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電影資料館
456 2015-03-04 | 銀河時光機  |
5月假日電影院:台灣新電影精選與專題座談 暨「喜劇聖手巧相逢」影展預告
文 / 王志欽

台灣新電影悄悄地生根了30年,並衍生出此後台灣電影的新風貌。恰好有這麼一個契機,電影工作者王耿瑜催生了一部關於台灣新電影的紀錄片。她這麼訴說企畫的緣起:「2012年台北電影節舉辦了4場『台灣新電影 三十而立』焦點論壇,小野老師向劉維公局長提出拍攝紀錄片的想法。2013年夏天,透過台北市文化局的支持,影片開拍。」為了趁機喚起人們對這個重大運動的記憶還有對這些影片的陳舊印象,國家電影資料館遂與王導演合作規劃了一個小的、精緻的影展,不但要邀觀眾一起重遊新電影的影像與世界,同時更將透過五次的座談對話,進一步分享幾位專家學者對新電影的體驗與感悟。在王耿瑜的《光陰的故事──台灣新電影》7月首映之前,安排了10部影片的35mm放映,誠如王耿瑜所言:「是複習也是預習。」為了方便更多的會員觀眾,這回規劃的放映特選在週末舉行,故名為「假日電影院」。

放映作品共計有《光陰的故事》等10部影片,5月份的五個週末(除第一週是安排在週日外,其餘均在週六),分別放映如下作品,並且每週兩部片皆安排了主題座談。

第一週(5月4日,週日)放映《光陰的故事》(楊德昌、柯一正、陶德辰、張毅,1982)與《兒子的大玩偶》(侯孝賢、曾壯祥、萬仁,1983)兩部「集錦」電影。作為新電影的新導演們初試啼聲,以短片形式提供給他們製作「型錄」以宣傳個人風格,這是有必要的,想一想包括像法國新浪潮導演們也多是從短片入手──這當然跟法國的補助(就像我們的輔導金)往往需要有申請者提供作品來當作依據有關。這批新導演(除了侯孝賢之外,他赫然出現在《兒子的大玩偶》導演列表中,無疑也宣示了他的全面轉型)也非常爭氣,兩部集錦片雙雙成為國片史上重要的作品。因此,這天的放映冠以「世界VS.新浪潮」應該是適切的,「二次世界大戰後,世界來到一個新的轉折點。各處都在形成新的學派,新的潮流。在義大利、法國、巴西、日本、英國都紛紛發展起了『新電影』,80年代的台灣新電影是歷史的偶然?亦或必然?故事是怎麼開始的……」這個講題,我們邀請來了黃建業老師與塗翔文老師對談,相信在兩位博學多聞的老、中影評人的帶領下,可以帶著觀眾一起悠遊影史的長河。

「新電影一直試圖和這個島嶼的歷史背景找到更緊密連結的身份認同,呈現當時政治和社會的狀況,透過影像書寫重新看到台灣人的面孔和情感,故事繼續……」第二週(5月10日,週六)希望展現台灣新電影的一種勃興與發芽,選映了《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柯一正,1986)與《稻草人》(王童,1987)並搭配了「政治VS.殖民史」主題,邀請政治大學郭力昕老師與柯一正導演對話,闡述新電影的意識型態使命,特別是在那個尚未解嚴的時代裡,對時代、歷史的控訴是怎麼樣被暗渡於創作行動之中。

第三週(5月17日,週六)的主題「女性VS.文學觀」著眼於80年代女性在文學領域的全面抬頭,又如何回過頭來在電影創作上造成影響:「新電影接續了70年代文化界的鄉土文學論戰餘緒,在人文精神的貫穿之下,或是改編文學作品、或是對於女性在社會變遷中地位與角色的探討,故事何以為繼?」這個議題則透過放映《油麻菜仔》(萬仁,1983)與《我這樣過了一生》(張毅,1985)來圖解女性的影像,並有請資深影評人藍祖蔚與萬仁導演一起來探討。

「都市VS.現代性」作為第四週(5月24日,週六)的主題,請來了導演鴻鴻與國寶級影評人李幼鸚鵡鵪鶉就兩部楊德昌作品《青梅竹馬》(1985)與《恐怖份子》(1986)作出說明,因為「楊德昌電影,被認為是『都會文化省思者』。系列作品記錄了台灣現代化歷程從1950、60年代質樸農業、鄉村社會轉型到工商業社會歷程中,都市尚未徹底、完全轉型卻又回不去過去的單純的那種困頓、荒謬與掙扎。」解開楊德昌作品中城市風貌表現的方法,也許就能解開台灣電影中景致與電影之間的奧秘。

最後一週(5月31日,週六)則以兩部侯孝賢作品作為這個小專題的謝幕,分別是《戀戀風塵》(1986)以及《童年往事》(1985),並且特別請來這兩部片的攝影師廖慶松來和教師級的資深影評人聞天祥針對「成長VS.作者論」的主題一起探討一個關於人的議題──「侯孝賢以自己的一種「觀察世界的態度和眼光」,獨樹一格的美學風格,混雜了東方式內省及凝練,以及西方式的客觀及疏離;人,永遠是他的故事主體……」彷彿一個時代運動最終還是回歸到個人印記上。這大概也說明了為何後來新電影諸健將分別走上自己鮮明的道路,並創造出各式更旗幟鮮明的台灣電影風貌。

本次假日電影院向所有電影資料館會員開放,名額有限,還請盡早預約,以免向隅。放映場次與講座安排:

5/4(日) 世界vs.新浪潮
1:30 放映:光陰的故事(106分鐘)
3:20 對談:黃建業vs.塗翔文
4:20 放映:兒子的大玩偶(105分鐘)

5/10(六) 政治vs.殖民史
1:30 放映: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103分鐘)
3:20 對談:郭力昕vs.柯一正
4:20 放映:稻草人(96分鐘)

5/17(六)女性vs.文學觀
1:30 放映:油麻菜籽(115分鐘)
3:20 對談:藍祖蔚vs.萬仁
4:20 放映:我這樣過了一生(152分鐘)

5/24(六) 都市vs.現代性
1:30 放映:青梅竹馬(104分鐘)
3:20 對談:鴻鴻vs.李幼鸚鵡鵪鶉
4:20 放映:恐怖分子(109分鐘)

5/31(六) 成長vs.作者論
1:30 放映:戀戀風塵(109分鐘)
3:20 對談:聞天祥vs.廖慶松
4:20 放映:童年往事(137分鐘)

另,5月份國家電影資料館的影片放映活動,除了假日電影院外,更在每週二至五週間時間,特別規劃了「喜劇聖手巧相逢」影展,挑選了喜劇大師恩斯特‧劉別謙(Ernst Lubitsch)15部傑作與陳厚11部經典做放映。

以「劉別謙輕觸」聞名,劉別謙的作品總能在輕描淡寫之間,扭轉嚴肅的議題或嚴重的禁忌,比方《生死問題》(To Be or Not to Be,1942)中關於希特勒侵略波蘭的題材,居然被化成一段三角關係的瘋狂喜劇(話說,「三角關係」大概也是劉別謙作品中永遠難解的習題);又或者如《天堂煩惱》(Trouble in Paradies,1932)中,一對雌雄騙子的愛情陷阱,如何遊走在道德尺度邊緣卻又在檢查制度嚴密的時代下,暗渡陳倉;再有,在間諜題材的《俄宮豔史》(Ninochika,1939)中,特務們又怎麼在嬉鬧中完成艱鉅的任務。這回精選的15部作品足以讓影迷把「劉別謙輕觸」一次看個夠、看個通。

另一方面,洋名Peter的「喜劇聖手」陳厚,在經歷歷史劇、民初戲裡跑跑龍套,在歌唱片裡不會唱歌的鄉巴佬,終於修成正果,開始擔綱演出男主角。外型瀟灑洋氣,除了正經八百的古裝戲較不討喜,其餘一切,他無不游刃有餘:革命青年、風流公子、逗趣音樂家、游擊鬥士、失意藝術家、海歸學人、匪徒歹角、摧花狂魔……。然而,其中最讓影迷難忘的,仍然是他的摩登輕喜劇。他身上透露出的時尚風采、翩翩風度,盱衡華語影壇,簡直不做第二人想。11部選映也全都是精彩的代表佳作。不容錯過!

「喜劇聖手巧相逢」預計於5月16日(五)起跑,下午2時將以《電子情書》(You Got Mail)的原型《街角的商店》(Shop around the Corner,1940)開跑,4時有一場「淺析『劉別謙輕觸』」的選片指南,也希望能邀請會員朋友踴躍參加;晚間則有陳厚專題的開幕放映。即日起開放報名。

相關文章
「虛擬藝術村V2.0」網路和影音與公共的藝術教育平台登場
2015年「草草影展」3/14~22@嘉義縣表演藝術中心
「摯愛.李麗華」春季影展3/21~5/30@國家電影中心
「遊牧影展」戶外派對4/18@微遠虎山
「讓我們用影像改變世界」 紀錄片培訓營 強 力 招 生 !
2015嘉義國際藝術紀錄片影展
電影工作坊(二)影評養成工作坊
如何撰寫電影企劃案
【高雄市電影館】烈火如歌
溫德斯的寂寞公路 溫德斯影像精選展
2015年金馬奇幻影展
AND亞洲紀錄片巡迴影展
2015青春影展全面徵件中
公視「第九屆觀點短片展」開始徵件
2015信誼兒童動畫獎 即日起開始報名
台北市電影委員會「第七屆拍台北電影劇本徵選」
 
橘子成熟時
雪地迷蹤
「台灣電影數位修復計畫」
Taiwan Docs 紀錄片資料庫
紀錄片工會
關於放映     徵稿啟事
版權宣告     刊登訊息
客服信箱
觀看訪客統計報表
財團法人國家電影中心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3 TAIWAN FILM INSTITUTE | All Right Reserved.