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電影資料館
485 2014-11-18 | 台灣製造 |
打開現實對話的樞紐-「第4屆社會公義獎」頒獎典禮暨座談
文 / 陳韋臻

11月9日細雨紛飛,午後的北城正上演一年一度的「秋鬥」勞動者大遊行;傍晚時刻在板橋府中15,由全國自主勞工聯盟(簡稱「自主工聯」)主辦了「第4屆社會公義獎」頒獎典禮,兩位得獎者李惠仁、洪淳修導演座談會於典禮後接續上場,由「社會公義獎」團隊的《影舞者》導演鐘宜杰主持,加上評審團主席李道明,共同對話出一場普遍電影頒獎場面難以承受的真相與重量。

2014這一整年間,台灣社會持續爆發各種社會問題,從去年底假油風暴延燒,今年318的反兩岸服貿黑箱抗爭,接著一連串的收費員前進國道、關廠工人抗戰、高雄氣爆、無殼蝸牛巢運再起,直到近日頂新集團黑心油風波,台灣民眾面對極右傾的政權治理,弱勢底層的抗爭與中產階級的危機從以往的衝突,逐步轉為並肩作戰。

站在這個歷史截點中,「第4屆社會公義獎」的性質也從初期抵抗商業邏輯文化治理的「台北電影節會外賽」身分,產生出另一個更全面的社會意義。頒獎典禮開頭,主辦單位自主工聯由監察長陳德亮代表發言,一語道破「影像」作為社會公義的核心價值。他首先拉出近十年整體勞動條件與社運抗爭主體的轉變,「最近從記者、藝術家、老師、銀行員、消防員,都開始組工會,社會在變,連中產階級都掉下來了」。在這幾十年的社運中,總不免邀請各種專家、學者進行社會培力的協助工作,然而,各種議題與社會結構的勾連層次複雜,若要兼具對議題的認知、接受效應與保有思辯空間,影像美學往往是絕佳利器。如同陳德亮所言,「百聞不如一見,說破嘴皮不如直接給他們看一段影片」,這正是「社會公義獎」的核心存在價值。

「第4屆社會公義獎」頒獎典禮

面對當前社會結構的嚴重傾斜,在今年「社會公義獎」中折射出12部入圍影片,是歷年數量最多的一屆。

入圍影片包括2部劇情片(《行動代號:孫中山》、《冰毒》)、7部紀錄片(《黑》、《空襲警報》、《刪海經》、《公民不服從》、《不能戳的秘密2:國家機器》、《餘生-賽德克∙巴萊》、《邊界移動兩百年》)、2部短片(《豬》、《小清新大爆炸》),與1部動畫片(《鼻子》)。第二階段評選時,經過身兼影像專業與社會議題的評審主席李道明與其他四位評審委員吳永毅、管中祥、林靖傑與詹京霖熱烈討論、三輪投票後,評選出洪淳修的《刪海經》以及李惠仁的《不能戳的秘密2:國家機器》兩部片獲獎。

李惠仁:官僚說謊的樣子永遠都一樣

二度奪下「社會公義獎」的李惠仁,延續上部獲獎的《不能戳的秘密》的精神,持續以個人調查的風格,不僅獲得台北電影獎的百萬首獎,同時在「社會公義獎」中脫穎而出。映照當前的食安風暴,評審吳永毅直言,《不能戳2》揭露出「以專家自居的技術官僚在治理國家時的『絕對不可信任』」。

在頒獎典禮開始前匆忙趕上的李惠仁,從李道明手中接下獎座,面露羞赧,對自己的遲到抱歉,並且表示為了「在家找李道明老師的書來讓老師簽名」,逗得在場觀眾一片笑聲。一回神,李惠仁甩了發笑的眾人一個耳光,說道:「如果各位同意這個遲到的理由,我要告訴大家,我們的官員很容易用這種方式,很誠懇地欺騙社會。遲到就是遲到,我錯了。」以攝影作為武器,自身作為示範,李惠仁清楚地展示出他的對抗性與思辨力。

給在場觀眾一個震撼教育後,李惠仁說明了《不能戳》從第一到第二集之間的差異,坦言原先設想揭露台灣禽流感疫情後,政府理應正視與負責,「我們一直以為只要我們犧牲一點自由,就可以讓國家制度更好。但不是,實際上是我們給了政府權力,但他們卻只會用權力欺騙我們。」

而今,就在《不能戳2》備受肯定之時,立法院內的〈動物傳染病防治條例修正草案〉卻增列了所謂的「李惠仁條款」,明定非經主管機關或指定的機構確認而公開疫情,「將罰3萬元以上、15萬元以下」。李惠仁戰而不退,表示第三集將「大規模、毀滅性」地直破「學界與官僚互利共生的關係」。

洪淳修:謊言最害怕的就是時間

另一部獲獎的《刪海經》,是評審過程最早出線、獲得多數評審共同認可的作品。《刪》片不僅作為一部生態紀錄片,更透過金門的活化石-鱟-的生存危機,揭開背後的政商結構,同時併入對金門後豐港BOT的反思與行動者的面向。站在鱟的生存歷史長河中,洪淳修拉出了兩岸政治與資本交流的荒謬性。

接過獎座,洪淳修首先自嘲,自己是個「俗辣」,「很怕被砍、也很怕被告」,面對總是被提問「紀錄片究竟可以改變甚麼?」洪淳修坦承自身的消極態度。但話鋒一轉,洪淳修描述金門後豐港已經蓋了20年,他花了6年的時間用影像作記錄,「我用時間跟你耗,用時間來看事情。這20年間,漁人生存的地方被填平、變商港,再被填滿,蓋上白布……當初叫我們殺豬拔毛,50年後,同一群人跟我們說兩岸和平經濟奇蹟」,洪淳修拿時間來與歷史真相對抗,打開政治神話的潘朵拉,他將紀錄片比喻為預防針,「一個人看過就打一劑,讓大家知道美麗的資訊背後,都藏著不可告人的謊言。謊言最怕甚麼?謊言最怕時間!」

「紀錄片製作、社會行動與社會公義」座談會

頒獎典禮後的導演座談,主軸聚焦在資本主義巨獸的新變形──「產官學媒」四位一體,以及在此結構下,影像所能形成的衝撞與作用。

產官學媒四位一體

主席李道明首先揭開序幕,直接點名台灣政府從政策到執行的「為所欲為」,導致自由民主表象下,整體社會統治階級上的不公不義。李惠仁導演以《不能戳》拍攝經驗為例,掀開統治者與不同利益團體結合背後的貪婪,將官僚比喻為病毒,「會大量被複製;而公民對抗官僚體系,就如同人與病毒的戰爭一樣永無止盡。」他具體說明,當初在拍攝《不能戳》後,農委會因隱匿疫情,局長與主副主委皆遭監察院彈劾,然而,「被彈劾後,懲罰是一個月薪水減少一千塊」,甚至為了避免庶務官下台,「農委會把副主委改成政務官,不受彈劾的約束,到現在還在做!」

緊接著,洪淳修將批判視角拉開,全觀地批判「產官學媒」的共犯結構。他以雪霸國家公園七家灣溪的觀光飯店建案為例,指出當環境被視為資本或商品來獲利時,藉政商勾結以圖合法,政府再尋覓專家背書,學者於是在基隆進行「櫻花鉤吻鮭的復育」,協助政府脫罪,最後則是媒體進場發揚「創造產值」的消息。「一聽到就業機會、商機、產值,很多人就高潮了我想!……這是整個財團、公部門、學者、媒體四點操作,我們只是拋出一個現象給大家看,如果真的要改變甚麼,要從很多部門下手。」洪淳修嚴厲地說。

對此,李惠仁以自己過去的記者經驗回應,說明從2000年後,媒體面對大量的業配與置入性行銷,整體「墮落」,他自己到2008年2月12日辭職,「這一天是我的第二個生日。」往下,他繼續批判,政府與學者攜手捏造事實,並透過媒體發佈新聞,「人民被馴服是因為媒體都被利益團體所豢養。媒體究竟要報甚麼,從來都不是看事件大小決定。你看,遠雄趙藤雄被收押,多少媒體都不敢報,因為遠雄對媒體的收入利益太過龐大了。」

影像的反抗、衝撞與作用

面對產官學媒四體合一的國家機器,洪淳修現場分享拍攝《刪》片時的特殊困境。金門過去因背負戰地任務,軍人執政,在封閉而威權的結構下,「公務員任用都是拉來拉去,有一半以上的比例都是黑牌公務員……親戚拉朋友組成政府,卻在92年全部就地合法。」因為地理因素、宗族社會與政府形成的封閉結構,在地最大報《金門日報》成為政府的最佳打手與抹黑利器,而洪淳修的訪問機會,都只能透過私關係取得。

在如此的環境中,洪淳修將拍片結束後推動金門巡迴放映的經驗,比擬為北韓的強度箝制,「公家單位活動中心一概不敢外借」,最後是《刪》片催生推手、金門縣休閒農漁業促進會總幹事洪德舜「開著小發財車、借了發電機,拿著水桶,哪個村莊捐發票到水桶裡,就到哪個村莊放映。」在整體公民意識缺乏的村里、宗族關係中,卻也因口耳相傳和面對面的對話,逐步拉出對放映地點周遭的環境意識。

李惠仁表示,拍攝過程中,因為持續揭發政府單位隱匿疫情,分別經歷過「抹紅、抹黑、抹綠,最後覺得你是個瘋子,用各種方式來貶低你的正當性」。直到影片完成,身為媒體人出身的他,又再度面對沒有電視台敢播放的困境,最後「只好在網路上播」,卻因此意外察覺網路的即時性、有效性與傳播的廣度。

聆聽完整場座談,觀眾們紛紛舉手表達對導演人身安危、經濟狀況的憂慮,更有現場民眾進入「如何改變現狀」的提問。評審團主席李道明則在對話尾聲提及,當今整個政商結構與產官學互利共生的關係,導致我們社會需要更多「吹哨子」的人們,「站出來反抗上層與政府的結構性共犯」,這也正是「社會公義獎」的期待。

回應著室外漸歇的風雨、遮蔽光明的夜,以及逐步延燒的九合一選戰,今年已經結束的「秋鬥」大遊行也許離你還遙遠,但左派的運動與抗爭,也許正要翻動台灣的政治神經。這些社會現實與官辦電影節都異常地疏離,此時此刻,「社會公義獎」的核心作用,可能就是打開現實對話的樞紐。

相關文章
2015年金馬奇幻影展
情/慾‧流動 專題影展
AND亞洲紀錄片巡迴影展
當南風吹起--証言、劇場 影像展
2015嘉義國際藝術紀錄片影展
電影工作坊(二)影評養成工作坊
如何撰寫電影企劃案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電影創作學系徵聘專案教師公告
2015信誼兒童動畫獎 即日起開始報名
2015青春影展全面徵件中
公視「第九屆觀點短片展」開始徵件
 
橘子成熟時
雪地迷蹤
「台灣電影數位修復計畫」
Taiwan Docs 紀錄片資料庫
紀錄片工會
關於放映     徵稿啟事
版權宣告     刊登訊息
客服信箱
觀看訪客統計報表
財團法人國家電影中心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3 TAIWAN FILM INSTITUTE |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