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36 |
 |
2018-12-15 |
|
【金馬大師課】電影開發|張家魯:我們跟騙子的差別在於是一片真心 |
編劇出身的張家魯和陳國富導演在2012年成立功夫影業,由他負責公司的「創作中心」部門,帶領中、港、台年輕編劇和企劃投入電影項目開發的工作。2016年他離開了創作中心,全心推動自己想開發的項目,其中便包含今年入圍金馬獎的《風中有朵雨做的雲》、《狄仁傑之四大天王》,以及一部片名未定的警匪片。在這次的課程裡,除了提醒大家身體健康的重要,也以這幾部自稱「不是那麼如意」的經驗,分享電影開發的要點。 |
|
|
 |
|
636 |
 |
2018-12-15 |
|
【金馬大師課】動作設計|董瑋:動作慢下來的時候才是關鍵 |
一場動作戲的關鍵是背後的戲劇底蘊,他說,動作的存在是為了去服務(serve)背後的故事。一場戲開始,動作的速度太快,訊息量觀眾捕捉不到,關鍵反而是那些「動作慢下來的時候」。他舉例,《葉問》第一集,金山找來找葉問比武,你問觀眾他們打了哪些招,觀眾不一定記得,但大家都記得葉問的小孩在武打的停頓處,騎著三輪車出來叫爸爸,那個就是「張力」。 |
|
|
 |
|
633 |
 |
2018-10-23 |
|
影展之「外」:金馬影展會外賽的歷史與內涵 |
無論是擴大影響力,或是增加觀點、扶助更多優秀作品與影人,甚至是培養專業的電影愛好者,都在於讓現有資源產生更大效用。會外獎可能是內部的想法發酵或是外部的奧援,他認為,會外獎的表現常常取決影展單位與外部單位個別對獎項的「想像力」。好比柏林影展的泰迪熊獎,規模與聲望大到已經可以獨立於主競賽之外,產出一本影展手冊,也是影迷想到柏林影展特色時最直覺想起的元素之一。到頭來,還是要看影展內外如何去協調、討論出一個別具特色的方向。 |
|
|
 |
|
629 |
 |
2018-08-31 |
|
勞動金像獎十二年,前景與挑戰 ──訪《再見可愛陌生人》導演蔡崇隆、《尋找捷運潛水夫》導演郭明珠 |
公部門領頭推廣的勞動影像紀錄,會不會淪於政策傳聲筒或遮羞布?觀察近年獲獎名單,譬如2017年勞動金像獎的首獎與二獎得主,《再見可愛陌生人》與《尋找捷運潛水夫》,2016年首獎得主《機器人夢遊症》,議題之敏感,似乎無此擔憂。然而做為一個踏入本命年、早已跨過草創期的獎項,能否回應紀錄片工作者的更多期待?對此,我們請到《再見可愛陌生人》導演蔡崇隆及《尋找捷運潛水夫》導演郭明珠,向我們分享他們的拍攝觀點與對勞動金像獎的看法。 |
|
|
 |
|
626 |
 |
2018-07-06 |
|
電影即將開始,請觀眾陸續就座 ——台北電影節與中山堂中的職人電影院 |
隨著江師傅走入位於中山堂四樓咖啡廳後方的放映室,由他家人組成的放映團隊正在進行測試,而今年也是台北電影節首次沒有膠卷參展、全程數位放映的一次。江師傅指著前方銀幕說:「裝銀幕那個師傅從他爸爸那時候就開始跟我合作了,台灣大概八成的影城銀幕都是他裝的。裝銀幕也是專業,我們也會繃,但是一粗心就可能會破掉,像這種影展,今天裝、明天就要收尾,時間很趕,還要依現場空間設計銀幕,像是中山堂挑高特別高,投下去角度會變梯形,就要加裝黑布去校正,這裡舞台木板會反光就要貼膠、貼地毯。」 |
|
|
 |
|
622 |
 |
2018-05-09 |
|
缺席的聲音:「家庭備忘-記憶與遷徙之島」東南亞新住民主題當代藝術展 |
展名「家庭備忘」包含一種個人性的私密,備忘可能是生活中隨手記下的一張便箋,或是書寫著情感與回憶的紀錄,它並非長篇大論,而是能被小心地收摺起來、隨身攜帶的載體。對離開原鄉來到台灣的新住民女性而言,家庭代表的不僅是來到台灣與丈夫共組的「家」,更意味著那位在東南亞,她們自小出生、成長的原生家庭,由於情感、經濟等因素,新住民配偶與原生家庭依然維繫著連帶關係。從對「家」的記憶作為主軸,才能探討在家庭所建構出的小歷史中,新住民女性所處的心境與生活狀態。 |
|
|
 |
|
 |
|
614 |
 |
2017-12-13 |
|
從「貧困」出發才能拍成電影:專訪韓國紀錄片導演金東元 |
這次是南韓導演金東元繼2016年受邀至「TIDF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擔任評審後再度來台,在「Taiwan Docs」於8月31日到9月3日主辦的「DOC+工作坊」擔任焦點講師,一連幾天密集地與台灣的紀錄片同好與工作者討論紀錄片,並帶來最新作品《我的朋友鄭日祐》(My Friend Jung Il-woo,2017)。 |
|
|
 |
|
613 |
 |
2017-11-23 |
|
安於迷失,傾聽未知——克萊兒阿瑟頓的剪輯即人生之道 |
與已故比利時國寶級導演香妲艾克曼合作長達三十多年的資深法國剪輯師克萊兒阿瑟頓,完成包括《國界彼方》、《非家庭電影》等作品,類型橫跨劇情片、紀錄片與裝置藝術。在來台的「大師講堂」上,她說了一句饒富禪意的話:「或許要成為真正的大師,就是要能隨時準備好迷失。」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