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電影資料館
683 2020-12-18 | 影展快遞 |
捍衛華人、獨立兩大精神,挑戰線上新模式: 藝術總監黃柏喬談「南方影展20」的現在、過去與未來
文 / 王振愷;圖/與獨立導演合作的南方影展20週年短片截圖,南方影展提供

猶記得今年11月13日深夜,北部影迷們正在追逐金馬影展之際,臉書上不斷出現「南方影展看不完」哀鴻遍野的動態訊息……今年因臺灣防疫有成,大部分影展如期且實體進行,如往年一般正常循環。位於臺南的南方影展,與臺北金馬影展約莫同步在十一月上旬舉行,但影展型態上今年反其道而行,與Giloo紀實影音平台合作,成為臺灣今年唯一的線上影展(編註:經影展工作者提醒,南方影展並非今年唯一轉線上的臺灣影展,原訂三月實體舉辦的兒童影展,改為五月底至八月初,在影音平台「公視+」線上播映)。

 

南方影展為何能線上?

當初會下這個決定,藝術總監黃柏喬表示,這是經過很多內部討論的結果:「主要還是因為疫情關係,在三、四月時正式決定今年採線上影展,但其實對於我們這個包袱小、彈性大的影展來說,反而是另一個機會!目前OTT串流已經影響全人類觀影的改變,影展也要思考,這樣衛星式與獨立式的觀看型態,對於影展、影展觀眾的意義是什麼?」

就結果論來說,歷屆南方影展平均是二至三千的觀影人次,但今年Giloo給的最終數據報告顯示,以不重複IP計算下,居然有一萬兩千人次的觀看,而且可觸及區域除了是非南部的臺灣觀眾,更多的還有來自港澳星馬的海外觀眾。

從戲院實體轉為線上的模式,不僅展現在放映節目上,也在前置的《南方甘啊捏》Podcast宣傳節目、導演線上座談等推廣活動上,觀眾也可以更自由、更輕鬆地以留言方式做提問,創作者與觀眾打破國界限制,在南方影展搭建的雲端平台上交流,這些影像紀錄還能即時轉為後續的檔案資料。

無標題

從務實面來看,線上影展的成本是過去承租戲院的一半,加上因為採取線上座談,過往在南部辦理影展,許多影人得從北部南下,這樣的轉變也能省掉龐大的交通費支出,這些因改為線上而多出的經費,就能流用到給獨立創作者的放映費用上,或是相關實體的宣傳活動上。

不過也不是沒有缺點,那就是OTT串流要面對的盜錄可能性。最初在徵件時,還未宣布今年影展改以線上進行,正式確定的時間點剛好是公布入圍名單的前兩週,當時影展團隊就與創作者溝通,並不希望造成被強迫接受的觀感,絕大部分創作者都能立刻接受,只有三至四部影片因其他考量而選擇撤片。

這其實也顯示出了南方影展的獨特性,許多大型影展無法改為線上的因素,就在於邀請或入選的影片多半是高成本投入與後續要進行商業回收的影視作品,但南方影展以獨立與新銳居多,這些作品在無法於商業市場流通的情況下,南方影展與線上放映反而增強其推廣,而且能無遠弗屆。

 

南方20,華人獨立影像的平台

2020年也適逢南方影展第20屆,在今年手冊上特別進行二十年來的簡述回顧,黃柏喬說:「其實今年本來有更多回顧型的活動要舉行,最後礙於經費未能執行,但現在回過頭去審視每一屆影展,都會發現相當精彩,從當代的視角能窺見一些歷史的線索!」

無標題

2001年南方影展由黃玉珊與臺南藝術大學師生共同創辦,當時以高雄為舉辦地,也與高雄電影節、高雄市電影圖書館(現更名為高雄市電影館)同時成立,最初宗旨是為平衡影視資源重北輕南的現象,透過影展持續引介北部才看得到的藝術電影給南部觀眾,並開辦「華人影片競賽」,慢慢定調出南方影展的「華人、獨立」兩大重點精神。

影展持續擴大,開始進行徵件、競賽、放映,以及許多推廣活動,2006年影展離開南藝大,當時成員合資兩百萬成立南方影像學會,期望能讓南方影展永續走下去。也希望能有固定的團隊成員讓影展正常運作,並開始與公部門進行橫向連結,在除了密集的影展期間外,其他時間能持續進行不同的影像推廣專案。

後來南方影展慢慢將陣地落定在臺南,「華人、獨立」兩大核心初衷一直沒有變,但黃柏喬認為即使這樣定調,這兩者的概念都是會隨時代背景浮動的,影展團隊只是提出當下的觀察與選片,並向觀眾介紹影展所提出的觀點,因此能發現每一年在機制上都有所調整,才逐漸長成現在看到的南方影展。

 

南方影展的幾個關鍵時刻

2012年打破許多影展的類型分類,開出了一個「其他類」的項目,獎項上更以主題去分,那一兩年也呼應著當時的社會背景,聚焦在「土地正義」、「都市更新」等議題討論上。南方影展也在2013年接地氣,創辦了外縣市沒有的「臺南市民影像競賽」,結合臺南市政府持續進行的社區影像人才培訓,將兩者機制結合起來,今年更首次將「臺南影像獎」納入影展的正式競賽,只要影片場景選定在臺南都可投件,期望未來能夠成為一個常民影像資料庫,為快速變動中的臺南城市進行有形與無形的文化紀錄。

無標題

2014年,在「其他類」的嘗試後,明確出現「實驗類」的競賽,當時邀請龔卓軍老師與藝術家蘇育賢擔任三年期的評審,期望建構起南方影展對於實驗類影像的論述基礎。當年也邀請蘇育賢進行導演專題,讓過往他在當代藝術領域的錄像藝術與影像裝置,能與不同類別的實驗影像共同被討論,打破觀眾對於影像的界線。

許多影迷最印象深刻的莫過於2016年,當年南方影展在歡喜開幕的同時,卻宣布影展因資金不足要走入歷史的錯愕消息,還好當時靠著公部門、許多過去在影展發跡的名導演、相關影人的聲援與協助下,最終得以繼續走下來。後續臺南市政府文化局協助媒合了贊助單位中華強友文教協會,雖然黃柏喬不諱言,每一屆影展規模仍須依當年度取得之經費而定,但目前南方影展已逐步走向正規化。

 

不只是地方的獨立影展:中港臺獨立影像的縮影

南方影展也不將自己限縮為一個地方型的影展,2012年起逐步與主辦香港國際紀錄片節的「采風」、香港獨立電影節的「影意志」交流,陸續又與澳門國際紀錄片節、釜山獨立電影學會與中國嶺南地區的幾個影節有不同形式的互動。

這兩三年間,中港臺的影視環境因政治情境有了巨大的變化,但南方影展在整體投件上反而是增多,黃柏喬觀察到除了有拿到龍標的中國獨立電影數量變少外,其實中港臺的獨立影像投件都是增加的。

針對來自中國收到的作品,他也發現這一兩年敢直接批判社會的慢慢變少,可能改成更大的人性或自然角度去詮釋,轉換成另一種語言去迴避敏感的界線。而香港獨立影像創作者仍舊努力不懈,迫切地透過影像回應目前危急的政治現狀。

他認為香港培養的影視學生與相關工作者在這方面的訓練都相當成熟,而且能不斷提出主流敘事外非常尖銳的問題,例如今年的入圍片《暴動之後,光復之前》就試著探問:「大家都在想回到從前,但難道從前就沒有問題嗎?」導演嘗試探詢中國因素介入前的香港,難道就沒有自己的矛盾嗎?

 

南方20之後

20過後,2021年起南方影展將改為雙年展制,一年辦影展與競賽,一年有餘力作觀摩,為得獎影片安排國內巡迴與國際交流。

針對國內巡迴,會以主題策展方式,帶著多元的節目到臺灣影像資源較為缺乏的地區,也不會因為今年實驗了線上放映,而放棄未來在臺南進行實體影展,因為他們仍相信當面交流是影展存在之必要,尤其國外影人來到臺南所延伸出的互動。對外影展團隊會陸續到亞洲不同的城市影展進行更深度的交流,帶著南方的獨立精神與節目,用影像交陪!

相關文章
Fa183上市
庚子年《國影本事》第十八期秋季號
第七屆台灣國際錄像藝術展-ANIMA阿尼瑪(10/16-1/17)
世界末日與冷酷異境影展(12/18-31)
《囍宴機器人》2020沉浸式體驗,台北濕地venue(12/11-20)、高雄VR體感劇院(12/24-2021/1/3)
【中山73影視藝文空間】12月主題「光影追逐」
【桃園光影文化館】11-12月「敬!美好人生」主題影展
【光點台北】2020年12月上映電影資訊
【府中15】2020年12月主題「影.視時光機」節目資訊
2021金穗獎、優良劇本(12/28-2/1)
《我們的勇敢時刻》系列,公視+上架
 
府中15十二月份節目1
台灣電影網_295x100
影像教育扎根計劃
Taiwan DOCS 紀錄片資料庫
TFI-logo
關於放映     徵稿啟事
版權宣告     刊登訊息
客服信箱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3 Taiwan Film and Audiovisual Institute |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