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電影資料館
670 2020-06-12 | 電影五四三 |
從楊德昌《恐怖份子》裡的美軍打火機說起,看《穆里愛》《羅馬》《青梅竹馬》《廣島之戀》與是枝裕和《真實》中的海報、書刊、語文、影史(上)
文 / 李幼鸚鵡鵪鶉小白文鳥;圖/《穆里愛》截圖

§都是楊德昌《恐怖份子》裡的美軍打火機引燃的⋯

香港電影學者張偉雄與李焯桃特地策劃、編輯了一本特刊《一一重現:楊德昌》,我直到2019年方才見識。談到《恐怖份子》裡的一個打火機的來歷,大約牽涉到台灣社會與歷史的一些記憶,以及阿飛少女的台灣媽媽跟美國爸爸(是駐台的美國軍人嗎?)生出她這位亞(亞洲)美(美洲)混血女孩的源頭,有美國軍人的打火機為證。這,讓我想寫一些電影中出現的照片、書本、電影海報、動態影像,這件那件道具,尤其是明明家喻戶曉的,台灣觀眾知道局部或全部的,怎麼竟視而不見呢?或是漸淡漸遠,已被遺忘了呢?

雷奈(Alain Resnais)1963年的《穆里愛》(Muriel, ou le temps d’un retour)與費里尼(Federico Fellini)1972年的《羅馬》(Roma,又名Fellini Roma,或譯《羅馬風情畫》)我看過無數遍,越陷越深,卻不知追究片中其他電影的每報。楊德昌的《恐怖份子》連小小打火機都有獨特的意義,於是,開啟了我對其他電影裡的這樣那樣尋尋覓覓。

§雷奈《穆里愛》裡本地女友閱讀沙特《通往自由之路》

《穆里愛》中的男孩貝納(讓-巴提斯特・狄艾黑飾演)總是念念不忘從未現身的女孩穆里愛;現今跟他交往的家鄉港都女友Marie-Do有一回獨自在床上閱讀的書赫然是法國存在主義大師沙特(Jean-Paul Sartre)的巨著《通往自由之路》(Les Chemins de la liberté)(編補註:經確認,下圖中這位床上閱讀的女孩不是短髮的Marie-Do,而是長髮的女演員Françoise)。只是觀眾你我不易察覺,類似楊德昌電影《恐怖份子》的打火機匆匆一瞥,而不像高達電影《輕蔑》(Le mépris)裡希區考克(Alfred Hitchcock)的《驚魂記》(Psycho)與高達自己的《賴活》(Vivre sa vie)這些電影海報那麼大、那麼醒目、還映現得那麼久(逼觀眾非看不可?甚至非想不可?)。

上圖:左為《穆里愛》驚鴻一瞥的拿書畫面,右為沙特巨著《通往自由之路》書封。
下圖:《穆里愛》裡的《世界盡頭的女人們》的海報。

§《穆里愛》的巴黎女演員望見《世界盡頭的女人》海報與劇照

夜裡,貝納陪伴來家作客的巴黎女演員佛杭蘇瓦紫(妮塔・克藍飾演)逛街漫步,中途男孩誑稱另外有約而扔下女孩。佛杭蘇瓦紫瀟灑自在隨處走走,經過一個玻璃櫥窗(是間電影院吧?),裡面貼著一幀電影海報與一些黑白劇照。法文片名《La femme du bout du monde》,意思是《世界盡頭的女人》,我從沒有聽過的電影,導演既不是(在雷奈、高達、克里斯・馬克之前的)布烈松(Robert Bresson)、考克多(Jean Cocteau)、卡內(Marcel Carné)這類法國大師,好像也不是美國或歐洲的名流。知道片名就算了,猜想貝納與佛杭蘇瓦紫相見的這一天,當地的一間電影院放映的只是普通導演的尋常電影。

§居拉克、德呂克、艾普司坦,好似胡適、吳健雄、吳大猷代代出類拔萃

為了寫這篇由楊德昌談到打火機引發的文字,我不免好奇《世界盡頭的女人》是啥故事?導演是何許人?導演是讓・艾普司坦(Jean Epstein,1897-1953)。繼續探索,原來艾普司坦是法國電影導演與電影理論家,早先是法國導演路易・德呂克(Louis Delluc,1890-1924)的副導。德呂克是法國電影導演、電影評論家、「ciné-club(電影俱樂部)運動(movement, 不是sport喲!)的先鋒,1919年初入影壇,從擔任前輩女導演潔麥娜・居拉克(Germaine Dulac,1882-1942)的《西班牙節日》(La fête espagnole)編劇開啟序幕。

哎呀!艾普司坦的師傅德呂克,以及師傅的師傅居拉克,都是影史上重量級人物。用個比喻,居拉克、德呂克、艾普司坦就像胡適、Ms.吳健雄、吳大猷。物理學家吳大猷是物理學家吳健雄的學生,吳健雄是胡適的學生(我不大喜歡康有為,不想比喻成康有為、梁啟超、徐志摩師生三代)。

你我縱然沒看過這三位的電影,起碼聽過:Ms.居拉克以《貝殼與僧侶》享譽;電影界於1937年紀念英年早逝的德呂克而成立了每年頒給一部傑出法國電影的「路易.德呂克獎」。

圖:法國電影導演、電影理論家讓・艾普司坦

§《世界盡頭的女人》

雷奈《穆里愛》裡的電影海報與劇照,是1937年讓・艾普司坦導演的《世界盡頭的女人》。我把這個訊息告訴以實驗電影理論與創作大放異采的導演吳俊輝,他大吃一驚,艾普司坦在這個領域的重要性吳俊輝耳熟能詳。

《世界盡頭的女人》劇情概要是一群水手登陸太平洋一處小島,驚艷小旅館的女主人,吹皺一池春水。貞與淫,愛與罪的糾葛。法國與英國親炙大西洋,太平洋既遙遠又exotic(異國情調)!

女主角由潔麥娜・胡艾(Germaine Rouer)擔任。扮演兩位男主角的演員:一是夏勒・瓦奈勒(Charles Vanel),後來主演過克魯索的《恐怖的報酬》(Le salaire de la peur);一是讓-皮耶・歐蒙(Jean-Pierre Aumont),多年後他的女兒蒂娜・歐蒙(Tina Aumont)演過費里尼的《卡薩諾瓦》(Casanova)。

§費里尼《羅馬》裡的海報人物:葛麗泰・嘉寶、狄・西嘉

《羅馬》中青春歲月的費里尼(1972年出品的《羅馬》,費里尼本人已經年近52歲,只好改由彼得・龔扎萊斯扮演)從家鄉黎米尼(Rimini)初來羅馬。火車站(?)貼了在好萊塢大紅大紫的瑞典裔的女影星葛麗泰・嘉寶(Greta Garbo)的海報。畫面沒有映現片名,倒是見到她的姓名。主角剛到羅馬,正值二次大戰期間,葛麗泰・嘉寶在1945年之前依然年輕,且未息影。

青年費里尼還走過車站另一區,左右很長、上下較短的《大百貨公司》(Grandi magazzini)巨型長方海報高高掛,男、女主角的上半身黑白照片分列左右兩側,一邊是狄・西嘉(Vittorio De Sica,他的姓氏正確譯音應是「戴・西尬」)一邊是阿西雅・諾利(Assia Noris,1912年出生,遠比1901年出生、1974年殞逝的狄・西嘉年輕)。導演是你我陌生的馬里歐・尬麥里尼(Mario Camerini)。

圖:費里尼《羅馬》裡的《大百貨公司海報》

§《大百貨公司》導演馬里歐・尬麥里尼提拔新人

看過狄・西嘉導演的電影《單車失竊記》與《擦鞋童》的人,大約聽說過狄・西嘉也是演員。他於1932年初登銀幕(已經31歲了),後來演過馬里歐・尬麥里尼一系列的喜劇電影:1932年的《粗野眾男》(Gli uomini, che mascalzoni...)、1935年的《我付出100萬》(Darò un milione)、1936年的《可是並非連續劇的貨色》(Ma non è una cosa seria)、1937年的《馬可斯先生》(Il signor Max)與1939年的《大百貨公司》,讓狄・西嘉把喜劇演員的才華發揮得淋漓盡致。

這5部電影的女主角都是由阿西雅・諾利出馬。結果,尬麥里尼導演與這兩位男女演員名成利就,盛極一時。阿西雅・諾利是德國與俄國血統的義大利女演員。

後來呢?因為二次大戰,這3人的輝煌盛世告一段落。導演馬里歐・尬麥里尼最受人稱頌的是給新人機會,因而造就出狄・西嘉這位出色的喜劇演員。或許這讓狄・西嘉通往導演的路順利得多。《大百貨公司》的義大利片名是複數,可見不僅一間、一棟。

費里尼的《羅馬》沒有映現哪本書刊。綜藝表演的雜耍劇院觀眾席有人提到法國文學大師普魯斯特(Marcel Proust),還惹來無知女人的辱罵。普魯斯特卻是雷奈費里尼都熱愛的文學泰斗。我突然想起費里尼與雷奈也都喜歡美國Marvel(漫威)漫畫大師Stan Lee的創作!

圖:《花月斷腸時》台灣報紙廣告,民聲日報,1960/12/2

§楊德昌《青梅竹馬》裡的人物看過亞蘭・德倫電影《花月斷腸時》

幾年前,我寫過楊德昌1985年電影《青梅竹馬》映現過幾張1960年代與1970年代在台北西門町首輪電影看電影才會拿到的「(電影)本事」,刊印電影的「劇情概要」(文字),有時還有這部電影的劇照或海報,但大多是下一檔要上映的電影。其中一張是亞蘭・德倫(Alain Delon的正確譯音是「阿藍・德隆」)跟奧地利女演員羅美・雪妮黛(Romy Schneider)主演的法國電影《花月斷腸時》(Christine),取材自薛尼茲萊(Arthur Schnitzler)的舞台劇劇作。早在1932年電影大師馬克斯・歐弗斯(Max Ophüls)導演的《Liebelei》就是同一個題材,而且女主角Christine是由羅美・雪妮黛的媽媽Magda Schneider飾演。長話短說,年輕中尉軍官(Wolfgang Liebeneiner飾演)跟女孩Christine相愛,這男孩卻死於非命,女孩痛不欲生自殺身亡。原來,年輕中尉跟一位男爵的妻子有一段情,惹怒男爵用維護名譽當藉口要求決鬥,中尉引來殺身之禍。

§母親Magda與女兒羅美・雪妮黛相隔26年都演過Christine的故事

Magda與羅美・雪妮黛母女都演過同一角色Christine,1908年(或1909年)出生的Magda大約23歲演出,1938年出生的羅美・雪妮黛20歲擔綱就更年輕了。兩部電影相隔26年。評價當然是黑白片《Liebelei》藝術成就較高,導演馬克斯・歐弗斯的才華大多數導演都追不上的啊!

亞蘭·德倫主演的彩色片《花月斷腸時》男主角的美貌古今獨步,攝影也美不勝收。這,才是我額外賺到的奇事。

圖:馬克思・歐弗斯《Liebelei》劇照。

《花月斷腸時》的攝影指導是法國高手克利提昂・馬特哈斯(Christian Matras),1937年尚・雷諾的《大幻影》、1948年考克多的《L'aigle à deux têtes(劇場譯名《雙頭鷲》,電影在台灣上映時的譯名是《禁宮生死怨》)都是他的輝煌「前科」。他沒趕上歐弗斯早年在德國的《Liebelei》,卻是歐弗斯晚年3部法國電影傑作《輪舞》(La Ronde)、《某夫人》(Madame de...)、《蘿拉・蒙黛絲》(Lola Montès)的攝影指導!《Liebelei》的攝影指導是法蘭茲・普藍納(Franz Planer),他沒有伴隨歐弗斯直到雙方人生謝幕,但他不僅對歐弗斯早期、中期電影貢獻極大,尤其是分道揚鑣、各自從德國(逃離納粹)流亡美國,還再度重聚並合作了1947年出品、片名耐人尋味的《放逐》(The Exile)。更往後,歐弗斯流放到法國。奧黛麗・赫本主演的《羅馬假期》、《第凡內早餐》、《双姝怨》的攝影指導都出於普藍納的手筆。

§雷奈《廣島之戀》映現別的電影海報:《抵抗》、《月光假面》

幾年前,台北電影節放映雷奈1959年《廣島之戀》的數位修復版,我用紫色與青藍色寫了大字報在映後高舉,記得當時電影學者劉德湧還拍了照片。後來記者/作家許家峻《蘋果日報》「人間異語」的專訪刊用了類似的照片。當初大字報上我寫的是《廣島之戀》出現了《抵抗》的電影海報看板,那是路過廣島的白天街景;夜間燈光閃閃的路上,亮出了《月光仮面》的字樣。

圖:雷奈《廣島之戀》截圖裡右側寫著「抵抗」的電影海報,是布烈松《死囚逃生記》的日譯標題,中間靠左是《月光假面》的廣告看板

1950年代到1970年代,法國電影與美國電影通常比出品年度晚一兩年才到日本放映,然後香港,當時台灣是「落後地區」,要在香港上映過後,才來台灣。法國電影大師布烈松(Robert Bresson)1956年的《Un condamné à mort s'est échappé》,1958年在日本上映時的日文片名是《抵抗》,雷奈1958年到廣島拍攝《廣島之戀》,自然而然映現了《抵抗》的海報看板。後來台灣也上映過這部電影,譯名《最後逃生》。1982年/1983年陳國富在策劃布烈松電影回顧展時,把台灣原先通用的卻又譯錯的導演姓氏「布烈遜」微調成不再錯得離譜的新譯「布烈松」。其實,Bresson的法文讀音是「布海松」或「布黑松」。至於片名,陳國富調整為《死囚逃生記》。布烈松1959年的《Pickpocket》也在台灣上映過,譯名是《當心扒手》。陳國富覺得「當心」兩字多此一舉,把中性的標題強行加進外人觀點(與批判)並不妥當,而改成《扒手》,回歸原貌。《扒手》引人入勝,不輸2018年是格裕和的《小偷家族》;《死囚逃生記》千驚萬險,跟希區考克的驚悚電影,各有千秋。

日文的漢字「仮」,相當於繁體中文的「假」。1960年代初期,《月光假面》從連載的少年漫畫書到電影片集,在台灣都風行一時。或許要從1958年到1959年日本每星期日晚間的電視連續劇(川內康範原作)話說從頭。「月光假面」有點超人性質,是「月亮的使者」,是「正義的化身」。電影版拍攝6集,大村文武飾演祝十郎,柳谷寬飾演助手袋五郎八。小林恒夫與島津昇一共同導演第一集與最後兩集;相野田悟導演中間兩集;另外一集的導演是若林榮二郎。

相關文章
Fa185上市
庚子年《國影本事》第十九期冬季號
第12屆TIDF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4/30-5/9)
影視聽中心「電影裡的藝術史」系列講座:4/25傅培梅vs阿基師——台灣美食電影中的性別與認同(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史學系副教授黃猷欽主講)
2021國立臺灣藝術⼤學電影學系⽇夜間部畢業展《浮島曳影》(6月份)
【光點台北】2020年4月上映電影資訊
【府中15】4月主題「人性顯像室」節目資訊
【桃園光影文化館】3-4月「女力綻放」主題影展
高雄VR體感劇院「往家路上」VR特展
「in臺南‧無影藏」─2021年臺南市文化資產影像競賽(6/30止)
110年度「高雄拍」徵件(5/14止)
 
府中15四月份節目1
台灣電影網_295x100
影像教育扎根計劃
Taiwan DOCS 紀錄片資料庫
TFI-logo
關於放映     徵稿啟事
版權宣告     刊登訊息
客服信箱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3 Taiwan Film and Audiovisual Institute |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