對奇士勞斯基來說,這是可能的,機會總是帶來可能性,我們的人生也是如此,不會是被命運所箝制。
152 2013-07-05
天空沒有表層而且不可觸摸─李滄東電影裡的殘酷與救贖
李滄東電影裡的受難者,無論是末東、永浩、中都、恭洙、或者申愛,都歷經了層層打擊卻仍然要努力活下去,就像卡繆筆下的薛西弗斯,一生不斷做著一件永遠都不會完成的事:推動巨石上山,但由於石頭本身的重量,它又會滾落下山;薛西弗斯必須重複一樣的過程。他的命運代表了努力的徒勞與無望,但是當他意識到了苦難的必然和循環,巨石就不再是天神懲罰他的工具,而轉為他徹底知覺自己活著的方式。
139 2013-07-05
時空、夢境、身體與詩:我讀Maya Deren的電影
瑪雅.黛倫一生都在進行生猛、激進的自我革命和影像試探,企圖以實驗精神與手法,對藝術做更多面向的討論:以主觀直覺來發展抽象結構,揚棄故事和情節,自設認知符碼,以傳達個人的意念、情感、態度和經驗;將沒有明顯因果、時空的畫面剪輯在一起,觀念或想法在元素轉換間浮現;她認為電影如同詩歌,對主體或情境所做的是垂直的剖析;她呈現的不是發生的事件,而是這樣的情境給人什麼樣的感覺或想像;她關心、探索某一時刻之意義的深度及底層。
133 2013-07-05
現代主義電影大師的隕落: 柏格曼 & 安東尼奧尼
揚名國際影壇的台灣導演楊德昌病逝之後,世界又接連失去了兩位電影大師,瑞典導演英格瑪‧柏格曼,以及義大利導演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這一連串令人驚詫的事件,讓一個因電影工業蓬勃發達、視聽資訊日新月異而久經忽略的事實,得以明顯化了:一個屬於歐洲藝術電影高峰的時代,隨著大師之死,已然正式劃下了句點....。柏格曼與安東尼奧尼兩位電影大師,就處於五0、六0年代此一承先啟後的電影史位置之上,同時他們也屬於「作者電影」之列的藝術大師─有別於片廠的量產類型片、大製作體系....
121 2013-07-05
尤莉亞嫣琪 (Julia Jentsch) 與新德國電影
尤莉亞嫣琪是德國新生代女演員中最為耀眼的一顆明星,從影至今的幾部代表作嶄露了她精湛的演技,而這幾部電影又幾乎都屬於近年來的「新德國電影」─以截然不同的眼光觀看自二戰納粹德國以來,直到柏林圍牆坍塌、東西德統一的歷史。這一系列電影〈比如「終戰三部曲」〉不但在票房上表現搶眼,也備受影評人或者歷史學者的矚目...
119 2013-07-05
地下電影導演安東尼奧尼(節錄)
跟現在電影學院很多本科生和研究生一樣,安東尼奧尼進入電影創作行業是從當槍手開始。那是在1940年,他開始給人編劇,一個劇本2000里拉,不能署名。同樣跟今天的一些電影學院畢業生一樣,安東尼奧尼拍攝的影片一直不那麽光鮮、亮麗,不那麽“主旋律”。他拍攝的題材幾乎都是邊緣人、陰暗面,如果在今天的中國,從影之初的安東尼奧尼大概是一個地下電影導演。他自己籌備而沒有完成拍攝的第一部作品是一部16毫米短片,是關於瘋子的。
104 2013-07-05
虞戡平受邀擔任中央大學駐校導演,《搭錯車》特映會江霞與觀眾淚光閃閃
繼陳國富、蔡明亮與鴻鴻三位導演之後,曾經以《搭錯車》一片在八○年代感動無數觀眾的虞戡平導演,本週起也將走入校園,成為中央大學駐校導演。配合虞導演駐校,中央大學將從4月24日至6月12日止推出駐校導演系列活動,包含導演講座與映後座談,包括江霞、孫越等片中主角分別受邀出席,與觀眾面對面。
101 2013-07-05
桂綸鎂期待超現實即興表演風格
從台片發春到針對全國中學生的國片影像扎根計畫啟動,新聞局的電影政策動作頻頻,似乎向觀眾宣告著台灣電影的復興運動已暖身完成,準備開始大步邁進。此次的計畫啟動記者會邀請影壇備受注目的新生代演員齊力推廣國片,希望能夠透過他們年輕的活力帶動莘莘學子觀賞國片,包括人氣女星桂綸鎂、以《六號出口》首次躍上大螢幕的偶像男星阮經天、由資深攝影師轉換跑道的導演陳懷恩、以及國片市場少見的科幻片《穿牆人》導演鴻鴻、男女主角張永政與李佳穎等...
第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十頁 最末頁   共12頁
Fa182上市
庚子年《國影本事》第十八期秋季號
女性影展(10/16-25)
浮世流雲:成瀨巳喜男影展(10/23-11/5)
高雄電影節「XR無限幻境」(10/16-11/1)
2020世界影音遺產日—守護記憶寶藏系列活動:《泰山寶藏》10/27亞洲首映免費索票
桃園電影節(10/9-23)
【府中15】2020年10月主題「南向世界」節目資訊
【光點台北】2020年10月上映電影資訊
「辛奇.很新.奇」影展,全臺巡迴中
【桃園光影文化館】9-10月「好秋嘉年華」主題影展
《我們的勇敢時刻》系列,公視+上架
 
跟著鏡頭看臺灣2020紀錄片行動列車
府中15十月份節目1
台灣電影網_295x100
影像教育扎根計劃
Taiwan DOCS 紀錄片資料庫
TFI-logo
關於放映     徵稿啟事
版權宣告     刊登訊息
客服信箱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3 Taiwan Film and Audiovisual Institute |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