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電影資料館
470 2014-08-04 | 紀錄之眼 |
從次世代尋找破冰的契機:專訪《藍綠對話實驗室》導演傅榆
文 / 潘芸嫻(實習記者)

每到選舉前夕,各黨候選人造勢拜票,提出包裝完美的政見,互相抹黑、較勁,而在政治立場上,似乎永遠就是晉渭分明的非藍即綠,這就是台灣長久以來的政治文化。但是兩個對立的族群之間,到底有沒有相互傾聽、對話的可能?年輕紀錄片導演傅榆 2012 年發表的《藍綠對話實驗室》便試圖從年輕世代切入,探討台灣藍綠對立社會現象,也探詢對話的可能。片中邀來八位政治立場不同的大學生,進行許多場對話、交流,在幾次對談中,導演更邀請國、民兩黨的青年代表還有對台灣民主政治有興趣的大陸交換生加入討論。在這一年多的時間,有人開始去思考、關心,似乎從他們身上看到一些改變。

這八位大學生立場養成的背景各異,有人是跟隨朋友的政治立場,選擇聽起來較為理性溫和的國民黨,也有人是因為家族過去在二二八事件中的歷史創傷,而支持民進黨的政治理念,但也有人是立場偏藍或偏綠,卻仍不斷反思所支持的政黨在政策上的操作方式。但是,要找齊這幾位能夠展開對話的年輕人,並沒有想像中容易。傅榆回憶,在當時的校園裡,對於政治有興趣、願意去談論的年輕人還是比較少。起初,傅榆導演透過前作《大家一起照鏡子》進行校園放映時,曾經填寫問卷的觀眾詢問,也透過身邊朋友的介紹,大約花半年的時間,找到最初的八個人。「但最初找到的8個人,因為對於政治的認識淺,好惡、興趣都是來自於之前的經驗,到底為什麼討厭、喜歡也說不出原因,可能只是某黨派看起來比較暴力而已。所以在討論上沒有對話基礎。」在朋友的建議下,導演開始嘗試接觸社運圈,尋找有接觸政治議題、社會運動的學生,從這邊的管道介紹之下,便找到了當時才參加過「野草莓學運」、分屬不同政治傾向的上官良治,與現在因為「318 學運」而聲名大噪的陳為廷。

圖:本片在 2012 總統大選前,邀請八位來自不同政治立場的學生,展開多場對話。

圖:《藍綠實驗室》導演傅榆。
(提供/CNEX)

為什麼會選擇這個議題拍攝呢?「因為好奇、想要了解,曾經看郭力昕老師的一篇文章,讓我開始思考政治對我來說是什麼,政治跟家人之間的關係是什麼,才發現自己了解很少。」雖然有人質疑為什麼要拍政治,是想要看兩邊吵架嗎?挑釁嗎?但傅榆導演知道不是,動機純粹只是出於好奇。她在研究所畢業作品《大家一起照鏡子》中,拍攝了兩個政治立場不同的家庭,導演說過程中收穫很多,讓她漸漸能設身處地為不同立場的人著想。「因為拍上一代遇到挫折,發現兩派支持者之間的無法對話,是因為過往仇恨的扎根比我想的深得多。而有位老師說,在台灣討論政治可能就代表了你整個人的價值觀、生活背景,當你批評一個人的政治傾向,就像在批評這個人,所以容易生氣。」也是在目睹上一代的對立後,她想知道現在年輕人是不是可以面對面談話,被上一代影響的程度又有多少,於是有了《藍綠對話實驗室》。

但是,為什麼年輕人要關心政治?「你不去找政治,政治也會過來找你。不是說一定要去關心政治,不關心當然也不會怎樣。」這幾年,大家漸漸關心政治,像是前陣子的服貿爭議,讓大家開始關心、了解這項政策內容,發現與自己有關係,於是上街頭抗議。「而我自己想關心、探討政治,是因為心裡有疑問。我涉入這塊,一直在裡面找答案,但我一直還找不到解答,好像有一些答案、但又沒有完全解開疑惑。所以我就一直鑽下去。」到底怎樣對台灣比較好呢?只有藍綠好嗎?對這個議題鑽的越深,越覺得有趣,傅榆說發現人生還有很多需要解答的事,所以不怕沒東西拍。

圖:傅榆出於其對台灣政治文化的好奇而拍攝紀錄片,這個龐大複雜的題目挖越深就出現更多問題,因而她說自己始終不缺拍攝題材。

探討台灣的政治文化,或是政治體制的問題,拿著攝影機的傅榆導演,其實並沒有一定要改變世界的高遠志向。但這並不代表她不曾有過這樣的心情,「當時拍《藍綠對話實驗室》還是抱持一點想改變世界的心情,現在比較沒那麼天真,覺得好像有點困難。」那麼拍攝紀錄片的人,究竟該用什麼心情拿起攝影機?傅榆目前覺得「不要抱持什麼使命感,要有什麼使命就預設立場了,這樣拍出來就不好看。」如果抱持了使命感,可能就無法從客觀的角度看事情,拍出來的東西最後便淪為某種宣傳片。

傅榆導演目前正在拍攝藍綠對話實驗室的續集,這集的焦點會集中在其中兩人身上。她解釋道,第一集中人有點多,使得影片比較難聚焦,觀眾也難認識每一個人。儘管續集只有兩名被攝者,其實導演還是持續的關心其他人的近況。她表示,曾經參與的八個人都越來越關心政治,願意去討論原本不了解的議題,不再一味的從政黨角度看事情,勇於走上街頭抗議政府。目前《藍綠對話實驗室》的DVD已經上市,希望能透過銷售管道,傅榆的這部影片能夠引起更多年輕族群仔細剖析自己對於政治、對於政黨支持的立場與理由,因而開始對於社會議題有更多元角度的思考,也期待未來《藍綠對話實驗室》第二集能夠順利完成,希望也能夠為更多年輕族群,解開大家心中對於這種政治文化的諸多疑惑。

相關文章
2015年金馬奇幻影展
情/慾‧流動 專題影展
AND亞洲紀錄片巡迴影展
當南風吹起--証言、劇場 影像展
2015嘉義國際藝術紀錄片影展
電影工作坊(二)影評養成工作坊
如何撰寫電影企劃案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電影創作學系徵聘專案教師公告
2015信誼兒童動畫獎 即日起開始報名
2015青春影展全面徵件中
公視「第九屆觀點短片展」開始徵件
 
橘子成熟時
雪地迷蹤
「台灣電影數位修復計畫」
Taiwan Docs 紀錄片資料庫
紀錄片工會
關於放映     徵稿啟事
版權宣告     刊登訊息
客服信箱
觀看訪客統計報表
財團法人國家電影中心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3 TAIWAN FILM INSTITUTE |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